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丨冬至一陽生,人間又團圓!

2020-12-23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每當冬至來臨,冬像是一位睿智的老人,閱盡繁華,返璞歸真,在簡簡單單的自然裡,蘊藏著它豐富的內容。

而年關將至,情誼更濃,詩人們的心,也被節氣所牽動。嗅著梅香,看著飛雪,那一篇篇飽含深情的古詩,也撫慰了人們千百年!

今天,就跟隨詩詞君的腳步,飲茶觀畫,煮酒品詩,讓我們一起,邂逅冬至日裡那一篇篇絕美的詩詞吧!

《冬至吟二首》

宋·邵雍

冬至天之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元酒味方淡,太音聲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請問庖犧。

冬至 ,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它就像一個轉折點,從這一天起,黑夜漸短,白晝漸長。

這個看似普通的節氣現象,其實悄悄蘊含了一個人生哲理,凡事別做太滿,因為物極必反。

冬至,願你懂得收斂。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人人都說,冬至是一個思鄉的節氣。

因為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眼看著距離春節越來越近,思鄉的情緒也是越來越濃烈,可是迫於世俗的無奈,沒有辦法團圓,又怎能不讓人愁悶!

如果你也想家了,別忘了在冬至這天給家人打個電話,關心一下他們的冷暖,訴說一下自己的情感。

願世間所有的思念,都是在給未來的團圓做鋪墊。

《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牧

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尊前豈解愁家國,輩下惟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說到冬至,最讓人期待的還是那皚皚白雪。

冬漸深,雪漸緊,在料峭的寒風裡,我們欣喜冬至的到來。

寒冷的冬日,或是窗外大雪鵝毛紛飛,或是冬雨濛濛。

冬天,雪可入詩,風可入詩,雨可入詩,甚至,一盞茶,一首歌,一聲感慨,皆可感懷。這樣的冬天,怎會讓人不憐愛?

《謫官辰州冬至日有懷》

唐·戎昱

去年長至在長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歲長安逢至日,下階遙想雪霜寒。

夢隨行伍朝天去,身寄窮荒報國難。

北望南郊消息斷,江頭唯有淚闌幹。

越是到了年底,越是喜歡回憶過往。

歲月匆匆,時光悠悠,經不住似水流年,留不過歲月變遷。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不管發生了什麼事,都是生活的一種考驗,只要經歷了就是財富。

