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生分年齡,溫陽進補要科學
(冬季節氣健康保健常識之四)
尊敬的朋友們好!轉眼之間二0二0年的冬至節氣到了。冬至又稱"冬節",是指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冬至節氣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寒冷的時段,也是人們常說的"進九"之期。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並且有道賀冬至的風俗,北方有冬至吃餃子、吃餛飩的風俗,南方則在冬至節氣吃米糰的習俗。成都盆地的人們都喜歡在冬至節氣吃羊肉以進補養生。
今天我以"冬至養生分年齡,溫陽進補要科學"的話題,也是在當前常態防疫防感情況下,只談進食溫補為主,作為我回應廣大朋友們的要求,以此代我送給朋友們冬至時節溫暖的祝福!
一、冬至時節進食溫陽滋補之品要論年齡。
1、冬至時節老年朋友進食溫補之品宜溫補腎陽:
老年朋友們一般有都不同程度地出現夜尿頻多,腰膝酸軟,氣短咳嗽,骨質疏鬆等腎氣虛弱等症狀。因為腎主藏精、主納氣及主骨生髓。故老年人在冬天裡適當溫陽補腎,可預防多種慢性疾病。冬至時節可適當配食烏龜、甲魚、黑豆、黑芝麻、核桃、枸杞、牛肉、羊肉等品。
2、冬至時節中年人可根據自身體質適當進食滋補腎精之品。
中年朋友們多因工作勞累,年底加班尚多,也是腎虛的主要人群。可利用冬至時節的進食溫補腎精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羊肉、核桃、板慄等,對腎氣虛寒溫重者尤為有益。還可適當進食具有補腎功能的水果,如桂圓、芡實、蓮米、桑椹等陰陽互補之品。
3、小寶貝兒們冬至時節要吃好穿暖.
尤其要保證旦白質食品如牛奶、蛋類、魚類、豆類、花生等攝入,以保證熱量防寒保暖,平安過冬。
特別提示:但是陰虛內熱體質的朋友們,雖處寒冷冬季,也不宜過多進食辛辣乾燥之品,更不能過多溫補。特別是扁桃體經常發炎的小孩更不宜過多溫補。
二、冬至節氣進食羊肉溫陽滋補要科學。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都習慣吃上羊肉及各種滋補食品。
北方地區還有冬至宰羊的習俗。成都地區就更熱衷於羊肉湯鍋。
今年因潤月低溫早到,防疫防感宅家則早己有人吃上自製羊肉湯鍋。
羊肉雖溫補但進食要科學。
1、羊肉性溫是冷天暖身的佳好食品,但辛燥調味配料宜少量。
羊肉在《本草綱目》中,是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上佳補品。冬至吃羊肉可驅散寒冷、溫暖心胃。羊肉還有補益氣血、滋養肝臟、改善血液循環的功效,常吃可滋潤肌膚。羊肉溫補,在烹調羊肉時應少放辣椒、胡椒、生薑、丁香、茴香等辛溫燥熱的調味之品以防過辛過燥。
2、部分病症應忌食羊肉。
(1)經常口舌糜爛、眼睛紅、口苦、煩躁、咽喉幹痛、牙齦腫痛或腹瀉者忌吃羊肉。
(2)有外感、咳嗽、咽喉腫痛等病症的不宜進食羊肉。
(3)今冬新冠疫情散在,盆地季節性流感病人較多,生病者不得進食羊肉。
(4)肺熱陽盛體質者,經常扁桃體紅腫,大便乾結的不得進食羊肉、牛肉。
3、羊肉不宜與下列食品同食:
(1)羊肉不與西瓜同食:
進食羊肉後再進食西瓜容易"傷陽氣",是因為羊肉性味甘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之品,進食後不僅大大降低羊肉的溫補作用,且有礙脾胃運化功能。
(2)羊肉不與茶同食:
羊肉中蛋白質含量豐富,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羊肉時喝茶,會產生鞣酸蛋白質,使腸的蠕動減弱,大便水分減少,進而誘發便秘。
三、冬至時節也是服用體質膏方和體質食療湯品的好時機:
現在很多朋友都喜歡冬季進補用膏方,但本人從不主張朋友們盲目服食膏方。膏方主要適用於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的調體治病。同時服食膏方需要根據個人體質辯證開方,不是直接去藥店買來服用。
1、體質膏方論體施膏,四季皆可用:
體質膏方是個性化的藥方,素體很差,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才適合服膏方。況且有膏方適應症的人群也不只是在冬至服用,四季均可服用個體膏方。
冬至時節服用體質膏方一般適合耐春夏不耐秋冬的陽虛體質,可以先找體質辨識專家辨別體質,論體質開膏方。
2、冬至時節天氣寒冷,可選用食療湯品保冬季溫暖。
(1)適用於陽虛體質者:
臨床常見身體不暖,精神不振、手腳發涼,食療原則宜溫補脾腎。
可選用生薑、陳皮、核桃、花生、菌子、豬肉、羊肉、牛肉、雞肉、狗肉等。
可自制生薑羊肉湯(可適當加大生薑用量),牛肉蘿蔔湯(可加番茄),核桃花生豬蹄湯,菌子排骨湯等。
(2)氣血兩虛體質者:
臨床可見面色蒼白,唇色淡白,頭髮枯黃,神疲乏力,月經量少或閉經,多見大病或手術後康復階段。食療原則宜益氣補血。
可選用九制熟地、九制黃精、桂元肉、構杞、西洋參、黨參、大棗、白朮、淮山、當歸、黃芪、陳皮等,加入仔雞,豬肉、豬蹄、豬排、鯽魚、鯰魚、羊肉等燉湯。
如黃芪瘦肉湯,當歸仔雞湯,陳皮鯽魚湯,黨參豬蹄湯等,當歸生薑羊肉湯(生薑應少放)。
祝福我尊敬的朋友們、可愛的小寶貝兒們冬至節快樂!冬天溫暖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