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一百五十四。(更多精彩持續更新中……)】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燥」——《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接前文)所以古人發現這個規律之後,發現轉圈對身體的升清降濁很有幫助。八卦掌的創始人董海川就發現了這種方法,把它延續下來,變成武功。其實某種意義上,它是一個很好的養生方法,這樣一轉圈,身體的氣血就開始進行交合、融合。重濁下沉者為地,就是把濁氣往下降,自動的清氣就往上升,頭腦就越來越清醒,兩腿就越來越有勁。
我上大學期間,就專門練過八卦掌走圈的方法,走著走著就會發現整個腿腳,包括丹田和腰都非常有力量,大腦特別清爽。有的時候走完還要排便,排出來的便都是黑黑黏黏的,這就說明把身體裡的濁氣、溼氣排出來了。我曾經用這種方法教會一位老年人,當時這位先生脂溢性脫髮,特別油膩。(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我給他開中藥的同時,教他練八卦掌,他練了一段時間之後,頭髮絨毛就長出來了。為什麼?因為他練功把頭上的濁氣降下去了,濁氣一降,清氣一升,氣血滋養,頭髮就長出來了。方法其實很好,就怕不堅持。有些人練走圈的時候沒有掌握技法,掌握不準內家拳那種勁。所以練走圈還真要有老師帶,效果最好。
還有以前治療過一個腫瘤的老人家,也是讓他天天在家走圈。他住在農村,找一棵樹繞著走圈,每一圈是8步,走的很認真,慢慢的就入靜了。入靜之後,身體的氣血交合、融合的速度就非常快,氣血就通暢了。中醫認為瘤、巖、癥瘕積聚,這些腫瘤類的疾病都是因為氣血不通。(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這樣一練,氣血通暢了,然後大便通暢,排出來黑便,胃口變好了,同時腿腳有勁,睡眠也好,身體就處於一種陰陽自和的狀態,中醫叫陰陽自和,氣血融通。這樣一來,很多病可能不用治,身體自動就調節好了。
所以有時候中醫治病不見得非得開藥方,一些動作養生方法,還有穴位其實都是藥方。最終目的是讓患者出現什麼?出現叫做「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這是《至真要大論》裡面所講的。什麼意思?就是讓人體陰陽不平衡的地方,讓它平衡、協調。陰陽和諧了之後,疾病能自愈,氣血融通,百病消除,這就是中醫的思路。無論是用藥,還是用針、艾灸、砭石、刮痧、拔罐、導引、推拿按摩等一系列的方法,最終的目的都是陰陽自和、氣血融通。(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這就是中醫治病的根本,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在陰陽這一節課裡,徹底把中醫的很多道理悟明白。明白之後,再去看中醫的書,或者聽一些專家講座,就能前後貫通起來。要不然今天聽專家講,明天聽專家講,今天專家說陽虛要吃薑,明天專家說陰虛要吃石斛,就不知道該怎麼吃了,這是什麼原因?這就說明您沒有貫通,還是些散散碎碎的知識,不系統。
不系統的原因是什麼?因為您沒有框架,所以知識越學越亂,自相矛盾。之前認識一位大媽就這樣的,每天拿著小本,到下午6點鐘的時候,打開一個衛視的養生類節目,她都堅持七、八年了,筆記都記了10多本,到現在還是什麼也不懂。經常提的一些說法都是錯誤的。為什麼?因為每個專家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或者站在患者的角度,進行辨證分析,很靈活的。(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但是辨證分析的內核部分,就是五行、四時、五臟、陰陽的內容。這些內容專家沒有時間給你詳細的掰開了,揉碎了,像我這麼跟您講,節目時間只有30分鐘,專家講課的時間可能只有十幾分鐘,所以更深層次的理論,專家沒法跟觀眾們詳細講,導致觀眾一直在聽這些比較淺表的課。
用我的話講就是聽眾朋友學了中國的一年級課本,又學了英國的一年級課本,又學了美國的和日本的一年級課本。學的課本知識全是一年級,把全世界所有一年級的知識全學完了,你還是一年級的小學生。意思就是學了半天,學的都是淺表的知識,二年級的知識從來沒學過,更不用說是中學的或者大學的內容。(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所以我在這裡特別想把深層次的二年級、三年級,一直到中學,到大學的,不斷層次累積上來的內容分享給大家,目的就是提高大家這方面的認知,明確這方面的概念,這樣才不至於人云亦云,一頭霧水,而導致徹底沒有聽明白這些問題。
再往後講,「積陽為天,積陰為地」,後面還有一個「陰靜陽躁」,陰是屬於安靜的,陽是躁動的,其實就是陰屬於抑制的,陽是屬於興奮的,陰是衰退的,陽是亢進的,陰是下降的,陽是上升的,陰是凝聚的,陽是彌散的,就是講了這樣一個道理。
好了,這節課就先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的收聽,下次課再見。(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一百五十四。(更多精彩持續更新中……)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複數字 2020,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肥胖的一個重要原因(內含解法)
「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養生]適用女性的兩個養血藥方
[精彩推薦]既然吃素這麼好,為什麼你的身體還這麼差?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健康諮詢及講座邀請方式:
方式一:撥打預約電話(每天9:00~17:00接打電話)
010-83069166
010-83069366
方式二:添加微信預約(每天9:00~17:00回復微信)
微信號:pbsyy012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