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節氣養生:今日冬至

2021-02-17 中衛治未病分中心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又俗稱為「冬節」、「長至節」等。冬至這一天是一年當中白晝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的一天。在冬至後的十五天內,天氣一般也是最寒冷的,即人們常說的「數九寒天」。

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冬至陰極一陽生,也正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一年之中,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至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冬至是陽氣初生的第一天,此時人體內陽氣剛剛蓬勃生發,比較弱小,但也是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的節氣。如果在這時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來年我們的身體狀態將處於陰陽平衡的最佳狀態。

一、冬至養生要點

冬至有「冬至一陽生」之說,意思就是冬至過後,陽氣將慢慢地回升。冬至養生,不僅要講究冬「藏」、注重養陰,更應該講求陰陽的平衡。正如《千金要方 · 道林養性》提到「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洩陽氣。」因此,冬至到來之際,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更不可過度運動。平日注意防寒保暖,及時增添衣服。衣褲不僅要保暖效果好,還應柔軟寬鬆,以利於全身血液的通暢。

中醫養生理論上有天人相應之說,所以冬至養生總體上要注意調整體內平衡,順應自然。養生貴在養心,養心首要養德。藥王孫思邈說 :「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養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於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心情愉悅,這也是修身養性對養生作用的一個體現。

二、冬至飲食要點

冬至時,人體內的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食物中的營養並發揮其滋補功效。在冬至前後最適宜進補,少食或遠離寒涼食物,會更利於平衡人體陰陽、增強抵抗力。

首先,冬至養生講求食補,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吃飯應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在沒有上火的情況下,可以適量進食牛肉、羊肉等溫性食物來滋養臟腑,也可多吃核桃、芋頭、枸杞、海參等補益肝腎。冬至飲食不宜吃得太油膩或過鹹、過於辛辣,應注意提升飲食中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的進食量,減少糖類、脂肪、鹽的攝入量,可適當選用含鈣量高的食物。

其次,冬至進補應採平補類食物,如蓮子、大棗、銀耳、枸杞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還有一類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如木耳、芝麻、黑豆、豬脊等。冬至還應以優質蛋白質為主,如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其製品等,可以採用煲湯燉製的方式,以便於消化吸收。

冬至平補膳食推薦:

1.羊肉蘿蔔湯

羊肉蘿蔔湯

用料:帶骨羊肉250克、白蘿蔔100克、枸杞5克、生薑5片、黃酒、精鹽適量。

做法:將羊肉、白蘿蔔洗淨後切塊,枸杞、生薑洗淨(將生薑拍爛);將所有材料連同料酒一同放入砂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左右的冷水,用大火煮沸後,轉至文火再煮1-2個小時,再加入適量的精鹽即可。

功效:益氣補肺、溫脾暖腎。

2.鯽魚豆腐湯

鯽魚豆腐湯

材料:鯽魚1條,豆腐1大塊,姜3片,蔥3段,油、鹽、胡椒、料酒、雞精各適量。

做法:鯽魚開膛去內臟,洗淨,擦乾,用鹽和料酒稍醃待用;豆腐切成1釐米厚的塊,砂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將鯽魚放入,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加入蔥、姜,倒入開水,加蓋,燒開後轉小火(如果想要湯色雪白,就用大火煲10分鐘),煲40分鐘後加入豆腐,再煮5分鐘左右,加鹽、胡椒、雞精調味即可食用。在冬季,鯽魚肉肥籽多,味道尤其鮮美,民間便有「冬鯽夏鯰」之說,所以,冬季是吃鯽魚的好季節。

3.紫蘇紅棗蓮子湯

紫蘇紅棗蓮子湯

用料:鮮紫蘇葉100克、紅棗30克、蓮子20克。

做法:將紅棗洗淨後去核備用;蓮子去芯洗淨備用;將鮮紫蘇葉切成絲,與蓮子、紅棗一起放入盛有溫水的砂鍋中煮沸,再改用文火燉30分鐘,之後將鍋中的紫蘇葉撈出,剩下的湯繼續再煮30分鐘後即可。

功效:暖胃散寒、幫助消化。

三、冬至運動要點

冬至時節,還應注重運動養生,所謂「動則生陽,靜則生陰」。冬至起,天地萬物的陽氣開始升發,人體也應順應自然,運動就是最好的升發人體陽氣的方式。冬季天氣寒冷,人體血管容易因受刺激而發生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冬至前後的運動,應在每天早上9點以後為宜。運動強度也不宜過大,應以舒緩的有氧運動為主,否則會造成過度的升發陽氣,從而引起人體真元耗散,反而會有損身體健康。

俗話說 :「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 ;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冬至後可多參與室外運動,讓身體受到適當的寒冷刺激,使心臟跳動加快,呼吸加深,體內新陳代謝加強,身體產生的熱量增加,有益健康。但是在鍛鍊上,不適合劇烈運動,如運動過大,身體大汗淋漓,毛孔張開,陽氣易從皮膚外洩。冬天以閉藏為主,正如《內經》中冬季養生說「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去寒就溫,無洩皮膚,……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也」。不是完全不運動,活動前要充分熱身,以強度適中的運動為主,讓身體發熱或微微出汗即可,比如瑜伽、慢走比較合適。因冬至前後的天氣最為寒冷,因此運動過程中還應該注意自身的保暖,避免因衣物單薄而引起寒邪侵體。

