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觀世音菩薩化身很多,度母則是他化身的救苦救難本尊,以顏色區分又分為二十一尊,其中最受尊敬、寺廟中最常見的就是白度母和綠度母。過去這十幾年,隨著藏傳佛教影響擴大,綠度母和白度母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如綠度母心咒,就在一些佛教心靈音樂中出現過。
相傳綠度母是觀音菩薩的大悲淚水所化現(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綠度母心咒
一、寫法
羅馬音譯:Oṃ Tāre Tuttāre Ture Svāhā。
漢字音譯:嗡、噠咧、度噠咧、度咧梭哈(或:嗡、達瑞、德達瑞、德瑞梭哈)。
漢語拼音: ong, da lie, du da lie, du lie, suo ha。
二、解釋
度母,梵名Tara,全稱聖救度佛母,古稱多羅菩薩、多羅觀音。度母有許多不同的化現,包括有二十一度母、五百度母等等,皆為觀世音菩薩之化身,而綠度母為所有度母主尊,總攝其餘化身所有功德。
三、形象
綠度母造像為菩薩裝,全身呈翠綠色,是佛的事業部之色,亦即不空成就佛之身色。一面二臂,面容姣好,二八妙齡,身材纖細,美貌絕倫。頭戴小五佛寶冠,身子放射出虹光,身佩各種瓔珞珠寶,著各色天衣,下身重裙,其形象華貴美麗、慈祥莊嚴。
綠度母坐菩薩座於蓮花月輪上,雙腳屈左展右,左腿單坐,右腿向下舒展,踏在蓮花上,表示隨時準備起身救度苦難眾生。
左手拈支盛開著的烏巴拉花(藍蓮花),置於胸前作三寶印;其豎起的三指,食指表義佛寶,中指表義法寶,小指表義僧寶。拇指及無名指碰觸著,表義悲智雙運。右手也持烏巴拉花(藍蓮花),向外置於膝前,掌心向外,作施願印,此印有施予、令如願、賜護及普度的意義,象徵施予一切眾生無畏、慈悲滿願。
左右手各拈的兩朵蓮花,都延伸至度母的肩位。在莖的頂端,各有一果實、一盛開之花及一未開之花蕾。果實表義以迦葉佛為首的過去諸佛,盛開之花表義現在世界的釋迦牟尼佛,未開之花蕾代表以彌勒為首的未來佛,所以它們均意味著未來、現在、過去三世均是如此地依止著佛法的誓願而行。
四、功德
綠度母能救八種苦難,如獅難、象難、蛇難、水難、牢獄難、賊難、非人難,又稱為「救八難度母」。同時,還能把稱為五毒的人類行為,貪、嗔、痴、慢、疑中的「疑」轉成究竟圓滿的智慧,有護持婦女幼兒的功德。因為其初地修行本願的因緣,尤其與女性眾生有緣,長期修持可令女性更具女德:美麗、溫柔、智慧、賢淑,婚姻美滿,家庭和睦,子女有成。
綠度母心咒具足一切息、增、懷、誅之功用,消除一切眾生的煩惱痛苦,滿足一切眾生願求,現世富貴長壽平安吉祥,除諸病苦業魔障礙等,幫助眾生解脫生死苦海,命終往生極樂世界,獲得究竟的安樂,因為其救度之迅速、摧滅魔業之勇猛,故又稱作「救度速勇母」。尤其是遣除違緣和恐怖等修行障礙方面,特別靈驗。
五、修法
綠度母因為慈悲誓願洪深,現美少女形象,最令人親近。末法時期,尤其是密宗行人特別是女性成效最速相應的法門之一。
修法可繁可簡:(一)修度母的完整儀軌「帕瑪寧體」;(二)修度母儀軌;(三)念誦「二十一度母禮讚文」;(四)持誦綠度母心咒。
是否需要傳承或灌頂,可請教皈依上師後實修。也有普傳儀軌傳出,具緣具信者可依此,不需傳承灌頂亦可修持。
六、故事
一傳,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左手發出綠光,化現為聖者至尊度母,度母又幻化出無數的度母。
二傳,為觀音菩薩的大悲淚水所化現。在無量劫前,大悲觀音菩薩已普救了無數眾生,有一天她以慧眼觀察六道,發現受苦的眾生並未減少,頓生憂悲,雙眼流出眼淚,眼淚變成了蓮花,蓮花又變成了綠度母,接著又變現出了二十一尊度母。另說為,當時左眼的眼淚變現出白度母,右眼的眼淚變現出綠度母,各自合掌恭敬向觀音菩薩同聲說道:「菩薩,您不要擔心,我等誓度一切流轉生死苦海的眾生,為菩薩分擔救度眾生的悲願。」
三傳,無始劫前,彩光王國有位慧月公主,從小虔信鼓音如來,經過一千萬億年的供養與修行,終於證悟了勝義諦。許多僧人勸她以男身來度化眾生,但慧月公主發願說:「以前的許多修行人都發願以男身示現成佛度化眾生,但女性更苦,我更願意以女身示現成佛利益眾生。」又經過漫長時日的苦行,她終成正果,名號為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