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奔馬、八景摺扇、西夏瓷器、鳩鳥胸針……哪一款武威文創產品入...

2020-12-26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銅奔馬、八景摺扇、西夏瓷器、鳩鳥胸針……

哪一款武威文創產品入得了您的眼?

「十三五」以來,武威市積極探索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構築了全域旅遊發展的新格局。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遊客走進武威,人們在欣賞悠久歷史、文明瑰寶和秀美山川的同時,也有聲音發問:「在武威,有沒有特色文創產品可以推薦?」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武威近年培育了一大批實力雄厚的文創企業,開發出銅奔馬文物仿製品系列、西涼樂器系列、涼州故事之彩繪鳩鳥系列商品等20大類500多種旅遊商品。如武威出品的馬踏飛燕復仿製品工藝精湛、惟妙惟肖,在細節上與真品無二,是人人可以切身接觸的「國寶」。正是因為有了它的存在,方便遊客從各個角度細緻入微地觀賞「國寶」風採,研究「國寶」神採,體會古人高超的技藝與卓越的匠心,屬武威旅遊商品中的精品。

「涼州八景」摺扇設計創意,將常見的扇面圖案設計成以雷臺、文廟、天梯山大佛、白塔寺、古鐘樓、羅什寺、海藏寺、古城樓為內容帶有涼州歷史文化元素的畫面,使之成為傳承和弘揚涼州歷史文化的工藝品,兼具實用、觀賞和收藏的多重功能。一把摺扇,兩種景致,歷史與現實、詩詞與書畫融為一體,它是對歷史文化的追憶,又是對現實生活的裝點,也是對自然美的嚮往,對藝術美的追求。

西夏剔刻花茶具是借鑑現代茶具器型和出土的西夏茶具器型,採用西夏剔刻花瓷器工藝,純手工製作。茶壺表面的花紋是西夏剔刻花瓷器常用的折枝牡丹紋。西夏剔花溫酒壺,既是一款實用功能的器具,又具有觀賞收藏價值。圖案是西夏常用的纏枝牡丹紋,釉色是西夏瓷器最普遍的黑釉。

另外,還有西涼樂器和「八鳥朝陽」系列產品。尤其是「八鳥朝陽」文創產品,畫面正中黑紅相間的圓圈中,有一隻紅唇黑身的三足鳥,代表太陽;周邊繪飾紅白相間的尖角蓮瓣八枚,蓮瓣之間有八隻大羽飛鳥,朝著太陽飛翔;圖案空白處填飾梅花。取材於武威市博物館館藏的魏晉時期「八鳥朝陽」彩繪畫像磚。

還有涼州故事之彩繪鳩鳥系列商品、貴金屬文創產品和西涼府文創腰帶等,這些文創產品讓高冷的文物蘊含韻味的同時,也大大滿足了眾多遊客的文化情懷。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雒煥素 文/圖

