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500億,OPPO跳進晶片「巨坑」:國產手機廠商的理想與倔強

2020-12-23 AI科技報

近日,OPPO發布內部文章,第一次向員工公開了自主晶片研發計劃「馬裡亞納計劃」,這一計劃基本上表示OPPO即將自研晶片,就連子品牌Realme和一加也參與到了這次計劃裡,可見此次重視程度之高。

來三年,OPPO的技術研發投入將達到500億元人民幣。從這次計劃的「官宣」可以看出,此次經費基本上是要砸在「馬裡亞納計劃」上了。而這個名字可以說很符合現實情況了,馬裡亞納海溝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地方。現實中,自主研發晶片技術和「馬裡亞納」一樣,可以說是一個根本填不滿的「巨坑」。

目前,OPPO最大的SOC合作商是美國高通公司。對於自研新片計劃,OPPO表示不會影響與合作夥伴的關係,核心策略仍然是做好產品,目的是增強產品競爭力、提升用戶體驗。

回顧以往,國產手機廠商的手機晶片自主研發之路可謂充滿坎坷,目前看來除了華為的海思麒麟以外,其他的基本都處在萌芽之中,甚至夭折。華為的自研晶片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從2004年海思半導體公司的成立,到2009年第一款手機晶片「K3V1」、2012年的「K3V2」,因為發熱嚴重、兼容性差、性能不足等原因,飽受詬病。

直到2014年,海思發布麒麟910,作為第一個以「麒麟」命名的手機晶片,全球首款四核手機處理器,搭載在華為P6s上,在市場上獲得第一步的成功。

到了現在,華為最新款的自研處理器麒麟990已經處於世界頂尖水準,無論是在技術水平上還是在市場表現上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9年第三季度,華為麒麟已經佔據全球移動處理器市場的14%。

但手機晶片並不是這麼簡單,十多年的深耕、幾千億的投入才砸下了這片移動處理器市場,而且還是依靠自家手機產品,可見自研晶片多麼艱辛。在這條路上,大多都是失敗者,小米就是典型的例子。

2017年2月,小米舉行「我心澎湃」發布會,發布自主研發的晶片處理器「澎湃S1」:採用28nm工藝製程和八核64位處理器,最終搭載在小米5c上。

而「滂湃」晶片的表現如何?可謂差評不斷。兼容性極差、發熱嚴重、性能不足、穩定性差……再加上研發晶片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大量的技術人才,小米的自研晶片「澎湃」的結局,不言而喻。至今,小米手機的全系產品仍然搭載高通或聯發科的移動處理器。

直到去年,事情國產手機晶片好像出現轉機。2019年11月,VIVO聯合三星舉辦5G雙模晶片溝通會,展示了聯合研發的5G晶片——三星Exynos 980。

聯合研發晶片,國產手機廠商VIVO做出了哪些貢獻?

VIVO晶片技術規劃中心高級總監李浩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VIVO主要涉及前置定義階段,從終端用戶的需求出發。發布會上,VIVO宣稱在這次歷時近10個月的聯合研發過程中,500多名VIVO的專業研發工程師參與其中,積累400個功能特性,在硬體層面上解決了近100個技術問題。

其中在晶片的影像功能上做出了重要貢獻:相機算法、三攝的系統設計。還有VIVO自主研發的移動端AI加速平臺「VCAP」,主要用於智慧型手機AI算法的推算、模型訓練與加速。

VIVO作為一家手機廠商品牌,這次不是像以往一樣直接從晶片製造商訂購晶片,而是帶著自身的技術和經驗與晶片製造商展開深度合作。這一試探性的戰略合作,無疑為VIVO以後的晶片技術和軟硬體兼容開發提供了大量經驗儲備。

你也許會有疑問,為何只有華為做到了手機晶片自主研發,其他品牌卻沒有呢?

