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美國用金融制裁威脅中國,這場持久戰怎麼打?

2020-12-17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金鐘】

川普執政進入倒計時,針對中國的各種制裁命令紛至沓來。被制裁的人裡面有人大副委員長,有普通社區民警,甚至還有刑滿釋放的黑社會成員。

中國外交部迅速做出回應,對於美國的制裁進行了反擊。

美國的制裁措施,通常包括了禁止入境、凍結美國境內資產以及禁止美國人與被制裁對象進行交易等等。在這些措施裡,美國對於外國人的金融制裁恐怕是殺傷力最大的一個手段。

美國的金融制裁,一般來說就是禁止美國銀行與被制裁者進行交易。乍一看起來這沒什麼,這世界上銀行這麼多,不能和美國銀行做生意,選擇其他國家的銀行就好了。

可是事實沒有這麼簡單。金融制裁的破壞力到底來自哪裡呢?

在經濟層面上,美國金融制裁的最核心就是美元霸權。雖然美國目前的GDP只佔全世界GDP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是全球一半以上的跨國銀行貸款和流通債券都是美元計價。

而絕大部分的美元交易的清算主要通過兩個網絡系統進行:Fedwire(美聯儲轉移大額付款系統)和the 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s System(CHIPS,銀行間支付結算系統)。

其中Fedwire是美聯儲控制下的清算系統,CHIPS是負責清算95%的全球跨國美元交易的美國最大私營清算系統,即使美國以外的兩家銀行之間的美元交易,最後也會通過這兩個系統將資金往來最終確認交割。

於是,當某個外國人或者企業被美國實施金融制裁,即使被制裁人沒有在美國銀行開戶,如果他通過其他國家的銀行戶頭進行了美元交易,這些美元還是會通過清算系統進入美國金融網絡,從而被凍結。

前幾年歐洲就有一個有名的案例,某個商人參與了違反美國制裁法令、但是在歐洲境內合法的交易,雖然這個歐洲商人的交易對象也是歐洲人,這兩個人都沒有違反自己所在國家的法律,但是由於他們的交易貨幣是美元,這個商人的銀行財產被全部凍結並遭到美國起訴。

這是美國金融制裁的第一層殺傷力的來源。

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在美國銀行開戶,不用美元進行交易,似乎就可以避過金融制裁。

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的確這樣就可以繞過美國的金融制裁,但是從90年代以來美國通過控制國外銀行的美元交易渠道不斷收緊對國外銀行的控制,在911以後更是利用反恐這個藉口深入監控國際銀行之間常用的通訊網絡系統:the 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 (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

SWIFT總部設在歐洲,是歐美銀行主導的、覆蓋到全球絕大多數銀行的一個信息交流網絡。我們可以把SWIFT看成一個只有銀行能夠登陸的微信平臺,每一筆跨國的銀行間資金流動都需要參與的銀行在SWIFT上互通消息進行確認。

雖然SWIFT沒有清算資金的功能,但是作為覆蓋面最廣、使用最頻繁的金融信息網絡平臺,當美國利用反恐的藉口掌握到了海量的後臺數據,那些美國以外的銀行即使不用美元,他們的跨國資金流動也被美國監控了起來。因此,當美國掌握了那些國外銀行有被制裁人的戶頭這個信息,他們就可以利用掐斷美元清算渠道來威脅那些國外銀行,迫使國外銀行凍結被制裁人的資產。

更進一步的,美國也可以威脅其他銀行不要和那些擁有被制裁人戶頭的國外銀行進行資金往來。這兩年美國對於伊朗的金融制裁就基本上覆蓋了伊朗所有的銀行,基本斷絕了伊朗銀行通過SWIFT對外進行貿易結算和資金往來的正常通道。