相關焦點

  • 武威旅遊文創——這只不同尋常的鳥幻化成胸針書籤直尺
    內外兼修,文武雙全,會玩敢玩好了,賣了這麼多關子小編忍不住要問大家,您了解咱武威有哪些個有趣的文創旅遊產品嗎?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涼州故事」之彩繪鳩鳥系列文創產品。在武威市博物館中眾多的文創產品中,有一套「涼州故事」之彩繪鳩鳥系列格外引人注意,其中有鳩鳥胸針、彩繪鳩鳥直尺和鏤空金屬書籤。這隻鳥究竟有何來歷?它又有怎樣不同尋常的傳奇故事呢?
  • 武博居然有用鳥做的文創
    在武威博物館眾多的文創產品中,有一套「涼州故事」之彩繪鳩鳥系列格外引人注意,其中有鳩鳥胸針、彩繪鳩鳥直尺和鏤空鳩鳥金屬書籤。彩繪鳩鳥系列文創產品的創意來源於武威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漢代「王杖詔書令冊簡」和「彩繪漆木鳩」。
  • 「七十賜王杖」「著鳩於杖末」這只不同尋常的鳥幻化成胸針書籤直尺
    鳩鳥胸針  武威博物館館藏各類文物46111件,藏品豐富、特色突出,尤以漢唐絲綢之路文物、西夏文物、歷代佛教文物和少數民族文物最具特色,集中展示了武威歷史發展沿革及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等方面興衰演進軌跡。
  • 銅奔馬為何不叫「馬踏飛燕」了?馬蹄下究竟是什麼鳥?再議銅奔馬
    銅奔馬原本只是甘肅武威雷臺一位將軍墓中出土的39匹銅馬中的一隻,因「馬踏飛燕」而名聲大振,也因其獨特的造型而享譽世界。「馬踏飛燕」這個名字是它最早的名字,流傳的也最廣。但是,自這個名字被叫定之初就一直存在著爭議。
  • 涼州文化 | 武威出土的西夏銅火炮
    而武威發現的這尊銅炮為西夏窖藏遺物,說明它至遲不晚於西夏滅亡的時間——1227年。自然,它就是迄今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尊銅火炮了。西夏博物館收藏的銅火炮 銅火炮出土於1980年5月城內針織廠廠房工程建設中,同時還出土了一批西夏瓷器等遺物。這尊銅炮長100釐米,重108.5公斤,由前膛藥室和尾銎三部分組成。
  • 西夏文化 | 武威亥母洞 西夏文化的天然博物館
    清乾隆版《武威縣誌》記載:「亥母洞,城南三十裡,山上有洞,深數丈,正德四年修。」是西夏崇宗李乾順正德四年(1130)西涼府僧俗二界修建的藏傳佛教寺院,距今近900年時光。1989年秋,當地文物工作者在發掘整理倒塌洞窟時,發現殘存的《維摩詰所說經》印刷品。
  • 【文創禮品】佛教·彼岸文創
    包括且不限於以佛教圖案/文字/歷史/價值觀念為元素來進行文創開發,內容包括生活日用,文化用具,節日禮品,宗教祈福等系列的產品陣列。在以「彼岸文創」品牌進行自有內容的文創禮品營銷售賣的同時,也承擔佛教寺院的文創禮品系列研發。
  • 觀點|銅奔馬並非「馬踏飛燕」,所踏或為「匈奴鷹」
    作為中國旅遊的標誌圖像之一,甘肅博物館鎮館之寶——「銅奔馬」的命名一直存在爭議,而對於「馬踏飛燕」這一傳播最廣的名字,學術界也一直頗多質疑,其實,這一文物多以「銅奔馬」命名,雖然當年公布旅遊形象標誌時的新聞稿中稱謂是「馬超龍雀」。
  • 葡萄美酒夜光杯 莫道涼州是邊城——全國旅行商走進武威
    11月8日,由甘肅省文旅廳組織的「豐收了·遊甘肅」暨絲綢之路中國旅行商考察團抵達銅奔馬的故鄉——武威。其中以銅奔馬藝術價值最高,它三足騰空,右後蹄踏一飛鳥,馬頭上一撮呈流線型的鬃毛指向彗星一般的翹尾,與它身上所呈現的完美力學平衡和其天馬行空的姿態都流露出古人帶有浪漫主義氣息的美學體驗,其原件現存於甘肅省博物館。
  • 這組銅奔馬,表情包有些萌
    談及設計初衷,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的設計師表示,文創表情包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傳承傳播載體,既要突出文物的文化屬性,還要儘可能貼近大眾生活,特別是要讓更多年輕人通過表情包這一媒介,認識博物館、愛上博物館。穿越自漢代的「清涼之風」同步上線據了解,「神馬來了」表情包是甘肅省博物館全新打造的「牽走這匹神馬」銅奔馬IP文創系列的首批產品之一。
  • 武威,著實威武!
    出蘭州,過黃河,就是武威。如果「武威」這個名字有些陌生,那麼「涼州」一定不陌生吧?如果「涼州」也陌生,那麼下面這隻銅奔馬一定不陌生吧?銅奔馬沒錯,馬踏飛燕,中國的旅遊標誌。1969年10月,出土於武威雷臺漢墓。甫一出土,便引發了「四海盛讚銅奔馬,人人爭說金縷衣」的熱潮。
  • 【文創屋】這組銅奔馬表情包有些萌 「比心」「看好你哦」刷爆朋友圈
    談及設計初衷,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的設計師表示,文創表情包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傳承傳播載體,既要突出文物的文化屬性,還要儘可能貼近大眾生活,特別是要讓更多年輕人通過表情包這一媒介,認識博物館、愛上博物館。