晶片的「坑」是用錢填出來的

如果想要自主研發晶片,除非你恰巧財力雄厚,否則根本不夠。晶片研發成本中流片製造佔據著較大比例,而隨著晶片技術的發展,成本也越來越高。幾年前的16nm工藝,流片的費用級別在1500萬美元以上。然而現在基本普及的7nm,更是需要將近3億美元。

可以說,晶片的研發,就是用錢來砸出來的。

蘋果、三星、華為這三大擁有獨立研發晶片的手機廠商有多少錢?就拿手機利潤來說。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蘋果佔據智慧型手機行業利潤的66%,三星和華為分別是14%和12%,其他手機廠商離10%還有不少差距,小米更是連5%都沒有。

眾所周知,這三大公司遠遠不止手機業務。2019年,蘋果的總營收為2601.74億美元,淨利潤為552.56億美元。三星的總營收約為1956億美元,三星電子的淨利潤約為185億美元。華為營收約1225億美元,淨利潤約115億美元。

有錢才能胸有成竹地制定計劃,更何況是晶片自研計劃。三大手機廠商營收額和淨利潤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研發投入自然就高。華為更是每年拿出總營收的10%-15%來做技術研發。

坑雖深不見底,但仍一往無前晶片研發雖然需要投入大量本錢,但為什麼OPPO、VIVO、小米仍然前僕後繼地自願跳進坑裡呢?

我們可以看到,三大手機廠商(三星、華為、蘋果)都具有自己的晶片研發技術。只有將技術握在自己手中,獲得更多自主權,才能夠得到更長遠的發展。

回歸產品上來說。採用自家晶片的產品兼容性必定更強、更穩定,一體化程度更高。就拿蘋果的產品來說,2019年發布的無線降噪藍牙耳機Airpods Pro採用H1晶片,在音頻延遲、語音喚醒方面處於行業頂尖水平。

藉助Airdrop功能,可以在蘋果多臺設備之間分享文件,即便處於離線狀態也能夠做到高效傳輸。因此,未來的「5G+loT」領域,「晶片一體化」無疑會帶來更加高效、完整的物聯網生態。

從企業形象來說,自主研發晶片無疑會大大增加公司的科技、創新屬性,改善這幾家廠商幾年以來留給消費者的刻板印象——「營銷廠商」、「性價比貼牌廠商」。

而這幾年來,我國科技公司遭受外界制裁的各大事件也為手機公司敲響了警鐘。無論是從2018年美國制裁中興事件,還是從美國政府「封鎖」華為來看,都不難得到這樣的結論:依靠他人技術發展、缺乏獨立研發能力終究會成為公司進一步發展的桎梏。欲突破,先獨立。

「馬裡亞納計劃」宣告OPPO戰略的巨大改變。不同於以往的廣告戰術到手機矩陣調整,現在的OPPO明顯野心勃勃,希望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那麼你認為,OPPO會成為第二個具備自主研發晶片能力的國產手機廠商嗎?

