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武漢是一座大學之城。在往年的六月,各高校本該是一副人潮湧動的景象,可這次的疫情讓學生們與武漢分別了太久,曾經熱鬧的小街小巷,也全然變了樣。
所幸,他們馬上就要回來了。
5月24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從6月8日(今日)起,湖北各高校可安排學生按照錯時錯峰、自願原則返校,武大、華科、理工大先後發布了學生返校的通知。今天,#武漢大學生陸續返校#的話題也登上了熱搜。
在學子們返校的前夕,我們特意去探訪了三家高校旁的美食店,想看看他們的近況。
武漢體育學院與華中師範大學之間
年前和朋友去過一次東湖新村的老店,當時門口坐滿了排隊等位的人,看樣子大多都是學生。夜晚的小巷全靠一家家開著燈的店鋪和談笑聊天的人們,掃去寂靜與冷清。
你們一定沒見過這樣的雙喜鐵板燒吧?這是雙喜開在位於華中師範大學和武漢體育學院之間的新店,如今這樣蕭條的模樣,不免讓人感到唏噓。
店裡只有玲姐和兒子小煜在,看到有客人進來小煜放下了手中的玩具,拿起洗手液給我們洗手消毒。
最近都是玲姐親自下廚,將各種新鮮的食材放在鐵板上反覆翻炒,然後淋上他們家的秘制醬料。如今兩個人守著一家店的感覺,倒是和8年前店鋪剛開張時如出一轍。
2012年,雙喜鐵板燒開在東湖新村的小巷子裡,當時只是一個小小的店鋪,一樓是餐廳,樓上的暗樓是他們日常居住的地方。玲姐每天出門買菜前會拿幾個枕頭堵住通向一樓的樓梯,防止年幼的小煜掉下來,等買完菜回來再將小煜放下來,然後開始洗菜備菜。
雙喜鐵板燒的兩家店鋪都在高校旁,靠著學生們多年以來的支持才越做越好,所以就算現在生意冷清,玲姐也從來沒有萌生過就此放棄的想法。
玲姐和小煜,他們在武漢,等你們回來。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位於政院小區的王老么麻辣燙,緊靠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店鋪所在的這條小路從前也是人聲鼎沸、車來車往,如今卻異常安靜。
王老么麻辣燙的店面不大,最多也只能接待七八位顧客,所以以前一直都是爆滿的情況。而現在偶爾才有一兩位顧客經過,大多都是點份麻辣燙帶走,很少在店內就餐。
薇薇和老公都是荊州人,而「王老么」是她姐姐在荊州經營了20年的老品牌,靠著口口相傳一直生意火爆。區別於我們以往吃的麻辣燙,王老么的種類非常多,甚至有吃火鍋時的常見菜品:牛肉、毛肚、牛百葉、蝦滑......
半圓算是店裡的特色吧,喜歡吃的顧客每次都會點上很多,吃完肉和菜再燙一份面或者米線,簡直不要太虛浮。
這次的疫情給薇薇他們帶來的衝擊也不小,比起要不要放棄,薇薇更多的是一種無奈的情緒,店鋪是轉讓的不好脫手,還有很多學生怕他們撐不住,經常發消息關心他們的情況。
店裡的回頭客很多,一來二往的就有了感情。因為有這些客人,薇薇便想著還是繼續堅持下去吧,等大伙兒返校情況就會好轉了。
薇薇夫婦,他們在武漢,等你們回來。
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
頂屋咖喱的總店在街道口的流行視窗裡,靠近華中師範大學,因為位於商圈,所以解封後街道口店的情況有所恢復。而位於東湖新村的分店依舊影響很大。
了解這家店的人都知道,頂屋咖喱的創始人是一位日本老爺爺。老爺爺曾在日本幫助過的中國留學生,希望回武漢開一家咖喱店,於是老爺爺就來到了武漢。
我曾在日本漫畫裡看到的咖喱出現在了面前。雞肉和土豆都熬的比較久,咖喱的味道十分香醇,大口吃也不會覺得膩。
專注做咖喱在武漢其實是比較困難的,畢竟受眾群體沒有那麼多,頂屋憑藉乾淨舒適的就餐環境和好吃性價比又高的菜品,一直受到周邊學生們的好評。
店長丹子告訴我,老爺爺沒有親人,61歲退休後就來到中國開了頂屋咖喱店,如今一晃已經過去了十年。
老爺爺說,武漢和自己的家鄉福岡很相似,而不同的是武漢人非常熱情直率,學生們也很善良可愛,他覺得這裡是座很溫暖的城市。也許這就是他喜歡上武漢的主要原因吧。
丹子和老爺爺,他們在武漢,等你們回來。
中南民族大學 | 怪味牛骨頭
武漢體育學院 | 永洪串串香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 成都乾鍋
武漢理工大學 | 黃蜀郎雞公煲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 | 重慶酒家
武漢工程大學流芳校區 | 韓食館
華中師範大學南門 | 紅油抄手
財大南苑 | 大東北涮羊肉
武漢傳媒學院 | 美食街的涼麵
武漢音樂學院后街 | 寶島雞排飯
我們有多期待你們能早點回到這座城市,一切就如從前一樣,大家結伴去學校周圍的美食店,談論著論文有多難,談論著要去城市的何處冒險,談論著彼此究竟有多久沒見了。
除了高校附近的美食店在等著你們,這座剛經歷過翻天覆地變化的城市,同樣也等待著你們。
等著你們回來,按下「重啟」的按鈕。
返校後,你們的第一餐會去哪家店吃?
評論區分享。
編輯 / 顏料
攝影 / Laylow
出品:十點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