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變「臺灣」,一字之變盡顯民進黨「臺獨」野心!

2020-12-23 京彩臺灣

據臺灣相關媒體報導,臺當局涉外部門高官曾厚仁近日證實,臺方正推動 「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民進黨當局承認此事的同時,又說「進行中的案子是比較敏感」。

曾厚仁資料圖

蘇貞昌稱,在蔡英文領導下,可見這些年「美臺關係」大有進展,臺灣在美國受到各界、各黨派強力的支持,美國國會一再通過「友臺法案」,而且越來越可看到,臺灣不只在美國,在世界都受到非常大的重視。蘇貞昌說,所以美國國會兩黨議員提出對臺灣更重視、更友臺的種種提案,我方都樂見,也都感謝。最重要的還是要大家一起努力,讓臺灣更有力,支持的力量也就會更大。

蘇貞昌資料圖

相關評論指出,川普政府尚有不足一月就會下臺,美臺正在加緊推動將臺灣駐美的「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改名稱為「臺灣代表處」,臺灣駐美機構「更名」,是搞官方化,提升臺美關係,一旦成事,對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將是新的衝擊。

擅長對外事務的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說,此事讓臺灣人或許多了期待,對外事務主管部門也說願意推動,但其實這件事真的言之過早,民進黨當局現讓人民期待愈高,期待落空時的傷害也會愈大。

陳以信資料圖

陳以信強調,尤其現在川普政府已進入看守時期,在此期間不致做出重大外交轉向,過去一年來對臺政策異常高調,背後部分原因是為美國總統大選的策略操作。現在選舉已經結束,拜登政府即將上臺,新國會也將組成,現在這個推動時機實在不好,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性,在美「臺僑」現在急成這樣,或許是擔心未來拜登政府更不可能做到此事吧?

趙立堅資料圖

對於美國議員提案幹涉中國內政,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表示,有關法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我們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採取切實舉措阻止有關議案通過成法,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以免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趙立堅說。

