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年3億買路錢,到200億開路錢!華為成績單:研發投入全球第三

2021-01-19 風起堂主人

圖文:從一年3億美元「買路錢」,到200億「開路錢」!華為成績單:研發投入全球第三。聲明:風起堂原創文章,嚴禁抄襲搬運,侵權必究

任正非:專業領域的基礎專利幾乎全是西方公司的,我們就只能留下買路錢,向國外公司支付專利費,或者用自己的專利去交換,換取一條道路。

如今的華為,當年向國外公司支付大量「買路錢」的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01華為創新成績單:全球第三

近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2020年歐盟工業研發投入記分牌《2020 EU Industrai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coreboard》。

記分牌統計的2019/20年度全球研發投入(R&D)最多的2500家公司中,美國有775家公司(38%),繼續保持全球R&D投入公司的第一大國地位;第二名是來自中國的624家公司(25%),其中大陸公司536家,臺灣公司88家。

美國上榜的前五是: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1)、微軟(2)、蘋果(5)、Facebook(7)和Intel(8)這五大科技巨頭。

中國上榜的前五是:華為(3)、阿里巴巴(26)和騰訊(46)、鴻海集團(57)和臺積電(58)。

榜單最令人矚目的是華為:華為在2019年的研發投入達167.1億歐元,超越了三星和大眾;華為代表中國企業第一次攀升至全球研發投入三強,僅次於谷歌母公司Alphabet(231.6億歐元)和微軟公司(171.5億歐元),位列全球第三。

在記分牌發布的第二天,華為駐歐盟機構首席代表Abraham Liu就表示,「歐盟證實,華為目前已躋身全球創新型企業前三名。」。

研發投入所帶來的的,是華為專利數據的累累碩果:到2019年底,華為成為全球持有專利數量最多的公司之一,且85000多件專利,90%以上是含金量最高的發明專利。

02華為的「買路錢」:累計超60億美元

今天的華為,已經成長為全球科技創新的巨頭之一,成了專利巨人。但從前的華為,不僅每年向國外公司支付的專利費高達數億美元,還動輒遭遇專利訴訟。

對華為的科技創新之路,任正非用一個這樣比喻形容:

華為把紅旗從山腳扛到了山腰,又把紅旗插到了山頂,但從山頂看下去的時候,卻發現山腳、山腰都被別人包圍了,因為專業領域的基礎專利幾乎全是西方公司的,華為多年的技術積累陷入了山腳、山腰的十面埋伏之中。

任正非說:「陷入這種窘境之中,我們就只能留下買路錢,向國外公司支付專利費,或者用自己的專利去交換,換取一條道路。」

據華為介紹,自2000年以後,華為每年遇到大約10起專利交涉和相關的案件。華為高管經常會收到一些西方公司CEO發來的郵件:「你們侵犯了我們的某某專利,我要起訴你們!」然後一開口就是天文數字。最典型的案例便是思科起訴華為,雖然華為最終因為自身強大自主研發能力與思科握手言和,但漫長的訴訟也讓華為付出了較為沉重的代價。

當然華為也屢次因為自己的專利被侵犯而起訴西方公司或其他公司。

一次會議上,華為副總裁鄧濤曾透露,華為每年支付3億美元左右的專利許可費,以獲得業界其他公司專利技術的合法使用權。2020年,華為僅支付給美國高通公司的專利授權費用,就已高達18億美元。

據華為2019年公開數據,華為累計對外支付超過60億美元專利費用於合法使用其他公司的專利,其中近80%支付給美國公司。

用任正非的比喻來來說,華為近年來的「買路錢」花了超過60億美元。當然,可喜的是,華為獲得的智慧財產權收入也累計超過14億美元。

03華為的「開路錢」:2020年已達200億美元

近兩年來,華為和西方的專利糾紛已有明顯改觀,基本達到和平共處狀態。

但和平共處不是求來的,是實力較量的結果。

《華為破局》中在講述華為的專利保衛戰說:如果沒有強大的保護能力,強大的研發能力支撐,即使你有了專利,你也保護不了——因為對方可以用他們的專利來限制你,或者通過呼喚來分享你的技術。

