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們鍾愛的運動,棒球為何是美國國球?帶你了解美國棒球文化

2020-08-29 小雷旅行

MLB是遠在中國的棒球迷們了解棒球文化的窗口,棒球之所以能夠被稱作美國國球,並不在於大聯盟有著多麼高的關注度,而是棒球運動深入社區,他不只是屬於電視裡大舞臺上王謝堂前的金絲雀,它就像中國的桌球一樣,是屬於所有尋常百姓家觸之可及的情感寄託和歡樂源泉。

這次美國自駕旅行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現場觀看了一場美國棒球聯賽。Twins是美國 職業棒球(MLB)聯賽中的一支球隊,就像明尼蘇達森林狼隊是美職籃NBA其中一支一樣!雖然現場觀看比賽,直到現在我也沒了解清楚棒球規則,而在現場感觸最深的是棒球文化深入到 美國 人的方方面面!

在 美國 人們聊天,愛用棒球術語打比方。棒球,常被稱為 美國 國球,它是 美國 人成長記憶的一部分,更被譽為 美國 文化的象徵、精神的縮影。看棒球賽,觀眾也永遠在「動」:買啤酒、熱狗、爆米花。

作為體育和休閒活動,比賽的水平或許不是觀眾們最為關注的,而是觀賽體驗,親子互動的機會,哪怕是坐在球場裡聊聊天,喝喝啤酒,享受一下陽光和泥土的芬芳,也頗有一番趣味。

從場外文化上,有家庭氛圍,棒球中本壘板的英文叫做「home」,即家的意思,而且相較於籃球或是足球的緊張,棒球比賽的現場更多的是一種溫馨的家庭氛圍,不但是只有父親和兒子,也有母親和女兒,就好像野餐一樣輕鬆。同時棒球還是一種世代的傳承。

棒球的文化有很多,從規則上來說,你只有直面對手才能取得勝利,不管你領先多少,都要勇敢的面對打者才能取勝,並不可能像足球或者籃球一樣靠消耗時間取得勝利。另外棒球也對個人與集體的關係有很好的闡述,你一個人再厲害,即便你是投手,你也要靠你的隊友接住球,傳球完成出局數,如果你是打者,無論你有多強,你也必須按照打線的順序輪流打擊,並不可能像足球或籃球一樣,關鍵時候就把球傳給最好的球員單打。

從戰術來說,棒球還宣揚一種犧牲精神,比如說犧牲打,自殺打,犧牲觸擊等,就是靠損失自己的數據,為球隊多得分數。而從比賽文化上,則是不欺負弱小,比如說你在大比分領先的時候,根據棒球的文化,你是不應該用盜壘或是觸擊這種戰術來增大領先優勢。

由於棒球一局的終始不是計時,而是計算出局人次。所以,再怎麼光芒四射的球員也是出局比奔回本壘多得多。所以失敗真的是沒什麼大不了。發生了的事就是發生了,人生還要繼續。但所有的失敗與成功都是果,抉擇才是因。揮不揮棒是抉擇,把球傳給哪一壘是抉擇,該投好球,壞球、慢球、快球、直線球還是變化球也是抉擇。你不能說:「我不願抉擇。」

別看現在川普身材發福,他在學生時代可是一名體育積極分子預科時他曾是「紐約最好的棒球手」。歐巴馬也是個運動天才籃球、棒球、保齡球、高爾夫、遊泳甚至拉單槓他都無一不精。棒球被譽為「綠茵場上的西洋棋」,是運動技術與智慧的結合。棒球的規則可能是所有運動項目中最複雜的,需要瞬間對場上複雜的局勢做出判斷。

明尼蘇達雙城創建於1894年。球隊在1964年從首都 華盛頓 搬到 明尼蘇達州 的 明尼阿波利斯 ,也正式更名為雙城,球隊曾經在1924、1987和1991年三次奪得世界大賽冠軍。在現場體驗美國國球的熱烈氣氛,是極好的感受。

