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位費」50萬起,小企業直呼太貴了!資本開始押注大學生直播帶貨

2020-12-16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肖芮冬

動輒20%以上的營收分成、再疊加50萬元的「坑位費」,價格不菲的頭部網紅帶貨成本,將想要搭乘營銷快車的初創企業趨之門外。與此同時,圍繞大學生群體進行的直播帶貨創業和資本助力,卻在如火如荼展開。

有分析人士指出,低成本、私域流量廣泛是後者極具培育潛能的動力所在,依託其矩陣營銷及早期品牌推廣便利性,大學生創業群體或將成為引導C端裂變為B端賦能的又一股新生力量。

「返傭+坑位費」透支品牌力

羅永浩現身抖音帶貨直播,為極米、奈雪的茶帶來可觀的營銷收入;薇婭在淘寶為夢潔股份直播帶貨,亦為公司累計創收逾千萬……直播作為「流量工具」的代言,為企業快速進行營銷創造條件,但並非所有的企業都能搭上順風車。

原因很簡單:太貴了。

小王(化名)是廣州一家網紅經紀公司的職員,從去年開始,小到褲帶、背心,大到汽車、房產,但凡有實物的商品經銷商都會找上門來洽談合作。但主播的議價權掌握在個人手中,除了搞專場、做長期合作,單次的小規模訂單似乎都沒辦法達成,用小王的話說就是「小老闆承受不起」。

5月12日,薇婭帶貨直播合作的上市公司夢潔股份(002397.SZ)開始連續漲停,市值一度飈至70億元,股價翻了一倍。深交所曾發問詢函關注其參與電商直播的投入成本,結果顯示,薇婭所屬公司謙尋文化與夢潔股份合作共7次——2019年3次,累計銷售金額469.25萬元,夢潔股份為其支付104.22萬元;2020年已統計在冊的3次合作中,累計銷售金額812.12萬元,夢潔股份為其支付了213.24萬元。

可知的是,在去年的合作中,薇婭所屬公司在整個直播的銷售中返傭比例為22.22%,今年部分返傭比例已超過25%。小王告訴記者,市場目前的返傭行情隨行就市,但整體在50%以內波動,「會根據不同行業、不同主播乃至所帶商品的利潤進行差異劃分」。

簡單說來,企業要想請網紅帶貨直播,就要承擔高昂的營銷投入,僅薇婭帶貨夢潔股份的商品就要額外補充22%~26%的成本投入。要知道,該公司2019年財報數據中,套件、被芯、枕芯等產品毛利率水平均在40%左右,帶貨直播過程中的商品利潤其實已被「腰斬」。

有實力的上市公司如此,成長中的公司更是在透支品牌力。比如近年來在拖鞋領域嶄露頭角的樸西,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家公司雖然一年銷售兩個多億,但在邀請李佳琦為其直播帶貨期間,高昂的營銷投入讓當期樸西的推廣陷入賠本賺吆喝的尷尬。

彼時,樸西並沒有選擇專場推介,而是採用混播的形式。據知情人士介紹,採用混播進行品牌推廣時,除營收費用分成外,還需要商家提供一筆合作費用,業內稱之為「坑位費」,即根據混播過程中出現順序的不同,網紅給予的報價不一樣。小王告訴記者,普通一點的在5萬~10萬不等,而腰部網紅起碼在50萬以上。

「儘管短期內虧損,但會形成長期的網紅效應,如果成為爆款也值得。」小王坦言,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尚在成長期的公司捨得花重金請知名網紅帶貨的原因。

另類「人海戰術」帶貨模式登場

反思重金強推模式下的企業「失血」現象不難發現,一方面是消費升級帶動下的消費者購物模式演變,倒逼著企業登臺亮相;另一方面,企業也想通過這種方式快速為品牌賦能,進而搶佔更多市場份額。

不過,頭部KOL背書價值不菲,且品類交叉,要想獲得十足的把握,企業需要多次與其合作帶貨,這對繼續低成本拓展品牌知名度的小企業來說難於登天。

近日,每經記者從廣州部分品牌營銷機構處了解到,依託大學生群體為小品牌帶貨開始成為主流。有機構人士表示,不少投資方專門對私域流量下注,針對小眾口碑經濟打造「袖珍網紅」,從而以「人海戰術」的方式匯聚粉絲忠誠度。