相關焦點

  • 美國用金融制裁威脅中國,這場持久戰怎麼打?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金鐘】川普執政進入倒計時,針對中國的各種制裁命令紛至沓來。被制裁的人裡面有人大副委員長,有普通社區民警,甚至還有刑滿釋放的黑社會成員。中國外交部迅速做出回應,對於美國的制裁進行了反擊。
  • 中國該如何避開美國金融制裁的坑?
    中國外交部迅速做出回應,對於美國的制裁進行了反擊。 美國的制裁措施,通常包括了禁止入境、凍結美國境內資產以及禁止美國人與被制裁對象進行交易等等。在這些措施裡,美國對於外國人的金融制裁恐怕是殺傷力最大的一個手段。 美國的金融制裁,一般來說就是禁止美國銀行與被制裁者進行交易。
  • 美國抗疫與經濟雙輸,中國持久戰應該怎麼打?
    美國GDP的算法與其它國家不太一樣,32.9%是按照環比折年率得出。環比,說的是比照一季度;折年率,說的是假設這一季度的趨勢會持續整個年度。 而其他國家一般算的都是同比數據。按同比算,美國今年二季度的GDP是19.41萬億,2019年二季度是21.34萬億,同比下降9.5%。但不論怎麼算,都是「史上最差」。要知道衰退最厲害的2008年第四季度,美國GDP也只跌了8.4%。
  • 如何看待美國對中國的金融制裁
    如果美國對中國發動全面的金融制裁,中美之間的正常經貿往來將完全隔絕,而中美又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兩國之間經濟來往的大幅減少必然導致美元使用的大幅下降。目前中國與其他國家經濟往來的支付結算主要用的還是美元。
  • 美國議員威脅就「北溪二號」制裁德國
    美國議員出言威脅   據英國《金融時報》當地時間8月19日報導,德國穆克蘭港運營方近日收到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特德·克魯茲、湯姆·科頓及羅恩·詹森的聯名信,他們在信中威脅稱美國將對「北溪二號」項目採取一系列「制裁措施及新的方針」。
  • 美國金融制裁那一套,對中國不管用
    近日,美國格信律師事務所統計的數據顯示,自2017年川普上任以來,美國已實施的制裁措施超過3900項,相當於每天要揮舞3次「制裁大棒」,用「制裁成癮」來形容也不為過。而伊朗、朝鮮、俄羅斯等被美國制裁的對象可謂深受其害。有分析指出,美國政府離換屆的時間已經不遠了,本屆政府接下來可能會上演「最後的瘋狂」!
  • 歐盟緊跟美制裁土耳其,釋放非同尋常信號,專家:做好持久戰準備
    據外媒本月11日報導,繼美國對土耳其發起制裁之後,歐盟緊隨其後,也對土耳其砸下了制裁大棒。土耳其作為歐美的盟友,接連遭到雙方制裁,可以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這跟土耳其近年來的一系列表現是分不開的。美國制裁土耳其,主要是因為土耳其採購了俄羅斯的S400飛彈,此事扯皮了很久,美國軟硬兼施,土耳其就是不買帳,在前兩天更是直接付清了貨款,讓這筆交易徹底落地,打消了美國讓土耳其退貨的幻想。
  • 如何理解美國的反洗錢與金融制裁
    《你所不知的金融探頭:全球金融機構與美國的金融制裁和反洗錢》的作者何為曾在美國摩根大通銀行「全球金融犯罪合規部」供職,另一位作者羅勇是北京大學中國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兩位作者深具實務經驗與學術素養,在書中他們開宗明義地解釋了美國為何以及如何將遍布全球的金融機構變成「探頭」,「在世界各個角落免費徵召了無數維護某些核心價值的『金融警察』」,來實施金融制裁和反洗錢。
  • 美國對外金融戰與金融制裁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隨即於26日宣布凍結日本在美國的全部資產,總數約1.3億美元,並將所有的金融、進出口貿易,包括日本政府的利息都置於美國政府的管制之下。韓戰爆發之後,因中國參戰,1950年12月16日,美國宣布凍結中國在美國的財產和資金。作為回擊,中國也於12月28日開始凍結美國在中國的一切資產。
  • 美國各種打壓制裁,應對策略看這八個字
    近來,美國對中方的各種制裁打壓沒完沒了。該怎麼應對?主播郭志堅想起了老一輩革命家的鬥爭智慧,其實就八個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郭志堅:這些天,美國對一些中國科技企業的打壓、對中方涉港機構負責人的所謂制裁,可以說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今天聯播有相關報導。美國這些動作,其根本目的無非就是給中國的發展添堵。
  • 美國宣布制裁伊朗 中國一公司被列入制裁名單
    這是川普總統上任後第一次針對伊朗實施制裁。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的代理主管約翰•史密斯(John E. Smith)在一份聲明中說:"伊朗繼續支持恐怖主義,並發展彈道飛彈項目,對所在地區、我們在全世界的夥伴以及美國都構成威脅。"
  • 魏德: 美國制裁越來越隨意,中企反擊之戰怎麼打?