相關焦點

  • 棒球為何是美國國球?帶你了解美國棒球文化
    於是這一時期美國體育的發展表現在團隊運動的興起,它注重競爭、規則、俱樂部間的聯盟、比賽成績、數據和記錄的保持以及關於體育運動和運動員間信息的傳播。早在19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前,青年男性和男孩們就有玩棒子和球的傳統,最初由英式板球演變而來的遊戲最終演變成為美式體育項目――棒球,它在十九世紀後半葉成了美國最重要的體育活動。
  • 棒球為何曾經是美國國球?
    他所擔任秘書的紐約尼克巴克俱樂部(New York Knickerbockers)在隨後的幾年中將這套規則帶向全國,隨著紐約逐漸成為美國最大和最有影響的城市,這套規則逐漸被各地所接受,因此被賦予了「美國棒球之父」的稱號。
  • 棒球的故事,美國國球的歷史!
    棒球在美國人心中佔據特殊地位,它不是一種尋常的體育娛樂活動,而是負載著非凡的歷史底蘊和厚重的民族情感。棒球的故事,就是美國的歷史。1850年代,棒球取代板球成為美國最流行的集體運動項目。至1860年,棒球已牢牢確立「美國國球」的地位。
  • 中國的國球是桌球,美國的國球是棒球,那日本和韓國呢?
    要說桌球為什麼能成為國球,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桌球為我們贏得了無數榮譽,在張怡寧和馬龍等明星運動員的帶領下,中國隊多次包攬奧運會和世錦賽上的所有金牌,戰績可謂是遙遙領先!其次,桌球運動在國內普及率極高,設施齊全且能手眾多,最後,歷史意義深遠,「桌球外交」敲開了新中國的外交大門。
  • 棒球是如何成為美國國球的?
    那麼問題來了,從1845年第一本棒球競賽規則誕生,到如今近170年的漫長時間裡,美國人為什麼一直對棒球這項不那麼暴力的運動愛得如此深沉?  單純的競技屬性  首先,棒球對身體條件要求不高,沒有過多的身體衝撞,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只要有基本的運動能力,都能打棒球。
  • 棒球的故事,美國的歷史!
    棒球的故事,就是美國的歷史。1850年代,棒球取代板球成為美國最流行的集體運動項目。至1860年,棒球已牢牢確立「美國國球」的地位。【圖4-1:1866年美國報紙上描繪本國早期棒球比賽的畫作】美國內戰後不久,棒球就被譽為「美國國民第一運動」,在鍍金時代的社會重建與飛速發展進程中,邁向了全新的職業化與商業化階段。
  • 【文化】美國棒球知識大科普!
    棒球作為美國「三大球」排名第二的運動不論是出於對運動的熱愛還是出於對networking的需求了解一下都是很有必要的   不會打棒球不要緊沒有看過幾場球也不重要只要棒球文化你能侃(xin) 侃(kou) 而(kai) 談(
  • 棒球明星在美國,為什麼沒有存在感
    棒球明星在美國,為什麼沒有存在感 北京時間10月29日中午,2018賽季美國職業棒球聯盟總決賽落下帷幕,在七場四勝制的賽制中,波士頓紅襪隊4
  • 棒球運動的發展史告訴我們,體育永遠是文化最默契的夥伴
    棒球這種微妙的背離感引發了二哥對體育運動本質內涵的思考,今天我們就以此為話題,藉助對美國棒球的歷史了解,來聊一聊究竟該如何理解體育運動和文化發展的關係。美利堅「國球」的成長史相信熱愛運動的朋友都知道,當今世界上棒球運動發展最成熟的國家非美國莫屬,美國的職業棒球大聯盟(MLB)與國家美式橄欖球聯盟(NFL)、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並稱美國的三大體育聯盟,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和文化價值,被稱為「美國國球」。
  • 中國的代表運動是足球,美國代表運動是棒球,其他國家呢?
    前面說很多國家都有「國球」,中國的是桌球,美國的是棒球。可能有人感到奇怪,因為美國是NBA的總部,所以很多人認為籃球是美國的國球,但其實不盡然;也有人認為是橄欖球,因為這項運動在美國同樣非常受歡迎。但其實美國的國球是棒球,因為在1910年的時候,當時美國第27任總統塔夫脫就宣布,把棒球當作是美國的「國球」。
  • 帶你全面了解棒球
    其實在有些國家,棒球的流行程度甚至超過了足球。棒球在美國、日本尤為盛行,被稱為「國球」。此外在臺灣地區、韓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和拉丁美洲也極為風行。如果追溯棒球的發展歷史,你會發現這是一項很有年代感的運動。
  • 美國為什麼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比NBA要更火
