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導,香港MDX醫療集團發布「DCV癌症疫苗」,98000元注射一針,可以預防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種以上的癌症。據說此天價疫苗,正在富裕人的「朋友圈」裡悄然流行。
據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近10多年來,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如果真能發明「一以抵十」的癌症疫苗,毫不誇張地說絕對可以拿諾貝爾獎。
可真有這等好事嗎?讓我們聽科學家怎麼說。北京健康科普專家、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說,「如果它是個真事兒,就應該有具體的科學研究項目和科研成果數據,就應該在國際或國內腫瘤大會上進行成果展示。」而截止到目前,香港MDX醫療集團沒有披露任何關於「DCV癌症疫苗」的臨床試驗數據、相關臨床驗證如何推進,三期臨床研究效果如何,有沒有相關論文在學術期刊上發布,哪些科學家科研團隊參與了研究工作等。
子虛烏有的「DCV癌症疫苗」能悄然流行,與居高不下的癌症發病率、死亡率有著顯而易見的聯繫。據上述全國癌症統計數據,惡性腫瘤死亡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而據2019年3月一項「2019中國生命小康指數」調查顯示,癌症排在人們最擔心自己罹患疾病的首位(73.3%)。
癌症,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民生痛點。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據國家衛健委監測,這一水平僅達到19.17%。
「DCV癌症疫苗」正是利用人們對癌症高度而盲目的焦慮,採用光鮮浮誇的包裝方式,進行的偽科學營銷。這其中,「疫苗」也成為一些人「玩轉」資本市場的跳板,吸引投資。那麼,如何才能剝開「萬能靈藥」的虛殼,使其無處遁形呢?
一方面,需要按照《「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要求,建立健康知識和技能核心信息發布制度,加大健康科學知識宣傳力度,積極建設和規範各類廣播電視等健康欄目,利用新媒體拓展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養。
另一方面,要加大打擊不良藥品信息的力度,以免出現劣幣驅逐良幣。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網際網路是不良藥品信息的最大集散地,但網際網路藥品服務信息的監管還存在不容小覷的軟肋。《網際網路藥品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對藥品信息監管,尤其是對微博、微信端的相關監管,仍有漏洞需要補上。而這兩個地方,恰是「萬能靈藥」悄然流行的主陣地。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