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生分年齡,溫陽進補要科學

2021-02-17 陳立翠工作室

冬至養生分年齡,溫陽進補要科學

(冬季節氣健康保健常識之四)


尊敬的朋友們好!轉眼之間二0二0年的冬至節氣到了。冬至又稱"冬節",是指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冬至節氣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寒冷的時段,也是人們常說的"進九"之期。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並且有道賀冬至的風俗,北方有冬至吃餃子、吃餛飩的風俗,南方則在冬至節氣吃米糰的習俗。成都盆地的人們都喜歡在冬至節氣吃羊肉以進補養生。

今天我以"冬至養生分年齡,溫陽進補要科學"的話題,也是在當前常態防疫防感情況下,只談進食溫補為主,作為我回應廣大朋友們的要求,以此代我送給朋友們冬至時節溫暖的祝福!

一、冬至時節進食溫陽滋補之品要論年齡。


1、冬至時節老年朋友進食溫補之品宜溫補腎陽:

 老年朋友們一般有都不同程度地出現夜尿頻多,腰膝酸軟,氣短咳嗽,骨質疏鬆等腎氣虛弱等症狀。因為腎主藏精、主納氣及主骨生髓。故老年人在冬天裡適當溫陽補腎,可預防多種慢性疾病。冬至時節可適當配食烏龜、甲魚、黑豆、黑芝麻、核桃、枸杞、牛肉、羊肉等品。

2、冬至時節中年人根據自身體質適當進食滋補腎精之品。


中年朋友們多因工作勞累,年底加班尚多,也是腎虛的主要人群。可利用冬至時節的進食溫補腎精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羊肉、核桃、板慄等,對腎氣虛寒溫重者尤為有益。還可適當進食具有補腎功能的水果,如桂圓、芡實、蓮米、桑椹等陰陽互補之品。

  3、小寶貝兒們冬至時節要吃好穿暖.


尤其要保證旦白質食品如牛奶、蛋類、魚類、豆類、花生等攝入,以保證熱量防寒保暖,平安過冬。

特別提示:但是陰虛內熱體質的朋友們,雖處寒冷冬季,也不宜過多進食辛辣乾燥之品,更不能過多溫補。特別是扁桃體經常發炎的小孩更不宜過多溫補。

 二、冬至節氣進食羊肉溫陽滋補要科學。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都習慣吃上羊肉及各種滋補食品。

北方地區還有冬至宰羊的習俗。成都地區就更熱衷於羊肉湯鍋。

今年因潤月低溫早到,防疫防感宅家則早己有人吃上自製羊肉湯鍋。

羊肉雖溫補但進食要科學。



 1、羊肉性溫是冷天暖身的佳好食品,但辛燥調味配料宜少量。

 羊肉在《本草綱目》中,是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上佳補品。冬至吃羊肉可驅散寒冷、溫暖心胃。羊肉還有補益氣血、滋養肝臟、改善血液循環的功效,常吃可滋潤肌膚。羊肉溫補,在烹調羊肉時應少放辣椒、胡椒、生薑、丁香、茴香等辛溫燥熱的調味之品以防過辛過燥。       

 2、部分病症應忌食羊肉。

(1)經常口舌糜爛、眼睛紅、口苦、煩躁、咽喉幹痛、牙齦腫痛或腹瀉者忌吃羊肉。

(2)有外感、咳嗽、咽喉腫痛等病症的不宜進食羊肉。

(3)今冬新冠疫情散在,盆地季節性流感病人較多,生病者不得進食羊肉。

(4)肺熱陽盛體質者,經常扁桃體紅腫,大便乾結的不得進食羊肉、牛肉。

3、羊肉不宜與下列食品同食:

  (1)羊肉不與西瓜同食:

進食羊肉後再進食西瓜容易"傷陽氣",是因為羊肉性味甘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之品,進食後不僅大大降低羊肉的溫補作用,且有礙脾胃運化功能。

  (2)羊肉不與茶同食:

羊肉中蛋白質含量豐富,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羊肉時喝茶,會產生鞣酸蛋白質,使腸的蠕動減弱,大便水分減少,進而誘發便秘。

三、冬至時節也是服用體質膏方和體質食療湯品的好時機:

  現在很多朋友都喜歡冬季進補用膏方,但本人從不主張朋友們盲目服食膏方。膏方主要適用於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的調體治病。同時服食膏方需要根據個人體質辯證開方,不是直接去藥店買來服用。