相關焦點

  • 手機最核心的射頻晶片,被美國日本壟斷,國產替代計劃開啟
    很多人都知道手機處理器是手機最為重要的晶片,但是除了處理器之外,手機最重要的晶片非射頻期間莫屬。聲音要傳到千裡之外,得先轉化成高頻的射電波。信息編碼成一秒鐘幾十億波峰的正弦電波,對方手機接收和還原,紋絲不亂。
  • ACL交易所平臺官網:國產手機公司加碼自研晶片
    一部智慧型手機的零部件也絕不是任何一家公司有才能全部包辦的,業界能夠同時製造屏幕、晶片和存儲的廠商也就三星一家,蘋果也需求購買許多的第三方部件。但在晶片上,手機廠商破圈的志願一年比一年激烈,尤其是自華為海思成功自研自供之後,再到今日華為所面對的環境壓力,讓vivo、OPPO、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深知,自研之路不能回頭。
  • OPPO是怎麼跳進馬裡亞納這個大溝裡的?
    近日,有消息稱聯發科無線通訊事業部總經理加入OPPO,在手機晶片部門任職,引起外界對於OPPO手機晶片研發力度和進度的探討。「造芯」是技術、人才、資金密集型產業,卻擋不住手機廠商接連「跳坑」的決心。無論是全球出貨量位居前列的三星、蘋果,還是國內的「華米OV」,都在推進移動晶片的自研或合作研發。手機廠商為何「芯」事重重?
  • OPPO加入自研晶片戰團,近1800家自主晶片設計公司背後藏大坑
    從2014年起,先後有小米、中興旗下中星微電子宣布自研晶片,加上早已入局的蘋果、華為、三星和LG,手機廠商自研晶片掀起一片熱潮。然而,潮水退去後,真正能持續輸出產品的僅有蘋果、華為和三星,其它廠商基本上都成了炮灰。正因為如此,OPPO的入局被認為是跳坑,帶有一絲悲壯的味道。
  • 華為的晶片,京東方的屏幕,手機的未來屬於中國廠商
    近期,關於國產手機的好消息特別多。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在爭奪這塊肥肉。在印度建廠的手機廠商包括蘋果、三星、vivo、OPPO和小米等等。第二個好消息來自國產手機晶片。參考CINNO發布的中國智慧型手機SOC排行榜,華為海思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高達43.9%。高通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32.8%。這對於華為來說,尚屬首次。華為充分發揮了自研晶片的優勢,4月份發布十餘款新機。
  • 除了國產手機以外!被忽視的國產家電巨頭:也需要進口大量的晶片
    【12月13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一段時間也是不斷地傳出「晶片短缺」的消息,例如蘋果的iPhone 12系列手機,大眾汽車晶片等等,讓手機、汽車的生產都陷入到了新困境中,為何全球晶片會突然出現短缺呢?
  • 國產手機晶片的「下一個十年」,我們能期待什麼?
    「智能相對論「嘗試著從一個立體的角度來剖析「晶片突圍」的方方面面,此為「晶片突圍」專題的第三篇文章,國產手機品牌在晶片領域的戰略差異。2000年開始,對於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是一個轉折,至此中國半導體產業可以說才是正式地步入正軌,一晃20年已過,國產手機品牌異軍突起,同時國產手機品牌們也成為了中國晶片崛起的重要參與者。「一紙清單」過後,華為被逼上「絕路」,與此同時「備胎計劃」被世人了解,原來華為一直留了一手。
  • 深度丨揭秘5G晶片之王,射頻晶片如何成為國產替代的曙光
    國內射頻晶片廠商從相對成熟的分立射頻晶片起步,在5G手機廣泛普及前的窗口期,逐步實現中低端機型射頻前端進口替代,同時積累模組能力,逐步走向全品類供應。④我國5G大規模商用正式開啟。為了實現通訊速率及容量的大幅升級,5G將使用更高頻段,甚至啟用毫米波。這些變化將給射頻器件帶來巨大市場機會,從基站端到移動終端的射頻需求都將加速增長。
  • 高通一張圖,扯下了國產手機的「遮羞布」!網友:必須力挺華為
    高通一張圖,扯下了國產手機的「遮羞布」!網友:必須力挺華為大家都知道,雖然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工廠」,但是在核心技術上我國很西方國家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特別是美國。很多人都知道,如今的華為不僅僅在5G技術上領先美國,而在晶片的研發上和美國公司也是伯仲之間。要知道,晶片的研發不僅需要大量的技術和資金,更加重要的是,需要有一個堅持的心,而華為加持下來了!而就在近日,高通一張圖,扯下了國產手機的「遮羞布」!網友:必須力挺華為!
  • 國產晶片廠商助力 2020年白牌TWS耳機出貨已達6億部
    原標題:國產晶片廠商助力,2020年白牌TWS耳機出貨已達6億部   摘要:11月9日消息,產業鏈的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2020年白牌TWS耳機(大部分屬於是山寨
  • 高通禍不單行,晶片企業火力全開,國產廠商也接連做出決定!