    早在古希臘和印度的神廟浮雕及碎石上,人們就發現了用木棒打球的圖案;1839年,美國紐約州一個名叫阿什拉.塔普基迪的人把這種運動定名為棒球,1846年6月19日,在紐約的霍普肯舉行了第一次棒球賽;1869年,美國又出現了第一批「辛辛那提紅襪子」職業棒球隊;從此棒球便成為美國工人、學生、商人、作家甚至總統最喜愛的運動,即使兩次世界大戰的炮火也未能阻止美國的棒球比賽;1910年,總統威廉.
  • Mitchell & Ness傳奇系列大秀,颳起棒球風潮
    誕生於美國的棒球運動,已經有近200年的歷史。1845年,棒球(Baseball)的名字正式誕生。1873年,棒球由美國傳入日本。1910年,時任美國總統威廉姆·霍華德·塔夫脫(William Howard Taft)正式批准棒球運動為美國的「國球」。在美國和日本,棒球運動可以用風靡來形容。有別於英倫學院派的學生裝扮,美國與日本的年輕人,都鍾愛與棒球有關的造型,這也成了年輕人紛紛仿效的潮流。
  • 美國最早的職業運動,同時被稱為第一職業聯盟——棒球!
    棒球是美國發展最早的職業運動,也是第一個職業聯盟,成立於1871年。1876年由現今的國家聯盟接手。大家一直都知道。NBA是美國的很最出名的一個運動,其實在美國第一運動棒球,第二橄欖球,然後是冰球,最後才是NBA。
  • 棒球這項運動究竟有多帥?
    棒球,被稱為「貴族運動」「智力運動」「綠茵場上的西洋棋」,甚至是美國、日本、韓國的國球,是世界三大球類運動之一。在小編的眼中,這些詞彙把棒球捧得太高了,據小編曾經練習棒球的經歷來看,棒球也是很「親民」、很帥氣的一項運動呢!那麼棒球運動究竟有多帥呢?
  • 棒球是如何成為日本國球的?
    在伊恩-布爾瑪那本《創造日本:1853-1964》中,他寫道:「日本人竭力模仿歐洲人的一顰一笑,男賓們抽著哈瓦那雪茄,玩惠斯特牌;其他人則小口小口品著宴會上堆積如山的松露、果醬和冰激淋雪葩。」如今的日本國球棒球,最開始的引進,也正是這場全面西化運動的產物。
  • 美國人為啥愛棒球?傳承的力量 孩子們在父親後院扔球陪伴中長大
    相比起和嘻哈街頭文化連接緊密的籃球,籃球可以稱作是美國快餐文化的代表。籃球鞋更是作為潮流文化的符號而備受熱捧,NBA球星則像好萊塢明星一般以時尚裝扮示人,拋頭露面,引發粉絲瘋狂追捧。基於棒球休閒運動的特性,觀賞MLB比賽的方式,也和我們概念裡觀看懸念叢生,緊張激烈的體育比賽截然不同,它更像是一種恬靜的生活方式。因此,在網際網路串流時代連電視直播都落伍的今天,在美國,廣播卻依然是關注棒球比賽的主流方式之一。當你在棒球比賽日,跨進乾洗店、打字鋪、快餐廳,這些商店的大門時,便能聽到喇叭裡傳來棒球比賽的現場直播。棒球,就是美國人生活中的背景音和調味劑。
  • 【體育英語第九期】棒球運動你了解麼
    說起棒球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是美國四大職業體育聯盟之一的MLB(Major League Baseball)、還是日漫和日劇中青春熱血的甲子園大賽?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看一看棒球,順便以棒球為切入點,聊聊體育運動中的反種族歧視鬥爭。
  • 從棒球動漫看日本棒球文化:近乎痴迷不悟的衷情
    按照正常思維,松坂投了250球,完成了簡直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你不能忽視,「甲子園精神」讓松坂堅持著完成了任務。日本人為何如此痴愛棒球?據去年的抽樣調查顯示,日本仍有50.6%的男性對棒球情有獨鍾,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在足球、籃球等國際化運動,加上相撲和柔道等傳統項目夾攻之下,號稱日本國球的棒球,獨霸第一,為何日本人對於棒球仍是如此熱衷?美國人說:「上帝創造美國人,美國人創造了棒球」。
  • 深度分析:美國為什麼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比NBA要更火
    早在古希臘和印度的神廟浮雕及碎石上,人們就發現了用木棒打球的圖案;1839年,美國紐約州一個名叫阿什拉.塔普基迪的人把這種運動定名為棒球,1846年6月19日,在紐約的霍普肯舉行了第一次棒球賽;1869年,美國又出現了第一批「辛辛那提紅襪子」職業棒球隊;從此棒球便成為美國工人、學生、商人、作家甚至總統最喜愛的運動,即使兩次世界大戰的炮火也未能阻止美國的棒球比賽;1910年,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曾親自批准棒球為美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