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52歲何冰老師一席演講,承認這視頻很棒,真的很難嗎?

2020-12-26 婪卿娛評

導讀:5月3日,小破站的青年節晚會,一個勵志的演講視頻刷爆了朋友圈,於此同時,也感動了千萬年輕人。但,卻沒有讓所有年輕人感動。更甚至,有年輕人看了,覺得:我不配是視頻裡的後浪。

一、一句「一代不如一代」,戳痛了多少人的心?

視頻中,五十二周歲的何冰老師,用他鏗鏘有力的語調,演講出振奮人心的臺詞:

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著你們;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

的確,這一句「一代不如一代」在演講視頻的開頭,就緊緊抓住了我們的心。

我們幾乎每一個年輕人,都曾被嘲諷過,被刺激過「一代不如一代」,就連上學時,老師們經常說的一句話都是「你們是我帶的最差的一屆」「真是一屆不如一屆」。

這種聲音,仿佛是年輕人心中的一根刺,在聽何冰老師演講的時候,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之中。

然而這個視頻,卻沒有感動所有年輕人,甚至有人對此嗤之以鼻:並不是去旅行去蹦極才是唯一的勇敢,並不是學樂器玩無人機才是唯一的充實,並不是去求婚開派對才是唯一的浪漫,否定也並不能代表著什麼。

他還說:中國仍然有年輕人沒有手機,沒有網絡,他們希望能有一臺手機只為了和同學一起上網課。

我不否認他說的是事實,但他說的話在此,是否也有故意「特立獨行」的意味呢?也對,「特立獨行」也是新一輩年輕人獨有的特徵。

不管什麼,先跳出來反對幾句,然後表達一下自己的獨特觀點,評論給大家一看,喲,說得還挺有道理的,果然後生可畏。

瞧,這不也正是視頻中的年輕人嗎?可是,他在開頭為了展現自己的特立獨行,自己的不一樣,開門見山的說道:我覺得視頻中的年輕人不能代表我,更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國年輕人。

你說,可笑不可笑?

二、小破站有野心不假,但《後浪》不應該只感動部分年輕人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網友嗅到小破站的野心,今年和去年,兩場別出心裁的春晚,更是圈粉無數,盛大的音樂晚會,超燃的氣氛與節奏,更是有碾壓央視春晚的節奏。

同一時間,虛擬人物,洛天依在小破站出道,長相可愛、聲音甜美的洛天依,一出場就驚豔了世人,在二次元的世界裡,小破站的路好像又走得更遠了一點。

正是有前幾次晚會不小的成績,這一次小破站獻給年輕人的五四演講,也被冠以別有用心:不像是給年輕人看的,刷屏的也是70、80後,這是他們在收買70、80後的人心。

因為小破站已經有足夠多的年輕群體,需要的正是這70、80後群體,同時,這個視頻中的年輕人,根本不具有代表性,更像是一種宣傳片,一種廣告寄語,一種好像只代表著上層精英的年輕人。

一位網友犀利地評價道:文案60寫的,演講是70的,80的轉發刷屏最多,90呵呵一笑,00不屑一顧……

其實,我感覺,這個評價可能是對的,卻也是有失偏頗的,至少我的朋友圈,大部分都是90後在轉發,因為我父母那一代可能是60、70後的,根本不知道小破站是什麼,也就不太可能看到這篇演講。

而80後不屬於我的朋友圈層,所以我應該也見不到80後刷屏的現狀,大多數跟我一樣的,正在奮鬥的年輕人,也是90後的年輕人,自然而然聽出了共鳴,聽出了振奮人心,也聽出了眼淚,也就轉發了。

我的轉發配了文案:那些說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內心強大的人呢從不吝嗇鼓勵與讚美,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與共。

這正是這個演講的核心觀點,也是最容易引起人共鳴的部分。

底下有個評論扎心了,曾經的老師說:發這個,也證明你服老了。

老師是80後,可能他的朋友圈層,見證了這個視頻刷屏的盛況,然而我一想,這還是不太對的。在一個人最應該勵志向前衝的時刻,在一個青年人最應該拼搏向上的時刻,難道我們不該是宣傳這種主流的文化精神嗎?

拼搏、努力、奮鬥、向上……這有什麼不對的嗎?

視頻很燃,很打動人心,但不該只是打動部分90、00後的心,也不該只是打動大多數70、80後的心。

三、承認《後浪》很棒,有那麼難嗎?

一位網友說:

我,二十歲,我從小沒有什麼選擇的權利,我小時候被逼著學樂器,沒錢學技術,沒錢去很遠的地方旅行,沒錢蹦極、遊泳、跳傘。我高考勉勉強強,選擇大學發現只有那麼幾個選項。我不配做中國的年輕人,我不是視頻裡的後浪。

這種言論,讓我心裡一酸。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的是什麼?李誕所崇尚的喪文化?一遍一遍地說著「人間不值得」、「我太難了」……就是這樣的李誕,圈粉無數……

不得不說,這些看似又萌又喪的句子,確實有點道理,可有道理又如何?誰不是被生活碾壓千百遍然後依舊笑著走下去的呢?