疫情期間,大學生直播帶貨幫助當地農產品暢銷的案例頻現。比如棲霞蘋果、特瑪特番茄、美早櫻桃等,各種優質果蔬、農產品被當地乃至跨省市大學生,利用閒暇時間或通過微信小程序、或通過其他直播平臺進行推廣,部分已超過了往年全年的銷售水平。

此外,亦有學院開設專門的電商直播學院進行技能人才培訓,為大學生創業開闢新思路。特別在發動C端力量、打造直播電商供應鏈營銷數據智能化建設方面,很多傳統企業在資本的撮合下進行直播招商探索。

南粵經濟研究院專家周甸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傳統企業構建直播招商體系有助於其建立自主直播體系,並能夠在賦能B端和改造裂變系統,通過打造企業IP及老闆IP在私域流量進行低成本品牌拓展。

「大學生群體帶貨有其社群營銷的特性,雖然沒有像頭部網紅那樣具有超級粉絲規模,但具備小眾的社群定位以及價值觀定位,出於對他們身份感的認同,推介內容中依然包含分眾營銷的優勢。如果形成合力,將不亞於頭部網紅的示範效果,引導C端裂變為B端賦能。」

周甸斌表示,網紅資源建設未來將作為平臺屬性被傳統企業視為營銷轉型的主陣地。在此過程中,網紅產品供應商、商業研究機構和創業大賽選材平臺都將依附於此形成產業閉環。屆時,大學生群體將有望從消費者向內容製造者、再向營銷者轉變,構成企業發力電商經營的人才儲備和營銷資源。

與此同時,大學生群體基於良好的受教育基礎,在嘗試直播帶貨創業乃至商業合作中的法律意識強烈,在直播規範化進程中極具可塑性,這也是專家和業界看好大學生直播帶貨創業的原因之一。