    在中國官方突然叫停之前,實際上早在10月初,就有消息稱,白宮內部已經討論了將其加入實體清單的可能性。 但與螞蟻已經幾乎壟斷國內市場,中國基於現實的風險防控因素進行審慎管理不同,螞蟻目前在海外市場的份額還微不足道。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早早發出制裁威脅,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變化。
  • 翟晨曦:美國動用SWIFT進行金融制裁的概率有多高?
    首先市場關注是源於路透社的獨家報導,中資銀行準備針對美國制裁威脅制定應急計劃;路透社的最初獨家報導Exclusive: Chinese banks prepare contingency plans over threat of U.S. sanctions - sources .
  • 中國已正式打出一張王牌,再不用怕美國威脅制裁了
    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不去感受世界的奇妙,怎麼知道世界將被什麼改變或許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但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過去的中國了。眾所周知,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不僅接連對中國揮舞起制裁大棒,將部分中國在美企業列入制裁名單,更是對其盟友施壓,妄圖聯合這些國家一起打造對華「包圍圈」。前幾天,美國還宣布制裁中國電子進出口有限公司,將其加入「實體清單」,根據禁令,美國公司和個人需在45天內結束與中國電子進口有限公司及其200多家子公司的業務。
  • 港媒文章:美國所謂制裁香港威脅「很空洞」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過去兩周以來,我們經常讀到美國如何計劃取消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以「懲罰」中國在這個特別行政區推進國家安全立法。這符合美國的習慣,也就是把各種貿易措施作為對導致其不快的經濟體的懲罰或抗議。但此次威脅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哪些貿易「特權」將被取消,而這將產生什麼影響?
  • 全球局勢丨制裁中國?美國無非2張底牌,胡錫進:恐嚇時代已結束
    可美國忘記了,如果的中國在經濟上早已今非昔比,美國所謂的經濟制裁併不能讓中國大傷元氣。而科技雖然是中國的短板,但是近幾年中國對科技的研發力度非常大,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的自主研發能力勢必會愈來愈強勢。美國希望通過制裁香港,從而威懾中國大陸的經濟,這無疑是痴心妄想。
  • 美國威脅要對印尼制裁,印尼放棄採購俄制蘇-35戰機和中國巡邏艇
    一位知情人士說,印尼最近決定不進行以約11億美元的價格採購11架蘇-35戰鬥機,就在上個月,美國還向印尼施壓,要求其放棄與中國就以約2億美元的價格採購幾艘海軍巡邏艦的談判。這位官員說,在美國官員明確表示印尼會因與俄羅斯打交道而面臨制裁之後,印尼擱置了這些交易。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的政府還擔心,如果印尼繼續與中國談判並達成交易,美國將對與印尼的貿易實施制裁。
  • SWIFT會成為美國打壓中國的金融武器嗎?
    早在當地時間7月9日,@路透社就刊發獨家報導,自稱有消息人士表示,中資銀行準備針對美國制裁威脅,制定應急計劃。當時該文章曾引起廣泛關注。 對SWIFT施壓,讓其充當自己金融制裁的先鋒軍,美國在這事上是「老司機」了。 面對朝鮮核問題,2005年9月,從SWIFT數據入手,美國財政部指控朝鮮利用澳門匯業銀行的帳戶從事洗錢和偽造美元活動,下令美國金融機構停止與這家銀行的商業往來,匯業銀行隨後中止與朝鮮的業務,凍結了朝鮮政府在該行的美元存款。
  • 俄德天然氣管道項目又惹毛美國?德官員:絕不接受美國制裁威脅!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新聞中心 德官員:絕不接受美國制裁威脅!  針對美國威脅對參與「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德國呂根島穆特蘭港實施制裁,該港所在的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州長施維斯格當地時間7日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憤慨地回應稱:「絕不接受這些威脅!
  • 委內瑞拉對美國構成了什麼威脅
    相反,馬杜羅指控美國支持委內瑞拉一些人策動軍事政變。  歐巴馬9日宣布對委內瑞拉實施今年以來的第二輪制裁,因為這個石油生產國對美國構成了「獨特和非同尋常的威脅」。為此,歐巴馬在宣布制裁的同時還宣布對委實施「國家緊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