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貴餓農,穀賤傷農」,2021年糧價會「大變天」?農民做好準備

2020-12-23 騰訊網

今年整體市場環境不同往年,在整體經濟變化較大的情況下,有人虧得血本無歸,有人賺得盆滿缽滿,市場行情飄忽不定,惹來萬家歡喜萬家愁。在農作物市場中,不少農產品的價格高居不下,一些農戶也不急不躁,手中囤有不少餘糧,靜待市場波動。本篇內容為大家做一個推斷,2021年糧價是否會大變天?價格是否還會大幅上漲?

以玉米和大豆為例,玉米價格一直持續上漲,農民手中的本土玉米存儲量充沛,成交量也已經超過90%,雖然現在仍然有大量國外玉米進口,導致市場上價格存在一定程度的壓迫,但根據行情來看,國內農戶並未受到進口玉米的衝擊,農戶仍然能夠將手中存糧順利出售,到了2021年,農戶繼續種植玉米,玉米價格大跌的可能性也不大。

對未來玉米市場而言,把價格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的並非農戶本人,基本是貿易商和用糧企業在操控。東北地區是玉米的主產地,目前價格已經漲至該階段的制高點,價格區間在2500~2600元/噸,再次大漲的後勁不足,不少貿易商將玉米留存,以待年後市場,這也就意味著年底價格會進一步夯實,不少農戶手中仍儲存玉米,靜待玉米價格的下一波增長。

豆類市場的運行也相對平穩,不會有大跌大漲的情況出現,目前,大豆的最大「敵人」還是進口糧,隨著國外大豆的不斷湧入,對國內的大豆價格勢必會造成一定的衝擊,價格漲幅也不會有多少上升空間,國外低廉的大豆價格也導致本土大豆未來的價格走勢不會高漲。對於惜糧惜售的農戶,如果想將手中存儲的大豆進行售賣,可以選擇在近兩個月內拋售出去。及時出售,切勿貪多,一旦價格降下來,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隨著玉米、大豆的大量湧入市場,飼料企業的運作也趨於平穩。由於生豬價格持續高漲,農戶對生豬養殖逐漸恢復信心。目前,全國的生豬存欄已經達到了3.87億頭,比上一年增加了近90%。隨著生豬生產能力的恢復,在飼料方面需求也有所上升,由此也會繼續帶動玉米大豆的需求,糧價預計仍然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糧食價格的波動屬於市場經濟的一種正常現象,通常在可控範圍之內,價格上不會出現暴漲和暴跌的情況,類似豬肉從10元一斤飆升至25元一斤的情況,應該不會在糧食中出現。畢竟民以食為天,糧食價格的高低牽動的整個市場的運行,還牽動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穩定糧價是一種重要的調控手段,由於世界性範圍疫情的蔓延,我國進口的糧食數量可能會減少,市場上售賣的糧價會有小幅的波動性上漲,但對於農戶自身而言,及時銷售,減少負擔才是良策,期盼大幅度漲價,可能只會是空歡喜。

俗話說「穀貴餓農,穀賤傷農」。糧價牽動著每一個老百姓的心,當前糧價出現部分上漲對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提升種糧意願,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糧食種植面積增加,帶動產量增加,可以有效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但是,糧價的上漲幅度過高,也會影響收入較低的百姓,導致食品出現安全危機。

另外,以糧食為主要加工產品的企業、飼料企業,也會受到生產成本的衝擊,不得不提高自家產品價格。令人擔憂的是,糧價上漲,牽一髮而動全身,直接導致市場中各種產品成本提升,也會增加通貨膨脹的管理難度。

從目前形勢來看,我國糧食處於豐收之年,庫存量殷實,供給無後患,糧價大幅上漲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到了後期,玉米大豆價格上漲也缺乏後勁,糧價波動屬正常的市場波動,不必過緊張。

在我國糧食生產經歷了一系列的颱風、草地貪夜蛾等考驗之後,能夠得以再次碩果連連,實屬不易,這為我們的市場供銷平衡,打下了很堅實的物質基礎。當下,國際形勢也有所改善,格局整體較為寬鬆,玉米及豆類等的替代品不斷進口,這也及時填補了國內空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市場平衡。

