美麗村莊是我家——永靖縣劉家峽鎮城北新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見聞

2020-12-16 每日甘肅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徐俊勇

「這裡的村莊太美麗了,一排排白牆紅瓦的居民建築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永靖縣劉家峽鎮城北新村村民朱言強說,他家宅基地總面積有180平米,他把一半院子打造成小超市,在家裡做起了小生意。

2019年10月,朱言強由王臺鎮永樂村搬遷到城北新村。像朱言強這樣,從偏遠山區遷入城北新村的村民已有1209戶4568人。如今,他們在家門打工,孩子在家門口上學,有病了在家門口看病,生活完全變了樣。

居民區裡的完全小學

還沒進入校園大門,就聽到琅琅讀書聲。7月中旬,記者來到城北小學,操場上,二十幾名孩子在幼兒園老師劉婉婉的帶領下,快樂地做著套圈遊戲。村民劉小梅是由王臺鎮永樂村搬遷到城北新村,孩子在小班。「正規化建設的幼兒園設在家門口,老師給孩子講故事、做遊戲,孩子們生活得很開心。」劉小梅說。

教室裡,三年級學生在語文老師的領讀下,專注地讀著課文。

「我不但學習文化課,還參加了學校舉辦的足球賽。」課後,六年級學生朱彥軍說。

為了使勞動教育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校開闢了「體驗勞動艱辛,享受成長快樂」為主旨的開心農場。

「我們的小農場種植了番瓜、西紅柿等蔬菜,還有小麥、玉米和蠶豆等穀物,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參與農作物的種植、管理、採摘等全過程,認知自然,體驗勞動、採摘的樂趣,感知食物的來之不易。」六年級學生吳婷婷說。

「讓童心在關愛中健康成長」,是城北小學的校訓。據城北小學校長楊璇介紹,學校成立於2019年,佔地面積26畝,校園規劃設計合理,環境優美整潔,現設有小學部6個教學班,幼兒園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共計211人,其中小學生129名,幼兒園學生82名。學校還配備了圖書室、音樂室、美術室、電腦室和體育器材室等功能室,信息技術教育設施和教學資源能夠滿足目前教學需要。

據介紹,城北小學已迎來了六年級的首屆畢業生,13名畢業生來自9個不同的鄉鎮,他們的畢業成績都很理想。

村裡的貼心醫院

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費在鄉鎮衛生院體檢一次,體檢內容有體格檢查、血常規、心電圖、B超……,這是記者從懸掛在劉家峽鎮衛生院大門口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牌上看到的。

「為了為更好地服務城北新村村民,衛生院2019年6月底搬入城北新村。」劉家峽鎮衛生院院長金斌斌說。

在一樓的病房裡,79歲的朱明發正在輸液,他患的是上呼吸道感染。朱明發說,他是從紅泉鎮灘子村搬遷至城北新村的,如今看病,再也不用愁著去縣城的醫院治病,家門口就有貼心的「大醫院」。

城北新村村民張寶華一星期前在蘭州的醫院做了囊腫手術,現在回到衛生院做恢復治療。張寶華說,在家門口的醫院做恢復治療,不僅方便,還減少了經濟開支。

「一般疾病衛生院都能醫治,還可以請上級醫院專家遠程會診。」金斌斌說,為提升衛生院的醫療水平,衛生院派出醫生前往其他醫院培訓學習,同時,衛生院還加大中醫推廣,平均每天前來衛生院做中醫針灸的村民有50人左右。

目前,衛生院設置床位10張,設有內科、外科、急診科、中醫科、發熱門診、公共衛生科等科室。2020年1月份至今,管理65歲以上老年人1358人,已免費體檢606人,體檢率44.62%。管理高血壓患者874人、糖尿病患者254人、重型精神病患者65人、結核病患者3人,0-6歲兒童981人、孕產婦481人。

家門口的扶貧車間

廈臨華洋扶貧車間成立於2020年4月,地處永靖縣劉家峽鎮城北新村。車間裡,從事毛衫編織的劉文霞正在電腦橫機前忙碌地工作著。「我是從王臺鎮幸美村搬遷至城北新村的,以前居住的地方比較偏僻,不好找工作,如今,在家門口就能上班。」劉文霞說,她現在還處在實習期,每月工資1800元,實習期滿後每個月的最低工資2300元,多勞多得。

在針四組,王吉煥女動作嫻熟,將織好的毛衫整齊排放。她高興地說,搬遷到城北新村,一轉眼成了有工作的人,每天上午8時上班,下午6時下班,中午還能回家做飯,照顧患病的丈夫。

