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是怎樣修行的

2020-12-18 念佛清齋

第三,「廣修供養」。供養是用平等心修,沒有高下,平等的。一切眾生都是佛,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供養佛菩薩,就用什麼樣的心態供養一切眾生。代表佛菩薩的就是父母跟老師,他們做代表。所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做代表,要把奉事師長跟孝養父母那個供養,供養一切眾生,也就是我們講對人對事對物。

這是普賢行,不是一般菩薩所修的,法身菩薩所修的。往生到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修普賢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你的,你自自然然就明白了,自自然然就做到了。真誠恭敬,我們所缺乏的。現在不但沒有稱讚,批評、毀謗,自贊毀他,家庭裡頭兄弟不和,團體裡面不尊重領導,陽奉陰違,在今天社會這些事情太多了。為什麼社會亂?從這幾條當中我們就看出來了,現在人沒有禮敬、沒有稱讚、沒有供養,就這個三條就能看出社會動亂、地球災變的緣由,為什麼社會這麼亂,為什麼災難這麼多。

佛法能化解,人人都明白、都搞清楚了,人與人之間應該要禮敬,應該要互相稱讚。所以佛門祖師大德教人,「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互相讚嘆是佛法興旺的現象、氣象。如果互相批評、自贊毀他,這是佛法衰的現象、佛法滅的現象,這不是佛法興旺。佛法如此,世法也不例外。一個家庭,父子兄弟姐妹互相讚嘆,這個家興旺;如果誰都不服誰,互相批評,互相毀謗,這個家決定要敗,這個家會消失。這都在我們眼前,只要稍微留意,你天天看到,事實真相擺在面前。

有誠有敬供養就會把真正好東西供養別人,次一等的再次一等的自己受用,這個人真正修福,這個人真正成就。在這個地方普賢行上說供養,在一般上講布施,供養是有真誠心,對上,對父母、對師長,布施是一般,他不用布施,他用供養。財供養得大財富,法供養得大聰明智慧,無畏供養得健康長壽,業因果報決定不虛,看我們怎麼個做法。有分別、有執著,用妄心,沒有用真心。真心修積的是功德,妄心修積的是人間福報,是在六道裡頭享受的。因為心不清淨,所以你不能超越輪迴,不能生到四聖法界。

念佛,真正想求生極樂世界,一定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妄心,跟阿彌陀佛結個法緣,這一生去不了,要等待下一次的緣分,來生後世,不知道什麼時候,你遇到像現在這個緣分,遇到淨宗、遇到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你再好好的修。能不能往生,把十大願王對照一下,我做到了幾成,在百分比裡頭我做到幾分。

