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材節氣養生——冬至

2021-02-12 士材學派

士材養生第10期

整理:王鑫 校對:周軼群 尹浩 唐曉龍

        中醫養生講究天人相應,冬至這一天對於北半球的人們來說,太陽慢慢要從地球的南回歸線慢慢我們靠近,也正是從這個節氣開始,陽氣正在逐步恢復,所謂「冬至一陽生」、「一陽來復」就是對這個節氣的表達。

       雖說太陽逐步回歸,但是不是說冬至的氣溫是最低的呢?往後氣溫就逐漸升高呢?其實並不是,冬至日又名「交九日」,從冬至開始要「數九」,數九寒天就開始了,至「三九」天氣最寒冷。那麼在這個季節如何養生呢?

飲食

       江南人在冬至的習俗主要有吃「稻窠團」、喝「冬釀酒」,這背後的養生理念讓小編來用中醫理論剖析一番。「稻窠團」是由糯米所做而成,加有肉糜,性味平偏溫,具有較好的滋補作用,可以補虛養血,健脾和胃;

    冬釀酒,又名冬陽酒,酒性溫,在冬至喝冬陽酒可以驅寒就溫,迎接冬至所生的陽氣,有「冬至不喝冬陽酒是要凍一夜」的說法,正如士材醫家尤乘在養生專著《壽世青編》中對冬月養生的論述「故人當服浸酒藥以迎陽氣,……向火醉酒,則陽太甚矣」,而冬陽酒酒性很淡,很溫和的,老少婦孺均能喝上兩杯。

起居

      《壽世青編·四時攝生篇》:「冬三月,天地閉,其雪藏,伏陽在內,心膈多熱,切忌發汗以洩陽氣。……棉衣當晚著,使漸漸加厚。即大冷不宜向火烘炙」。冬季起居的基本原則是「早臥晚起,必待陽光」。意思就是要早睡晚起,同時要注意保暖,穿衣服也要逐漸添加,儘量不要烘烤取暖。老年人較為節約,喜歡用電熱毯,電熱毯的熱量是局限在床墊上,被子下,實際就是一種烘烤。這樣對身體不好,敏感的人會出現口角生瘡,便秘等不適症狀;起床時,也容易因為被子裡和房間溫差過大,導致受涼感冒等不適。取暖建議以地暖、空調為好,溫度也不宜過高,也可以在房間放置一個加溼器。

     冬季儘量減少出汗,運動時以散步、慢走等為主,減少汗出,運動的時間也儘量避免在夜間及清晨,建議在冬日暖陽的晌午出門活動,霧霾天也不建議外出,適當做好防霾保護措施,帶上口罩。

運動

     冬季在中醫來講,是不主張運動的,要學習動物冬眠蟄伏。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觀念不一樣,喜歡運動鍛鍊,甚至在健身房揮汗如雨,這個肯定是不合適的。

      冬季儘量減少出汗,運動時以散步、慢走等為主,減少汗出,運動的時間也儘量避免在夜間及清晨,建議在冬日暖陽的晌午出門活動,霧霾天也不建議外出,適當做好防霾保護措施,帶上口罩。