 1、體質膏方論體施膏,四季皆可用:


體質膏方是個性化的藥方,素體很差,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才適合服膏方。況且有膏方適應症的人群也不只是在冬至服用,四季均可服用個體膏方。         

 冬至時節服用體質膏方一般適合耐春夏不耐秋冬的陽虛體質,可以先找體質辨識專家辨別體質,論體質開膏方。

2、冬至時節天氣寒冷,可選用食療湯品保冬季溫暖。

(1)適用於陽虛體質者:


臨床常見身體不暖,精神不振、手腳發涼,食療原則宜溫補脾腎。

可選用生薑、陳皮、核桃、花生、菌子、豬肉、羊肉、牛肉、雞肉、狗肉等。

可自制生薑羊肉湯(可適當加大生薑用量),牛肉蘿蔔湯(可加番茄),核桃花生豬蹄湯,菌子排骨湯等。

(2)氣血兩虛體質者:



臨床可見面色蒼白,唇色淡白,頭髮枯黃,神疲乏力,月經量少或閉經,多見大病或手術後康復階段。食療原則宜益氣補血。

可選用九制熟地、九制黃精、桂元肉、構杞、西洋參、黨參、大棗、白朮、淮山、當歸、黃芪、陳皮等,加入仔雞,豬肉、豬蹄、豬排、鯽魚、鯰魚、羊肉等燉湯。

如黃芪瘦肉湯,當歸仔雞湯,陳皮鯽魚湯,黨參豬蹄湯等,當歸生薑羊肉湯(生薑應少放)。


祝福我尊敬的朋友們、可愛的小寶貝兒們冬至節快樂!冬天溫暖安康!

