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武漢」,絕對地道的武漢頂級美食,每一家都好吃到爆!

2020-12-14 毛起吃

前言:特殊時期,不鼓勵大家出門,在家就是為社會做貢獻!待風雨過後,待春暖花開時,我們一起去武漢吧!美食、美景和卿均不可負!最後,加油,我們偉大的祖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在仔細看了幾遍《舌尖上的中國3》後,對於節目中所拍攝的幾百道美食,真的有話要跟大家講一講!有的推薦美食真是讓人感到「意外」,除了拍攝畫面的優雅呈現和劇中臺詞的渲染外,其美食本身可以說是毫無吸引力。仿佛我們只是在欣賞美食的拍攝技巧或是對於美食介紹的寫作學習。

在大武漢,一個以美食聞名全國的大城市,就一道武漢地道的熱乾麵估計就可以「吊打」許多《舌尖3》的美食,例如什麼「杭州胡辣湯」、什麼「全藕宴」,簡直不要太敗胃口好嗎?

「神仙姐姐」劉亦菲都咽口水的武漢頂級美食!

這裡推薦幾家武漢最頂級的地道美食,每一家都值得排隊,每一家都好吃到「爆炸」

全天24小時不打烊的「精粉世家」!

每一個武漢「吃貨」的眼中,只有一款牛肉拌麵是獨一無二的「極品」!獨特風味的秘制醬汁兒、軟糯入味的牛肉配上爽滑的麵條,這就是來自「精粉世家」的「大牌明星」!

吃麵五分鐘,排隊一小時!

這就是武漢人對於「精粉世家」的熱衷。無論是潮流男女,還是婦孺兒童,無論是奔馳寶馬瑪莎拉蒂,還是電瓶車,在這裡人人平等,大家都圍坐在一桌,只為吃上一口久違的牛肉拌麵。

店鋪詳細地址:馬場角橫路富豪花園西區附近

武漢宵夜的「王者」-王小民排檔

鳳爪、花甲、蟹鉗、蝦球等,別以為這些只是很常見的夜宵小吃,在這裡的食客完全吃了停不下來!憑藉著「老武漢」的地道口味,王小民排檔多年來一直是武漢人心目中排名第一的夜宵大排檔!

「吃一口就感覺很銷魂!」

這是我的一名武漢室友親口告訴我的話。他們家的鳳爪是一大特色,白芝麻的襯託下,鳳爪都顯得「高級」,軟糯可口!相比之下,蝦球就顯得更為「高貴」,蝦肉的火候把握得十分到位,鹹香Q彈,一口一個好不過癮!

店鋪詳細地址:白沙洲大道萬隆廣場對面(總店)

做了一個世紀的「長子熱乾麵」

長子熱乾麵,絕對是武漢人心目中不可磨滅的美食記憶!一門手藝養活了三代人,明星藝人扎堆,近百年來不變的是熱辣香的美味。

一走進店鋪,牆上掛滿了各種明星和老闆「長子」的合影,就連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也曾到此品嘗他們家的熱乾麵。著名支持人撒貝寧還曾專程前往他們家拍攝熱乾麵的美食節目。

「夜貓子」的專屬美食!

下午四點出攤,凌晨4點收攤。店裡坐滿了熟客,有的甚至都是20多年的常客了。點一份招牌熱乾麵、一碗榨菜肉絲麵外加一碗牛瓦溝湯,開啟屬於武漢的「夜生活」吧!

店鋪詳細地址:漢口車站路49號(中山大道附近)

新晉「網紅」的背後故事-怪味燒餅

對於一元路附近的學生來說,怪味燒餅的味道可能是他們兒時最美好的記憶之一。當初一元一個的燒餅,如今3元錢一個了,但那甜辣酥脆的口感,十五年以來一直未曾改變。

每個燒餅出爐時,老闆都會刷上一層亮晶晶的紅油,最後再撒上一些白糖,這也是怪味燒餅最為特色的做法。輕輕地咬上一口,甜鹹微辣的味道似乎瞬間讓人回到了過去的時光。

店鋪詳細地址:一元路4號

拆遷也阻擋不了的美味-「老武鍋豆皮」

伴隨著城市的改造拆遷,武鍋廠的這家豆皮,讓不少老食客們一路追隨到了靜安路。

清晨六點開始,在店鋪裡就有食客陸陸續續地排隊就餐。多少年來,老街坊四鄰們都吃慣了這一口,豆皮酥脆,入口的滋味飽滿,久久回味。雖然老武鍋豆皮的名氣越來越大,但價格始終那麼「平易近人」,如果有機會來武漢吃頓早餐,千萬不要錯過喲!