也正如任正非在最近一次大學訪談中強調的,「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需要開放和寬容,科學不分東方還是西方,美國正是藉助了歐洲的基礎研究成果才領跑於全球。但同時需要清醒地看到:和平需要實力相當才可獲取,祥林嫂式的和平是不存在的。」

套用任正非的比喻,華為支付的專利授權費是「買路錢」,那麼華為巨額的研發投入費用便是「開路錢」了。

華為為了在科技自主、研發創新上打造自己的實力,在「開路錢」上更是捨得花血本。

華為《華為基本法》中明確規定,華為堅持每年將10-15%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究與開發,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6,000億元。

近年來,隨著華為逐漸進入到「無人區」,在營收增長的同時,華為的研發投入也在大幅增長:2019年研發費用1317億元,約合185億美元,營收佔比15.3%,在全球排名第三。

美國技術斷供的重壓之下,華為2020年的研發投入已達200億美元。

正是因為的巨額的「開路錢」投入,華為才成就了今天的全球領先地位。

今天的華為,全球研發人員達到9.6萬名,約佔公司總人數的49%;截至2019年底,華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85,000多件,且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

另據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透露, 「在華為過去30多年的經營和發展歷程中,沒有一起案件被法庭認定存在惡意竊取智慧財產權的行為,華為也沒有因此被法庭判決承擔賠償責任。」

顯然,這便是華為研發創新上巨額「開路錢」投入實現的實力相當了吧。

04華為破局的致勝之道

今天的華為,在任正非的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戰略指引下,早已不是當年靠交「買路錢」才能加入國際俱樂部的華為。

任正非習慣將研發突破比喻為「炮擊城牆口」:「我們這三十年都對著同一個「城牆口」衝鋒,幾十人、幾百人對著這個「城牆口」,幾萬人、十幾萬人還是攻這個「城牆口」,總會把這個「城牆口」攻開的。而且我們炮擊這個「城牆口」的「彈藥量」,現在是每年200億美元的研發了,全世界沒有一個上市公司敢像我們這樣對同一個「城牆口」投入這麼多的炮擊量。」

而歐盟公布的最新全球創新投入榜單,華為超越三星和大眾,僅次於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和微軟的研發投入表明,華為在基礎領域的創新,已經不是當初的「一窮二白」了。

當下的華為,在美國全力連續三輪制裁大棒打壓之下, 任正非說:「公司有信心全面補好「爛飛機」上的「洞」,承受美國的打擊。華為這個「二愣子」經歷一個全球最強大的國家機器的瘋狂打壓還沒有死,活下去就是勝利。」

