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幸福生活新篇章
——蘆陽鎮石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訪見聞
白銀日報記者 貴富堂
易地扶貧搬遷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問題的根本之策。「十三五」期間,景泰縣對2396戶9961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搬遷,一大批群眾開啟了致富新篇章,過上了幸福生活。這其中,就包括搬遷到蘆陽鎮石城安置點的1000多戶困難群眾。
孫治秀是蘆陽鎮石城安置點的搬遷戶,家裡有6口人。搬遷前,她家住在20公裡以外的山裡,靠天吃飯,種的是旱沙地,住的是破舊房子,全家年收入不到一萬元,感到生活沒盼頭。2019年,孫治秀一家搬遷後,生活發生了巨變。
「以前做夢都想不到有這麼好的房子住,兩室兩廳88.6平方米,公攤小、結構好,對於我們全家人來說,真的是打心底裡覺得滿意幸福!」孫治秀特別愛惜現在的家,她每天都將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走進蘆陽鎮石城安置點,一排排整齊劃一的住宅樓,加上整潔乾淨的小區環境讓人眼前一亮。據了解,該安置點屬城區規劃範圍內,規劃建設19幢住宅樓,共安置1242戶5367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116戶4807人。主要安置來自蘆陽鎮、草窩灘鎮、喜泉鎮等6個鄉鎮的山區貧困村民。截至2019年10月,貧困戶已全部完成搬遷。
易地扶貧搬遷最大的難題就是收入問題,為了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景泰縣多措並舉讓搬遷群眾穩定脫貧。蘆陽鎮副鎮長安松山告訴記者,距離安置點小區100多米的扶貧車間製衣廠即將建成投入生產,到時可吸納200名工人。
除了扶貧車間,石城安置點所在的石城村還大力發展生態綠色蔬菜大棚農業,為搬遷戶打下產業基礎,注入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穿過環境優美的安置點小區,來到石城村設施農業示範園區,只見一排排農業蔬菜大棚錯落有致。「石城村通過流轉土地300畝,建設大棚62座,以種植草莓、番茄、聖女果等,建成現代設施農業基地。後期還將計劃流轉土地1500畝,建設設施農業綜合示範園區和觀光體驗區。屆時將能吸納1400人進園務工,為石城及其周邊各行政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易地搬遷戶提供產業致富的平臺和就業崗位。」石城村黨支部書記、集體經濟法人李天澤告訴記者。
離家近、能就業、有收入,易地扶貧搬遷讓石城安置點的廣大搬遷群眾不斷從中收穫著幸福。如今,他們正譜寫著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