據介紹,扶貧車間以「國企出資+民企訂單和技術保障+地方政府協助招聘建檔立卡戶」的產業合作幫扶模式,最大化地利用資源,幫助城北新村的移民群眾實現就近就業、穩定就業,助力永靖縣脫貧攻堅工作。目前,扶貧車間依託城北新村原有車間2200平方米,自籌資金建設廠房3100平方米,購買針織設備電腦橫編機100臺,購買縫合機220臺,可吸納勞動力就業260人,目前在崗就業81人。

劉家峽鎮副鎮長兼城北新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崔海洋說,城北新村依託庫區移民避險解困項目和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綜合而成,造福東西山區困難群眾。城北新村於2015年5月動工修建,工程總投資5.6億元,佔地面積2.98平方公裡,2018年10月完工,2019年10月搬遷入住東西山區12個鄉鎮35個貧困村的1209戶4568人,其中建檔立卡戶671戶2844人。目前,城北新村牢牢抓住產業脫貧這一關鍵,通過特色種植、扶貧車間、勞務就業等渠道,全力打造「兩園兩基地」,確保搬遷群眾能夠「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幼兒班的孩子在做遊戲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徐俊勇 攝

扶貧車間裡,工人們正在勞動。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徐俊勇 攝

扶貧車間裡,工人們正在勞動。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徐俊勇 攝

村民在衛生院就診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徐俊勇 攝

相關焦點

  • 永靖縣劉家峽鎮城北新村土地開發項目施工招標公告
    永靖縣劉家峽鎮城北新村土地開發項目施工招標公告LXTK2020018 永靖縣劉家峽鎮城北新村土地開發項目施工經臨州自然資源發【】20號文件批准建設,由甘財資環【2019】5號文件下達資金,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
  • 臨夏州第四季度重點工作觀摩活動在東鄉縣永靖縣進行
    ,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馬明傑,州政協主席王正君帶領觀摩團到東鄉縣、永靖縣進行全州第四季度重點工作觀摩。  觀摩團一行先後來到東鄉縣城南區農貿市場和那勒寺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香菇種植基地,聽取東鄉縣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扶持發展情況匯報。郭鶴立指出,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發展是幫助群眾摘窮帽、拔窮根的有效舉措,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配套完善場區道路、集散場地、冷鏈物流、信息化交易平臺等基礎設施,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產業發展、實現就近就業,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持續鞏固脫貧成效。
  • 永靖縣劉家峽鎮城北小學全面推進生態校園建設
    永靖縣劉家峽鎮城北小學全面推進生態校園建設 2020-04-10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麗鄉村 | 勐大鎮:易地扶貧搬遷交出喜人成績單
    美麗鄉村 | 勐大鎮:易地扶貧搬遷交出喜人成績單 2020-12-14 16: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易地搬遷+」的林西實踐
    2018年,圓夢新村易地扶貧移民搬遷項目開工建設,新建安置房145個、配套設施暖棚134個,同步建設衛生室、便民超市、廁所等附屬設施,確保每個易地搬遷家庭有1人以上實現穩定就業,讓搬遷戶吃下「定心丸」、看到新希望,9個自然村108戶貧困群眾全部搬出了大山,過上了幸福生活,實現了安居致富夢。 村莊美了,房子亮了,屋子暖了,道路暢通了,老百姓的心裡敞亮了。
  • 三臺:易地扶貧搬遷「搬」出美好生活
    為推進易地搬遷工作落地落實,三臺縣建立健全「縣抓落實、牽頭統籌,鄉鎮為主體、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成立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任組長的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導小組,在每年年初召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動員會,根據項目建設進度,適時召開推進會、培訓會,有力推動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有序有力開展。
  • 住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我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郊區楊家莊鄉原大南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李拉寶也是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受益者。2017年,大南莊村併入平坦鎮桃林溝村,村民搬遷到了喜來居小區居住,與桃林溝村村民享受同樣的福利待遇,村裡還為他們安排適宜的工作崗位。幾年間,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搬出了沒產業、路不通的「窮窩窩」,融進了村集體經濟強、產業多元的「城市後花園」桃林溝村這個「大家庭」。
  • 這支「小分隊」為永靖縣城北新村群眾送來非遺「大餐」
    古風》……今天的臨夏州永靖縣劉家峽鎮城北新村裡可是熱鬧非凡,因為甘肅省非遺「小分隊」為當地群眾帶來了精彩紛呈的非遺「大餐」。上午10點整,在一曲歡快熱烈的藏族舞蹈《巴郎鼓與擺格爾》中,甘肅省非遺「小分隊」演出正式開始。
  • 永靖縣婦聯2020年勞務品牌(家政服務)培訓開班儀式 ​
    5月18日,永靖縣婦聯2020年勞務品牌(家政服務)培訓在劉家峽鎮城北新村舉行開班儀式。
  • 人民日報等中央和省級媒體聚焦採訪臨夏州永靖縣消防工作
