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教師應知應會的「課堂教學常規48條」

2020-12-12 騰訊網

富有生命的課堂,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富有活力的課堂,是師生精神放鬆,個性突出。"活力"尊重人身心需要,"活力"賦予各種交往、互動;

和諧互動的課堂,是對個體生命價值、特殊才能,個性差異的肯定與尊重。

本文,是王紅順研發的「傳統與課改理念相融合的課堂教學常規48條」,希望在新的學期,您能創造一個極具生命,富有活力,和諧互動的課堂。

來源 | 鄭州鄭中實驗學校

文 | 王紅順

編 | Kate

1.重塑課前備課

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要按課標要求教;變教學目標為學養目標,變重設計目標為重新達成目標;單元統整落實學科素養目標。追求理解、以終為始的翻轉備課。從重視高行為活動設計,關注高行為活動水平,到重在高認知行為水平達成設計。

課堂設計急需植入四種思維一一設計思維、遊戲思維、戲劇思維、網際網路思維。

2.提倡課前背課

教師要對授課內容、課件操作爛熟於心(脫稿)。課堂關注點、重心已不是教案預設,而是課堂秩序、動態生成。否則只顧內容能順利講下來,就無睱顧及課堂秩序。故建議把課前技能訓練納入備課範疇。

比如,提前把實驗做一做;把課文練得能讀出感情;生字、單詞練寫得規範美觀,有示範作用;授課內容爛熟於心,達到脫稿上課要求。

3.倡導提前侯課

起立與坐下是尊師愛生的禮儀體現,是營造氛圍、安頓秩序、組織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是學生收心、從課間興奮狀態進入本節課學習狀態的調節環節,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與檢驗的特定環節,是師生情感交流、構建課堂「情感場」的起始環節。

具體要求是:提前三分鐘走入教室候課。候課四件事:布置預習任務;打開電子白板;提示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檢查學生課前準備。

4.規範組織教學

一邊目光巡視學生,一邊大方走上講臺,大聲喊上課,用眼光直視說話、沒起來或沒站規矩的學生,只要還有人沒站好、沒達到標準,就不要還禮、喊坐下。

5.積極創設容錯文化

課堂上讓學生敢於說出真實想法;學困生能沒有顧及、亳不隱瞞、自在自然、公開說出"我不會、我不懂"成為常態。課堂上教師要以「尋常、理所應當甚至尊重、興奮、期待」心態對待學生的錯誤;更高一層,是教師給學生犯錯的機會。

學生卡殼或斷斷續續時,其它學生和教師不打斷,給以鼓勵的眼神或手勢,讓該生實現思維打通和進階,享受突破思維瓶頸後的成功高峰體驗。總之,踐行容錯—融錯—榮錯」的化錯教育,變「事故」為「故事」。

6.讓同學真正成為一同學習的「同學」

小組學習要從「互相說"走向「互相問」,從互相教走向互相學;從關注學會說到關注學會問;從外在、短暫想學走向懂得為什麼而學,讓學生產生的內在、持久想學的想法。

7.關注合作學習關係有效發生影響因子

建立積極的相互依賴;面對面互動;明確個人責任和小組責任;培養人際和小組交流技巧;小組自動化運作、及時總結反思;直擊學科本質、難度適宜的任務。

8.讓傾聽潤澤表達

沒有傾聽,表達則無意義;教師應引領學生聽的層級提升一一聽見,聽清楚,聽明白,聽出連接、感悟,從習慣評價性、選擇性傾聽走向解釋性、全身心投入的積極傾聽。

嘗試建立、使用課堂傾聽條約。引導學生說的層級提升:有主題地說,說明白,說清楚(有理有據)。養成良好的發言姿態:抬頭,面對傾聽者;可以用手勢來輔助表述;可以使用提示卡。

9.安排挑戰性任務,對學生表現要有高期待

切忌課堂容量小,問題碎片化並提示過度,討論展示低水平重複,廉價掌聲過多,個別學生游離課堂之外,對學困生徹底放棄。

10.選擇恰當的教學模式

若所學內容在學生最近發展區,可採取自學、對學、群學、展示、點撥等方式的先學後教,教後再學;若學習內容超出自學能理解範圍,教師可先點撥,學生再合學、對學、最後自學。若問題、任務確定後,倡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模式。