如此的李誕,你們愛的李誕,宣揚喪文化的李誕,他也翻車了。

他的老婆在直播時,家裡掛著「東亞病夫」的牌匾,被細心網友發現,若不是此,他還是千萬人的偶像,他的喪文化就真的值得我們所有年輕人學習嗎?

醒醒吧!後浪們!醒醒吧!年輕人,不要看什麼,都像在給你灌輸雞湯,也不要看什麼,都是被人在進行利益。不然,真的如視頻中所說的一樣:

「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內心強大的人呢從不吝嗇鼓勵與讚美」。

承認這個視頻真的很棒,有那麼難嗎?

【婪卿原創文章,禁止轉載,非要轉載,麻煩告知,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B站自製,何冰激情演講《後浪》,我們都曾心裡有火、眼裡有光
    奔湧吧後浪B站自製,長達三分鐘的演講「後浪」,一大早就在朋友圈中瘋狂地傳播著。由老戲骨何冰老師傾情朗誦,整段演講鏗鏘有力,字字擲地有聲,讓我看得熱淚盈眶、激動澎湃著。我截取了一小段我喜歡的獨白完整版就在B站後浪節選向你們的大氣致敬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與共,和而不同更年輕的身體,更容得下多元的文化審美和價值觀
  • 何冰老師的《後浪》爆火;激情之後我們該腳踏實地,逐夢前行
    「後浪」演講和感恩教育近兩天,何冰老師的演講刷屏,「後浪」一詞火遍網絡。這段不足千字的演講,小編聽了至少五遍,作為一個70後的「後浪」,覺得何冰老師講的激情澎湃。這讓不禁小編想起兩年前學校搞得一場感恩教育會。也是這個時候,學校請來了感恩教育演講家吳老師(化名)。吳老師在學校操場講了近兩個小時,談古論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舉了大量的孝與不孝的例子。在場的學生、家長、老師都被感動得稀裡譁啦,哭聲一片,那場景真實感人。
  • 何冰的「後浪」,還是朱一旦「非浪」?
    何冰老師的《後浪》演講,燃爆朋友圈,獲得無數點讚。 同一天,朱一旦的《非浪》演講發表,深受粉絲追捧。 「後浪非浪」,一橫一豎,鮮明對比,描述出兩種不同的年輕人狀態。
  • 「楊毅專欄」關於最近火爆的《後浪》演講,前浪來替後浪說兩句
    這幾天,B站發布的一段叫做《奔湧吧,後浪》的「獻給年輕一代的演講」挺火。演講者是我特別喜歡的北京人藝的演員何冰老師。那片子一出來,就是正陽門下的恢弘氣勢,帶著五千年大國傳承使命的莊嚴。我看見有的評論說,這段演講並不懂年輕人;還有的說,這段演講就是給中老年朋友自嗨的,你沒看朋友圈裡轉發的都是中老年領導幹部嗎?我也是中年人,40多的中年人。我對何冰老師沒有意見,他再次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我對B站也沒有意見,到今天為止,我還不是B站的用戶。但我能想像,當一家靠聚集年輕人興起的網站追求下一階段目標時,就得奏響主旋律,畢竟強如水泊梁山也得受招安。
  • 《後浪》:持之以恆追逐夢想的你,永遠都是奔湧的後浪
    2020年5月3日晚,B站的短片《後浪》在朋友圈刷屏了。國家一級演員何冰登臺演講,以老一輩的口吻,對年輕人表達了羨慕、敬意和感激,滿滿的都是對年輕人的讚賞。而我認為:不管你年齡幾何,持之以恆追逐夢想的人,永遠都是奔湧的後浪。
  • B站「浪」出圈:視頻網站的前浪後浪
    全文共3167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五四青年節之際,B站推出視頻《後浪》,由國家一級演員何冰演講,以上一代的口吻鼓勵年輕一代,演講視頻與B站UP主們的視頻素材混剪。當晚,該視頻在朋友圈等社交平臺迅速刷屏。
  • B站視頻《後浪》爆火,90後表示:讓中年人對我們的諂媚見鬼去吧
    作者/溫柔的鯨這兩天B站的一段爆火視頻《後浪》,上線僅僅三小時就破百萬的播放量,也僅僅只在發布一夜間,傳遍了朋友圈。但是這一部展示了滿滿正能量的視頻除了讓有些人感動落淚,表示讚揚以外,還讓有些人對此嗤之以鼻。
  • 現在誰來定義青年都是錯,不只是何冰的《後浪》
    五四青年節,何冰老師的《後浪》刷屏。稱好的多是理論上的青年人,反對的都是真正的青年人。其實,現在誰敢出來定義青年,都是一場災難,現在的青年人太有自己的想法了(這句話肯定也要受到一些青年的反駁,他或許會反問:我敢有想法嗎?)
  • 不要被B站視頻《後浪》打雞血,現在的年輕人哪兒有什麼選擇權?
    近日,B站(嗶哩嗶哩)2020年五四青年節宣傳短片《後浪》刷屏網絡,國家一級演員何冰走上舞臺,在UP主們的青春混剪中,讚美,寄語年輕一代;這是一部很好的短片,何冰老師的演講很勵志,視頻結尾的「奔湧吧,後浪」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然而,我看完以後內心卻毫無波瀾,視頻中所說的年輕人跟自己毫無關係。
