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又稱日至短、冬節、亞歲等。也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於每年12月21日-23日交節,冬至這天是太陽光照南行的極致,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照對北半球最為傾斜,所以,對於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越往北白晝時間越短。
民間有個俗語叫做「冬至一陽生」,意思是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的陽氣開始慢慢變強,代表下一個循環的開始,是大吉之日。「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是來自於《易經》的十二闢卦,也叫十二消息卦。冬至《易經》的卦象:地雷復,六陰至,一陽生。
如上圖就可以代表「冬至一陽生「的卦象,我們把它稱為地雷復卦。地雷復結構是上坤下震,在此卦中可以看到一個比較特殊的點:六個爻中只有一個陽爻,其它五個全部是陰爻;而唯一的一個陽爻還是原本六個陰爻「陰極變陽」的輪迴中誕生出來的,所以我們就稱之為「六陰至,一陽生」。它們的排列就是根據《易經》中物極必反的原理來排列的。
陰陽變化是《易經》中一個非常核心的理論,那就是陰陽變化,此消彼長。陰極陽生,陽極陰生,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當任何事物發展到了一個極點,都會朝著相反的方向去發展。比如說像冬至這天是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但過了這天,夜晚只會越來越短,萬物的變化無外乎都是陰陽消長。
更有意思的是,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地雷復卦中,只有一個陽爻,而且是剛剛誕生出來的;這與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太陽光線照射的規律是一致的,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但是冬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往北半球移動。北半球的白晝會越來越長,黑夜時間逐漸變短相對應。
冬至這天是一年夜晚最長,白天最短的日子。這一天是「陰極」的,既然是「陰極」,那麼陰陽消長,物極必反,要生一陽。所以,冬至這天就的卦就用地雷復來表示。因為陽爻在主卦內誕生,逐漸往上滋生,所以冬至這天的寓意便是「陰極陽生」。
所以,我們可以得知,「一陽生」是冬至卦—地雷復的核心。而這「一陽生」會給我們很多的啟發,比如:積累好的根基,循序漸進而不冒進地去努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等。
聯想到今年,很多朋友開玩笑的時候都會說「今年最大的成就就是活著」。的確,在2020年中,我們國家經歷了太多的事情。不管是內部的疫情,還是外部的國際壓力,都沒能難倒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人造太陽、九章量子計算機問世、嫦娥二號採集月壤後的順利回家這一個接一個的好消息,都在鼓舞著我們不斷努力前行。
在未來,我們可能還會面臨更殘酷的挑戰,然而我們就像《易經》中的冬至之卦一樣。只要有星星之火,我們便可以燎原。冬至的到來,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又將開始。願你我不斷拼搏,共同努力,一起走向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