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農民糧價,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2020-12-23 張蛋家常事

【糧食價格持續低迷,導致農民種糧意願不高!怎樣才能讓我們的糧食安全得到保證?讓糧食價格更理想是唯一出路!】

糧食安全不容忽視!

最近在糧食品類中,玉米價格持續上漲,大豆價格漲幅也不小。但是其他品類的糧食則仍然沒有起色。總的來說,現在我國農民種糧的效益是比較低的,有的甚至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但是,糧食安全卻不容忽視,我們人口基數巨大,需要消耗的口糧絕不是個小數目!因為農民種糧意願不強,現在很多耕地非糧化甚至拋荒的現象很多。雖然糧食產量連年豐收,但是氣候條件的不確定性以及現在世界的疫情都可能引起新的糧食供應問題。任何歷史時期,搞好糧食生產都不容懈怠!

糧價持續低迷的關鍵原因

我國近幾十年來糧食價格持續低迷,這讓相當一部分農民勞動力離開農村,脫離農業。為什麼一方面講農業和糧食生產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卻有這樣的事實存在呢?

糧食長期保持低價,首先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只有釋放更多的農村勞動力才能確保我國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工廠!

其次,低位徘徊的糧價大大降低了居民消費支出和勞動力成本,這是保持社會物價水平在低位運行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持勞動力價格相對低廉提供條件。

另外,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國內市場對外開放,而且農產品市場已經度過了保護期,世界更有競爭力的農產品開始在我國大行其道,這我壓制我國農作物價格起到了關鍵作用。

而這次疫情影響下,各國開始封閉市場,減少甚至禁止糧食對外出口,這相應地使世界市場糧食價格大幅度攀升!這也印證了當前我國玉米及大豆價格異於其他品類出現明顯上漲,因為當前我國農產品進口品類中,關鍵就是作為飼料糧的玉米和作為油料的大豆;而像稻米、麵粉等主糧我國則是以自給自足為主,因此受國際影響不明顯,仍然在宏觀調控下保持價格穩定,有時候甚至還能逆勢下挫!

讓農民有效益的糧價是其種糧意願的關鍵!

農民為什麼要種糧?我想,除了自己家庭的食物需要外,還應該是一個家庭收入來源。畢竟如果農民是一份職業的話,那農業就是他們的工作。如果從事一項工作不能帶來收入,我想,除了那些實習生,沒人願意堅守這樣的崗位的。

如果要讓農業這樣的工作能為農民帶來收入,則需要他們生產的產品能夠產生利潤,也就是賣個適當的價錢。顯然,現在糧食類的農產品沒有達到這個產生利潤的價格。

因為我國和西方國情不同,廣大的農戶都不可能分配到足夠的土地,那有限的土地所能產出的農產品總量就相當有限!莫說當前糧食沒有更高的價格,就即使高出世界市場不少,單個家庭的農產品總量所能獲得的收入仍然有限。

所以,如果希望我國的農業能夠真正成為農民的工作,那落腳點需要我們的農產品要高出世界市場幾倍甚至更多倍!

生態農業或可迎來我國農業的春天

就是同樣的價格,世界農產品都在想方設法向我國銷售,如果國內出現高出幾倍、幾十倍的價格,那形成的巨大虹吸效應不把世界農產品悉數引來才怪!

這似乎是個兩難的抉擇。但是,我仍然認為還是有探討的空間。要實現我國的農產品價格高出世界水平幾倍、甚至幾十倍,還能夠做到我們的市場願意接受還不與世界相關產品混淆,這就需要一種差異化的農業產業方式,那就是生態農業方向。

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交界處,有個現象,就是兩種海水顏色不同,因此在兩大洋處形成了一個涇渭分明的分界線。同樣是海水,還沒有物理容器隔離的情況下,居然就有這樣的互不滲透,簡直就是奇蹟!如果將來我國農業的生態農產品能夠做到與國際進口的農產品通過一種機制自然而然地在市場出現涇渭分明,那只要我國市民養成消費國內生態農產品的習慣,就能形成一個在世界市場自由化的情況下,我國生態農業的產品能夠保持更高的價格。

當然,在這個消費習慣的培養上還會有一個過程,當前不少人甚至在崇洋媚外的心理之下,還將進口視為高端。將這個觀念徹底改變,讓全社會普遍重視農產品健康以及自己生存環境的健康,而生態農業正是用生態環保的方式進行的農業生產,不僅能確保產品的健康,還能做到對環境的和諧。這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必然會重視也認同的。

那個時候,我們的生態農產品就能實現優質優價,我們農民所從事的農業就真能成為完全養家餬口的職業了!歡迎不同意見留言討論,感謝您的閱讀點讚、收藏轉發,更多內容請關注「筆者」!