    10月13日,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應急管理報和中新社、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等8家媒體記者深入臨夏州永靖縣採訪消防工作,總隊宣傳處相關人員和永靖縣副縣長徐鑫陪同採訪。中央和省級媒體一行先後深入永靖縣消防救援大隊、君悅花園小區、鹽鍋峽片區消防救援中隊、鹽鍋峽鎮和城北新村等單位,聚焦採訪永靖縣消防救援大隊水域救援、地震地質災害救援和化工專業隊、輕騎兵隊伍建設,高層住宅小區消防管理工作、基層消防力量建設和消防網格化管理工作。
  • 襄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受國家發改委表彰
    本報訊(全媒體首席記者 嚴俊傑 通訊員 桂娟)12月9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近日通報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我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的多個亮點和典型人物上榜。
  • 永靖縣開展城北新村2020年「走親戚、送溫暖、拜大年」春節慰問活動
    1月14日上午,永靖縣開展城北新村2020年「走親戚、送溫暖、拜大年」春節慰問活動,與搬遷群眾同吃團圓飯,喜迎幸福年,共話新生活。 在慰問儀式上,尹寶山首先向城北新村全體搬遷群眾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他說,剛剛過去的2019年,對城北新村搬遷群眾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非常值得慶賀的一年。
  • 易地搬遷幸福來
    為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突出「四引四促」,切實抓好搬遷後扶,取得了顯著實效。易地扶貧搬遷考核連續兩年並列全省第一,「寧遠速度」受到省委書記點讚並批示在全省推廣;首創的「四引四促」後續幫扶經驗在全省全面推介;2020年被評為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
  • 汪尚學赴卓尼縣督查調研易地扶貧搬遷、交通公路建設等工作
    汪尚學赴卓尼縣督查調研易地扶貧搬遷、交通公路建設等工作 2020-06-13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阜平:易地扶貧搬遷奔小康
    阜平縣史家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10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  2016年以來,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重要抓手,根據全縣村莊布點規劃和脫貧實際,依託縣城周邊及工業園區、鄉鎮政府所在地、旅遊景區、產業園區及臨近交通主幹道,累計建設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39個,共安置搬遷群眾5.3萬餘人。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 欽北區大直鎮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工作紀實
    2019年02月02日 19:32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黎培主 編輯:徐世傑 安居又樂業   拆舊忙復墾——欽北區大直鎮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工作紀實
  • 景泰縣蘆陽鎮石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訪見聞
    譜寫幸福生活新篇章——蘆陽鎮石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訪見聞白銀日報記者 貴富堂易地扶貧搬遷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十三五」期間,景泰縣對2396戶9961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搬遷,一大批群眾開啟了致富新篇章,過上了幸福生活。這其中,就包括搬遷到蘆陽鎮石城安置點的1000多戶困難群眾。孫治秀是蘆陽鎮石城安置點的搬遷戶,家裡有6口人。搬遷前,她家住在20公裡以外的山裡,靠天吃飯,種的是旱沙地,住的是破舊房子,全家年收入不到一萬元,感到生活沒盼頭。
  • 全州永歲鎮:多舉措創新鞏固易地扶貧搬遷成效
    ——水田新村的後期發展,將搬遷成效鞏固納入全鎮脫貧攻堅工作督查考評,創新績效考核,確保各項政策落實落細,讓群眾在搬得出的基礎上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創建「黨建+扶貧車間」模式,解除搬出戶後顧之憂永歲鎮針對不同的搬遷對象確定不同的幫扶模式,組合運用直接幫扶、委託幫扶等多種聯結途徑,讓貧困人口獲取多元化的生產經營、租金、薪金、分紅等收益。同時,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就業幫扶「五大工程」,即通過勞務協作輸出一批、就近就業消化一批、技能培訓提升一批、特崗開發兜底一批、吸納獎補穩定一批。
  • 高黎貢山保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衝」出高黎貢 「移」躍跨千年——高黎貢山保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高黎貢山跨州市移民空廣安置點。 供圖立夏時節,富饒美麗的潞江壩熱浪滾滾。2017年以來,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解決高黎貢山移民歷史問題專項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及《雲南省解決高黎貢山移民歷史問題總體方案》要求,保山市、隆陽區秉持「各民族兄弟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理念,將高黎貢山移民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納入隆陽區易地扶貧搬遷範圍。
  • 國務院普查辦第三工作組在永靖縣督導調研普查試點工作
    12月22日,國務院普查辦副主任、國家減災中心主任魏振寬帶領國務院普查辦第三工作組在永靖縣督導調研普查試點工作,省應急廳副廳長潘映軍、州委副書記張志軍、省應急廳監測減災處處長李高平、州應急管理局局長楊光龍,永靖縣縣委副書記羅發功、副縣長徐鑫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一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