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祖國大西北,有個神奇省份叫新疆,東八區的晚上8、9點,在這不過剛吃完下午茶。
永遠比北京時間晚兩個小時(甚至三個小時)的新疆,除了騎馬射箭、放羊牧牛、唱歌跳舞,其實還是大西北的美食樂園。
最近從朋友那打聽到一家叫疆疆的餐廳,還拍胸脯保證說這裡跟他在新疆吃的味道一個樣。
連新疆「土著」都這麼說了,那我必須得安排上。
來了才發現,比起如火焰山一般「炙熱」的氣溫,新疆的豐饒美食和生活在那的邊塞人民更加熱情淳樸。
店裡的新疆阿姨,不遠萬裡跑來到長沙開店,只是因為之前在長沙讀大學的女兒格外想念家鄉菜,而自己也非常想念女兒。
無奈在長沙一直沒找到正宗新疆口味,於是她便從伊犁遠赴長沙,開了一家這樣的小店。
新疆美食交匯了多種文化,遊牧和農耕文明、東方和西方文明、漢族和少數民族文明融合後,自帶濃鬱的歷史文化特色。
既是清真菜特性,又具有中國西北菜系味重香濃的烹飪特點,新疆口味可甜可辣,差異主要在用肉、蛋方面,有著獨特的習慣和講究。
都說新疆有多少市,就有多少種口味。疆疆家帶到長沙的都是最具特色的新疆風味,每道菜都是獨一無二,歹(好)得很~
說起新疆菜,大盤雞是必不可少的。新疆大盤雞屬於清真小吃中聚餐方式食用的新派品種,因用大盤盛裝雞塊而得名。
疆疆家的大盤雞菜如其名,max size盤的plus·雞端上桌,都不敢相信這還只是小份。
雞肉經過猛火高壓燉過後,再下鍋炒制很有嚼勁。入嘴先是鮮辣味,細嚼慢咽後又有微甜。
軟糯的土豆在口中綿綿化開,八角桂皮等香料的味道加在一起很是濃鬱。
二指寬的皮帶面可以說算是大盤雞的靈魂了,拌上濃鬱的大盤雞醬汁一起入口,邊塞美食的幸福溢於言表。
做菜方式也別具一格,不同於內地清炒的做法,新疆菜選擇把燙熟菠菜與麵筋涼拌,一道菠菜麵筋就成了。
綿密的麵筋吸滿了酸辣料汁,味道全方位在線,不能吃辣的朋友可以讓老闆少加點辣。
還有老闆特別推薦的招牌過油肉拌麵,過油肉其實就是木耳青椒肉片,加上口感勁道的麵條十分滿足。
現揉現抻的面,現點現炒的碼子足以體現它的地位,和平時吃的米粉也完全不是一個味道。
新疆最著名的羊肉串和手抓飯,疆疆家也有。
只是為了確保食材新鮮,羊肉串晚上才會上架,而手抓飯則要提前預定。所以想要吃正宗手抓飯的朋友,一定要和老闆預約好再去。
大口吃肉的新疆人是離不開酒的,作為燒肉的靈魂伴侶,新疆特有的飲料卡瓦斯,也被叫做新疆「土製啤酒」。
每天都是從酒桶裡新鮮發酵的卡瓦斯,還能看到它上面漂浮著透鮮的白沫。入口酒味很淡,仔細嘗還有蜂蜜的甜香味。
因為是天然的糖分,所以也不會感到膩。酒精含量只有1%左右,不勝酒力的也能喝。
生活在別處,心裡最惦念的還是那口家鄉味。
即使不是飯點,店裡還是零星有三四桌客人,他們都有著別樣的新疆面孔,一同來這尋找家鄉味道。
而如今提起新疆,也不再是人們刻板印象中的荒蕪人煙。
天賜的自然風光為西北美食賦予了獨特風味,新疆早已成為了吃貨們心之嚮往的詩和遠方。
甜到心裡的葡萄哈密瓜,琴師手中悠揚清脆的都塔爾,去不了風景如畫的天山南北,那就先跟隨胃的召喚來疆疆餐廳,試試邊塞美食的別樣風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