  • bilibili獻給老一代人的演講
    來源:PingWest品玩作者:玄寧五四青年節前一晚,52歲的老戲骨何冰代表嗶哩嗶哩,站在曾專屬於腦白金的黃金時段,用語文老師們最喜歡的詩朗誦技能對「新一代」發表致辭:(你們)不用活成我們想像中的樣子我們這一代的想像力不足以想像你們的未來如果你們依然需要我們的祝福那麼奔湧吧
  • 對話B站《後浪》幕後團隊:這只是第一步,我們在做一件長期的事情
    …… " 在五四青年節的前一天,5月3日白天開始,小編朋友圈被B站獻給新一代演講的視頻《後浪》刷屏。 據Morketing了解,這是B站專門為五四青年節發布的一支認可、讚美並寄語年輕人的視頻,邀請到國家一級演員何冰走上舞臺,以對話模式進行了一個3分53秒的演講。
  • 沒有後浪,沒有雞湯,這屆年輕人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的?
    我註冊過微博號,但從沒用過B站,不過這也不妨礙我知道B站的存在。不過,當我真正看《後浪》這個視頻的時候,已經是五四青年節的晚上了。那天晚上,有人在群裡發了一個問題,帶著紅包問的,「誰知道B站後浪的視頻?發一個我看看。」
  • 對話B站《後浪》幕後團隊:這只是第一步,我們在做一件長期的事
    據Morketing了解,這是B站專門為五四青年節發布的一支認可、讚美並寄語年輕人的視頻,邀請到國家一級演員何冰走上舞臺,以對話模式進行了一個3分53秒的演講。Morketing發現,分享朋友圈的人群有60後、70後、80後,90後,以及00後。
  • 對《後浪》的批評,其實是中國青年的覺醒,是對「毒雞湯」的抵制
    剛剛結束的五一這個假期,一半的朋友圈都獻給了「後浪」。自5月3日晚一條名為「bilibili先給新一代的演講」的B站宣傳片在社交媒體刷屏,「後浪」這個詞在過去幾天成為輿論的中心。截至目前,這條視頻僅在B站的播放量就達到1280萬,彈幕19.2萬。而在微博、微信等其他平臺,與之相關的討論也不曾停斷。
  • 《後浪》刷屏後,網友們吵起來了!B站回應:這是個有意思的過程……
    昨天晚上,B站發布「獻給新一代」演講視頻《後浪》,演講人為北京人藝的國家一級演員何冰。這段視頻剛一發布,就火了!↓↓↓視頻的發布使「後浪」一時間成為熱詞,但同時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論。有人認為視頻積極向上,看了很受鼓舞,但也有人覺得「煽情」。5月4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以文字形式在線採訪了B站的相關人士。記者:《後浪》從什麼時候開始策劃的?目的是什麼?
  • 《後浪》這才是大多數普通人的後浪,一切向錢看
    導語:《後浪》這才是大多數普通人的後浪,一切向錢看《後浪》是b站在五四青年節期間送給新一代的禮物。雖五四節已過,但《後浪》的熱潮卻絲毫沒有退去。何冰老師在視頻《後浪》中慷慨激昂,熱血沸騰的演講讓多數人內心蕩起了漣漪。
  • 《看見》為啥能蓋過《後浪》?
    6月5日,快手為成立九周年,發布了一條名為《看見》的宣傳片,這段宣傳片以演講的形式,非常像上個月全網爆火的B站宣傳片《後浪》。幾乎同樣的演講形式,幾乎一樣的風格,幾乎一樣慷慨激昂的語氣。但是《後浪》的視頻裡是演員何冰,《看見》裡是天天喊著「奧利給」的冬遊怪鴿,不過這一次,他在視頻結尾屬上了自己的名字——黃春生。一個多月以前,《後浪》火遍了全網。但是在刷屏之後,網友對《後浪》的評價直轉急下,本來只是一段宣傳片,結果卻變成了網上熱議的事件。
  • 後浪不解前浪的宣洩,後浪只懂朱一旦
    所以你看,前浪們不過是藉批判《後浪》之口,宣洩自己的焦慮。貳多上B站,特別是在評述後者相關時——這是我的基本態度。如果你上B站,會發現年輕人也沒吃《後浪》這一套,儘管這是他們喜歡的小破站官方輸出的意識形態。
  • bilibili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後浪》
    bilibili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後浪》 發表時間:2020-05-04來源:bilibili   國家一級演員何冰走上舞臺,以青年宣言《後浪》為詞,認可、讚美與寄語年輕一代。
  • 國家一級演員何冰慘遭網暴?數萬惡評洶湧而至,背後都是窮人的痛
    玩嗶站的小夥伴們,想必還記得前不久有這樣一段視頻,一個「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後浪》。 視頻裡國家一級演員何冰以「前浪」的身份對我們這些「後浪」讀了一封「信」,字裡行間都是對現在年輕人的認可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