11.一次性完整發命令

發出重要指令時,端莊嚴肅、語言清晰乾脆,務必停下來正在做的事情。布置自學、合學任務時要一次把問題、要求、方法、完成時間說清楚,忌在學生安靜學習期間不停地補充解釋。

12.以問題統領教學

問題的表述要規範、嚴密、通俗,不能讓學生不知所云或產生歧義;每節課要有主幹問題,問題之間要關聯,能串成串,形成鏈狀。具體要求是:少提書上有現成答案問題;不集體問、不群答"是不是、對不對」;減少事實性問題、封閉問題,增加思考性問題、開放性問題。

13.邊講邊板書邊做動作

學生聽課風格有視覺型、聽覺型、動覺型,可見教師講課要儘量照顧不同學習風格,一種方法講多遍,不如用多種方法講一遍;要邊講解,照顧聽覺型,邊板書,照顧視角形,同時邊做動作助講,照顧動覺型。

14.示範性板書

儘量手舉過頭頂板書,規範書寫,字體適中,防止板書太靠黑板下方,因遮擋後排看不到。

15.適應學生講解、釋疑

提醒學生在合作學習展示或回答問題時,相當於教師在講課,要認真聽;在同伴講解、展示、質疑、補充時,對得出的重要結論、觀點、方法不知道要快速記筆記。

16.引導學生聽課時科學筆記

邊聽邊記;記不能影響聽;聽懂不記;書上有的不記;較長句子用關鍵詞或符號去快速記;教師講的重點要記;學生說的重點也要記;自己認為重要的不懂得也要記;課堂上記粗略筆記,課後再轉化為詳細筆記。

17.注重展示時同步的記憶、重複

學生講題時,講到或用到重要知識點、定理時,教師感覺班上多數學生不知道或掌握不好時,要喊暫停或提示講解者,用點時間讓下面學生讀、記這個知識點。

18.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要有追問、追思、追聯,生新疑的後續設計

當回答正確時,可以提出一個促進性問題,讓學生深入思考;當回答不完整時,要問學生如此思考的原因,提供適當的提示或線索。旨在藉助追問,促其深層次思考;知道是什麼,還要知道為什麼;這道題怎麼做,還要知道這類怎麼做。

19.與學生要有目光交流,有互動

學生缺少與教師目光交流或缺少教師關注時影響聽課接受效果,故教師在講臺上對例題講解或板書時不要固定站在講臺一邊,要交換站立側身講解。

20.處理課堂違紀,偶發事件重在控制事態

值得一提的是,要用最短時間、最簡語言處理,原則上不超30秒。明確教師權利清單,微違紀,不處理;小違紀,小處理;大違紀,大處理。要學會不怒自威,要學會自我保護。

21.有針對性下講臺走動

學生討論或練習時,教師要走下講臺,在小組之間有目的巡視走動:關注薄弱小組、關注差生;關注答案的多樣性;確定下一環節提問、展示對象;拿筆及時流動批改與反饋,並用一句話或手勢給予評價。

22.布置任務時要求學生不搶跑

很多學生容易沒聽完就開跑,快半拍,導致其他學生要麼不知討論要求是什麼,要麼遺漏討論問題,造成討論偏題或效率低下。正確做法:讓學生學會完整傾聽,教師要明確指出問題任務、方法、時間後,讓學生複述,待全體學生明白後再開始。

23.對教師教學指令要求不能慢半拍

活動、討論暫告一段落,轉入教師講解或小組分享時,要求學生不能慢半拍,會導致別人分享時跟不上節奏,不能從頭聽起,影響傾聽效果,故對教師教學指令應要求學生嚴格執行。

24.回答問題,可借用統一手勢

比如選擇題可讓學生指1、2、3、4個指頭來分別代表ABCD;判斷題用手比劃√、X。巧用手勢判斷學情,用大姆指向上、向下、放平表示我全部聽懂、一點沒聽懂,不全懂;用舉左、右手表示自身有特殊情況、與教學有關問題。

25.不鼓勵學生快速舉手

當學生急於舉手回答時,提醒學生,答案完整嗎,還有更好答案嗎,還有別的方法嗎,提問到你(們)能說明白嗎,怎麼說?