相關焦點

  • 冬至一陽生,養腎藏精正當時!三九補冬,一碗羊肉湯,滋陰又溫陽
    冬至日,日南至,至此而後,晝漸長,夜漸短,陰極而至,陽氣萌生。其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皆為陰物感陽生而萌動。冬至大如年,便孕載著歷史的沉澱。——九九消寒歌冬至食俗,南北略有差異。民間素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的說法。談到習俗,數南方地區愛吃湯圓,象徵團團圓圓,而其主料糯米更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之意;北方常吃餃子,意為「交子之半」,也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所創「祛寒嬌耳湯」,以強體禦寒。
  • 冬至,進補溫潤滋補湯,來年打虎!
    .→ 點選「設為星標 ★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廣東民間更有冬至大過年之說,但在不同的區域,過節習俗也多有不同,南方和北方有明顯的差別。冬至到,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俗語有說「冬至進補,來年打虎」的諺語,因為冬至過後,就會進入數九寒天,這時候,飲食上是要多吃一些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來增加營養,以備抵禦嚴寒。
  • 冬至要抓住養生關鍵期!飲食上要進補,起居上勤曬被褥
    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也是自然界陰陽轉化和交接的節點,此時陰氣到達極點,陽氣開始萌生,故有「冬至一陽生」之說。在我國古代,冬至是一個重要節日,老百姓稱其為「長至節」「亞歲」。冬至節氣是養生保健的大好時機和關鍵時期。
  • 冬至到「數九寒天」正式開啟 宜早睡晚起合理進補
    12月21日進入冬至節氣,這一天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也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來臨,「數九寒天」正式開啟。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大不同,北方地區多流傳這樣的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久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冬至進補最關鍵!身體恢復來年少病痛~
    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由於冬至陽生,所以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冬至,是進補的關鍵時刻。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古代養生修煉非常重視陽氣初生這一時期,認為陽氣初生時,要像農民育苗一樣小心保護,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
  • 2018冬至吃什麼養生 冬至適合吃什麼進補 南方北方冬至吃什麼習俗
    南方冬至要吃湯圓,北方冬至則要吃餃子,而每個地區冬至的習俗都不一樣,說到養生,冬至適合吃什麼進補呢?
  • 冬至養生聊一聊那些不能做的事!冬至就一定要進補嗎?
    4.無病也要跟風補是藥就有三分毒,即便是藥食同源的某些中藥,如果用不對,對身體也是一種負擔。對於沒有任何疾病的人來說,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會傷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另外,補藥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 俗話說「冬至夜」進補有助於健康,「冬至夜」指的又是哪一時間?
    在我國南方有冬至夜進補的習俗,在舊時上海更是有「冬至夜裡一塊肉,譬如不冬至」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在「冬至夜」這天呢,如果進食肉食等食物,有助於健壯身體,增強抗寒能力,所以有在這個時間進補肉食的說法,那麼大家知道「冬至夜」到底指的是哪一天嗎?
  • 氣始於冬至推薦冬日進補第一方:當歸生薑羊肉湯
    (圖片來源:www.pexels.com)冬至·食養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古人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而夜晚最長的一天,此時也是陰氣最盛而陽氣最弱的時候,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即下一個循環開始了,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冬至養生要護陽保暖,防寒邪擾動陽氣;要靜攝守志,讓陽氣得以內藏;要以艾灸扶陽,助陽氣順利萌生;要補益膳食,滋陰養陽御風寒。
  • 冬至開啟「數九寒天」 宜早睡晚起食俗進補
    冬至子時陽已生,道隨陽長物將萌。冬至節氣 一年一度的傳統「冬至」節氣又到啦,冬至俗稱「數九」、「亞歲」,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充滿智慧的古人就用土圭測定出了冬至日的時間,「冬至」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定下來的節氣。
  • 【盛星醫藥】冬至進補最關鍵!身體恢復來年少病痛~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大如年,是因為冬至在歷史上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元旦,過去人們把冬至當做新年的開始,農曆十一月就等同於現在的正月,所以冬至也是下一個循環的開始。
  • 「督督微課堂」冬至,一年中的進補好時機
    一說到進補有些人立刻想到了人參、鹿茸這些名貴的藥材其實,藥補不如食物最普通的食物也是最好的「藥」冬至後進補吃點啥好?今天《督督微課堂》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冬至,應該如何進補冬至,適合吃哪些食物?冬季養生飲食的總原則應該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趨勢為根本。那麼,冬至時期吃哪些食物更合適呢?
  • 冬至小兒進補,我們是「凍」真格的
    冬至小兒進補,我們是「凍」真格的 2020-12-2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學會分享】冬至一陽生,補陽最佳時
    冬至,「陰至極而一陽生」。一陽初生時,是一個新的起點,一陽初生時如果陽沒生好,或在陽氣仍稚嫩時沒有護持好,一年都矯正不了,要到第二年冬至,新的一陽來,才有可能修復。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冬至時節該如何顧護這「一陽」~物 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 今日冬至,楚小布請你吃餃子
    在冬至這一天,中國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北方大部分地區會吃餃子、南方會吃湯圓。冬至到,吃水餃你喜歡什麼餡的餃子?快跟著小布的海報從一鍋餃子的生熟演變品嘗冬至的味道進入冬至,天氣更冷,晝時更短。根據冬至的節氣特點,中醫認為應當順應「冬月閉藏」的特性,調整自己和家人的起居和飲食。有哪些養生妙法呢?一起來看看吧。
  • 冬至,最後的進補時機!記好10個一,來年無病痛!
    冬至後進補吃點啥好?給你推薦點身邊最普通的食物和最簡單的養生法。慄子可用於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是不錯的冬季進補佳餚。中醫認為蘿蔔能下氣,消食,除疾潤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也就是說,它具有清潔腸胃的作用。每個月吃上幾次,既能增強腸胃之氣,又能將體內淤積的毒素、濁氣通過大小便排出去。冬季喝粥是一個溫暖胃部又助消化的簡單而有效的食療方法,推薦茯苓薏仁粥,特別適合在冬季食用。
  • 冬至時節話養生
    進入冬至節氣之後,數九寒天,也是養生防病的最佳時機,因此,冬至節氣養生,要抓住以下幾方面要點:       中醫學認為,冬至是天地萬物陽氣漸長的時節,這時的養生之道,應當以溫腎補精為主。       補腎要分清補腎陰與補腎陽,不分陰陽亂補,不僅起不到冬補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加重陰虛或陽虛。
  • 冬至將至,健康過冬幾個細節不容忽視 - 河青新聞網——河北青年最...
    河青新聞網訊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此時陰氣達到極點,過了冬至,白天開始變長,陽氣開始上升。此時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
  • 冬至—— 一陽生 麋角解
    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樞的日子,這一天之後,陰氣漸消,陽氣漸長。冬至,皇帝到天壇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裡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