相關焦點

  • 「臺北」變「臺灣」,盡顯民進黨野心
    近日,根據臺媒報導,民進黨當局涉外部門高官曾厚仁表示,目前,民進黨方面正在試圖推動駐美機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直接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民進黨當局搞這種文字遊戲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此前,連「護照」上字體大小的更動,都要拿出來大吹特吹一番,這次也不例外。
  • 周忠菲:警惕民進黨的「臺獨心」
    上述例證,是美國在臺灣問題上不肯「收手」的惡劣表現。中國外交部和國臺辦先後分別對臺灣當局「以武拒統」的企圖,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錯誤言論,進行了嚴正的批駁。國臺辦發言人指出,我們堅決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警告民進黨當局與美勾連,以武謀「獨」,是十分危險的行徑。
  • 臺灣政治學者:民進黨當局走向「法理臺獨」,大陸會拿出棍棒
    英系「綠委」蔡易餘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刪除「國家統一前」字眼,一讀通過,被視為蔡當局走向「法理臺獨」之舉。臺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宋興洲表示,蔡當局若持續推動修法,觸及北京當局底線,「棍棒會拿出來」,輕則對臺經濟制裁、限縮,重則武力攻臺,臺海動蕩,假如修法通過,預期兩岸將喪失談判空間。 蔡易餘等人提案刪除「國家統一前」字眼,修改為「因應國家發展」,引發各界廣泛討論,並被視為「法理臺獨」之舉。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館之一,其中存放了大量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在臺灣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最近,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推進「臺獨」政策,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會面臨「改名以及降級」的風險,這令許多人士感到非常不滿。
  • 綜述:「臺獨」戲碼連連 臺灣輿論如何看?
    綜述:「臺獨」戲碼連連 臺灣輿論如何看?  新華社臺北4月11日電(記者陳鍵興 石龍洪 賈釗)近來「臺獨」戲碼連連,令島內社會深感憂慮,主流輿論和各界人士紛紛表達觀點,揭露「臺獨之謊」與「臺獨之害」。
  • 假「臺獨」真貪汙!「時代力量」變「錢袋力量」
    蘇嘉全侄子、民進黨民意代表蘇震清。(圖片來源網絡) 這幾天,島內民意代表集體收賄案不斷延燒。雖然蔡英文等政治人物已經著手切割,但隨著案件調查深入,牽涉範圍還在不斷拓展。幾乎每天都有「新料」爆出。其一是蘇嘉全家族涉弊,蘇嘉全侄子、民進黨民意代表蘇震清涉嫌收賄2000萬新臺幣。因為蘇嘉全是蔡英文心腹大將,甚至被媒體稱為「大管家」,他這次出事,對蔡英文的「英系」來說損失慘重,形象受到重傷。 目前,蘇嘉全已經主動請辭,並且火速被蔡英文批准;而蔡辦也幾乎同時任命了新的蔡辦秘書長頂替蘇嘉全。
  • 「中華臺北」隊變回「中國臺北」隊
    相反,人們注意到,中央電視臺報導臺灣方麵團隊的相關賽事時出現重大變化——從11日起,「中華臺北隊」稱呼全改為了「中國臺北隊」。而這一稱謂,也被多家官媒迅速跟進。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大陸方面對臺灣當局釋放的明確政治信號!不少網友因此拍手叫好,「中國臺北」,這聽起來才順耳!
  • 看見臺灣│「挖山」不止的民進黨
    「去中國化」是臺灣島內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的重大「臺獨」戰略。從李登輝、陳水扁開始,「臺獨」們從教科書入手,逐漸地把「臺灣史」與中國史割斷開來,直至蔡英文手上終於集大成,把中國史併入了「東亞史」,大陸成為了與東亞各國一樣的「外國」。
  • 「臺北法案」深度剖析 專家:民進黨「倚美抗中」把臺灣推入火坑
    「臺北法案」並不能幫助臺灣當局鞏固「邦交」美國國會提出「臺北法案」的主要用意是幫助臺灣當局鞏固「邦交」,拓展所謂「國際空間」。自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已有7個國家與臺灣當局「斷交」,只剩15個所謂的「邦交國」。特別是在2018年的5月到8月,臺灣接連丟掉3個「邦交國」,出現「斷交潮」。
  • 民進黨為了「臺獨」,刻意忽略臺灣光復節?
    然而不知道民進黨當局是忘了還是有意為之,他們忽略掉這個節日,而國民黨則是在當天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國民黨在光復節當天舉行了音樂會,多名國民黨前主席出席了活動。馬英九之後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竟然有民進黨人用「終戰」作為藉口忽略臺灣光復的歷史事實。他對此表示十分不滿,建議民進黨多讀點書。
  • 臺灣不能參加WHA,民進黨當局能怪誰?
    估計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內心五味雜陳。在全球抗擊疫情的大背景下,他們自認為風來了,為了能參加今年的WHA,可謂絞盡腦汁。一方面,民進黨當局把參與WHA作為「以疫謀獨」的手段,並借勢搞「法理臺獨」,否認聯大2758號決議和世衛大會25.1號決議內容,妄稱這些決議「與臺灣沒有關係」。另一方面,他們又挾洋自重,緊緊抱住美國大腿,妄圖增加參與WHA的可能性。
