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是人體主要的營養來源,睡眠就是維持生命活動的主要休息渠道。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各類電子產品問世,越來越多的人處於休息不足、慢性疲勞的狀態中,甚至有不少朋友都有熬夜習慣,白天疲憊、夜晚床頭蹦迪已經成了常態。
無論是失眠或睡眠質量差,都會造成身體免疫和抵抗能力的雙重下降,同時還會對身體內分泌造成影響,對於女性而言這不僅會導致月經不調,還會加速皮膚衰老,誘發暗沉、出油長痘等多個問題。而且長期熬夜還容易對心腦血管造成刺激,導致高血壓等問題出現,久而久之還有一定猝死風險。
由此可見,保持一個良好的睡眠狀態十分必要,但是我們對於人體最佳的睡眠時間段其實並不了解,有很多人都錯誤的認為只要是全天睡夠八小時,無論是幾點開始睡眠都是可以的,殊不知,這不僅會打亂人體的生物鐘,同時也會對各內臟休息和調整造成影響。
既然如此,那最佳的睡眠時間究竟是幾點到幾點,睡多久才是正常的呢?
從中醫的子午流注表中可以看到:深夜23點到1點是膽囊排毒時間,而1點到3點是肝臟排毒時間,3點到5點正是肺部排毒和修復的時間。這些內臟的自我調整都是在人體熟睡中進行的,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最佳的睡眠時間應該是22點之後,而早上的5-7點又是腸道排毒的時間,也就是我們說的「晨便」,因此在這個時間段起床就是最佳狀態。
從科學角度來看,人的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是90分鐘,包括了淺睡眠和深度睡眠、快速眼動睡眠等四個階段,而夜晚睡眠正是不斷從一個周期過渡到下一個周期的過程。對於成年人來說,保持4-5個睡眠周期就能滿足人體需要,也就是6-7.5個小時。從22點進入睡眠狀態後,在清晨6點左右醒來就是最佳狀態。
對於兒童和正在發育的青春期階段來說,睡眠時間相對較長,為了配合生長發育的需求,應維持在8-10小時左右的睡眠。而對於老年朋友來說,由於不需要大量體力或腦力勞動,所以睡眠時間也相對較短,維持在5小時以上就能滿足身體需求。
長時間熬夜或睡眠不足,不僅增加了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還會讓你的生活或工作變得一團糟,甚至是可能會誘發狂躁、抑鬱等多個心理問題。所以,大家一定要學會調整睡眠,遠離電子產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