冬至,願你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小歲日對酒吟錢湖州所寄詩》

唐·白居易

獨酌無多興,閒吟有所思。

一杯新歲酒,兩句故人詩。

楊柳初黃日,髭鬚半白時。

蹉跎春氣味,彼此老心知。

歲寒又冬至,團圓正當時,這一天,是陪伴在家人身邊的好日子。

記憶裡,冬至的飯桌上,媽媽總會端來一碗熱騰騰的水餃,或者煮上一鍋香糯可愛的湯圓。全家圍在一起,在一片熱氣騰騰和歡聲笑語裡,美美地度過最長的冬夜。

無論天氣多麼寒冷,風雪多麼凜冽,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心總是溫暖的。

《滿江紅·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燻葉氣、玉筒吹谷。

新陽後、便佔新歲,吉雲清。

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

笑強顏、風物豈非痴,終非俗。

清晝永,使眠熟。門外事,何時足。

且團奕同社,笑歌相屬。

著意調停雲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

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太陽晚晚升起,卻又早早落下,是全年最「偷懶」的時候。

天蒙蒙的清晨,人們躲在被窩裡,沒有耀眼的陽光,再眯眼小憩一會兒;傍晚時分,月亮早已偷偷掛在雲梢,提示你,別熬夜,該早點歇一歇了。

其實冬至就像是,大自然對辛勤勞動了一年的人們的饋贈,它告訴我們:生活需要留點空白,沒必要把每一天都填的太滿。

太忙碌的人生不一定成功,但一定會疲憊。適當留白,給自己空間休息和思考,才有餘力創造更精彩的人生。

《小 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萬物收藏,難免有一種蕭瑟之感。

可萬物終要輪迴,四季終要變換;所有的事物,都要有一個過程;所有的經歷,都是一種懂得。

命運如溪,峰迴路轉,九曲連環。少了轉折,也淡了浪花的激越;多了磨難,也濃了人生的亮色。

所有的過往,都是歲月的一種恩賜。

願陽光暖一點,再暖一點,

願日子慢一些,再慢一些,

在漫長的歲月裡,

願陪你看一路風景,

只聞花香,不言悲歡。

冬至,願所有的美好如約而至。

相關焦點

  • 小布說節氣丨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今天你打算怎麼過?
    小布說節氣丨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今天你打算怎麼過?冬至節氣冬至又叫「冬節」是古人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人們在這一天祭祖,彼此賀冬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隴南詩詞】2020年:回顧冬至
    冬至魚夏雄冬至苦寒來,冰天冷雪摧。閒愁隨夜短,九九盼春回。冬至秦波冬至無寒意,心隨六出飛。團圓香餃問,遠客幾時歸。最是人間煙火氣,包容吐納喜憂聲。【中呂•山坡羊】冬至自嘲張桂琴欣逢冬至,時光飛逝,白駒過隙年關至。半生痴,做人直,相夫教子全身事,一介書生忙碌不止。忙,工作詩;閒,家務詩。 【巫山一段雲】冬至隨筆趙金貴冬至生陽日,眉梢喜若年。滾湯餃子慶團圓。
  • 冬至一陽生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而且從冬至日起開始「進九」。農曆參照地雷復卦,稱為冬至一陽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冬至日是數九的第一天,並不是最冷的時候,因為地球表面有大氣和水分,能夠儲存熱量,並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積熱」。
  • 【學會分享】冬至一陽生,補陽最佳時
    【學會分享】冬至一陽生,補陽最佳時 2020-12-21 15: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一陽生」裡的人生哲學,離不開陰陽消長,物極必反的原理!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又稱日至短、冬節、亞歲等。也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越往北白晝時間越短。民間有個俗語叫做「冬至一陽生」,意思是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的陽氣開始慢慢變強,代表下一個循環的開始,是大吉之日。「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是來自於《易經》的十二闢卦,也叫十二消息卦。冬至《易經》的卦象:地雷復,六陰至,一陽生。
  • 冬至後,共團圓
    冬至。是24節氣中第22個節氣 。古人云:冬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矣。冬至,意味著天氣更加寒冷了,下雪的可能性更大,次數也逐漸增多。冬至時節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冬至之日「蚯蚓結」,蚯蚓感陰氣蜷曲,感陽氣舒展,六陰寒極時,糾如繩結。二候麋角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逐漸退而解角。
  • 今日冬至丨冬已至,願幸福如約而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2020年12月21日庚子年農曆十一月初七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二候麋角解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到陰陽變化而解角。三候水泉動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 【曙光·節氣】冬至一陽生,養生重伏藏!
    【曙光·節氣】冬至一陽生,養生重伏藏!冬至還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節氣 | 養生
  • 冬至 | 一陽生,迎好運
    古籍《恪遵憲度抄本》: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冬至日雖基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多,冬至後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
  • 冬至詩詞三十首
    整理了30首古代冬至詩詞,讓大家在寒冬裡過節之際,也能感受到文化韻味的薰陶。(來源:四季美文)3.邯鄲冬至夜(唐)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7.冬至日遇京使(唐)杜牧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尊前豈解愁家國,輩下惟能憶弟兄。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時間過得飛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便開始數九,所以冬至的到來,也意味著寒冷冬季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十二首冬至詩詞|日日數到暖,靜候春日來
    十二首冬至詩詞|日日數到暖,靜候春日來 >心中裝著對春的期盼 日日數到暖 靜候春日來 在民間,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唐宋時期的文人墨客, 留下了很多與冬至有關的詩詞 十二首冬至詩詞,一起來讀讀看 冬至
  • 冬至節氣:歲寒又冬至,團圓正當時
    ①冬至,「數九寒天」開始;②冬至是北半球全年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③冬至節氣第一天,即一九第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④「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北方會吃水餃,南方則有吃冬至湯圓、長線面的習慣。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三九應該怎麼補?
    很多人會說,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變好以後才開始注重養生,其實並不是,早在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起養生問題,在農村中關於養生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節氣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是三九,我們應該怎麼補呢?
  • 【二十四節氣】冬至,2016年12月21日(農曆十一月廿三)
    ,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一陽生,陰陽轉換的時刻,冬至對應的這個就是復卦,地雷復,最下面一個是陽爻,是一點陽氣萌生的時候,所以古人有這個養生智慧,他就很重視這一天,靜養陽氣,不要幹擾陰陽的轉化和陽氣的萌生。
  • 冬至問候圖片冬至詩詞句子 2020古代描寫冬至的古詩詞經典
    冬至問候圖片冬至詩詞句子 2020古代描寫冬至的古詩詞經典時間:2020-12-21 00: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問候圖片冬至詩詞句子 2020古代描寫冬至的古詩詞經典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 冬至—— 一陽生 麋角解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中國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 冬至日短,穠情悠長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節氣。3000多年前的西周,周公用土圭法測得河南洛邑為天下中心的位置,名曰「土中」。在「土中」立一標杆,正午日影最長日即為冬至日。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相當於春節。後來實施夏曆。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稱之為「亞歲」。
  • 山林周刊 | 冬至:此綿長冬日,小鎮美好不期而遇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一個。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因為是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由周到秦,都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也就是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但冬至依然是個大節,正所謂「冬至大如年」。在這天,古人先祭祖,後彼此賀冬。
  • 冬至,邂逅最美冬至詩詞
    冬至「一陽生」。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