今年全國兩會上,關於有序建立健全電商直播經營秩序、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提案屢見不鮮,各界關注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開始呼籲從制度層面為直播電商的科學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吳孟達直播帶貨,15萬坑位費只賣出9單,商家要求退回坑位費
    現在屬於網際網路時代,直播帶貨也是火了起來,從最開始的網紅帶貨帶後面的明星帶貨,靠著自己較高的人氣與粉絲,推銷產品給粉絲,這樣也能為自己獲得高額的回報。但是帶貨翻車的明星也是有的,比如黃聖依的保溫杯事件,而這次的主題則是吳孟達也翻車了。
  • 坑位費是什麼意思?帶貨量10W+的大主播帶貨需要多少錢?
    「坑位費」對於電商圈的很多人來說不陌生,但是對於沒怎麼深入接觸過電商,對於不太了解直播帶貨的人來說,可能並不知道「坑位費」是什麼意思。顧名思義,從字面上理解,坑位費就是指佔坑需要付的費用。以前的公廁大多都是需要付費的,不知道發明「坑位費」這一說法,最初的創意靈感來源是不是來自於蹲茅坑付費這一典故?那麼,作為如火如荼的直播電商,坑位費是什麼意思呢?在了解直播賣貨裡的坑位費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清楚,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認為自己的產品多好,網紅主播就可以免費幫你帶貨,那當然是有償幫你賣貨。
  • 明星帶貨又「翻車」?被曝收10萬「坑位費」僅賣貨695元,黃聖依工作...
    來源:中國經營報今年來,直播帶貨大火,還吸引了不少明星下場。但近來有關明星直播帶貨「翻車」的消息也經常出現。日前,就有消息稱黃聖依在直播帶貨時收了商家萬元「坑位費」,但只賣出了5個杯子,引發熱議。@黃聖依工作室則於今日就此事發出聲明,予以否認。
  • 明星帶貨!商家:坑位費真的是「大坑」
    這三組商家均是11月8日晚楊坤在抖音直播的供貨商。這是楊坤「32場直播」中的一場。在擔任《中國好聲音》導師時,楊坤經常把「我今年有32場演唱會,你來做嘉賓」掛在嘴邊,邀請學員加入自己的戰隊。為了當上楊坤的帶貨「嘉賓」,胡浩、娜娜和小龍每個人都交了至少10萬元的坑位費。他們沒想到的是,滿心期待的直播帶來的並不是銷售奇蹟,而是「翻車現場」。
  • 黃聖依方否認10萬坑位費只賣出5個杯子,明星直播帶貨翻車
    有網友表示黃聖依「收10萬坑位費僅賣出五個保溫杯」然後藝人就闢謠了:這是一個不實事件,現嚴正聲明。請相關主體和個人尊重客觀事實,切勿造謠傳謠。將通過相關法律手段採取措施。所以你們怎麼看待藝人直播這件事?
  • 兩場直播3萬坑位費帶貨1單 商家運營方虧本 主播賺15萬
    原標題:兩場直播3萬坑位費帶貨1單,商家運營方虧本,主播賺15萬   近日,南都記者接到商家爆料,稱雙十一期間參加了抖音粉絲超六百萬的主播三支花的直播帶貨,「收了三萬元坑位費播出兩場產出是
  • 直播帶貨,消費者怎麼不買帳?吳孟達快手賣米15萬坑位費,賣了9單
    明星直播帶貨,消費者怎麼不買帳了呢?吳孟達快手賣米15萬坑位費,賣了9單。吳孟達28日的快手直播首秀,商家花了15萬坑位費,吳孟達承諾做一萬單銷量(1單約59.9元5公斤),當晚一共銷售掉9單大米。直播帶貨,尤其是明星直播帶貨,怎麼就不香了呢?網絡上直播帶貨不是火的要命嗎?你看薇婭,李佳奇,還有那個麻煩纏身的辛巴,一場下來動輒百萬,千萬,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讓左岸橋西來看看吧!
  • 直播帶貨不翻車你必須避開的那些'坑'
    常年在深圳打拼的K總,幾起幾落,前兩年抓住了支付行業的風口,那是賺的盆滿缽滿,在深圳住起了洋房,開起了大G,去年生意不好做了,開始琢磨網紅帶貨(永遠在風口上的追風男子),今年疫情期間找到「某班電商平臺」,開始合作賣牛仔褲,第一期試水K總投了小几萬塊,賣了幾萬的貨,退貨率30%,算下來賺了一萬多,K總覺得機會來了就繼續投入了幾十萬
  • 明星直播帶貨,是風口還是該封口
    還在打假鬥士王海曝光辛巴一眾看客的一片叫好聲中,王海的手又伸向了自封為直播帶貨行業老四的羅永浩。或許幾年前當老羅還在望京花家地掄起大錘時二人還能惺惺相惜,但時過境遷,9年生意場起起落落的他已再難與打假鬥士牽扯到一起。他終究還是做了自己討厭的人。
  • 做直播帶貨被「坑」百萬!深扒直播4大「割韭菜」套路
    小商家們爭相找 MCN 達人帶貨,被「坑」十幾二十萬的比比皆是;還有很多想當主播找各種公會籤約的素人,被騙得連底褲都不剩……為了深扒「直播帶貨」行業背後的貓膩,我開始了新一輪的臥底,同時採訪了行業某頭部 MCN 公司的運營負責人,最終發現這個行業的水簡直太深了!