今天的華為,雖然面臨著美國斷供的極端困難,但有如此強大 「炮擊量」、「開路錢」的支撐,華為的這場破局之戰,一定會贏得最終勝利。

相關焦點

  • 華為大手筆,2020年研發預算超200億美元,繼續領跑國內
    每一年我們中國的很多企業都要給西方科技壟斷的公司繳納巨額的專利費,這歸根結底就是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專利。我們中國的一家民營企業自創立之初就明白科技專利的重要性,每年不惜巨額投入研發就是為了不被別人卡脖子。這家企業就是——華為!
  • 2017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 中國企業華為第一
    來源:中國財經網日前,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消息稱,2017年度中國企業研發投入前15強中,華為以103.63億歐元的研發投入名列榜首,榜單顯示前5名企業佔據了中國總研發投入的28.6%,而華為一家公司則佔據了總投入的16.8%,其研發投入之巨足見一斑。
  • 圖解華為2019年報:實體清單影響顯現研發投入創新高
    3月30日,華為發布2019年年報,全面披露公司在過去一年的經營業績。
  • 2019年華為研發投入1317億 增幅達29.8%
    在今天下午舉辦的第十七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先生在開幕式上作了題為「跨過時艱,向未來」的主題演講。郭平首先分享了這一年來華為的狀態和業績表現,他表示,過去一年,在大量產業技術不可獲得的情況下,華為艱難地生存並努力向前發展。
  • 722億!小米曬出成績單,手機銷量擊敗蘋果,躋身全球第三
    11月24日,小米集團曬出成績單,小米2020年Q3季度財報的多項經營數據都超過市場預期。在營收方面,小米集團Q3季度實現722億營收,同比增長34.5%,其中實現期間利潤同比增長93.1%至48.64億元,實現經調整淨利潤41.28億元,同比增長18.9%。而在小米曬出的成績單中,表現最為亮眼的當屬智慧型手機業務。
  • 華為:2015年手機出貨量殺入「億臺俱樂部」,全球第三
    華為:2015年手機出貨量殺入「億臺俱樂部」,全球第三 澎湃新聞記者 周玲 2016-01-06 21:01 來源:澎湃新聞
  • 日本將投入500億日元研發6G
    打開APP 日本將投入500億日元研發6G May 發表於 2020-12-14 14:57:15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將計劃2020財年第三次補充預算中預留500億日元,以促進6G先進無線通信服務的研發,加強公私合作,以協助日本企業在通信5G基地站基礎設施領域追趕海外競爭對手。
  • 5G手機全球第一,營收8588億!華為: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
    3月31日,華為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用實力證明了,自己在重壓之下的逆勢增長。挑戰諸多的一年,華為逆勢爆發一座燈塔在海浪的衝擊下,依然亮起明燈,是華為2019年財報的封面。就像畫面描繪的那樣,2019年是華為充滿挑戰的一年。
  • 科創板公司19年研發投入117億;虛擬偶像洛天依今日直播;大疆SIS...
    (36氪)上交所:2019年科創板公司投入研發金額117億,增幅23%上交所公告,2019年科創板上市公司合計投入研發金額117億元,增幅23%;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12%,持續保持力度。其中,微芯生物、賽諾醫療研發投入佔比接近50%;中微公司等11家公司研發投入佔比超過20%。
  • 華為「不死鳥」:上半年強勁成績單打臉川普
    華為,一家中國的高科技公司,可以向美國眾多大牌科技企業發起挑戰,並展現不俗實力,令人敬佩。正是因為科技硬實力,華為被川普盯上了。516之後,西方政客認為華為會被摁死,但華為反倒是愈打愈強,並用上半年漂亮的成績單予以最有力的回擊。一、上半年漂亮成績單今日下午3點,在深圳坂田總部,華為召開了上半年的業績發布會。
  • 3年投資500億,國產不止有華為,另一科技巨頭正迅速崛起
    根據相關機構統計出來的專利數量申請排名上來看,截至到2020年11月為止,華為申請的專利數量達到了8607件,穩穩位居行業內的第一名,而位居第二名的高通僅僅只有5807件。這其中的數量差距也是讓很多人都感到十分的驚訝。
  • 華為員工人均薪酬近70萬!1317億搞研發,天才「少年」年薪201萬
