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煙臺400多個產業項目納入省、市大盤 總投資超1萬億
新時代,賦予發展新命題。面對激烈的競爭,今天高端質優的「硬核」產業項目檔次,決定著明天的產業高度、經濟強度。當前,重點產業項目正成為全市「三重」工作的關鍵支撐,以重點項目推動產業,蓄力發展新動能,已成為全市共識。
放眼煙臺,一個個硬核項目拔地而起、燦若繁星,發展後勁動力澎湃。萬華乙烯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24億元,9月即將投產,再造一個新萬華、通向「千億企業俱樂部的目標指日可待;傑瑞集團成為全國最大的油田增產設備製造商,自主研發了一批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大國重器」,將中國頁巖氣開發帶入渦輪壓裂時代;高性能覆銅板項目,29項核心技術已獲發明專利,撓性銅市場佔有率達到70%……
百舸爭流,群峰競秀。我市一批重點產業項目被納入全國、全省大盤子,目前。其中,先進結構材料和生物醫藥2個產業集群被列入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新材料、高端化工、海洋牧場、醫藥健康4個產業集群入選首批省級「雁陣形」產業集群庫。統計顯示,兩年多來,我市累計謀劃推出有400多個優質產業項目納入省、市大盤子,項目總投資超過1萬億。
重點產業項目,重點措施全力推進。兩年來,我市高起點、高標準編制了重點產業專項規劃,建立八大重點產業協調推進體系,即每個重點產業建立一名市級牽頭領導、一個專班推進、一個智庫支持、一個聯盟(協會)助力、一支以上基金各項保障的「六個一」推措施及時跟進體系,確保八大產業快速壯大成勢。在具體推進中,我市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落實我省下發的《關於建立「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的意見》,力求用好要素槓桿,撬動重點項目最大動能。在保障建設項目用地方面,對急需用地開工建設的省、市重點項目,採取適當預支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等方式給予用地保障,推動項目「拿地即開工」。同時,全力爭取建設項目能耗指標,保障2020年新開工和投產項目能耗指標需求,引導省、市重點項目採取市場競購等方式參與省級用能權交易,對取得的用能權給予一定比例的資金補助。並統籌重點項目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水資源配置與重大生產力項目布局的銜接平衡,加快重點水源、重大引調水等工程建設,推動將再生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規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在保障民生用水的基礎上,提高重點項目供水保障能力。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我市還實行分包推進責任制。對納入「三重」工作的「六張單子」項目及省市重點項目、省補短板擴內需項目等重大項目,持續強化責任分包、任務落實、專班推進,一個項目一套方案,全部直達現場解決難點堵點問題,確保每一個重點產業項目都能早建設、早見效。
產業方向精準,推進舉措給力。兩年多來,我市產業層次得到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在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道路上實現了新突破,為高質量發展打下「最強」根基。
萬華百萬噸級乙烯項目
打造國內最高水平的乙烯產業鏈
眼下,位於煙臺開發區的萬華煙臺工業園二期工程建設正酣,萬華百萬噸級乙烯項目全力推進,預計9月份將實現投產,致力打造國內最高水平的乙烯產業鏈,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壟斷。萬華聚氨酯產業鏈一體化——乙烯項目,系萬華化學實現千億戰略目標的關鍵依託項目,也是省內首個落地的百萬噸級乙烯項目。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68億元,新建100萬噸/年乙烯聯合裝置、40萬噸/年聚氯乙烯裝置等,採用國際最先進工藝技術,結合萬華自主研發的環保法環氧丙烷/苯乙烯共氧化技術,實現高端聚烯烴產品的產業化,將促進我國烯烴及其下遊產業新舊動能轉換。
該項目2018年12月開工建設,目前正按計劃穩步推進,預計9月份投產。達產後,年可實現產值200億元、利潤24億元、上繳稅金20億元,與萬華化學現有生產廠區協調發展,成為山東省最大的乙烯生產基地,並躋身全國前列。
南山鋁業航空板材連軋生產線項目
力爭建成全國產能最大連軋生產線
在龍口市徐福街道航材園,由南山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南山鋁業航空板材連軋生產線項目,正搶抓工期,加速建設。目前,主要設備正在帶料試產,配套設施正在安裝。
南山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總投資約19.9億元,2019年完成投資16.9億元,2020年度計劃投資3億元,改造廠房2.25萬平方米,新上連軋生產線及配套設備,主要生產航空航天用鋁板材。
作為南山鋁業的核心項目,航空板材連軋生產線精密度和自動化程度全球領先,熱連軋機可生產1.6毫米到30.5釐米全系列的鋁合金板帶產品,是國內唯一一臺試運行的「1+5」熱連軋機;時效爐溫度均勻性達到±1.5℃以內,熱效率再利用率達到78%,是國內最好的時效爐。項目具有完全自主的智慧財產權與專利,產品技術水平牢牢佔據國內鋁行業制高點,在國際上也處入先進水平。產品高端,該項目的產品涵蓋航空、軌道交通、新能源、船舶等支柱行業,在理化性能、力學性能等方面有30多項指標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主要為美國特斯拉、德國寶馬、上汽通用等國內外著名品牌製造商供應材料。
在市場前景方面,項目達產後,將年產航空航天用鋁板材15萬噸,實現產值30億元,利稅5億元。南山鋁業以「打造世界級高端鋁業基地」為目標,力爭建成全國產能最大、功能最齊全的連軋生產線。
