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柯橋區婦聯開展了一場致敬「愛心媽媽」活動,對全區148位「愛心媽媽」的默默付出表示肯定與感謝。這其中,14位來自財稅系統的「愛心媽媽」的故事更讓人動容。
三年來,她們用愛心編制孩子的夢想,用耐心呵護孩子的成長,用真心點亮孩子的生活,以實際行動詮釋「母愛」的無私。
全媒體記者王思通訊員李燕青
暖心陪伴讓母愛不缺席
為使良好的家教家風通過「愛心媽媽」惠及弱勢兒童,區婦聯自2018年起組織開展為期三年的「愛心媽媽·情暖童心」活動,促成148位「愛心媽媽」與孩子進行一對一結對。
柯橋區財政稅務局的女同胞踴躍報名,開啟了為期3年的「愛心之旅」。區稅務局的何夢莎至今仍清楚記得,那天是7月13日,大家在稽東鎮政府會議室第一次見到了孩子們。這些孩子有的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有的是父母缺位的單親兒童,有的是家境艱難的貧困兒童……
「第一次見面時,我和小芳芳就被大家一致認為有母女相。」何夢莎說,她報名參加這個活動時還沒有結婚,那是第一次聽到孩子叫自己「媽媽」。看著手臂有殘疾的小芳芳,她既心疼又期待,唯有給她無限的關愛和照顧。在這三年結對期間,她給予了孩子力所能及的關心關愛,讓她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琳琳的爸媽常年不在身邊,自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生活非常獨立,小小年紀的她獨自承受了太多。」「愛心媽媽」陳靜為孩子的懂事而心疼,也深深地欣慰。每到節假日,她會約小琳琳一起吃飯,逢年過節還會特地帶著孩子買新衣服新鞋。「作為一位『媽媽』,總想多點時間關心她,多陪陪她,讓她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地方。」陳靜說。
「愛心媽媽」李淑君結對了一個小男孩,得知家中還有一個姐姐,她就把姐弟兩人都當作是自己的孩子,每次參加活動或者送衣送物,就會準備雙份禮物,讓姐弟倆同時感受溫暖。
滿心牽掛讓成長不延遲
小琪琪住在山裡,距離學校較遠,為了上學不遲到,她每天清晨5點半就起床出發,不管嚴寒酷暑,始終堅持著。看到孩子這麼能吃苦,「愛心媽媽」章曉燕感慨不已。
章曉燕經常為孩子挑選適合的讀物,還常常寫信鼓勵小琪琪。在其中一封信中寫著:「我相信,你的努力會得到回報。在未來的日子裡,希望你能繼續好好學習,勤於思考,在知識的海洋裡暢漾,用知識指引你人生前行的方向……」 「愛心媽媽」的話鼓舞著小琪琪不斷努力、進步。
就如章曉燕一樣,「愛心媽媽」們不僅在物質上幫扶困難孩子,還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從吃飽穿暖到心理、學業,全面關心他們的成長。
每次去看結對孩子小豪豪前,「愛心媽媽」壽曉雁都會琢磨著準備什麼樣的書,才能引起他的閱讀興趣。漫畫國學啟蒙書、趣味的科幻書、自然科學書……壽曉雁精心準備每一次的見面禮物。「有一次,我給孩子送去一個帶燈的地球儀,我們對著地球儀講了好久,看到孩子很認真的樣子,我只恨自己知識忘了太多。」壽曉雁感嘆道。
為了鼓勵小穎穎能夠堅強地面對生活中的困苦,「愛心媽媽」餘燁曾寫信和她分享自己童年時與父母聚少離多的經歷,希望用相似的童年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用心堅持讓關愛不斷線
對於身處困境的孩子,「愛心媽媽」們的一聲問候、一封書信、一次探望、一份禮物,或許填滿的就是他們整個人生。結對活動雖然即將結束,但「愛心媽媽」紛紛表示,自己的責任永遠不會卸任。
每次見面,先是熱情地叫一聲「安然媽媽」,再將自己覺得有趣好玩的事情細細講給「媽媽」聽,已經成了小凡凡的一個新習慣。而比一比孩子的身高,看看孩子有沒有比上次見面結實一點,認真了解孩子學習情況,則是「愛心媽媽」潘安然每次見孩子所做的第一件事。「我已經和凡凡約好,即使活動結束了,我們仍然會保持聯繫,畢竟當『媽媽』是一輩子的事。」潘安然說。
「愛心媽媽」黃東方前不久帶著自己的女兒去稽東鎮看望「小女兒」曼曼。她向曼曼承諾:「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黃媽媽和姐姐一直都會關心你,或許未來的你會遇到許許多多困惑,不論是學業上還是情感上,都可以隨時與我或姐姐聊天,有任何事情都可以隨時找媽媽幫忙。」怕孩子忘記號碼,黃東方還特地將手機號和微信號寫在紙條上。在結對活動即將結束之際,黃東方再次囑咐孩子,並將留有號碼的紙條交到她手上。
「過去三年,區財稅系統的『愛心媽媽』踐行了自己的諾言,像愛自己孩子一樣愛結對的孩子,不僅從經濟上幫助他們,更是與孩子建立起了親情關係。」區婦聯有關負責人說,14位「愛心媽媽」的暖心故事是全區148位「愛心媽媽」的縮影,她們用母愛,溫暖著留守、流動、單親、孤兒等弱勢兒童,一起做他們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長的保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