    3月31日,華為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年報顯示華為2019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同比增長19.1%;淨利潤為627億元,同比增長22.4%,經營活動現金流為914億元。據時代周報報導,以消費者業務為例,徐直軍介紹稱,受「實體清單」影響,華為手機終端無法使用GMS後,原本高速增長的海外手機銷售態勢戛然而止,海外手機銷量迅速下滑,直至Q4才稍有回升,初步估計受影響損失的銷售收入或達100億美元。在談及2020年業績展望的話題時,徐直軍更是袒露了較為悲觀的發展預測。
  • 「鈦晨報」蘋果第三財季營收538億美元,淨利潤同比降13%;電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綜合】7月31日消息,蘋果發布了該公司截至2019年3月30日的2019財年第三財季財報。報告顯示,蘋果公司第三財季淨營收為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32.65億美元增長1%;淨利潤為100.4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5.19億美元下降13%。
  • 華為研發的LiteOS投入商用,打破安卓和IOS作業系統壟斷
    華為作為目前國內智慧型手機行業的領軍人,同時華為也是國內科技企業的先驅者之一,華為一直都非常的重視科技創新,每年研發投入都是非常驚人的,這麼多的研發投入中,有一個重點研發對象,那就是手機作業系統。大家也都知道目前主流的作業系統只有iOS和安卓,這兩家作業系統幾乎壟斷了智慧型手機行業,目前國產手機全部都是使用的安卓系統,最近華為打破了這樣的壟斷,自主研發的作業系統開始商用了。這個作業系統就是華為自主研發的LiteOS作業系統,而且這一款作業系統已經投入商用了,雖然手機方面還沒有大規模的商用,但在華為的智能手錶上已經投入使用了。
  • 投入500億,OPPO跳進晶片「巨坑」:國產手機廠商的理想與倔強
    近日,OPPO發布內部文章,第一次向員工公開了自主晶片研發計劃「馬裡亞納計劃」,這一計劃基本上表示OPPO即將自研晶片,就連子品牌Realme和一加也參與到了這次計劃裡,可見此次重視程度之高。來三年,OPPO的技術研發投入將達到500億元人民幣。
  • 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開發者增至160萬 將投入2億美元再擴鯤鵬產業...
    集微網3月27日消息(文/譚倫),開發者增至160萬,2020投入2億美元......繼去年發布沃土計劃2.0後,基於鯤鵬的華為雲計算版圖正迅速擴張。點此進入華為開發者大會第一場回看!3月27日,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Cloud)在線上舉行。華為Cloud&AI BG總裁侯金龍正式宣布,目前華為雲開發者目前已增長至160萬。同時華為將在2020年投入2億美元推動鯤鵬計算產業發展,屆時受惠於這個超級「大紅包」的將會包括高校、初創企業、開發人員及合作夥伴等。
  • 2019年全球工業研發計分板:高技術領域的競爭格局與態勢
    研發投入前2500位公司的研發投入總額達到8234億歐元,同比增長8.9%。研發投入前2500位公司的研發投入之和接近全球公司研發投入總額的90%,佔全球研發總投入的54%。其中,美國公司的研發投入最高,佔比38%;來自歐盟國家的公司研發投入位居第二,佔比25.3%;日本公司的研發投入位居第三,佔比13.3%;中國公司的研發投入排名第四,佔比11.7%。
  • 晶片禁令下高通已損失80億,但第三季利潤翻了近5倍,誰給的?
    這就讓許多吃瓜群眾表示大為不解了,第三季利潤翻了近5倍,誰在給他供血?不是說好的要損失80億元的市場麼,怎麼營收還翻了這麼多倍,難道禁令對於高通其實沒有實施影響嗎?晶片禁令下高通已損失80億,但第三季利潤翻了近5倍,誰給的?
  • 振奮人心 華為公布2018年手機出貨量已破2億
    中關村在線消息:今天下午,華為正式發布了採用全新首創punch盲孔方案的全面屏手機華為nova 4。而在發布會開始時,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宣布華為手機2018年度全球發貨量預計突破2億臺,同時,「2億"紀念版手機將在2018年12月25日推出。
  • 榮耀賣得2633億,華為如何花這筆錢?半導體+汽車!
    對於華為而言,出售榮耀品牌,一次性獲得了400億美元的現金收入,是對現金流的一次極大補充,並且有了資金圍繞華為的需求進行戰略投資,以及加大研發方面的投入,慢慢的將卡脖子的技術掌握在手裡。根據華為財報顯示,在2019年,華為研發費用支出為1317億元,過去十年投入的研發費用總計超過6000億元,而任正非表示在2020年研發投入還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65億美元。在2019年,華為的研發投入全球排名第五。在2020年8月,有媒體報導稱,華為啟動了「南泥灣計劃」,開始研發光刻機,這是卡住中國半導體製造的核心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