店鋪詳細地址:靜安路鐵路局附近

重口味吃貨的「饕餮」-嚴氏重油燒麥

毫不誇張地說,嚴氏燒麥在武漢人們的眼中,不亞於任何一座城市裡面的沙縣小吃或是黃燜雞的地位。武漢人愛吃燒麥,而對於嚴氏燒麥更是喜愛有加。

油潤軟糯的糯米,卻滲透出微麻的胡椒味,也是滲透到每個武漢人心中的滋味。咬上一口肉餡兒,肉香撲鼻,香氣四溢!作為重口味的「吃貨」,嚴氏重油燒麥滿足了我對於燒麥的最高期待!

店鋪詳細地址:中山大道18號(中山醫院的附近)

號稱武漢最好吃的生煎包-八斤生煎包

在一條很不起眼的小巷子裡面,那巷道中的過道,便是八斤生煎的「廚房操作間」。然而就是在這樣簡陋,甚至有些破舊的環境下,八斤生煎一做就是三十年!

作為武漢人們心中的超高人氣小吃,八斤生煎的「粉絲」眾多,每天都能夠吸引無數的「粉絲」前來排隊,鮮香可口的肉餡,配上炸至酥脆焦香的底板,一口香一口脆,絕對地道的武漢滋味!

店鋪詳細地址:大智路地鐵站E1和E2出口中間。

武漢的「美食江湖」高手雲集,碼頭林立,各門各派的「武學高手」,在每一天清晨,拉開捲簾門的一瞬間,似乎就開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比武大會」,大師們各顯神通,堪比「華山論劍」。

在這段特殊的時期,武漢人民和全國人民在一起,我們懷揣著一顆火紅的愛國心,炙熱的同胞情,相信在這場「風雨」之後,我們擁有的是更多的民族情懷和陽光般的溫暖。

待風雨過後,待春暖花開,我們相約武漢,好嗎?

