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陽生,養腎藏精正當時!三九補冬,一碗羊肉湯,滋陰又溫陽

2020-12-23 大家中醫

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陰寒至極時,寒冬節至。太陽至此運行至黃經270°,所謂「冬」者,陰也;至者,極也,值此陰陽轉化的節點,陰極陽生,循環往復,「一陽」始生。

冬至日,日南至,至此而後,晝漸長,夜漸短,陰極而至,陽氣萌生。其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皆為陰物感陽生而萌動。

冬至大如年,便孕載著歷史的沉澱。民間延續古法,必有祭祀賀冬之禮,以求明年風調雨順;冬至入九,文人便自創「數九歌」,畫」九九消寒圖「,取九九消寒之意,以消磨漫長寒冬日,待來年餘寒消盡暖回日。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消寒歌

冬至食俗,南北略有差異。民間素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的說法。談到習俗,數南方地區愛吃湯圓,象徵團團圓圓,而其主料糯米更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之意;北方常吃餃子,意為「交子之半」,也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所創「祛寒嬌耳湯」,以強體禦寒。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至此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冬至養生要點則尤為關鍵。

飲食重養腎

冬令寒氣通於腎,故而冬至到立春的這個階段,重在養腎為主,兼以養陰助陽。

1、養腎

黑色通於腎,故而冬至以後可多吃些如黑豆、黑芝麻、木耳、黑米、紫菜等食物;另外,堅果性偏熱,有補益腎精之效,可適量食用如核桃、杏仁、慄子等堅果。

2、滋陰

中醫認為「秋冬養陰」,冬季氣候乾燥,且人們進補過度,容易損耗陰液,故而應多食滋陰潤燥之物,如白菜、蘿蔔、銀耳、蓮子、阿膠、山藥、紅棗等。

除此之外,在此時節,飲食不宜過鹹以傷腎,且需少食肥甘厚膩、辛辣燥熱之品,以免擾動相火,瘀堵脾胃運化之通路。

3、溫陽

冬至一陽生,主要以性溫之品為進補要點,如適當使用牛肉、羊肉、糯米、生薑、韭菜、紅薯等溫熱之品,以補中益氣、通暢氣血。

冬令進補,更適合陽虛之人,而陰虛火旺或實火人群則不宜進補,以免上火。

【冬令溫補膳食——羊肉湯】

冬至是食羊肉湯的時節,若屬經典膳食,必當《金匱要略》中的當歸生薑羊肉湯,值此以其原方稍做改良,以補養心陽。

材料:羊肉、當歸、生薑、黃芪、熟地、大棗、山藥。

做法:

羊肉切塊焯水,去除血沫腥味;當歸、黃芪、熟地浸泡半小時,山藥去皮切塊,大棗洗淨;起鍋加入開水,放入羊肉、當歸、黃芪、熟地,大火煮開;放入山藥、大棗、黃酒,轉小火煲30分鐘;待羊肉軟爛之時,加入適量鹽、胡椒粉即可。作用:此湯中羊肉主補虛,生薑溫中散寒,當歸養血止痛,熟地平衡燥性,整體有溫補脾胃、補益氣血之功。

起居當養藏

1、子時當沉睡

冬至日,陰極而陽初生,關鍵在「養藏」。故而起居當早睡晚起,尤以子時一陽生之時,必當沉睡,以固藏陽氣。

2、重避寒保暖

俗話說,冬至「商旅不行」,此時人體陽氣雖值初萌,但仍較弱。故而外出時需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寒邪侵襲人體。

「寒從腳起」,故而每晚睡前可用熱水泡腳,按摩腳心湧泉穴,以疏通經絡、溫腎助陽,泡至微微出汗為宜,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大汗耗傷津液。