治未病分中心地址:中衛市中醫醫院門診三樓西北側

諮詢電話:0955-6559142

      手機:13239579939

    

     長按二維碼,即可免費訂閱 中衛市中醫醫院「治未病」分中心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士材節氣養生——冬至
    士材養生第10期整理:王鑫 校對:周軼群 尹浩 唐曉龍
  • 【曙光·節氣】冬至一陽生,養生重伏藏!
    【曙光·節氣】冬至一陽生,養生重伏藏!節氣 小百科2020 WINTER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傳統中醫養生篇】今日冬至,養生要點!
    「氣始於冬至」,因此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節。養生方面應注意防寒保暖,宜勤搓手、常曬背、暖雙足;飲食方面宜多食堅果,少食辛辣燥熱食物;常做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以養生。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對冬至非常重視,除了當做小年來過,還提到這是一個養生的好的節氣。古人認為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至開始,陽氣始生,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
  • 【節氣•健康】今日冬至:早臥晚起,養生養息
    【節氣•健康】今日冬至:早臥晚起,養生養息 2020-12-21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冬至,養生要點!
    跟二十四節氣其他節氣一樣,冬至是一個天文和曆法概念,但冬至跟其他節氣又不一樣,它還是一個重要的祭祀節日,一年中,冬至跟除夕、清明和七月十五是一年中四大祭祀日,這一天,民間有燒經、祭祖習俗。在蘇中,冬至又叫做冬節、過冬。
  • 【二十四節氣養生】今日冬至,養生重在藏陽氣
    因為冬至日陰陽爭,陰窮而陽萌。人們用吃餃子表達對一年農事活動的慶賀,也表達對來年五穀豐登的期盼。南方吃的米丸、湯圓等,則象徵太陽,寄託了人們對新生的期盼。冬至是三九天的開始,冬令進補常選擇於冬至日開始,並在之後的三九天中持續。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 節氣養生篇 || 二十二號節氣——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2或23日交節。
  • 怡安養生課丨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 冬至如何養生 一、食俗:全國各地有許多深具地方特色的冬至食俗。冬至在北方多吃水餃或餛飩,南方多吃湯圓。還有在冬至進補的習慣。在寒冷的天氣裡,為了抵禦嚴冬身體會消耗掉比平常更多的熱量。因此,以高熱量的食品進補,是很符合養生之道的。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今日冬至!數九第一天
    今日冬至!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冬至,不僅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最古老的節氣,也曾經是最隆重的節日,甚至「冬至大如年」。「冬至到,吃水餃」我國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說的就是冬至這一天已經有「年」的氣氛,冬至的夜晚也是一年中最長的,民間還有冬至夜養生覺的說法,就是宜早睡晚起,飲食要好好進補。
  • 冬至節氣 | 過冬至,幸福至!
    二十四節氣 冬 至 冬至,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
  • 生命樹丨冬至到,開啟養生模式
    ,開啟養生模式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冬至時逢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23日, 從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冬至後如何養生,起居飲食該注意哪些要點?記者採訪了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馬鴻斌和魏清琳兩位甘肅省名中醫,談談冬至後的養生攻略。
  • 今日冬至 | 願你三冬暖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
  • 今日冬至|二十四節氣冬至中英雙語介紹
    今日迎來冬至節氣,冬至用英語應該怎麼說?新東方在線英語頻道整理了《今日冬至|二十四節氣冬至中英雙語介紹》,供大家參考。  Winter Solstice, the 22nd solar term, is from December 21 (18:02), 2020 to January 5 (11:23 am) 2021.
  • 魏小廚的冬至節氣幼兒食譜
    過了冬至,太陽光直射點開始向北半球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將逐漸加長,黑夜逐漸縮短,而南半球則相反。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動。」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冬至是24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對人的影響極大,是人體陰陽氣交的關鍵時期。冬令進補多選擇冬至開始,此時進補可發揮最大效應,促進人體陽氣的萌生,消耗相對減少。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
  • 2016年冬至節氣養生微信、簡訊祝福語大全
    2016年冬至節氣養生、微信、簡訊祝福語大全冬至(節氣)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2016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 【二十四節氣】今日冬至
    【二十四節氣】今日冬至 2020-12-21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節氣】冬至一陽生,養好這一天,陽氣充足一整年!
    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我國古時曾以冬至定為子月,即一年的開始。在一天十二時辰中,子時也是人體一陽初生的時間。古代養生修煉非常重視陽氣初生這一時期。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白天慢慢變長,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所以古時冬至也喻意為新生命的開始。
  • 甘肅醫衛丨冬至到,開啟養生模式
    原標題:冬至到, 開啟養生模式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冬至時逢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23日, 從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長。
  • 今日冬至,除了吃餃子,你還要知道這些…
    今日迎來冬至節氣。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