26.用好課堂上的黃金學習期

上課後到20分鐘是一節課的黃金學習期,必須確保處理本節課的重難點,切忌導入時間過長,處理昨天作業問題過長、處理班級事務過長,也不能一上去就批評學生,師生情緒不佳再講新課,會導致學生學不會或知識夾生,第二天不得不再講再強調,走入惡性循環。

27.關注課堂提問的兩個3-5秒黃金等待期

第一個黃金等待期,是提出問題後,留3~5秒讓學生深度思考;第二個黃金等待期,是點名學生回答問題後,要留3~5秒反思期,讓學生修改、補充答案,讓其餘學生先概括前者發言要點,思考各自答案有什麼關聯,思考如何有理有據質疑補充,教師也可思考怎麼評價與追問。

28.明確課堂聲音刻度尺

讓學生懂得什麼場合必須靜默、保持安靜,什麼場合必須壓低音量,什麼場合才能正常音量,什麼場合可以敞開嗓門。

我們可將課堂聲音分貝設為4個級別:

1度聲音:只有自己一個人能聽到、旁邊同學聽不到。2度聲音:同桌二人能聽到、鄰近同桌不能聽到。3度聲音:就是6人小組討論時互相能聽到、而另外小組不能聽到。4度聲音:公開發言時候,全班同學都能聽清楚。

29.例題、練習題選擇、設計要統籌考慮四例四維

四例指的是範例(例題的代表性、示範性)、同例(與例題同類型題)、變例(變式訓練題)、仿例(讓學生自己出題);

四維指的是正向思維(直接代公式、順著想的題)、逆向思維(公式需變換、需逆向思考的題)、特殊思維(給生活經驗有關、有隱藏條件的題)、綜合思維(一個題用到多個知識點、公式或放到綜合範圍內看是否混淆的題)。

30.明確課型學習側重點及特點

新授課講題時,先講明白公式推導、概念怎樣理解,才講怎麼做;習題課不再講公式推導,只講記和用;單元複習課只講公式各種推論變式用;大複習課把小規律提升歸納到大規律(多題歸一),課型不同,就是同一類型講課側重點不同。比如不能用上新課套路去上複習課。

31.讓學生注意重難點提示語

講到重難點時要有引起學生注意提示語,同時藉助升調變換、放慢語速突破重難點。對重點題,教師講後,先讓中等生再講,最後讓學困生複述(或同桌對本題思路對說)。

32.正確運用表揚

對學生發言達到要求時給予肯定,超過要求時才給予表揚,不能降低標準,不能讓掌聲廉價;表揚要具體,只表揚努力程度,讓學生發自內心主動鼓掌。熟練運用:表揚公式=陳述事實+確認事實的可貴性+表達感受+表達期望。

33.讓優等生不陪學

課堂練習時,可同時呈現2-3道同類題,差生做得慢,優等生可再做一道,不浪費時間。同樣讀書,教師未喊暫停時,優等生能讀幾遍讀幾遍,組詞時可要求多組幾個,造句時可讓學生用問句、感嘆句或充當不同成分或詞性造句。

34.讓學困生與優等生做題時間一樣長

基礎題對學困生來說也有難度,做多道才能掌握。課堂檢測時,堅持學困生基礎題做多道,優等生不同類型做一道,做題時間同樣多,不能因分層讓學困生沒事幹。

35.讓學生完整經歷解決問題鏈條的學習

不要把最難的「找思路、找方法、怎麼想"這些問題丟給學生"自己做",把相對簡單的具體計算、寫答案最後一步才讓學生完成,這樣會出現「能聽懂、遇題就是不會做"現象。

首先讓學生獨立閱讀試題材料,再讀圈出的關鍵信息;再讓學生複述,並建模成相關問題,最後再讓學生分析問題提出解題思路、方法,讓學生完整經歷解決問題鏈條的學習。

36.回應學生要講究藝術

學生回答問題時斷時續時,教師不要打斷,其他學生不要插嘴或要求發言,這對該生思維進階、頓悟很關鍵;若學生卡殼時,要依癥結釆取搭橋、引導助其突破;若學生實在不會,讓別的學生發言後,一定要讓站著不會的這個學生,把答案重複一遍;若學生回答完整,對該生還要拓展、追問;若學生板書演示,待學生做完後,一定要提示學生,認真檢查後再下去,做完檢查這個習慣滲透培養很重要。

37.一題快速講多遍,不如慢慢講一遍;一種方法講多遍不如用多種方法講一遍。

38.巧妙應對卡殼現象

學生卡殼時,最忌諱的是:一是罰站;二是不耐煩,不給學生繼續思考、突破思維瓶頸時間,忙喊暫停,讓學生坐下;三是教師或讓該生找優等生回答,先前學生被晾在一邊,不管不問。