  • 寧強教授研究新突破:「馬踏飛燕」銅奔馬應改名為「馬踏匈奴鷹」
    本文轉自首師大考古公眾號首都師範大學考古系教授寧強於2020年8月26日帶研究生在蘭州甘肅省博物館參觀考察時,發現俗稱「馬踏飛燕」的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的漢代銅奔馬腳下所踏的鳥並非尾巴分叉的燕子,而是一隻鷹。
  • 像鳩鳥 一樣笨?
    有一句話我猜了半天沒猜出來,經翻譯才知道,說一個人笨得像鳩鳥一樣!鳩鳥,也就是我們東北人說的斑鳩!作為吃貨的我,只知道斑鳩的肉非常好吃,不是一般的鳥肉能比的。但,此前我還真沒聯想到,斑鳩就是鳩佔鵲巢裡的鳩鳥。小時候學的成語,鳩佔鵲巢就覺得「鳩」字很兇猛很霸道,以為和鷹差不多,沒想過這樣的鳥肉會好吃。
  • 「文創屋」這組銅奔馬表情包有些萌 「比心」「看好你哦」刷爆朋友圈
    談及設計初衷,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的設計師表示,文創表情包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傳承傳播載體,既要突出文物的文化屬性,還要儘可能貼近大眾生活,特別是要讓更多年輕人通過表情包這一媒介,認識博物館、愛上博物館。「這組表情包運用創新動漫手法再塑銅奔馬,藉助其百變風騷的動作姿態、腦洞大開的故事情節,重新設計了豐富的動作與神態,賦予『神馬來了』表情包個性活潑、詼諧幽默的『人格魅力』,從寫腳本、畫草圖到分鏡頭設計,前後歷時半年時間,最終實現了趣味性與實用性並存的效果,呈現出這款獨特别致的文物表情包。」
  • 武威:有景,有詩,有遠方!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武威,銅奔馬是一個永遠的話題。從遠古走來,馬超龍雀的故事盪氣迴腸,神馳天馬成為一種生生不息的民族氣概和時代精神,成為武威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符號。銅奔馬,形與體的天成,力與美的融合。它,體形矯健,神勢若飛,三足騰空,一足踏燕,似天馬行空,精美絕倫,似神駒回眸,儀態萬方,蘊含著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和創造力,展現出我國漢代青銅雕鑄藝術的高超水平,是我國極為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這件千年的藝術精品,以豐富的想像、精巧的構思和高超的技藝,淋漓盡致地彰顯了武威人民的浪漫情懷,以蓬勃昂揚的生命張力和一往無前的磅礴氣勢表達著武威人民的胸襟和情懷。
  • 涼州八景——許鐵成篆刻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素錦裹暖玉風骨浸朝夕馬行天下青銅凝住瞬間留下千古一踏宙宇之觀藏於心而築於外幸得活字西夏天階如蠟風雨磨礪歲月習得禮樂間架宴飲四方 酒入喉而情滿溢引得八景入畫曾聞金戈鐵馬聲聲催今見青雲平沙連天碧曾聞美酒香杯朝朝醉今見青銅暖意待客歸原是風流人去風流地古往今來留幾多風趣本是賞心樂事憑人記
  • 馬踏飛燕 甘肅蘭州和武威 一尺高小銅馬何以成為中國旅遊形象大使
    銅奔馬在北京展出後,轟動全世界然後又在世界多個國家巡展緣來是踏過一隻正在飛馳的雀鳥通體緊實的軀幹,揚起輕捷的三足頭半歪,不怒自威口半張,嘶鳴嘹亮不飛自馳,不須揚鞭自奮蹄其實都很簡單,因為側面照能反映出銅奔馬的飛馳的俊美形象正面照看起來馬的形體是歪的,一點兒都不美馬的脖子歪,是因為整個造型只有一處著力點為了整體身體的平衡,只有犧牲馬的頭部歪著的頭部側面看並不影響整體效果
  • 金張掖,銀武威,張掖真比武威強嗎?
    最近在網上看了個段子,一個張掖人和一個武威人的對話,張掖人:「金張掖,銀武威」,反正我比武威強。武威人:中國旅遊標誌是我家產的。確實,關於張掖和武威孰強孰弱的比拼在歷史上就從未平靜過,那麼金張掖就真的比銀武威強嗎?
  • 銅奔馬之謎,三足騰空符合力的平衡原理,令眾多參觀者嘆為觀止
    銅奔馬身高34.5釐米,體長45釐米,昂首揚尾,對天長嘶,三足騰空,右後足輕輕地踩住展翅飛翔、回首驚望的鳥背。漢代無名作者以其精湛的技藝,把奔馬風馳電掣、氣吞山河的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銅奔馬雖集全身之力於一足,但由於其他三足的騰空之勢,使奔馬造型完全符合力的平衡原理,表現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力。我國學術界對銅奔馬右後足下所踩的那隻鳥尚有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