    導讀:高通禍不單行,晶片企業火力全開,國產廠商也接連做出決定!眾所周知,最近這幾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東西之一了,無論是我們的生活,還是日常的工作,智慧型手機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隨著人們對智慧型手機需求的不斷加大,這也讓各大智慧型手機廠家們都賺得是盆滿缽滿!
  • 北鬥晶片公司——泰鬥微自信維權,反擊瑞士GPS晶片廠商U- blox
    集微網消息(文/甘霖),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無效部口頭審理了關於泰鬥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泰鬥微)對瑞士優北羅股份有限公司(英文: U- blox)的無效申請,無效申請人正是國內第一家北鬥衛星定位導航射頻基帶一體化晶片廠商——泰鬥微,而專利權人則是GPS晶片廠商——U- blox。
  • 3年投資500億,國產不止有華為,另一科技巨頭正迅速崛起
    國產不止有華為,另一巨頭也在迅速崛起而除了第一名的華為以外,我國還有另外一家國產企業在2020年也開始發力了,申請的專利數量也超越了大部分的國際巨頭,這家企業就是我們熟悉的OPPO。提到OPPO其實很多人腦海當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坑」、「低配高價」這種負面標籤。當然,我們不否認當初的OPPO確實存在這種問題,但隨著近幾年的不斷改變,OPPO已經大大減少了「低配高價」機型的出現,市場表現和反饋也比較不錯,可以說OPPO正在扭轉之前消費者對自己的差評印象。
  • 聖邦股份:國內模擬IC晶片龍頭 未來擁有巨大的國產替代空間
    QYR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將從 2018 年的 149億美元提升至 2023 年的 313 億美元,5 年年化複合增速達到了 16%。三、國產替代空間巨大我國集成電路國產化增量空間超 500 億根據 IHS 數據,我國目前模擬IC自給率不足 20%,而 2015 年中國發布的「中國製造 2025」白皮書,其中提到中國晶片自給率要在 2020 年達到 40%,2025
  • 臺積電+arm在前,國產晶片出路在哪裡?
    過去一年來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引發了所有人的思考,沒有臺積電這樣的晶片製造企業,沒有arm這樣的IP授權企業,沒有美國的EDA,國產晶片的出路究竟在哪兒?日本的教訓根據IC Insights的最新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華為海思以54%的同比增長率從去年的第15名衝入了前十,成為史上第一家機身半導體銷售額排名前十的中國大陸廠商(26.7億美元)。
  • 價值觀|OPPO Reno4 Pro BOM表揭秘:國產MEMS廠商美新半導體傳感器...
    其中三軸電子羅盤由中國本土廠商美新半導體(MEMSIC)提供。目前美新半導體已經是全球領先的MEMS和傳感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全球最大加速度計生產商----美新半導體可能大家不知道MEMS傳感器是用來做什麼的,但是當你拿起手機,打開手機地圖定位或是使用計步器功能時,手機內那顆如同芝麻大小的傳感器就在發揮它的功用了。
  • 2020年國產手機如何突破「圍城」?
    來源:鈦媒體作者:Kiwi2020年的第一波手機新品潮,「高端化」成為了提到最多的一個關鍵詞。國產手機廠商都紛紛推出自家旗艦,並將戰略轉向國際市場,但「高端化」真的那麼容易?
  • 存儲冰火兩重天國產晶片加速布局
    筆者認為,華為鯤鵬伺服器產業鏈剛剛形成,此次中標金額接近20%,短期內無法與佔據伺服器市場統治地位的Intel x86至強系列相抗衡,後續隨著國產CPU生態的逐步完善,採購比例有望持續增長。國產伺服器的壯大也將給國產存儲晶片廠商高階產品帶來試產的舞臺。2020年開啟,全球存儲市場迎來哪些變化?
  • 「國產」SSD加速進程 聊聊那些實力強大的晶片廠商
    而在固態硬碟這一塊,不僅是國外廠商們爭個頭破血流,咱們中國品牌也加入到戰團中,甚至還有了完整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業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國產固態硬碟的發展情況。最近,聯芸聯手國產知名存儲品牌朗科,推出了純國產化SSD產品朗系列。「朗系列」SSD 產品有三種,分別為 2.5 英寸 SATA、M.2 NGFF 和 M.2 NVMe,採用的是聯芸的主控晶片及長江存儲的快閃記憶體顆粒,讀寫速度都達到了市場的主流水平。
  • OPPO今年花了30億做廣告,平均每臺手機認領26塊5毛錢
    有公開報導稱,oppo斥資5億拿下《中國新歌聲》第二季獨家冠名權,2億拿下《跨界歌王》第二季獨家冠名,其他六檔綜藝贊助費用不詳,那電寶就取這兩檔綜藝的平均值作為標準3.5億,計算下來,8檔節目oppo 共計花了2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