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11月30日,省政府新聞辦與省商務廳舉行2020年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工作進展情況。
我省將於12月3日-4日舉辦2020年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省委書記劉奇同志將率團赴廣東開展會晤會見、走訪對接、主題推介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深化江西與粵港澳大灣區經貿交流合作。
省級層面舉辦「1+3」推介活動
為推動項目對接和產業合作,省級層面將在深圳舉辦1場主題推介、3場專題推介活動。
1場主題推介,就是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合作推介會,旨在推介我省對外開放的資源稟賦、優勢產業、政策舉措。預期將現場籤約一批合作項目。
3場專題推介:電子信息產業鏈招商推介會、文化和旅遊產業鏈投資合作對接會和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推介會。
招商項目總投資1.5萬億
我省編印了《2020年江西省重點產業招商項目冊》,篩選了1431個重大招商項目對外推介,總投資1.5萬億元。為了更好地宣傳和推介我省特色優勢產業,專門編印了《江西省重點產業招商冊》,圍繞電子信息、半導體照明(LED)、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機器人)、航空等17個產業進行宣傳推介。此外,還製作了省情宣傳片《遇見江西》,推介我省生態、產業、開放、創新等方面的優勢。
邀請一批重要嘉賓和重點客商
各地各有關部門圍繞「1+3」活動邀請了一批重點客商參會。比如華潤、華為、格力等知名行業龍頭企業高層,還通過深圳上市公司協會邀請了一批上市企業高管參會,預計參會客商將達到700餘名。其中,既有向華潤、康佳這樣已經在贛投資了企業高管,也有一批即將來贛投資的企業高層。
以下是本次發布會的
圖文實錄
新聞發布會現場(文穎 攝)
11月30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商務廳聯合召開2020年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新聞發布會。省商務廳一級巡視員朱元發介紹2020年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安排和籌備情況。省商務廳政策研究室主任郭維勤,省商務廳國內投資和經濟合作處處長楊錚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副處長徐承主持新聞發布會。
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副處長徐承(文穎 攝)
徐承: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2020年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將於12月3日-4日在廣東舉辦。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省商務廳一級巡視員朱元發先生,省商務廳政策研究室主任郭維勤先生,國內投資和經濟合作處處長楊錚先生,請他們介紹活動安排和籌備進展情況,並回答大家提問。首先有請朱元發先生介紹情況。
省商務廳一級巡視員朱元發(文穎 攝)
朱元發:
各位新聞界朋友,上午好!首先,我代表省商務廳,向記者朋友們長期以來對商務工作的關心、支持,對江西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的關注表示衷心的感謝!
省委、省政府定於12月3日-4日舉辦2020年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省委書記劉奇同志將親自率團赴廣東開展會晤會見、走訪對接、主題推介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深化江西與粵港澳大灣區經貿交流合作。下面,我簡要介紹活動有關情況。
一、重要意義和主要目的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舉辦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並把它作為今年全省大型招商推介的收官之作,具有特殊意義。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生動實踐。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指出,江西要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近段時間,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第三屆進博會、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等重大場合發表重要講話,旗幟鮮明地向世界宣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決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省委、省政府舉辦這次活動,省委主要領導親自率團出席,充分體現了江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積極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推動對外開放走深走實的政治擔當和行動自覺。
二是高水平推進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的具體舉措。擴大開放是推動我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高水平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是促進我省擴大開放的重要抓手。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是江西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主要目的地,是江西走向世界的重要橋梁。這次經貿對接活動,既是做好對外宣傳,更好地推介我省擴大開放的政策措施、平臺載體、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也是用好用足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資源、產業資源,高水平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的務實行動。
