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一百四十九。(更多精彩持續更新中……)】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我們先看原文:「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之前我們講過了《黃帝內經》四個篇章。今天開始講《陰陽應象大論》這一篇。
這一篇講什麼?這一篇主要闡發了陰陽五行理論,並且運用了天地人各個方向,反覆說明陰陽五行對於實踐的指導意義。尤其是在臟腑氣血,臨證的脈因證治都做出了具體的論證。(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這一篇非常廣泛,因為非常廣泛,所以叫做大論。而且這篇是以陰陽為理論的主體,而陰陽五行的應用又是用取類比象的方法來進行闡發。所以篇名就叫做《陰陽應象》。
吳昆註解為:「天地之陰陽,人身之血氣。應象者,應乎天地而配乎陰陽五行也。」這就非常詳細的解釋了「陰陽應象」這個詞的意思。這一篇重點是介紹了陰陽的基本概念。
陰陽是我國古代哲學體系中,對於宇宙事物規律認識進行的一種科學的歸納和抽象所總結出來的學說。是事物運動,對立統一兩個方面的概括。象指的是什麼?指的是形象、徵象、應象。《黃帝內經•素問•吳注卷二》裡講的:「應乎天象,而配乎陰陽五行」。就是我剛才講的,這就是應象的意思,這也就是吳昆所註解的這段話的含義。
陰陽應象是指人體的生命活動規律與自然界的四時、五行、陰陽的消長變化,二者之間相應的一種意思。就像《素問注證發微•卷一》裡講的:「此篇以天地之陰陽,萬物之陰陽,合於人身之陰陽,其象相應。」本篇的內容主要是討論了人體臟腑、陰陽五行之氣的運動,取法於自然界的陰陽五行之氣變化的道理。(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所以《素問集注•卷二》裡面所講:「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時五行,寒熱氣味,合人之臟腑形身,清濁氣血,表裡上下,成象成形者,莫不合乎陰陽之道。至於診脈察色,治療針砭,亦皆取法於陰陽,故曰陰陽應象大論。」
那麼為什麼叫大論?我剛才講了,是包羅萬象的意思,闡發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廣泛。《黃帝內經•素問》篇名當中,除了運氣七篇學說中的七篇大論,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七篇大論,這塊主要講五運六氣學說。除此以外,只有兩篇叫做大論,一篇是《陰陽應象大論》,還有就是《四氣調神大論》。這一篇為什麼叫大論?(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主要是因為這一篇的內容非常廣泛,既闡明了陰陽的概念,以及陰陽五行學說的基本運用,又論證了人體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更重要的是闡發了人與自然界相通相應的關係,就是我們之前反覆強調的「天人相應」的關係。因為這一部分內容非常豐富,對於闡發陰陽五行學說非常重要,而且又完整,所以叫做大論。
這一篇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個是闡明了陰陽的基本概念,指出陰陽是對立統一的運動,是自然界的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本源。
第二是闡發了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並且提出了陰陽之間的關係,有對立、互根、升降、消長、轉化等規律,以及陰陽各自的事物屬性和特點。
第三是運用取類比象的方法,將人與自然當中相關的事物進行了五行歸納和歸屬的統一。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四時、五臟、陰陽的整體觀念。這個概念在《金匱真言論》裡也有所闡述,這一篇還會詳細闡述。(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等這兩篇全講完,我把四時、五臟、陰陽的這一部分內容歸攏在一起,給大家再闡述一遍。四時、五臟、陰陽的內容大家理解了之後,後面的大半內容就非常容易理解,這是打開中醫學非常重要的一把鑰匙。
第四點就是取法天地陰陽變化的規律,論證了人體生理、病理、養生、治療等一系列的原理原則。
第五點闡明了診和治。這兩點必須要取法於陰陽。同時也提供了一些臨床上的佐證和一些臨床治療和運用法則。這一篇內容主要就是這五點。所以希望大家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加以留意。(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這篇學會了之後,再聯繫前面的《金匱真言論》,二者結合就把四時、五臟、陰陽的概念梳理的非常清楚了。梳理清楚了之後,再去理解後面的理法方藥,辨證論治這些中醫理念就非常好理解了,而且容易觸類旁通。(未完待續)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一百四十九。(更多精彩持續更新中……)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複數字 2020,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肥胖的一個重要原因(內含解法)
「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養生]適用女性的兩個養血藥方
[精彩推薦]既然吃素這麼好,為什麼你的身體還這麼差?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健康諮詢及講座邀請方式:
方式一:撥打預約電話(每天9:00~17:00接打電話)
010-83069166
010-83069366
方式二:添加微信預約(每天9:00~17:00回復微信)
微信號:pbsyy011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