相關焦點

  • 【曙光·節氣】冬至一陽生,養生重伏藏!
    【曙光·節氣】冬至一陽生,養生重伏藏!節氣 小百科2020 WINTER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中醫節氣養生:今日冬至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 節氣養生篇 || 二十二號節氣——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2或23日交節。
  • 【節氣•健康】今日冬至:早臥晚起,養生養息
    【節氣•健康】今日冬至:早臥晚起,養生養息 2020-12-21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節氣 | 過冬至,幸福至!
    二十四節氣 冬 至 冬至,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
  • 2016年冬至節氣養生微信、簡訊祝福語大全
    2016年冬至節氣養生、微信、簡訊祝福語大全冬至(節氣)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2016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 冬至·養生
    東方華妍倡導國醫茶療  踐行智慧養生冬 至 / Dong Zhi
  • 冬至養生煉養
    節氣每個月兩次發生,我們可自行選擇練習的時間,但若在節氣發生的前後半小時內對照修煉二十四節氣的功,每次至少半小時,會對身心有極大改善冬至十一月中坐功圖主治:手足經絡寒溼,臂股內側痛,足痿,嗜睡,足下熱痛,臍痛,脅下痛,胸滿,上下腹痛,大便難,頸腫,咳嗽,腰冷等。
  • 今日冬至,養生要點!
    跟二十四節氣其他節氣一樣,冬至是一個天文和曆法概念,但冬至跟其他節氣又不一樣,它還是一個重要的祭祀節日,一年中,冬至跟除夕、清明和七月十五是一年中四大祭祀日,這一天,民間有燒經、祭祖習俗。在蘇中,冬至又叫做冬節、過冬。
  • 魏小廚的冬至節氣幼兒食譜
    過了冬至,太陽光直射點開始向北半球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將逐漸加長,黑夜逐漸縮短,而南半球則相反。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動。」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冬至是24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對人的影響極大,是人體陰陽氣交的關鍵時期。冬令進補多選擇冬至開始,此時進補可發揮最大效應,促進人體陽氣的萌生,消耗相對減少。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
  • 24節氣養生冬至 松子芝麻糊
    文/但漢蓉冬至又稱為「冬節」,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天地陽氣開始回升,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人體在冬至陰陽轉換的時節,適度食補養生,使體內陽氣充盈,期許來年身體更加強健安康。俗語說冬至大如年,「冬至,祀先,拜尊長,如元旦儀。」
  • 【二十四節氣養生】今日冬至,養生重在藏陽氣
    因為冬至日陰陽爭,陰窮而陽萌。人們用吃餃子表達對一年農事活動的慶賀,也表達對來年五穀豐登的期盼。南方吃的米丸、湯圓等,則象徵太陽,寄託了人們對新生的期盼。冬至是三九天的開始,冬令進補常選擇於冬至日開始,並在之後的三九天中持續。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 談天說地 | 冬至養生篇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冬至節氣天氣怎麼樣  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
  • 二十四節氣養生
    二十四節氣的養生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編為您整理了一下各節氣養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立春  鬥指東北,維為立春,時春氣始至,四時之卒始,故名立春。  陽曆2月4日前後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  立春時節養生著重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  春屬木,與肝相應。
  • 冬至節氣:歲寒又冬至,團圓正當時
    【今天,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 節氣| 冬至:此綿長冬日,願歲月安暖
    節氣 | 冬至:此綿長冬日,願歲月安暖 2020-12-21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統中醫養生篇】今日冬至,養生要點!
    「氣始於冬至」,因此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節。養生方面應注意防寒保暖,宜勤搓手、常曬背、暖雙足;飲食方面宜多食堅果,少食辛辣燥熱食物;常做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以養生。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對冬至非常重視,除了當做小年來過,還提到這是一個養生的好的節氣。古人認為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至開始,陽氣始生,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
  • 艾艾貼:這個冬至養生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是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一天。每到冬至這一天,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冬至,這個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氣,很多喜歡養生的朋友也少不了要安排起養生項目。艾灸,就是其中一項,那麼冬至這一天什麼時間段艾灸最合適呢?艾灸養生的黃金時間段是上午10-11點和下午2-4點。
  • 【冬至節氣】冬至一陽生,養好這一天,陽氣充足一整年!
    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我國古時曾以冬至定為子月,即一年的開始。在一天十二時辰中,子時也是人體一陽初生的時間。古代養生修煉非常重視陽氣初生這一時期。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白天慢慢變長,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所以古時冬至也喻意為新生命的開始。
  • 冬至|冬季養生,關鍵在「驅寒扶陽」
    冬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是中國歷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