相關焦點

  • 農村、農業、農民的未來何去何從?專家:空心是陣痛,谷賤更傷農
    農村、農業、農民的未來何去何從?專家:空心是陣痛,谷賤更傷農近幾年來,農村空心、土地荒蕪成了很多人關心的話題,確實在當下的一些農村出現了衰敗、農業經濟的倒退現象。這也導致了近年來農村留守人員老齡化、土地利用率越來越低,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也越來越低。因而,農村人口往城市分流,農村愈發冷清似乎是一種發展的必多趨勢和結果。是我國城市化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結果。其實發達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的農業經濟也是這麼走過來的,但是我們要走的不是歐洲人的老路,我們需要的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
  • 臺北菜賤傷農 背後是蔡當局理政不當的「人禍」
    臺北菜賤傷農 背後是蔡當局理政不當的「人禍」 2018-03-08 16:16:16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臺灣香蕉滯銷「果賤傷農」,這家企業採購10噸發給員工
    臺灣各地香蕉豐收,因受情影響,外銷訂單驟減,市場供過於求,價格直落「果賤傷農」。臺塑六輕響應雲林縣政府號召,認購10500公斤香蕉,發放給30000名員工及包商,盼拋磚引玉之舉能協助農民度過難關。臺塑企業多次配合認購過剩農產,協助緩解產銷失衡現象,除此次購買過剩香蕉,轉贈員工及包商享用外,企業轄下相關事業協助亦拓展有機通路,盼能讓地方優質農產擴大銷售,改善長期產銷失衡問題,避免「果賤傷農」。
  • 2021年,糧價將出現「2漲1降」,農民早知早做準備
    由於糧食價格持續上漲,許多農民有惜售心理,不急著賣糧。所以有人問,這次糧價上漲能持續多久?食品價格將在2021年持續上漲?政府會加強監管麼?根據目前糧食價格變動趨勢,2021年的糧食價格仍有較大幅度的變動。對於農民來說,如果2021年糧價繼續上漲,大家種糧的收益將繼續增加,更多的人將加入到種糧當中。
  • 2021年:糧價會不會變?地租上漲怎麼辦?
    站在農民角度,關注三農!大家好,我是老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咱們已經來到了12月份!今天老道要為大家重點關注一下糧價、地租的相關消息!從今年秋糧上市一直到現在,國內糧價行情持續走高!相較於往年來看,有一些地區價格甚至是十年一遇!隨著糧價進入高價階段,國內包地價格也迎來上調!
  • 2020年糧價會不會大漲?2020年糧食會漲多少
    糧食價格是很多農民都比較關注的一個話題,上一年糧食價格有上漲的情況出現,那麼2020年糧價會上漲嗎?現在有沒有糧食漲價的信號出現呢?相信很多網友都想知道,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下,關於糧食的價格走勢!
  • 臺北農市春節頻休致菜賤傷農 輿論痛批當局嚴重「失能」
    農民損失慘重,痛斥當局農業主管部門管理嚴重缺失,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無視農民血汗,是「罔顧民生的人禍」。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5日起以元宵節後休息為由,再次休市3天,這是臺北果菜市場春節以來的第三次休市。該市場2月16日春節休市5天,2月24日起又因行業習俗等原因連休3天。  臺北果菜市場是臺灣主要的農產品集散拍賣市場,其農產品價格在島內具有指標性。
  • 明年種糧農民,可以申請哪些補貼?醫療保險還有3個好消息!
    站在農民角度,關注三農!大家好,我是老道!時間過得飛快,現在距離2021年還有不到10天的時間!隨著糧價行情行情的持續利好,現在很多農民兄弟也開始準備計劃明年的收入了!尤其是受到糧價行情上漲的影響,現在有一些地區的土地租金持續提高!
  • 成都市青白江區2020豐收節「拍了拍」你:稻田打穀、捕魚、購農特產...
    封面新聞記者 劉皓洋美麗鄉村健康跑、稻田打穀、稻田捕魚、欣賞小朋友自創稻草服裝走秀、搶購純天然優質農特產品,期間還有豐厚獎品拿不停。迎金秋、慶豐收,一年一度的「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白馬村村民也為活動開幕式準備了扭秧歌節目,共同慶祝豐收節的到來。根據主辦方安排,啟動儀式結束後,現場市民將圍繞湯家院子林盤、農耕區開展「美麗鄉村健康跑」,通過運動,感受勞動的喜悅。在稻田分會場,將有上百名現場市民參與打穀活動,打穀結束後,參與市民還將一起吃「豐收酒」,並獲得主辦方精心準備的禮品一份。
  • 農民不願種地是忘本?這4點才是農民最真實想法,農民太苦了
    都知道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有了土地也就是說農民才有了基本生活保障,這是千百年來不變的一個道理,以前在舊社會的時候,農民沒有自己的土地,他們渴望有自己的土地,自從解放之後,農民才獲得了自己的土地,而如今農村出現的「土地拋荒」現象,又讓我們對農民和土地之間有了新的看法,現在土地也有了也不用繳納公糧了