更多國內旅遊攻略、當地美食推薦,敬請關注!謝謝閱讀!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武漢又回來了
    武漢多家小吃店復工營業,熱乾麵攜一眾美食歸隊,舌尖上的武漢又回來了!武漢的過早,就接地氣多了。不僅花樣繁多,還價格便宜,20元吃到撐,好吃沒架子。武漢人還喜歡邊走邊吃,愜意隨性,既享受了美食,也不耽誤時間。在武漢有太多太多的早餐選擇。
  • 一年賣15億,這碗熱乾麵好吃到爆,武漢人都說地道!限量第二份半價!
    武漢,吃早餐叫過早,每天早上有95%的全國最高在外就餐比例,美食家蔡瀾稱武漢為早餐之都,《舌尖上的中國》拍三餐,早餐就在武漢。煮五六分鐘,面七八成熟時撈出,筷子一卷彈到飛起,哧溜哧溜,每一根都順滑潤口,面香綿長~
  • 武漢這50家老牌美食,據說地道的武漢人都知道
    武漢越來越冷,在這樣的天氣裡,美食能帶來無窮的溫暖,好吃的太多,有時候還要反覆糾結一下「今天吃什麼呢?」儘管武漢的美食店一個接一個的冒出來,但是老牌餐廳的地位還是不能小覷,這些當地品牌店,最老的比你年齡還大!今天就讓十分君帶著大家一起看看,那些武漢老牌美食。
  • 武漢23條超高人氣美食街!每一條都藏著無數刁角美味!
    武漢是一座市井風情非常濃厚的城市,對於以吃為文化的武漢人來說,美食的味道,分散在每一條見證著時間變遷的街巷之中。大大小小的街頭,數以萬計的美食小攤,是撫慰心靈的一劑良藥。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散落在武漢三鎮的美食街(巷)。
  • 中國江城智能網——武漢民間吃貨的私藏美食指南
    武漢小吃是漢族傳統飲食文化的重鎮,兼具南北風格。武漢的小吃以早點為主,武漢人又把吃早飯叫「過早」。過早食品有熱乾麵、面窩、米耙粑、魚汁糊粉、燒梅、歡喜坨、發糕、鍋貼餃等。「處處的早餐文化,因生活優裕而消失之中,武漢的街頭巷尾還在賣,我將之冠上『早餐之都』。」食神」蔡瀾在微博上如此寫道。」
  • 江岸區,武漢美食界的半壁江山
    武漢各個區裡,能代表這座城市面貌的,江岸區要數第一,雖然武漢的商業區和中心特別多,但是論接地氣和好玩好吃的還是更推薦漢口。武漢的裡弄文化,基本上只有漢口才有,且基本集中在江岸區的五國租界內,以法租界最多。江岸區不光有歷史文化街區的腔調、高樓林立的繁華、名校眾多的底氣,還有豐富程度超高的美食!
  • 來武漢,你必須打卡的23條高人氣美食街!每一條都藏著無數刁角美味!
    人均:7元地址:糧道街武漢中學校門旁草草集從裝修風格到菜單到wifi設計,都非常文藝小清新,基本的主食、沙拉、炸物、飲料都有。每吃一個都可以吸到麵皮上的湯汁哦!人均:8元地址:糧道街與胭脂路交匯處如家酒店對面王師傅牛肉麵館滷水好,所以味道正。據說這家用的牛肉是正宗黃牛肉。
  • 武漢有種老味道叫礄口
    藏著的卻是最地道的老武漢味道。丨中山牛肉肥腸粉麵館丨牛肉的原香濃鬱,煮的爛爛的,浸泡在醇厚微甜的湯頭裡,再舀上一勺醃菜扔進去,好吃到詞窮!最地道的美食,一般都藏在最刁角的地方。這句話用來形容礄口的老店特別恰當。夏老五鴨子館,就是這樣一家老字號的宵夜館子,藏在老社區裡面,卻每天吸引著街坊們光顧前往。
  • 帶你走進「好吃佬」的武漢,每一款美食都讓你垂涎欲滴!
    武漢的地理位置特殊,九省通衢,天南地北的美食匯聚於此,再經過聰明的武漢人一翻口味改良,漸漸地演變成為一道道特色漢味美食。雖然武漢美食在全國沒有形成獨特的菜系,但是武漢絕對稱得上是不亞於成都的美食之都!下面我就來介紹三款地道的武漢傳統美食。
  • 走街串巷遍尋美食,舌尖上的武漢,果然名不虛傳!
    我們都是食人間煙火的凡塵,七情六慾之中,對於我而言,食慾為最,長久的旅居生活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玩得自由灑脫,唯美食與愛切不可辜負,美食不僅僅是味蕾的感受,它也可以是一段特別的回憶,這段美好的回憶在武漢尤為強烈。