教師要思考學生卡殼的因素:一是對某個詞語不理解導致不明白問的是什麼;二是條件與結論或舊知,與新知建構時邏輯推理出現障礙;三是知道答案但語言表達困難;四是學生走神。

學生卡殼時,教師有針對性的提示非常重要。提示方式有6種:

提示答案的位置,比如"誰能告訴他在哪裡可以找到答案";下一步該做什麼?比如誰能告訴他接下來該做什麼;教他所缺舊知識、方法,搭橋或分解問題;某一術語的另一個名字或意思;識別錯誤,比如誰能告訴他錯在哪裡;讓學生自己說出不清楚不明白地方。

39.對答案秉持「對就是百分之百正確」的高要求

對學生答案,教師不要隨意說出」對「、」正確「,接著把完整答案或想讓學生說的答案說出來,造成中等生自我感覺良好,實際上考試時是不得分或要扣分的。

對學生答案不要說「不錯,就是這個意思」,接著用專業術語向全體學生翻譯成標準答案。這樣,真正考試時,中等生答案仍然不規範。

40.從學生眼神和表情判斷,是否要繼續

提問學生時,若遇到如下情況:第一個學生不會,第二個學生不完整,第三個學生雖完整,但思維混雜,第四個學生才條分縷析、有理有據說出答案,教師千萬不要如釋重負,認為學生總算會了。從上述學情看,至少一半學生還沒掌握,教師有必要重新梳理或換一種方法再講。

41.要避免讓學生一味揣摩教師想要的答案,而是多元思考,說出真實想法

遇到學生答案不正確時,教師的口頭禪若總是「還有別的答案嗎?」或者「你敢肯定嗎?」學生就會感知答案是錯誤的。

還有,當學生錯誤時,教師眉頭緊蹙、撇嘴,若出現正確答案時,眉頭舒展、微笑、點頭。又比如板書——學生答案不正確就不板書,一旦正確就立馬板書。這些行為都不提倡。

42.變固定教學案為動態生成案

教案上要有學生回應問題各種預設應對預案。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解決可能出現哪些錯誤及應對提示、引導策略,還要備對這個問題的追問、拓展策略。

43.備份例題與練習題

課堂上會遇到這種情況:因學生掌握不好需要補充例題、練習或課堂推進比較順利,可以增加有難度的例題、練習,但課前無準備,於是不得不倉促、匆忙應對。

如何避免呢?備份同性質題、備用較高難度的題。一是精選同等難度的備份例題、練習題,二是設置梯度例題與練習題。當學生掌握較好時,備份題可跳過;反之啟用備份題。若進展順利,課堂還有剩餘,可推出高難度備用題。

44.展評合一

將單邊展示變成雙向展評:一是提問式評學,二是補充式評學,三是質疑式評學,四是辯論式評學。

展學結果要通過教師再教一一點拔來深化。對展學內容要梳理、總結歸納、提煉、拓展,上升到規律。點撥形式可以多元:同步點撥—總結點撥—提升點撥。

45.課堂小結要迭代升級

課堂小結從教師小結引導學生自我小結,用思維導圖、5R筆記法進行小結;讓學生既要總結知識點、結論,更要總結思維方法、學習方法及元認知。課堂上說出來,課後寫出來,晚上再冥想貯存變成永久記憶。

46.每堂課要有有效當堂達標檢測環節

課堂練習題要精選,靠記憶、死知識題要少,增加知識創新運用、需要建模、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要依據課堂實際現狀,動態生成,即練習一定要有針對性、應用性、創新性。

課堂上逐一檢查導致排長隊作業檢查可改為錯峰檢查。比如教師同時出示三道同類題,一部分學生做完第一題,就接受檢查,當看到檢查人多時,可繼續做第二題,做完後再接受檢查,若人還較多,可繼續做第3題。

學生課堂作業還可實行免檢、抽檢、必檢動態管理,免檢讓學生信任感、優越感、成就感。

47.嚴謹拖堂

靠拖堂講完的內容基本是無效的;拖堂耽誤學生喝水、去衛生間,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拖堂影響下節上課,易造成學科教師之間矛盾。