相關焦點

  • 佛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會不會再墮落?
    阿彌陀佛與我們就在一念之間往生的人分九品有大根機的人,行十善業,發願「上品上生」,那麼臨命終時就會直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自己的果位他也因精進修行,進入菩薩的最高境界。內則修慧,外則修福。世間一切,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無量劫以來,託生在一切眾生之中,與他們一樣的外形,說一樣的語言,想盡一切辦法,教化眾生。因為彌陀發了四十八大願,所以上自天帝,下至昆蟲,無不願往生極樂世界。
  • 我們為什麼能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要依法不依人,依了義法不依不了義法。」我們該如何修行?下面我們看念老居士的解釋,「《無量壽經》乃淨宗之總綱。我國清代彭紹升居士贊曰: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眾生本具之化儀」。這個贊得好!
  • 臨終時老實念佛,必能往生極樂世界
    一個人到了臨命人終時,無論是什麼東西,都帶不去,只有這種善業、惡業,牢牢地跟著我們。所以千萬不能做惡事。念佛修行有功德的人,臨命終時就會有佛跟菩薩們來接引;造惡業的人,也有刀山劍樹、牛頭馬面,地獄的惡相現出來。所以有些人臨終時候,臉上露出驚恐的形狀來,就是這個緣故。一個人只要一心念佛,等到臨命終時,就有佛跟菩薩們來接引他,真是殊勝難得。
  • 往生極樂世界,方法如此簡單!
    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既已了解了極樂世界環境及眾生如此殊勝,眾生應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呢,因為能和如此多的聖賢生活在一起。因為對眾生的利益極大,所以佛在此勸我們發願往生。經文又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 怎樣才能百分之百往生極樂世界?且看善導大師說
    因為理解不一樣,修行的方法就不一樣,叫「解行不同」。比如說,我們依善導和尚理解的,淨土宗是阿彌陀佛選擇的本願,淨土念佛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意,專修念佛是正定之業,決定往生。這是我們的解,我們也這樣去做、這樣去行。可是有人不這樣解,他認為專修念佛往生不定,一定要如何如何雜行雜修才更有把握。他有這樣錯誤的理解,就有錯誤的行持。
  • 念誦阿彌陀佛名號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附:唱誦視頻】
    凡能念誦一百萬阿彌陀佛名號的人必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晉美彭措法王授記……羅珠上師、觀音上師都曾說過:「你在晚年時將廣泛弘揚淨土法門,依此可使無量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他鼓勵人們說:「凡是能念誦一百萬阿彌陀佛名號的人必定能往生極樂世界。」此後,舉辦了數次規模宏大的極樂法會。……——摘自《法王晉美彭措傳》阿彌陀佛聖號(藏語):炯丹迪得因夏巴,札炯巴央達巴,作波桑吉,滾波奧華德美巴拉香擦洛,巧多嘉森且奧。
  •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你的初發心嗎?
    我們的初心無非就是成道,了生脫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多修行人習慣於從妄想中尋找答案,從來不觀察外相事物於微細間,體悟所踐行過來的點滴感知;(系統學習,找公眾往生心法進群指導)在點滴感知之後就生成了「覺」,從而形成規律性的總結;這就是習慣了「心外」求法,忽略了反觀內省。
  • 綠度母真能讓人現世富貴長壽死後往生極樂世界嗎?
    四、功德 綠度母能救八種苦難,如獅難、象難、蛇難、水難、牢獄難、賊難、非人難,又稱為「救八難度母」。同時,還能把稱為五毒的人類行為,貪、嗔、痴、慢、疑中的「疑」轉成究竟圓滿的智慧,有護持婦女幼兒的功德。因為其初地修行本願的因緣,尤其與女性眾生有緣,長期修持可令女性更具女德:美麗、溫柔、智慧、賢淑,婚姻美滿,家庭和睦,子女有成。
  • 哪種人不能去極樂世界?師父告訴你善根多少的區別!太精妙了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首先是對極樂世界的定位,接著說明少善根為什麼不能往生。因為我們只有了解極樂世界的境界之後,才能知道為什麼少善根不能往生。很多人在這個多善根少善根之間糾纏而不得其法,其實如果明白了極樂世界的境界之後,這個概念就會非常清晰。
  • 法王如意寶:凡是完成這些任務的人,必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我最初在漢地五臺山怙主文殊菩薩前發願,最好我能將全球的芸芸眾生都領到解脫道上,中等能將中國的多數人領到解脫道上,最低也是將藏地雪域的大多數人領到解脫道上。我的願望是,能不能令凡是見到、聽到、憶念、接觸我的眾生全部往生極樂世界,如果做不到這樣,看能不能使大多數往生極樂。我自己平時的修行也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你們最好也這樣選擇。