  • 扒一扒武漢三鎮美食街,這一年你都不愁吃!過時不候!
    每吃一個都可以吸到麵皮上的湯汁哦!人均:8元地址:糧道街與胭脂路交會處如家酒店對面王師傅牛肉麵館滷水好,所以味道正。據說這家用的牛肉是正宗黃牛肉。武漢最壕最美的商業街,你想吃的美食這裡應有盡有,隨便走進一家味道都還不錯。美食代表
  • 武漢洪山區美食推薦(下)
    @點點的大腹肌吖地址:厚德路南湖大道政院小區內夜市人均:4元- 韓日館- 思密達的食堂位於美食大學財大的后街,是一家韓國人都說地道的韓式料理,不僅價格實惠分量還足10多年來,從最早吃蝦就到石牌嶺到如今遍地是吃蝦的餐館,石牌嶺帯火了小龍蝦的同時,成就了武漢「蝦都」的名號。就算是現在,一入夏天,還是想回到石牌嶺撮蝦子,配合原汁原味的老武漢風情,風味更佳。
  • 武漢的過早文化,舌尖上的武漢,果然名不虛傳!
    文/橙桔遊天下(歡迎大家評論和轉發)出門旅行不僅是精神上的享受,更是舌尖上的享受。對於小編而已,出遊食慾為最,美食不僅可以讓我們的味蕾得到滿足,而且還可以更加的對出行的地方加深影響。前段時間看一個綜藝節目,他們在武漢旅行時吃了武漢眾多美食。
  • 武漢人爭論了百年的問題:豆絲到底是溼的好吃,還是幹的好吃?
    早在清朝,那時候冬日裡農民們不用忙於農活,便有了大把的時間來琢磨美食,他們將混著綠豆、黃豆的秈米磨成漿,再攤成薄餅,切成絲便成了如今武漢人餐桌上最尋常的那一碗豆絲。很多外地人第一次看見豆絲時都以為這不過是切成絲的千張,但實際上,豆絲背後的講究可比千張多多了。
  • 武漢這10家正宗新疆炒米粉,辣到飆淚也要吃!
    ,瞬間被疆料所佔領,無論你在哪,打開外賣軟體,幾乎都能在不遠處找到一家疆料新疆炒米粉。這家店老闆是正宗的新疆人,雖然裝修非常新穎,但菜品絕對是假一賠十的地道新疆味。他們家的米粉是用牛肉炒的,特別捨得放肉,這一點要表揚,一筷子下去都是Q彈的米粉和大片的牛肉。
  • 一封武漢本地美食指南
    18歲以前在武漢讀高中,學校門口有一排路邊早點,我通常是糯米包油條和生煎包循環換著吃,那時候對武漢沒什麼印象,去黃鶴樓也只是在黃鶴樓下面的梧桐樹下納涼。18歲的時候遇見一個外地朋友,想讓我帶路尋吃,當時我找不出一家武漢地道的大排檔,因為吉慶街關門了。後來慢慢的對武漢熟悉起來。
  • 史上最全武漢美食地圖!
    如何吃得像個武漢本地人?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吃貨君都很抓狂——怎麼樣才能讓你知道武漢到底有多好吃?來武漢不吃上一碗熱乾麵怎麼能算來過?要問吃哪家,武漢人表示吃來吃去,屋裡出門左拐的熱乾麵最好吃;公司樓下的連鎖店也不賴。但如果你非要問出個答案,這11家不會讓你失望。
  • 武漢天地風雲美食圖鑑 承包你的美食高光時刻
    108家餐廳,   有著讓人目不暇接的百變氣質:   時髦、摩登、懷舊、地道……      100+品牌,精心打造專屬美食盛宴   廚者匠心獨運,   展示生活態度和審美趣味。   在武漢天地,   我們品嘗到各種美食,   我們更感知到用心的溫度。   還有不愛的理由嗎?
  • 武漢美食界必須擁有姓名的——洪山區
    @點點的大腹肌吖📌 地址:厚德路南湖大道政院小區內夜市💴 人均:4元位於美食大學財大的后街,是一家韓國人都說地道的韓式料理,不僅價格實惠分量還足,因此廣受學生伢的喜愛。武漢蒸蝦一條街石牌嶺路「武漢蒸蝦發源地」石牌嶺擁有一眾武漢最早的蒸蝦店面,整整一條街都是賣小龍蝦的大排檔,每每到了傍晚的時候,人們就在此聚集。10多年來,從最早吃蝦就到石牌嶺到如今遍地是吃蝦的餐館,石牌嶺帯火了小龍蝦的同時,成就了武漢「蝦都」的名號。
  • 武漢鍋盔鑑別指南.doc
    老闆對原材料都很講究,一直堅持原材料和調料不加任何添加劑。酥油餅煎得兩面金黃,外皮酥酥脆脆的,咬上一口酥脆掉渣。不過塗記在武漢開了二十多年,成都鍋盔在武漢的名聲還是不顯,看來武漢美食之都的稱號暫時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