48.課後要求學生將粗略筆記整理成詳細筆記,藉助5R筆記法複習強化

做作業要遵循複習、做題、檢查、限時的科學流程。錯題讓學生釆取找錯因、規範訂正、找同類題鞏固、概括涉及知識點、還可怎麼變、多次消化的六步糾錯法。

提倡寫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科日記,倡導填寫單元學習成果單。一個「學習成果單」就是一篇反思總結應用創新文章,是學習效果可視化的「產品」。

教材上的任何一章、任何一節都可作為成果主題,可以是對教材的認識和理解,可以是個人陳述,可以是應用之後的新見解,也可以是動手製作「產品」。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教師應知安全法律
    教師應知安全法律一、未成年人的概念(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是指未達到法定年齡的公民。各國法律對成年年齡的規定不同。我國的法定成年年齡為十八周歲,因此在我國,未成年人就是指十八周歲以下的公民。
  • 「落實教學常規·打造高效課堂」南嶽區舉辦小學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落實立德樹人任務,提升教育教學質量。11月20日,「落實教學常規·打造高效課堂」南嶽區小學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在金月完小禮堂隆重舉行,此次研討活動由示範課教學、示範課說課與反思、評課、交流學習、領導做講評與總結等五個環節組成。全區小學教師400餘人參加。
  • 萬千師生相會空中課堂,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新學期線上教學順利...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鎧奕 通訊員 朱小峰)2月24日,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新學期線上教學全面啟動。上午的課程結束後,全校154個班次的所有任課教師都提交了《線上教學登記表》。其中,部分教師則利用「智慧職教」「愛課程」「超星爾雅」和浙江省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等國內影響力大、教學資源豐富的免費平臺資源組織開展課程教學;部分教師採用了各種直播的方式上課,微信、QQ、釘釘成了直播的主要平臺。  當前,新冠肺炎的防控仍是工作重中之重。
  • 體育課教學,應以全新的理念,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作為體育教師更應注重自己的儀表和行為,做到著裝整潔、得體,自覺遵守體育課常規,言行、舉止要文明,手勢、表情要恰當,作風要端正,愛崗、敬業。只有為人「師 表」才能統領學生、取悅學生。一方面,教師在完成本職工作外還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補充新知識、新技能);另一方面,還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 巡察工作應知應會40條
    常規巡察對三級企業黨組織採取「一對一」或「一託二」等方式開展常規巡察;對各區域指揮部以及直屬項目部視需要可採取「一託N」方式開展常規巡察,確保高質量完成一屆任期內巡察全覆蓋任務。結合常規巡察,對被巡察黨組織的選人用人、巡察工作及其他專項工作開展督促檢查。8.
  • 教師應如何精心備課?超強備課攻略分享,很實用!
    備學生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備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已知什麼,想知什麼,什麼是難點,教師要心中有數,備課要備到「點子」上。備學生的認知水平,還包括了解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掌握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現狀、智力狀況和生活積累。
  • 共同戰「疫」不負韶華,江科大師生開啟新學期「雲課堂」
    【MBA中國網訊】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策部署,我校積極響應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停課不停學」的工作要求,充分發揮「網際網路+教育」的作用,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提前準備部署,廣泛調動校內外教學資源,確保「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2月17日早晨8點,全校師生正式開啟了新學期「雲課堂」。
  • 應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成為新常態
    託馬斯·弗裡德曼曾經說過,當迫切的需要突然成為可能,重大突破便會降臨。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大中小學開啟了一場兩個多月的「全景式」集中線上教學活動。在這場無二選擇的教學模式背後,是教育信息化隱形壁壘的瞬間瓦解。廣大教師從排斥到質疑,再到接納後的積極實踐,最後到經驗積累和自身反思,教學信息化水平也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大幅提升。
  • 疫情終歸會過去,新學期總要開始
    圖片源於網路疫情總會過去,新學期總會來臨。面對疫情,我們要如何開學呢?如何做到學生在學校的安全?近日來網傳很多地方都是二月底三月初開學。但到了這個時候,真的能開學嗎?這些天相關部門也會提前通知!請家長們時刻關注學校通知!
  • 新手上路應知應會
    交通常識 新手駕車上路之前的應知應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必須了解和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理解交通燈、交通標誌、交通標線、交警手勢的含義。二、熟悉一般通行原則以及先行權、安全行車、禮貌行車等交通常識。