三是高效推動項目落地和產業合作的務實行動。項目建設是推動發展的不二選擇,引進重大項目是這次活動的重要目的。在粵期間,省領導將在有關單位和設區市前期對接的基礎上,高位推動一批重大項目籤約落地,進一步促進江西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合作。
二、主要安排
本次經貿活動,主要有以下4類:
(一)高層會晤。為深化我省與粵港澳大灣區交流合作,安排了兩場高層會晤。劉奇書記將在廣州、深圳分別與廣東省委、省政府領導和深圳市委、市政府領導會商,推動我省與粵港澳大灣區在經貿、金融、旅遊、文化等多個領域的合作。
(二)「1+3」推介活動。為推動項目對接和產業合作,省級層面將在深圳舉辦1場主題推介、3場專題推介活動。
1場主題推介,就是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合作推介會,旨在推介我省對外開放的資源稟賦、優勢產業、政策舉措。我們將邀請粵港澳大灣區行業龍頭企業代表、重點商協會代表、有投資合作項目及合作意向的重點企業代表參會,預期將現場籤約一批合作項目。
3場專題推介:我們立足重點區域、重點產業,安排了3場專題推介。一是為引進粵港澳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項目,做大做強我省電子信息產業,安排了電子信息產業鏈招商推介會;二是為發揮我省文旅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文旅產業,安排了文化和旅遊產業鏈投資合作對接會;三是為推動贛州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化合作,安排了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推介會。
(三)走訪會見。省領導將走訪會見一批知名企業家,高位推動項目合作。在深圳,省領導將會見華為、康佳等知名行業龍頭的高管,並走訪華潤集團總部等。在廣州和深圳,省領導還將會見部分贛商企業家。
(四)設區市專題活動。我們採用集中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經貿對接合作。除了前面介紹省級層面活動外,各設區市還將舉辦10餘場專題對接推介活動,聯繫一批重點客商,儲備一批項目信息,推進一批重點項目,為明年招商引資打好基礎。
三、主要特點
(一)注重傳承創新。我省已連續18年在粵港澳地區舉辦大型經貿交流活動。2018年,首次在深圳、香港聯動舉辦經貿交流活動;2019年,首次在粵港澳三地聯動舉辦經貿交流活動。今年因疫情影響,活動只在深圳、廣州兩地舉辦。18年來,在舉辦地、活動內容的安排上,暨有傳承也有創新,但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省委書記劉奇將率團出席活動,趙力平、吳忠瓊、吳浩等省領導將出席。
(二)注重產業合作。活動期間,省領導將會見一批行業龍頭企業高層及贛商代表,高位推動重大產業項目。各地將圍繞引龍頭、育集群、補鏈條,宣傳推介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製造、航空、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推動項目落地,夯實產業基礎。
(三)注重節儉高效。本次活動嚴格控制我省參加人員規模,切實按照「活動需要、因事定人」的原則,選派參加活動的單位和人員。活動安排上,除在深圳舉辦一場主題推介會之外,不搞大規模經貿活動,以「一對一」會見、小規模對接推介為主,力求務實、節儉、高效。
(四)注重疫情防控。一方面,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適度縮減活動場次、規模,但邀請客商層次、洽談推進項目質量沒有降低,相反還有提高。另一方面,科學制定防疫方案,嚴格把控參會標準,掌握與會人員身體狀況、近期行程,準備了口罩、消毒液、測溫設備等防護用品,屆時將做好場地通風消毒、與會人員的防護,確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四、籌備進展
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本次活動,省領導多次聽取籌備情況匯報,調度推進籌備工作。目前,主要籌備工作基本就緒。
(一)成立了江西省代表團。這次活動由省委主要領導率團,承擔具體工作的設區市主要領導、省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各地各有關部門均組織精幹力量參與相關活動,沒有實質性活動內容和項目對接任務的市縣(區)、開發區(工業園)不參加活動。
(二)謀劃一批重大招商項目。編印了《2020年江西省重點產業招商項目冊》,篩選了1431個重大招商項目對外推介,總投資15099.8億元。為了更好地宣傳和推介我省特色優勢產業,專門編印了《江西省重點產業招商冊》,圍繞電子信息、半導體照明(LED)、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機器人)、航空等17個產業進行宣傳推介。此外,我們還製作了省情宣傳片《遇見江西》,推介我省生態、產業、開放、創新等方面的優勢。
(三)邀請一批重要嘉賓和重點客商。各地各有關部門圍繞「1+3」活動邀請了一批重點客商參會。比如,我們邀請了華潤、華為、格力等知名行業龍頭企業高層,還通過深圳上市公司協會邀請了一批上市企業高管參會,預計參會客商將達到700餘名。其中,既有向華潤、康佳這樣已經在贛投資了的企業高管,也有一批即將來贛投資的企業高層。
(四)推進了一批重大項目洽談對接。提前開展項目對接洽談,各地紛紛上門走訪,組織招商小分隊常態化對接,力爭推動達成一批重要合作成果。預計活動期間,將集中簽約一批重大項目。同時,通過前期宣傳推介,初步達成一批意向合作項目,將為後續引進項目增加儲備。
各位記者朋友,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你們的支持和幫助。真誠希望大家大力宣傳本次活動,為本次活動的圓滿成功增光添彩,讓海內外朋友更多地關注江西、了解江西、投資江西。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徐承:謝謝朱元發先生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請舉手示意,並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江西衛視記者(文穎 攝)
江西衛視記者:近年來,江西省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在經貿領域取得了哪些合作成果?