  • 鄔居士往生記:病苦無力修行,唯有賭一把念佛
    她白天上班,下班後繞塔修行。她對香客服務熱情周到,善於引導大家信佛,經常給人答疑解惑,很多佛友都曾專程到觀音殿感謝她。2016年,我和同學到八大處拜佛,在觀音殿點蓮花燈的時候認識了鄔居士。我的同學每次都要點大如車輪的蓮花燈,或者點粗如柱子的高香,鄔居士不建議這種點燈燃香的方式。
  • 如何幫助心愛的寵物往生極樂世界或者善道!
    但是哭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能為他們做的就是,讓他們來生能有個好身份,不要在受輪迴之苦了。        長話短說,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讓他們來生往生善道。首先我們要了解他們死後多長時間,靈魂能脫離身體。人類死亡之後至少要八小時不能移動身體,因為這個階段正是他脫離身體的階段,靈魂脫離身體時他的痛就好比一隻烏龜要脫離自己的殼一樣痛苦。
  • 往生極樂世界九品蓮位 圖文詳解
    上品上生:往生之因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中品上生:往生之因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往生接引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
  • 法王如意寶誕辰日丨與法王如意寶結緣者都將往生極樂世界
    有些修行人也是這樣,經常對自己所得的法產生懷疑,本來這些法是非常殊勝的,可是因為懷疑卻得不到加持和成就。《往生集》中記載:元朝末年張士誠起兵反元,江浙守御與他作戰,抓獲四十多人。凡是祈禱阿彌陀佛、持誦其名號的人,暫時將無病長壽、財富圓滿、心情舒暢,最終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經云:「自此向西方,極樂世界剎,彼處住如來,善逝無量壽,何人誦彼名,將往生彼剎。」
  • 夢參老和尚|關於念地藏菩薩往生極樂世界的問題
    問:老和尚解答的時候,念佛的時候念地藏菩薩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但是蕅益大師講的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如果是念地藏菩薩,未必心中求生極樂世界?答:這是你依著《大集十輪經》。你看過沒有?《大集十輪經》,地藏王菩薩發的願,所有信仰他、乃至於學習他的人,你要想生淨佛國土,隨便你生哪個國土,地藏王菩薩送你去。等你讀完了《大乘大集十輪經》的時候,你就知道了。你念《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告訴你說,就念《普賢行願品》,普賢王菩薩送你到極樂世界去。你問問是可以,但是對你來說,你還是念阿彌陀佛,還是念往生咒,乃至念大悲咒,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去。
  • 彌陀淨土法門|「修行人」如何能與「阿彌陀佛」相應感通呢?
    春風化雨:自力與他力無量壽經記載阿彌陀佛因地為法藏比丘時,於世自在王如來前修行,曾發四十八大願,願願誓成就依、正莊嚴的極樂世界,願願誓度每一位發願往生的眾生。因此平常我們所見的阿彌陀佛塑像,幾乎都是立像,而且手伸得很長,準備隨時接引樂欲往生的眾生同歸極樂。所以,在佛教的弘傳,彌陀淨土法門一直被認為是自力、他力相應的法門。但如果從整個佛教的特質來說,佛法是自力重於他力的。什麼是自力?什麼是他力?從個人作觀助力的立場來看,我想,主要是能相應、能感通。
  • 往生極樂世界九品蓮位 圖文詳解,過目增福!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往生接引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
  • 只要明心見性 瞬間即到西方極樂世界
    在壇經第三品中,韋刺史又問慧能大師:我經常聽到一些學佛的僧俗,不斷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請問大和尚,長年這樣念阿彌陀佛,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嗎?從韋刺史的問題可以看出,念阿彌陀佛,在慧能大師、韋刺史所在的唐代,已經是一種風氣。到今天,念阿彌陀佛,早已是漢傳佛教的一大特色。
  • 往生極樂世界九品蓮位,圖文詳解,增加信願、過目增福!
    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往生接引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嘆行者,勸進其心。
  • 佛教:念句簡單的「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是真的嗎?
    當時在隋唐時期,在唐朝佛教的教義已經非常發達,那麼有的人就提出來說,淨土這一門有可能是一個方便說法,方便說法是什麼意思?又叫別時意趣,就是說,可能你這輩子接觸佛法太少了,沒有善根,那麼就設立一個法門,讓你念阿彌陀佛,不斷的這樣積累積累,等到某一生某一世因緣成熟了再修因證果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