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節氣】冬至一陽生,養生重伏藏!

2020-12-23 澎湃新聞

【曙光·節氣】冬至一陽生,養生重伏藏!

2020-12-21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詩韻 | 節氣

冬至

/許麗莉

窗外凜風窗裡暖,

圍桌拭筆畫消寒。

梅間一點輕盈絡,

爐灶氤氳漫錦盤。

節氣 小百科

2020 WINTER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還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節氣 | 養生

冬至節氣 致病特點

2020 WINTER

冬至之後進入三九,三九是天氣最冷、地面積蓄熱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說法。應對寒冷氣候,健康人身體自我調節模式會相應發生改變,如睡眠時間會有所延長,睡眠質量會相應提高;胃口適當增加,喜食熱量高的食物;寒戰或哆嗦都會激發體內熱量消耗等。對於年老體弱的人群來講,寒邪易痺阻經脈,使行動遲緩或關節肌肉活動受限;寒邪傷及脾胃陽氣,則引發便秘、納差、腹痛等胃腸道功能紊亂症狀;寒主收引,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四肢末梢循環障礙,甚至重要血管血脈痺阻;寒邪傷肺,使肺宣發肅降的功能受損,從而繼發咳痰喘哮等。

冬至節氣 養生建議

2020 WINTER

1.情志調暢:《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冬三月,此為閉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之說。冬至日前後,自然界陰氣最盛,陽氣伏藏,根據天人相應原則,要求我們精神安靜,適當控制情志活動,以免擾動陽氣,使真陽耗散。

2.起居調攝:《千金要方·道林養性》:「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洩陽氣,有損於人也」。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冬日蒸桑拿、洗溫泉、劇烈運動、艾葉足浴、睡電熱毯等熱門「養生活動」不在少數,過度則易使毛孔開而汗大洩,耗傷陽氣,於身體健康百害而無一利。

3.飲食調養:冬至時陽氣初生,火力方微,飲食養生宜順應體內陽氣潛藏,飲食性味宜減鹹增苦,補理脾胃。在飲食選擇上,可以選用牛肉、羊肉、狗肉等血肉有情之品來滋養臟腑,可多吃核桃、芋頭、枸杞、海參、益智仁、杜仲等補益肝腎之品,也可結合藥膳進行調補。

4.運動調節:民諺有云:「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冬日雖寒,仍要根據各人體質特點,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以增強體質,增加防寒能力和抗病能力。但鍛鍊需要避開大風、大寒、大雪、霧露等環境,且謹防疲勞性鍛鍊及過汗性運動。

專家簡介

傅慧婷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傳統中醫科,中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從事中醫內科臨床、教學工作十餘年,擅長在內科雜病如慢性咳喘、過敏性鼻炎、頑固性失眠、復發性口腔潰瘍、月經不調、腰腿痛,慢病大病重病的中醫調理。目前入選上海市中醫藥專門人才培養計劃及上海中醫藥大學杏林傳承項目人才培養計劃,已發表論文19篇,作為副主編編寫論著1本,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

原標題:《【曙光·節氣】冬至一陽生,養生重伏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士材節氣養生——冬至
    士材養生第10期整理:王鑫 校對:周軼群 尹浩 唐曉龍
  • 中醫節氣養生:今日冬至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 【冬至節氣】冬至一陽生,養好這一天,陽氣充足一整年!
    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我國古時曾以冬至定為子月,即一年的開始。在一天十二時辰中,子時也是人體一陽初生的時間。古代養生修煉非常重視陽氣初生這一時期。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白天慢慢變長,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所以古時冬至也喻意為新生命的開始。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三九應該怎麼補?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人們也開始越來越注意養生問題。很多人會說,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變好以後才開始注重養生,其實並不是,早在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起養生問題,在農村中關於養生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節氣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學會分享】冬至一陽生,補陽最佳時
    」,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最早確立,而且古時過冬至的隆重程度,甚至可以媲美春節,因此,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陰至極而一陽生」。一陽初生時,是一個新的起點,一陽初生時如果陽沒生好,或在陽氣仍稚嫩時沒有護持好,一年都矯正不了,要到第二年冬至,新的一陽來,才有可能修復。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冬至時節該如何顧護這「一陽」~物 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 節氣養生篇 || 二十二號節氣——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2或23日交節。
  • 今日冬至,養生要點!
    跟二十四節氣其他節氣一樣,冬至是一個天文和曆法概念,但冬至跟其他節氣又不一樣,它還是一個重要的祭祀節日,一年中,冬至跟除夕、清明和七月十五是一年中四大祭祀日,這一天,民間有燒經、祭祖習俗。在蘇中,冬至又叫做冬節、過冬。
  • 冬至節氣 | 過冬至,幸福至!
    二十四節氣 冬 至 冬至,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
  • 冬至一陽生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 冬至 | 一陽生,迎好運
    冬至又叫「冬節」,是古人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人們在這一天祭祖,彼此賀冬,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養生
    東方華妍倡導國醫茶療  踐行智慧養生冬 至 / Dong Zhi
  • 明日冬至,冬至一陽生,補陽氣最佳時機,錯過等一年!
    古籍《恪遵憲度抄本》: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又名「一陽生」。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東至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度,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
  • 節氣| 冬至:此綿長冬日,願歲月安暖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結。此時眾多蚯蚓交纏在一起,結成塊狀,縮在土裡過冬。
  • 「冬至一陽生」裡的人生哲學,離不開陰陽消長,物極必反的原理!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又稱日至短、冬節、亞歲等。也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越往北白晝時間越短。民間有個俗語叫做「冬至一陽生」,意思是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的陽氣開始慢慢變強,代表下一個循環的開始,是大吉之日。「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是來自於《易經》的十二闢卦,也叫十二消息卦。冬至《易經》的卦象:地雷復,六陰至,一陽生。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時間過得飛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便開始數九,所以冬至的到來,也意味著寒冷冬季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冬至—— 一陽生 麋角解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中國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 冬至節氣:歲寒又冬至,團圓正當時
    【今天,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 2016年冬至節氣養生微信、簡訊祝福語大全
    2016年冬至節氣養生、微信、簡訊祝福語大全冬至(節氣)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2016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 【二十四節氣】冬至,2016年12月21日(農曆十一月廿三)
    ,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一陽生,陰陽轉換的時刻,冬至對應的這個就是復卦,地雷復,最下面一個是陽爻,是一點陽氣萌生的時候,所以古人有這個養生智慧,他就很重視這一天,靜養陽氣,不要幹擾陰陽的轉化和陽氣的萌生。
  • 冬至一陽生,養腎藏精正當時!三九補冬,一碗羊肉湯,滋陰又溫陽
    至此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冬至養生要點則尤為關鍵。飲食重養腎冬令寒氣通於腎,故而冬至到立春的這個階段,重在養腎為主,兼以養陰助陽。3、溫陽冬至一陽生,主要以性溫之品為進補要點,如適當使用牛肉、羊肉、糯米、生薑、韭菜、紅薯等溫熱之品,以補中益氣、通暢氣血。冬令進補,更適合陽虛之人,而陰虛火旺或實火人群則不宜進補,以免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