  • 目標價格保險保「價」護航 東昌府區蒜農輕裝上陣「闖市場」
    當有人問今年大蒜價格持續走低,為何還敢投那麼大本錢種這麼多時,他胸有成竹地說:「有政府補貼給咱買保險,中國人壽財險給保『價』,咱再也不怕『蒜你賤』。」李欽明之所以這麼有底氣,原來前不久他剛剛收到中國人壽財險聊城市中心支公司劃轉的47畝共6000餘元大蒜目標價格保險賠款;儘管今年價格下跌,但加上賣大蒜和蒜薹的錢,穩賺不賠。他用這筆錢買了肥料、種子、地膜,毫不猶豫進行了擴種。
  • 價高傷民,價賤傷農!養豬戶成「犧牲品」?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
    而這已經成為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如果問題無法解決,肉價傷民,賤價傷農的價格就會再次上演。市場雙向機制失靈,養豬戶成為「犧牲品」以前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上幾頭豬,一頭留著吃肉,其餘的留著賣錢。當時豬市場很和諧,即便是個人散戶也有利可圖。
  • 隆冬將至,60年來「最冷」冬天,農民要做好三項準備,平穩過冬
    但是相關氣象專家已經闢謠了,明確表示今年可能會受拉尼娜影響,氣候變化會比較明顯,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偏強,總體上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可能比往年同期要偏低一點,尤其是在隆冬時節,可能會出現大範圍強低溫雨雪的過程。但是過完年之後,開春氣溫會迅速升高,而且會幹旱少雨。因此在這種變化多端的氣候條件下,對於農民來講,要做好幾項準備工作,儘可能安全平穩度過冬天。
  • 縣委書記谷文昌和農民兄弟的「樹緣」(報告文學)
    聽說來者乃縣裡最大的官,農民一時的緊張和不知所措可想而知。但眼前這位離得很近的「大官」衣著樸素,臉龐清瘦黝黑,額寬顴聳,眼眶微陷,實在看不出與農民有何兩樣,他笑容可掬,講話親切和氣,一聲「老哥你好啊,飯吃了嗎」,連同隨後遞上的煙,讓蔡海福一身緊張慢慢放鬆下來。一通交談,谷文昌喜歡上了這位大他兩歲、性格爽直、吃苦耐勞、技術好本領強的農民。
  • 農民先做好準備,科學家早已預測!
    農民先做好準備,科學家早已警告!在網絡上有傳言稱2020年有可能是近60年來最為寒冷的冬天,出現的原因是因為受到了拉尼娜的影響,在2008年因為拉尼娜的出現而導致溫度的驟然降低,農作物大面積死亡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因此在今年溫度開始降低之後,有很多人表現出了同樣的擔憂,那麼今年是否會因為巴尼娜的出現,而導致成為60年來最為寒冷的冬天呢?
  • 縣委書記谷文昌和農民兄弟的「樹緣」
    是因為這裡60年前曾住過優秀的共產黨員幹部、縣委書記谷文昌嗎?不,這樣的認識太狹隘。這裡流傳著當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呢,這裡能讓繼往開來的官員們在反思「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時來個自問自答呢。這裡是方圓數公裡最赤貧的農家,是什麼吸引縣委書記經常光臨?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如何成為縣委書記的知音?
  • 2021廣西農信社招聘學歷學位材料要準備哪些
    2021-01-01 19:10:48 來源: 公職考試百曉生 舉報
  • 一條鞭法為什麼會導致銀貴錢賤?為何會導致農民破產
    但實際上呢,一條鞭法的實行實際上導致了明末銀貴錢賤的現象,最終還導致農民大量破產,明末的農民企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一條鞭法的原因。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 2021年!糧價會不會下跌?糧補會取消嗎?2個好消息!
    站在農民角度,關注三農!大家好,我是老道!2020年現在已經來到12月份,馬上2021年就要開始了!最近有很多的農民兄弟詢問老道明年國內糧價的相關走勢,尤其是在近期國內糧價已經開始迎來回落!山東、華北等糧食主產區玉米價格已經開始迎來下調!
  • 2021年「二龍治水,四馬馱谷,十一牛耕田」,啥意思?
    春節馬上臨近,家家戶戶也是都準備開始了明年的打算,筆者的家人們這兩天視頻中還說,去年因為沒有祭灶馬頭,弄得去年的糧食都沒有賣上個好價錢,今年等過小年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祭下咱們的灶馬頭。灶馬頭高興了自然會美言幾句,雖說這只是一個傳說,但在很多農民心目中,拜灶馬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不能缺少。其實灶馬頭除了可以幫農民美言幾句外,它的「六十甲子法」才是農民比較關心的,農村人每到春節前後就會利用這個灶馬頭的六十甲子法來預測明年的收成會怎麼樣,而人們常說的幾龍治水,幾馬馱谷就是源自這個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