相關焦點

  • 明年種糧農民,可以申請哪些補貼?醫療保險還有3個好消息!
    站在農民角度,關注三農!大家好,我是老道!時間過得飛快,現在距離2021年還有不到10天的時間!隨著糧價行情行情的持續利好,現在很多農民兄弟也開始準備計劃明年的收入了!尤其是受到糧價行情上漲的影響,現在有一些地區的土地租金持續提高!
  • 收入增長了100多倍,糧價漲了不到10倍,穀賤傷農不種糧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城鎮居民平均收入增長了100多倍,糧價漲了不到10倍。保糧食供給和保農民收益,兩頭都要兼顧,不然會「穀賤傷農不種糧」。02糧價沒漲,農民只能出去打工農村剩下的只有老弱病殘,他們,種不了地。
  • 明年糧價下行走勢明顯?3個大制衡因素,3點警示,農民及時了解
    如此大的跌幅不免讓農民朋友唏噓,糧價就這麼「完了」?明年的糧食價格走勢又是如何的呢?關於這部分的討論網上很多,有說漲的,有說跌的。今天荳子就結合這些討論以及自己的理解和大家重點的聊一下這個話題。
  • 地租上漲趕超糧價危及糧食安全 當前農民手中的餘糧不能再賣了
    今年糧價高漲,每畝地的收益上升,土地租金隨之高漲。黑龍江、吉林很多地區已達12000元/垧,這將比去年提高50%以上,而且總體地價還有上漲的趨勢。 在如此高的地價下,明年糧食價格就非常關鍵了,如果明年達不到今年的價格,對於農戶來說就存在極大的風險。而且今年由於受災減產,無法機收,人工收割成本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今年東北玉米種植戶並沒有比往年收益多出很多。
  • 2021年,糧價將出現「2漲1降」,農民早知早做準備
    由於糧食價格持續上漲,許多農民有惜售心理,不急著賣糧。所以有人問,這次糧價上漲能持續多久?食品價格將在2021年持續上漲?政府會加強監管麼?根據目前糧食價格變動趨勢,2021年的糧食價格仍有較大幅度的變動。對於農民來說,如果2021年糧價繼續上漲,大家種糧的收益將繼續增加,更多的人將加入到種糧當中。
  • 糧價會不會下跌?糧補會取消嗎?2個好消息!
    站在農民角度,關注三農!大家好,我是老道!2020年現在已經來到12月份,馬上2021年就要開始了!最近有很多的農民兄弟詢問老道明年國內糧價的相關走勢,尤其是在近期國內糧價已經開始迎來回落!山東、華北等糧食主產區玉米價格已經開始迎來下調!
  • 農民做好準備
    以玉米和大豆為例,玉米價格一直持續上漲,農民手中的本土玉米存儲量充沛,成交量也已經超過90%,雖然現在仍然有大量國外玉米進口,導致市場上價格存在一定程度的壓迫,但根據行情來看,國內農戶並未受到進口玉米的衝擊
  • 糧補、糧價又有新變化!
    站在農民角度,關注三農!大家好,我是老道!今天是元旦,也是2021年的第一天!在這裡老道要先送上我的祝福,希望在2021年能夠風調雨順,我們所有農民兄弟都能順順利利的!即然2021年已經開始了,今天老道要為大家帶來一項重要補貼!
  • 糧價!即將大漲?糧補:新規出臺!新一輪升級:兩漲一調!
    老道說農業全搜索站在農民角度,關注三農!大家好,我是老道!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2020年已經來到10月份!隨著10月份的全面開始,今天老道要為農民兄弟們重點關注一下糧補和糧價的相關消息!尤其是對於咱們種糧農民來說,進入到四季度之後,糧價是否會迎來上漲、糧補什麼時間安排下發!這些消息跟每一個種糧農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 糧價上漲是雙刃劍 注意"兩個倒掛"問題
    糧價是百價之基,糧價上漲是一把「雙刃劍」。目前來看,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供給充裕,糧價上漲勢頭難以持續,後期玉米價格上漲也缺乏支撐。  民以食為天,糧價穩人心穩。確保糧價穩定,對於穩定民心、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在糧食收儲市場化條件下,糧食價格漲漲跌跌是市場波動的正常現象。今年糧食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國際經貿摩擦不斷,以及蝗蟲和草地貪夜蛾肆虐等因素引發了國際市場對糧食安全問題的擔憂,推動國際糧價上漲,並傳導至國內,影響了國內糧價走勢。
  • 連續四年遭災,1932年終於豐收,為何農民卻不肯收穫,舉家而逃?
    有經驗的農民估計,今年的糧食收成至少要超過往年一、兩成,苦日子總算快要扛過去了,一絲絲笑容終於重新回到了老把式們皺巴巴的臉膛上。能不高興嗎?江淮流域已經連續四年遭災,不是洪澇、就是乾旱,農民們的日子早就過不下去了,除了已經淹死、餓死的,活著的人誰不盼望老天開眼,能有個好收成啊。現在好了,馬上就要豐收了。