  • 臺北西門町飄揚五星紅旗
    舉旗民眾高呼「打倒臺獨」。五星紅旗日前再次飄揚在臺北西門町街頭,與「臺獨」旗正面交鋒。現場圖(來源:臺灣《自由時報》)昨(29)日,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報導稱,在臺北西門町,「中國五星旗滿街繞」。報導內容則是依據島內「獨派」臉書粉絲頁「西門町臺獨旗隊」28日發布的一段視頻。視頻中,高舉著五星紅旗的民眾行走在臺北街頭,並與舉著「臺獨」旗的「獨派」分子在穿過街道時正面相遇,此時,有臺灣民眾高呼起「打倒『臺獨』」等口號。雙方交錯朝相反方向走去。
  • 臺灣教師之憂:「臺獨」歷史教科書戕害下一代
    新華社臺北10月9日電(記者趙博、許雪毅)「從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代起,『臺獨』勢力一刻不曾放鬆對青少年的毒害。他們將『臺獨史觀』一點點塞進教科書。時至今日,蔡英文當局搞出史上最『獨』歷史課本!」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潘朝陽痛心疾首地說。 新學年開學以來,根據新課綱編寫的新版《臺灣史》教科書進入高一、初一課堂。
  • 臺北故宮改名?學者潘朝陽:「臺灣永遠是中國的臺灣,不可分割」
    」,消息披露後,島內輿論猛烈抨擊,質疑民進黨當局「臺獨」幻想作祟。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前院長潘朝陽向筆者表示,臺灣永遠是中國的臺灣,臺灣的生命內在於中國的長江巨河中而不可分割。潘朝陽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裡面珍藏的文物,不僅是中國人的也是整個人類文明珍寶,民進黨當局改其名降其級,根本是「臺獨」幻想在作祟。
  • 臺灣靠誰推動經濟?民進黨當局難道心裡沒數?
    很多人都在擔心著臺灣的未來,可能不僅會面臨經濟崩潰的問題,還會被推向戰火的邊緣。臺灣靠誰推動經濟?民進黨當局難道心裡沒數?,因為自從他上臺以來,臺灣地區的經濟出現了下滑的情況,很多人都失去了飯碗,生活水平難以保障,甚至到了忍飢挨餓的邊緣這一切都是因為蔡英文阻礙兩岸友好往來想要通過切斷臺灣與大陸貿易往來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臺獨」野心。
  • 民進黨當局「拼臺獨」害苦了臺灣民眾,多家夜市出現集體倒閉!
    目前,有消息稱,臺灣地區的許多觀光產業受挫,與旅遊相關的店鋪紛紛倒閉,而背後的原因是民進黨當局的「臺獨」鬥爭。民進黨當局鬥爭波及民眾根據11月18日中國臺灣網的相關信息稱,臺灣地區與大陸的矛盾持續上升,關係急劇惡化。自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各種「臺獨」動作不斷,一再挑戰大陸的底線,導致原本平穩的臺海局勢兇變。
  • 日月談: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只因其中的20餘萬件館藏寶物和30餘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精華。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
  • 民進黨「卡賴」戲碼再上演,賴清德2024「做夢比較快」?
    「可割可棄」的戲碼再次在民進黨內部上演。這回「倒黴」的還是現任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前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 因亂搞男女關係而被迫辭職的前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丁允恭,近來成了島內「人人喊打」的政客。而此時,栽培、重用丁允恭的民進黨上下,急著撇清關係。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改名降級?民進黨自斷中華文化根脈
    據臺媒報導,在民進黨當局推動「行政組織改造」的過程中,臺北故宮博物院將不但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而且還將會遭到降級處理,從原先直屬臺灣行政主管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主管部門,由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此舉被視為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又一重大部署。  消息傳出,輿論譁然,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連忙出來「滅火」,表示沒有定案。
  • 野心膨脹!「臺獨」「港獨」向美國搖尾乞憐,註定被釘在恥辱柱上
    撰文丨呆妹編輯丨凌峰導讀:民進黨近期連續在國際社會上進行所謂的「外交」活動,竟然公開在某「峰會」上發表錄播式的講話,態度十分猖獗,還聲稱要配合美國傳播所謂的「政治病毒」,無疑暴露其「臺獨」的本性。民進黨參加的所謂「2020年哥本哈根民主峰會」並非什么正經的國際組織,而是一個單方面由某些西方國家的政客組織的非政府平臺,參加者也以美國和北約成員居多,甚至連「港獨」分子都現身期間。野心膨脹!「臺獨」「港獨」向美國搖尾乞憐,註定被釘在恥辱柱上。「臺獨」「港獨」野心暴露這次「峰會」除了「港獨」分子黃之鋒之外,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也和他們臭味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