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徐金忠) 「在經歷了2020年的調整後,債市的投資性價比已大幅提升;權益市場方面,當前較為穩妥的策略是整體配置中低價轉債及業績穩健的個股。」在談論當下市場機會時,浦銀安盛基金固定收益副總監、浦銀安盛穩健豐利債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李羿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的觀點鮮明。李羿認為,投資中需要權衡風險收益比,回撤控制對債券基金來說至關重要,投資需要積小勝為長勝,站在當下時點,穩妥應該成為投資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之一。
小勝與長勝
在李羿的投資中,敬畏市場、警惕風險、追求穩妥是其鮮明的個性。擁有十多年證券從業經驗的李羿,對投資有著深刻的研究和理解,風格特點鮮明,其管理風格特色在於淨值表現穩定,回撤顯著小於同類型產品。對於回撤的嚴格控制,無疑是李羿投資中最為鮮明的特點之一。2020年三季報數據顯示,李羿管理基金的總規模接近300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執掌的浦銀雙債增強A自2019年5月成立以來取得9.12%的累計回報,年化回報5.54%。該基金歷經2020年股債市場大幅波動,最大回撤為1.14%,遠低於同類產品同期5.32%的平均最大回撤。
在採訪中,李羿對於產品回撤控制的追求,近乎「苛刻」。「固定收益類產品,包括『固收+』產品,在管理中,最應該控制的就是回撤。目前,行業中,有形形色色的『固收+』產品,但是真正契合理財替代的產品應該在風險收益上體現穩健的特點。我管理『固收+』產品最看重的是回撤控制。若統計二級債基的風險收益比可以發現,低回撤可以帶來穩健的收益,而高回撤不一定伴隨高收益。」李羿在採訪中直言不諱。
正在發行的浦銀安盛穩健豐利債券基金將延續李羿在投資中「積小勝為長勝」的投資理念。新基金定位為「固收+」產品,基金的投資組合比例為以不低於基金資產的80%投資於債券,這可以挖掘優質信用債資產,建立產品長期收益安全墊,在跟蹤經濟周期變化基礎上,以不超過20%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等權益資產,抓住行業輪動機會,以此力爭增強組合收益。也會通過匹配可轉債、股票等資產,調節股債有效倉位以增厚收益。
2021年追求穩妥
在對基金產品回撤控制的追求上,李羿認為,這樣的理念需要團隊和公司文化的支撐。
李羿認為,在產品回撤上的精益求精需要公司匹配合適的投研體系。「固收+」產品的管理,不僅要求基金經理具有自下而上選擇標的的能力,還需要公司自上而下的投研支持。而浦銀安盛基金在固收領域的歷史表現優異。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浦銀安盛基金管理固收類基金規模達1986.88億元,債券型基金管理規模達917.55億元。據海通證券統計,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浦銀安盛基金年內憑藉2.02%的淨值增長率,在可比124家基金公司中位居前1/2,且過去一年、三年,均排名前1/2行列,短中長期固收投資能力位居行業前列。
李羿認為,「固收+」產品包含了股債投資,兼而有之的特點,意味著股債部門之間的良好溝通配合必不可少。據其介紹,目前浦銀安盛基金正處於較快的上升期,債券部門佔比較大,股票部門也在快速發展,後者樂於與前者合作交流,有利於「固收+」投資共享權益研究的成果和資源。此外,對於回撤的控制,需要在基金經理具體的投資中得到體現,需要基金經理有對應的投資理念。李羿表示,自己注重絕對收益,更注重勝率,而不追求賠率,積小勝為大勝,在投資中追求穩健。
談及對股債市場的觀點,李羿表示,在經歷了2020年的調整後,債市的投資性價比已大幅提升,加之經濟處於轉型升級期,流動性仍將保持適度寬鬆,債券類資產的長期投資時間窗口已經打開;權益市場方面,A股市場仍處在盤整階段,疫情對未來的影響仍存不確定性,當前較為穩妥的策略是整體配置中低價轉債及業績穩健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