鍛鍊需固陽

1、天灸即曬背

冬令養生,有一個很簡單的方式,便是天灸,即曬背。選取每日上午至中午陽光最好的時段,雙手抱膝,背對窗外,均勻呼吸,讓陽光照向背部。

背部是人體的督脈和太陽經,經常曬背部,有助於通暢此二經之氣血;且背部是人體的陽中之陽,經常曬背,有助於補益陽氣,抵禦風寒之邪。

2、運動當適度

冬令運動,講求動中求靜,保證「慢、緩、少」的原則,強度以微勞、微適、微汗為宜,以免損傷陽氣。如快走、慢跑、八段錦、太極拳、站樁等,都是比較適合的運動,可以放鬆身心,幫助陽氣的生發。

最後,冬至養生,仍需遵循養藏之道,情志調養當需「靜養」,以保持心情的安寧、清淨、調暢,追求「恬淡虛無」的境界,以刨除雜念,平息神志,養護心陽。

相關焦點

  • 冬至—— 一陽生 麋角解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 冬至一陽生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完全換成冬季星空,而且從今天開始「進九」。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比較常見的是,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曲阜、鄒城,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餃最為常見。
  • 溫陽除寒:當歸生薑羊肉湯
  • 【學會分享】冬至一陽生,補陽最佳時
    冬至,「陰至極而一陽生」。一陽初生時,是一個新的起點,一陽初生時如果陽沒生好,或在陽氣仍稚嫩時沒有護持好,一年都矯正不了,要到第二年冬至,新的一陽來,才有可能修復。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冬至時節該如何顧護這「一陽」~物 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 入冬溫補 暖暖養生 茱萸羊肉湯 一碗入魂!
    天寒陰鬱,這段時間,宜養正氣,煮羊肉湯,下猛料。為一年的陰陽交接助力。今天發這個羊肉湯,有小太陽的作用。體內有一輪小太陽,溫煦四肢,明潤氣色,這就是古人說的「正氣存焉」。功效:溫陽除寒、培植生命力「當歸溫補肝血,生薑溫陽散寒,羊肉溫補肝陽,滋補木中生氣,以助升達。加生薑以行其寒滯,故諸病皆愈也。」——《圓運動的古中醫學》說此方。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湯大補氣血,補血虛,除寒痛。
  • 冬至·養生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古人認為自這天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即下一個循環開始了,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故為「大吉之日」。其他問題:流行感冒和摔傷問題(不要小看摔倒,我國每年約有4000萬65歲以上的老人跌倒,每萬人中便有8位老人因跌倒死亡)。所以防寒就暖、解鬱潤燥是冬至節氣調理的首要方向。冬至·傳統茗茶冬季喝紅茶可以有效幫助預防感冒。
  • 冬至養生分年齡,溫陽進補要科學
    轉眼之間二0二0年的冬至節氣到了。冬至又稱"冬節",是指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冬至節氣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寒冷的時段,也是人們常說的"進九"之期。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並且有道賀冬至的風俗,北方有冬至吃餃子、吃餛飩的風俗,南方則在冬至節氣吃米糰的習俗。成都盆地的人們都喜歡在冬至節氣吃羊肉以進補養生。
  • 氣始於冬至推薦冬日進補第一方:當歸生薑羊肉湯
    『冬 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冬至二候麋角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動|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候,即我國農曆把一年分為四個季節、二十四個節氣和七十二侯。五日為一侯,三侯為一氣,六氣為一時,四時為一年。)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三九應該怎麼補?
    很多人會說,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變好以後才開始注重養生,其實並不是,早在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起養生問題,在農村中關於養生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節氣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是三九,我們應該怎麼補呢?
  • 成都過往 除了一碗滾燙的羊肉湯,成都的冬至,本就是一場歡宴