省商務廳政策研究室主任郭維勤(文穎 攝)
郭維勤: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大戰略」,是江西開放發展「大機遇」。江西與粵港澳大灣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緣相通,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是我省擴大開放的主攻方向。近年來,江西與粵港澳大灣區在經貿領域合作進行廣泛深入合作,結出了累累碩果。
1.粵港澳是江西項目資金主要來源地。1-10月全省新設港資企業420家,實際利用港資84.8億美元,佔全省利用外資總量的75%。1-10月全省新引進廣東客商投資項目910個,利用省外項目資金1918.6億元,佔全省利用省外項目資金的28.19%。
2.粵港澳是江西重要貿易夥伴。隨著交通日益便利,兩地商品、貿易往來頻繁,聯繫更加緊密。2019年,江西與港澳地區進出口貿易總額40.13億美元,增長22.52%。香港已成為我省第四大出口市場,1-10月江西與香港出口貿易37.9億美元,增長24.4%。江西是粵港澳地區重要農產品供應地。全省有13個基地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供應基地認證,為粵港澳地區的市民「餐桌」輸送了大量豬肉、奶蛋、蔬菜等綠色有機農產品。
3.粵港澳是江西企業上市融資主要目的地。近年來,特別是我省實施企業上市「映山紅行動」以來,江西企業加快赴深圳、香港上市步伐。據不完全統計,江西企業在深交所上市29家,在港交所上市22家,其中江西銅業、江州造船、中國織材、雅高控股、毅德控股、中華包裝、金鼎軟體、行知教育、萬國礦業、從玉農業等江西企業在香港上市,募集資金超百億港元。
此外,江西與粵港澳在科技、文化、旅遊休閒等方面有很多合作。江西生態環境優越,旅遊資源豐富,又緊鄰粵港澳大灣區,越來越多的大灣區遊客在周末或節假日帶著家人到江西休閒觀光,江西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後花園」。
香港文匯報記者(文穎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省政府前兩年在深圳等地舉辦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活動,並籤約了一批項目。今年是「項目建設提速年」,請問首屆、第二屆贛深會籤約項目落地情況如何?
省商務廳國內投資和經濟合作處處長楊錚(文穎 攝)
楊錚:近年來,我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充分利用持續舉辦的贛港贛深經貿活動平臺,注重開放提升,突出產業招商,通過省領導高位推動,會見重點客商、走訪重點項目推介重大合作,並採取省市聯動招商、地市「走出去」「請進來」對接洽談、小分隊招商等方式加強項目洽談與對接,主動承接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促成了一批粵港澳大灣區重點投資項目的籤約和落地。
據統計和調度,2018年贛深會、2019年贛深會,分別籤約項目61個、籤約投資金額819.7億元和85個、籤約投資金額1119.84億元(其中外資項目港元、美元已按籤約日匯率折合成人民幣)。自籤約以來,各地建立健全項目落地服務機制,用心用情、群策群力、善始善終服務項目落地。截至今年10月,2018年贛深會籤約投資合作的61個項目中,60個項目實現進資,57個項目開工建設,45個項目投產運營,實際完成進資354.84億元。2019年贛深會籤約的73個內資項目中,69個項目實現進資,68個項目開工建設,43個項目投產運營,實際完成進資377.76億元;籤約的12個外資項目,11個項目實現進資,9個項目開工建設,6個項目投產運營,實際完成進資折合人民幣53.92億元。兩屆籤約項目落地呈現出勢頭良好、齊頭並進的特點,充分體現了我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打造「五型」政府建設,服務項目建設與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中新社記者(文穎 攝)
中新社記者:請問省商務廳就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有哪些考慮?