  • 校長發言讓骨幹教師心潮澎湃,倍受鼓舞,對新學期充滿了無限期待
    一是討論學校的人事安排,聽取骨幹教師的意見;二是初步了解學校新學期工作計劃,請骨幹教師提出建議;三是聯絡情感,團結住這些學校裡的關鍵少數,讓新學期的工作開展更加順暢。那麼在開學前的骨幹教師座談會上,一把手校長如何發言?下面提供一個精彩的發言範本,這次發言讓骨幹教師心潮澎湃,倍受鼓舞,深受振奮,對一個新學期充滿了期待!
  • 同心築夢 揚帆遠航——潯陽小學英語組開展新學期第一次教研活動
    九江新聞網訊(吳碧涵)為了進一步明確本學期英語教學目標,促進教師自身的學習和教學水平的發展,提升學校英語教師教研教學水平,打造一支團結有力、互幫互助的教學團隊,9月5日上午,潯陽小學英語組開展了新學期第一次教研活動,教導處主任張翔、副主任徐豔及全體英語教師參加此次會議。
  • 課堂教學無小事,教者事事需斟酌。教師的言行舉止都落在孩子眼裡
    由於工作關係,最近幾年我常到學校的教室內聽課,語數外等每學期要聽大約20多節,執教老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我感到有研究價值的,就隨時隨地記錄下來,經過加工整理,或作為資料保存,或給報刊投稿。現將有關課堂上教師不宜做的十條寫出來,供參考。
  • 不忘初心,持之以恆——海寧市召開2020年小學教學質量分析會
    近日,海寧市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召開了2020年全市小學教學質量分析會。海寧市教育局副總督學金新宇、基礎教育科科長王雲江,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糜克勤、副校長虞哲中出席本次會議。小學各學科教研員及來自全市各小學的校長、分管教學副校長、教導主任、教科室主任及相關學科教研組長共計200多人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由糜克勤校長主持。虞哲中副校長作了題為《不忘初心,持之以恆》的報告。
  • ...陝西省教學能手、商州區第一初級中學教師黨曉彬寄語新學期初中...
    在新學期快要到來之際,商洛新聞網邀請全市11名中小學名師走進演播室,分享教學理念,講述耕耘故事,寄語開學,為新學期的莘莘學子加油鼓勁。今天推出第三期,本期開講的是商州區第一初級中學的黨曉彬老師。認識名師黨曉彬,商州區第一初級中學教師,陝西省教學能手,商洛市學科帶頭人,商洛市名師大篷車講師團主講教師,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優秀指導教師,商洛市「漢字規範化書寫」優秀指導教師,商州區雙百人才,商州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有多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獲獎與發表。
  • 開啟網上教學模式 陝西省各大高校迎來特殊新學期
    2月17日上午8點,西安交大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大三學生王君怡坐在調試好的電腦桌前,通過雨課堂平臺,開始上《通信原理》課程。記者了解到,當日西安交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紛紛開啟線上教學,身處全國各地的同學們準時線上相聚,迎來特殊的春季新學期。據了解,網上開學首日西安交大網上共開了497門課程,近600位教師參與,覆蓋人數近2萬人,全天上課人數超4萬人次。
  • 帶你解鎖上應大春季學期課程
    事實上,學校在疫情防控期間,已經根據中共中央統一決策部署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做好了包括教學工作在內的各項預案,最大限度保障新學期開學及後續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2020年春季學期,全校按原教學計劃共開設1314門課程。其中,除部分體育、實驗及實踐類課程外,其他989門課程全部採用線上教學。
  • 莒縣三小:教研員入駐校園,助力課堂教學
    教研員分別通過座談會、課例展示、評課示範、檢查教學常規備課、作業等方式對莒縣三小的教學教研進行了詳細的指導,並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李申青老師與教導處人員進行了簡短的交流之後聽取了於淼老師和王興梅老師的兩節拼音課堂教學,並開展評課活動。
  • 淺談基於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持續關注這些方面的素養在課堂中落實,我們備課也要圍繞這幾個核心點去思考,在不斷的實踐中去總結,形成自己的課堂常規和教學風格。下面針對核心素養的幾個方面,簡單闡述一下。 一、聆聽是交流的基礎 善於傾聽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必備能力。
  • 張青雲:如何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課堂教學要解決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的作用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要實現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要在課堂上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把時間還給學生。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力要提升,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學生得到充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