  • 外出務工的農民,算工人還是農民?
    在以前,大部分的農民都守在老家農村,一家四五口人耕作在田間,靠種糧為生。後來,糧價低彌,難以維持生計,改革開放給了我們更多機會,即使沒有文化也可以外出找一份比種糧更賺取的工作,因此外出的農民越來越多,比如我就算是年輕一代的農民,只不過在城市中謀求生活罷了!
  • 農民日報評論員:新型主體挑大梁
    中國人的飯碗要想端得好、端得牢,必須農民種糧有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說「加快」,這是破解「未來誰來種地」的迫切需要。雖然過去我們用歷史性的糧食「十六連豐」證明了中國人有能力養活自己,但是在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農村勞動力日趨短缺已經是一個愈加嚴峻的現實。
  • 棄田打工,是為了生存;棄工務農,農民如何過好?
    要想讓荒地煥發生機,讓部分人回去種地,我認為需要解決3個問題:1、提高糧價一旦種地,糧食的價格就相當重要,決定了農民的收益,更是決定了他們的命脈。假如糧價提高了,一畝地的純收益有1000元的話,承包100畝地,這個收益還是非常可觀的。所以說,提高糧價是讓部分人回去種地首要解決的問題!2、增加種地補貼補貼內容包括肥料補貼、農業機械設備補貼、地租補貼等等,目的就是減少農民的成本投入。
  • 李克強:凡涉及農民利益的法規文件修訂一定要尊重農民意願
    「廣大農民為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凡涉及農民利益的法規文件修訂,一定要尊重農民意願,慎之又慎仔細斟酌,切實維護農民的切身利益。」李克強總理在1月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語重心長地說。當天會議通過《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修訂草案)》。
  • 10月起:糧價!即將大漲?糧補:重大升級!兩漲一調:新規出臺!
    老道說 今日農業熱點 站在農民角度,關注三農!大家好,我是老道!現在時間已經來到了9月下旬,對於咱們種糧農民來說,我們也迎來了一年當中最關鍵的一個月!最近有很多的農民兄弟在問我,進入到10月份之後,糧價和糧補又有哪些新變化!
  • 2021年:糧價會不會變?地租上漲怎麼辦?
    站在農民角度,關注三農!大家好,我是老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咱們已經來到了12月份!今天老道要為大家重點關注一下糧價、地租的相關消息!從今年秋糧上市一直到現在,國內糧價行情持續走高!相較於往年來看,有一些地區價格甚至是十年一遇!隨著糧價進入高價階段,國內包地價格也迎來上調!
  • 從「靠經驗」到「靠數據」 智慧化種糧幫農民管好田
    2018年,他回到家鄉江西省南昌縣蔣巷鎮,與北京一家物聯網公司合作創辦了南昌智慧大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的模式流轉了1.5萬畝農田種糧。  當不少農民還在努力實現機械化種糧時,老鄒已開始智慧化種糧的探索。
  • 冷水灘這位種糧大戶獲評2020年「湖南省十佳農民」
    原標題:第三屆「湖南十佳農民」榜單「出爐」,首次設立提名獎紅網時刻9月17日訊(記者 王義正)9月17日,紅網時刻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第三屆「湖南十佳農民」名單正式「出爐」。朱登雲、夏騰、董敏芳、餘小龍、廖道君、陳見林、王麗雲、李昌瑞、李敦貴、屈光榮等十人被評為2020年「湖南省十佳農民」。與去年相同的是,「帶動農民增收」仍是評選出來的「湖南省十佳農民」具有的共同點。比如,從打工仔到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的屈光榮,他帶領全村400戶農民,周邊80戶貧困戶一起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 中國糧價高於國外!為何會出現「倒掛」?會持續多久?
    這麼多年,我國大多數東西都已經漲價,房價更是猛漲不停,各種蔬菜價格也在飛漲,肉價漲得讓人吃不上肉都有,唯獨糧價,好像沒有怎麼漲。大多數人,也沒有察覺到它具體什麼情況。按照過去的情況,中國糧價一直處於世界低水平,很少超過國際糧價水平。不過,2020年好像發生了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