  • 黃聖依收10萬「坑位費」只賣了5個杯子?商家吐槽:太坑
    來源:證券時報網收10萬「坑位費」,只賣出去5個杯子?商家吐槽:太坑!明星帶貨「翻車」頻頻,多數直播概念股曇花一現商家本想借著明星影響力大賺一筆,才不惜砸重金投入……誰知道最後發現,自己才是那棵韭菜。收10萬「坑位費」僅賣貨695元近日,有直播代運營平臺高層向媒體吐槽明星帶貨太坑,花10萬坑位費找楊坤帶貨,只賣出18348元銷售額。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最坑的是花10萬坑位費找黃聖依直播,才賣出去5個杯子,銷售額695元!
  • 楊坤後又一明星直播翻車,10萬坑位費只賣出5個杯子?黃聖依否認
    12月9日上午消息,近日,網曝黃聖依直播帶貨坑位費10萬,只賣了5個保溫杯,而且直播遲到、直播期間基本不碰產品,輪播到保溫杯時已離場。收10萬「坑位費」僅賣貨695元近日,有直播代運營平臺高層向媒體吐槽明星帶貨太坑,花10萬坑位費找楊坤帶貨,只賣出18348元銷售額。
  • 深網|坑位費120萬銷售額卻不到一半,直播賣課真的是虧本生意嗎?
    看完羅永浩4月1日在抖音的直播帶貨首秀後,朱穎就通過原來「小野電子菸」團隊的朋友找到羅永浩直播團隊負責在線教育的商務人員。「那時溝通的是坑位費起點60萬,根據商品體量有浮動。當時他們就告訴我斑馬AI要上羅老師的直播,說斑馬AI已經交了120萬的坑位費。除了坑位費外,還有20%-30%的佣金分成,我們當時覺得這個價格有點誇張,就選擇觀望」,朱穎對《深網》表示。
  • 天價坑位費換慘澹銷售額 明星帶貨總翻車 直播紅利要退潮?
    但明星帶貨翻車的也不少,昨日一則指名道姓吐槽黃聖依直播賣貨時不敬業,還疑似違約的消息又將明星直播帶貨的攤子擺在了大眾眼前。據爆料,花了10萬坑位費找來黃聖依做直播,但只賣出去了5個杯子,銷售額共計才695元,經過輿論發酵,愈演愈烈。但這件事剛剛有了大反轉,黃聖依工作室於今日上午發布了嚴正聲明,並將追究造謠主體的責任。
  • 直播帶貨,眾聲喧譁
    不過這波操作的真正目也顯而易見:直播賣貨是真,但賣多少不重要,帶貨數據反應不出實際盈利效果,夢潔股份也不過是借用薇婭直播帶貨的風頭撬動資本市場,賺個盆滿缽滿。陷入資本圈套的,不止被割韭菜的倒黴股民,也坐實了直播帶貨的名聲與實際效益匹配懸殊,這讓正處紅利期且越來越多人湧入的「直播帶貨」又要多打幾個問號。
  • 傳黃聖依直播帶貨收10萬坑位費只賣出5個保溫杯 官方發聲明否認
    近段時間,很多明星開始了直播賣貨。日前有商家對媒體吐槽明星直播帶貨太坑,花了10萬元坑位費請黃聖依直播帶貨,才賣出5個保溫杯。這位商家稱黃聖依直播是在10月25日晚上7點開始,但是黃聖依卻在8點才到,到了之後感覺也不上心,最後只賣了5個保溫杯,銷售額是695元。
  • 流量造假頻發的直播帶貨「坑位」水深幾許
    本刊記者 徐明皎  「雙11」「雙12」接踵而來,購物狂歡節熱度未消,直播帶貨「翻車」的消息就屢屢見諸各大媒體。「汪涵直播翻車」「李雪琴直播被曝刷流量」……直播流量造假成為關注焦點,大量的退單退貨也讓參與直播的商家叫苦不迭。
  • 黃聖依收10萬「坑位費」僅賣貨695元?工作室回應:與事實不符
    今年來直播帶貨大火,不少明星紛紛下場吸睛,但「翻車」的爭議時有發生。日前,網傳女星黃聖依在直播帶貨時收了商家10萬元「坑位費」,但只賣出了5個杯子,銷售額695元,引發熱議。12月9日,微博@黃聖依工作室發布《嚴正聲明》,稱「十萬坑位費,只賣五個保溫杯」、「直播不敬業,遲到一小時」、「違約不退還坑位費」等網絡討論與事實不符。@黃聖依工作室稱,黃聖依無遲到早退行為。
  • 收10萬「坑位費」僅賣貨695元?黃聖依發聲明否認傳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說12月9日,對於網傳黃聖依直播帶貨「收取10萬坑位費,僅賣出5個保溫杯」,而且遲到一小時,直播期間基本不碰產品等相關言論,黃聖依工作室發表聲明否認。聲明稱,藝人與主辦方協定不超過80分鐘,藝人實際完成直播時長80分鐘,不存在遲到和提前退場。「該場直播活動期間我方藝人並未參與任何保溫杯產品的售賣,我方也未收取任何商家的坑位費,則也根本不存在保底退款一事。」 今年直播帶貨野蠻生長,扎堆直播的明星大腕兒越來越多,網友也發現,明星直播帶貨的「翻車」事件也時有發生。
  • 零坑位費!直播帶貨新業態!上市公司好物平臺是如何打造的?
    作者 | 袁露華直播帶貨風起兩年多,而今最大受益者是誰?是主播,而不是品牌。這兩天就又演繹了一個生動的案例,演員吳孟達首踏直播江湖,遭「慘澹翻車」,承諾最低銷售10000單,但最後只賣出了9單。不過,吳孟達收了15萬坑位費,目前消息商家協商退還坑位費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