海爾智慧廚房電器產業園項目
生產工序全部實現智能化操作
昨日,位於萊陽經濟開發區的海爾智慧廚房電器產業園,寬敞明亮的廠房內,生產線有條不紊地運作著,卻鮮有工人的身影。在這裡,可以真正體會到「無人工廠」的智慧模式,從工廠的第一道工序衝壓,到焊接打磨,再到安裝、檢測、包裝、出廠,全部實現了全流程智能化操作。
然而,海爾智慧廚房互聯工廠並不是簡單的自動化取代傳統人工操作,而是人員和設備、設備和設備之間實現實時互聯,用戶定單信息驅動智能設備生產。工廠通過大數據中心與集團大數據中心關聯,當用戶需求到達一定量時,工廠的工藝研發人員會進行互動設計,產品就此應運而生。當用戶訂
單直達工廠後,用戶信息與訂單信息互聯,可實時查看用戶訂單在製造中心的完成情況、成品庫存信息、物流發運車輛信息等生產狀況,快速精準滿足用戶大規模「私人定製」需求。
「我們是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的、煙威地區第1個海爾智慧化廚電工廠,採用世界領先的COSMO(卡奧斯)網際網路管理平臺,主要生產灶具、油煙機、消毒櫃等廚電產品。」萊陽海爾智慧廚房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青堯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是海爾單體面積最大的廚電車間。共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於2018年4月動工,2019年8月投入運營,比計劃提前2個月。投產以來,共生產油煙機6萬臺、燃氣灶15萬臺。二號車間計劃年底前開工建設,年可生產各種配件500萬套,增加銷售收入10億元。
在廠房內,還有2條全新的廚電生產線正在加緊施工,預計7月中旬安裝完畢。全部投產使用後,年可生產成套廚電產品330萬臺,成為海爾國內最大的廚電生產基地。
正海生物產業基地建設項目
口腔修復膜國內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
儘早建設,儘早投產。在正海生物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現場,記者看到,該項目的淨化車間裝修和廠區綠化、道路施工完成。
「這個項目建成後,我們將年可實現營業收入4.4億元,成為我們公司的關鍵增長點之一。」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總投資5億元,總建築面積12.1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生物再生材料產業基地、研發中心以及設備輔助用房,實現口腔修復膜、生物膜、骨修復材料等產品的產業基地升級和組織再生膜、子宮內膜修復膜的產業化建設。
據介紹,該項目所屬技術為第三類植入型醫療器械領域,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核心發明專利《一種脫細胞真皮基質》先後獲得山東省專利獎一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產品廣泛用於口腔科、頭頸外科、神經外科等多個領域,其中口腔修復膜國內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
中節能萬潤環保材料項目
達產後全球市場佔有率將超三成
中節能萬潤公司在自貿區煙臺片區重點發展的六大特色產業中,是節能環保和新材料產業的骨幹企業之一。「十三五」以來,公司累計投資30多億元,建設了沸石系列環保材料、工業園一期等項目,其中高端TFT液晶材料、高端沸石系列環保材料的技術水平、產業化規模均處於全球前列,現已成為高端沸石環保材料世界第二大供應商,走在了世界環保材料行業的前沿。
沸石系列環保材料項目共分三期建設,總投資23.5億元,其中一、二期項目總投資10.7億元,目前已建成投產。中節能萬潤環保材料項目,是沸石系列環保材料項目的三期工程,總投資12.8億元,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綜合性車間及環保研發中心等場所及設施,項目建成後將形成年產7000噸沸石的生產規模,達產後全球市場佔有率將達到30%以上。
項目產品目前全球只有萬潤、巴斯夫和日本等少數幾家企業可以生產,打破國外壟斷,也是現今國內唯一適用於歐Ⅵ標準的沸石產品,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可大幅減少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有害成分—氮氧化物和碳氫化物的排放。一、二、三期全部建成達產後,可實現年產沸石12850噸,年銷售收入30億元,利稅8.5億元。
泰和新材新材料產業園項目
總體施工進度完成70%
泰和新材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由煙臺泰和新材集團投資60億元興建,規劃建設年產3萬噸氨綸、1.2萬噸間位芳綸、1.2萬噸對位芳綸、3千噸芳綸紙項目及配套工程和下遊產業項目,產品廣泛應用於紡織服裝、醫療衛生、汽車工業、環境保護等民用領域和安全防護、信息通訊、航空航天等國防軍工領域。
據介紹,項目計劃三年建成投產1.5萬噸氨綸、8千噸間位芳綸、3千噸對位芳綸和2千噸芳綸紙。目前,項目主車間完成主體施工,正在進行間位芳綸2個車間和配套公用工程施工,並同步進行工藝和設備布置優化,項目總體施工進度完成70%。該項目全部達產後,預計年產值60億元、利稅19億元,推動企業間位芳綸和芳綸紙產能保持全球前2位,對位芳綸產能躋身全球前3位,氨綸產能保持全球前5位。
「這個項目建成後,我們將年可實現營業收入4.4億元,成為我們公司的關鍵增長點之一。」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總投資5億元,總建築面積12.1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生物再生材料產業基地、研發中心以及設備輔助用房,實現口腔修復膜、生物膜、骨修復材料等產品的產業基地升級和組織再生膜、子宮內膜修復膜的產業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