    冬至這天是一年當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夜晚佔據了全天的大半。黑夜給成都人黑色的眼睛,可是他們只想尋找羊肉湯。成都人講究冬至要喝羊肉湯,但成都羊肉湯都打著簡陽的旗號。然而成都的冬至,本不僅是羊肉湯。目前對成都冬至節俗最早的記錄該是元代的費著所寫的《歲華紀麗譜》,所記的都是成都的南宋舊事,對歲時活動的記錄,頗為詳細。南宋的成都冬至,毫無例外的成為了一個宴樂的由頭,當時成都地方長官,在冬至日要在大慈寺設宴。
  • 【曙光·節氣】冬至一陽生,養生重伏藏!
    【曙光·節氣】冬至一陽生,養生重伏藏!冬至節氣 養生建議2020 WINTER1.情志調暢:《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冬三月,此為閉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之說。
  • 【冬至節氣】冬至一陽生,養好這一天,陽氣充足一整年!
    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我國古時曾以冬至定為子月,即一年的開始。在一天十二時辰中,子時也是人體一陽初生的時間。古代養生修煉非常重視陽氣初生這一時期。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白天慢慢變長,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所以古時冬至也喻意為新生命的開始。
  • 明日冬至,冬至一陽生,補陽氣最佳時機,錯過等一年!
    古籍《恪遵憲度抄本》: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又名「一陽生」。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東至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度,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
  • 今日冬至 | 陽光返場,寧波本周最高氣溫有望回到18℃
    自冬至開始,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我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 冬至,一碗羊肉湯大受奉賢人的歡迎!今年羊肉價格還會漲嗎?
    冬至,一碗羊肉湯大受奉賢人的歡迎!今年羊肉價格還會漲嗎?寒冷的冬天裡,吃上一口美味的白切羊肉、喝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湯,絕對是吃貨們的一大美事。今天是正冬至,不少市民有冬至裡吃羊肉喝羊湯的習慣。從開門營業到中午,在通陽路上的這家羊肉專賣店,來買羊肉的顧客就沒間斷過。
  • 冬至時節話養生
    在北方,冬至喜歡吃餃子、餛飩;在南方,人們則認為冬至吃湯圓才是必不可少的。當然也有例外,譬如在如今山東省滕州地區,當地人民喜歡冬至日喝羊肉湯,有驅除寒冷之意。       從冬至開始,我國傳統就有「數九」的習俗,即從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為一段,即從「一九」至「九九」,共計八十一天,而段位越高其寒冷程度愈深,這便是「數九寒天」而後就告別冬天。
  • 詩詞丨冬至一陽生,人間又團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每當冬至來臨,冬像是一位睿智的老人,閱盡繁華,返璞歸真,在簡簡單單的自然裡,蘊藏著它豐富的內容。
  • 今日冬至 | 宜補補漏,藏藏精.
    陽氣初生,山中泉水已感受到陽氣之溫熱,雖然還是冰雪苦寒,但冰面之下已有泉水在流動。冬至是特別需要養一養的因為「氣始於冬至」▼自古節就是「劫」,節氣轉換的點上人要尤其注意,更何況冬至是全年陰陽轉換的「點」。冬主收藏,收藏對生命來說就是——歸根,而歸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睡眠。
  • 肖延齡教授:冬至時節話養生
    在北方,冬至喜歡吃餃子、餛飩;在南方,人們則認為冬至吃湯圓才是必不可少的。當然也有例外,譬如在如今山東省滕州地區,當地人民喜歡冬至日喝羊肉湯,有驅除寒冷之意。冬季是各種疾病易發的季節,隨著冬季氣溫下降,天氣乾燥,人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隨之下降,寒氣入侵,容易誘發各種疾病。冬至意味著一年中最冷時候的到來,數九寒天從此開始,是養生保健的最佳時期。
  • 冬已至,春不遠!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
    今日(12月21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冬至是一年當中夜最長的日子今天,家家戶戶相聚團圓以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和餃子將溫暖品嘗「冬至一陽生」,這一天,天地間的陰氣盛極,而陰陽本為同根一體,陰到了極致,就會轉化為陽。此時,人體的生理狀態亦然,因此,冬至養生,不僅要護陰還需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