郭維勤: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推動兩地產業對接、項目合作、科技交流、文化旅遊等深入互動,高水平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努力在探索融入新發展格局中作示範、勇爭先。
一是助力贛州打造成我省對接融入大灣區的「橋頭堡」。發揮贛州獨特的區位優勢,助力贛州做大「產業體」,引進一批「5020」重大產業項目;做優「產業鏈」,推動贛州電子信息、有色金屬、生物醫藥、木業家具、口岸物流等產業高端化;做強「產業園」,推動贛州、龍南、瑞金經開區創新升級,支持贛州探索建設贛粵港經濟共同體。
二是大力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緊抓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機遇,大力開展「三請三回」「三企」入贛,持續圍繞「2+6+N」重點產業,開展系列產業招商對接,積極吸引更多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來贛投資發展。積極推動國家級經開區與大灣區園區平臺合作,建設「飛地園區」,推動結對雙方在項目落地、人員交流等方面取得實效,實現資源互補、經濟協調發展。
三是打造現代集疏運體系暢通雙向開放立體通道。建設以水陸空運輸無縫對接、鐵海江海多式聯運和通關一體化為特徵的現代集疏運體系。暢通陸路通道,穩定運行深贛歐班列,提高贛歐班列運行效率。拓展水運通道,推進與深圳鹽田港、廣州港等口岸對接合作,實現與大灣區重點港口的協同發展、互聯互通。完善空中通道,重點打造南昌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加密赴大灣區航線航班。
四是積極開展創新合作。用好用足大灣區人才、技術、項目等創新資源,探索建設創新孵化基地、生產製造中心,努力打造大灣區創新成果轉化高地。
此外,我們還將推動持續深化兩地在市場、金融、旅遊等方面合作,提升合作層次和水平,努力把我省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積極參與者和紅利分享者。
江西日報記者(文穎 攝)
江西日報記者:近三年來,我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已籤約或將籤約一批重大項目。請問這些項目呈現出哪些特點規律?
楊錚:2020年,省委省政府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工作,產業招商工作推進有力,據目前調度情況看,今年贛深會上簽約成果項目個數和投資金額均呈同比大幅度增長態勢。屆時將於12月初在深圳召開的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合作推介會上集中簽約一批重點合作項目,具體項目數和投資金額將在會上公布。
剛才介紹了前兩屆籤約項目情況,綜合今年情況看,近三年籤約項目呈現出以下一些特點:
一是我省深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招商力度大。據統計,近年來,我省深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勢頭強勁,各地、各園區常年開展招商活動力度大,廣東一直成為我省利用省外資金來源地排在第一位的省份,佔比超過28%。從近三年在贛深贛港經貿活動上簽約項目情況看,項目個數及投資金額呈現逐年遞增趨勢,產業分布重點緊貼各地主導產業,這體現全省各地深入對接開展招商活動力度大,承接產業轉移主動,行動務實,成效明顯。
二是項目引進與我省「2+6+N」產業發展的決策相吻合。近三年來,贛深贛港活動籤約項目,二產項目佔比超過65%,特別是電子信息產業項目佔比40%。此外,裝備製造及建材、新材料、新能源項目佔比超過20%。這與我省提出的「2+6+N」產業發展方向保持同向性。
三是體現對我省「四最」營商環境的普遍認可。我省與粵港澳大灣區日益增長的合作成果和項目落地成效,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例,全省4家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有3家(歐菲生物識別、歐菲光電技術、立訊製造)均為來自粵港澳大灣區招商引資企業,同時還引進和培育了如深圳兆馳、博碩、木林森、航盛等電子信息重點企業,這充分體現了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對江西「四最」營商環境的認可。
徐承:由於時間關係,答記者問就到這裡。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
來源: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江西發布、江西省人民政府官網
*微信改版後,
好多人都說找不到發布哥了,
為了第一時間收到推送,
原標題:《【發布】擬推介招商項目總投資1.5萬億!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江西這樣幹》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