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來說說十三陵水庫,十三陵水庫是時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主席於1958年號召修建的,當年6月30日勝利建成。水庫面積是頤和園裡的昆明湖的20倍,總蓄水量為6000多萬立方米。水庫大壩建在蟒山和漢包山之間,為斜牆式,總長627米,高29米,底寬179米,頂寬7.5米。大壩外坡上有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十三陵水庫」五個大字,用漢白玉石塊鑲砌於紫色的安山巖護坡上,十分壯觀。
水庫中上遊,兩岸有大片臺地、坡地,水面平穩,水深變化較小。水面受開闊度、水深和不同環境色彩影響,顯現出不同景觀效果。如在大壩附近,山高水深,水面倒映山影。而水庫上遊,水面寬闊、岸坡平緩,視野開闊,在夕陽映照下,遠山連綿,近水蕩漾。那點綴在遠山近水之間的片片果林及點點皇陵,更增添了一層飄忽不定的朦朧色彩。
重點,重點的是七孔橋附近的平坦開闊地上的花海,花海的範圍以昌赤路七孔橋為最西端,以二壩為最東端花海就介於這兩者之間的開闊地之上這裡最早其實就是一片荒地後來漸漸地演變成了能夠騎馬馳騁的草原再往後發展就是歷經幾代繁盛的花海美景了每年夏季十三陵水庫的七孔橋花海迎來最佳觀賞期千畝格桑花、菊花、鼠尾草、馬鞭草等競相開放赤橙黃綠青藍紫,遠遠望去仿佛是上帝打翻的調色盤,妝點出人間美景。
只有這裡才可以看見如詩般的美景湛藍的天空,肆意生長的野花,空曠的草原悠閒的牛群三三兩兩吃著草這裡的每一處都帶著致命的誘惑,六月是花海顏值巔峰之一的月份現在,薰衣草、波斯菊、馬鞭草等競相綻放視覺上花間小徑將大塊的紫色、黃色和綠色切割,讓人感覺花海大氣之美。紫色花海嬌媚的花朵組成了大片的花海而舉目之處又都是連綿起伏的青山這一剛一柔的融合,讓人感嘆天地如此開闊又如此妍麗。黃色系花海給人帶來了振奮的視覺衝擊花朵開得熱烈奔放,充滿了熱帶的氣息與剛進門時的紫色形成大色塊的對比,令人流連。在遼闊的花叢間緩步前行黃色黑心菊之後是一片紫色馬鞭草緊接著是粉色松果菊然後又是大色塊的明黃明豔的色彩配上遊客燦爛的笑臉越發賞心悅目。攝影發燒友更是架著「長槍短炮」來來往往,只為留住這美麗的瞬間。
花海,還有很多環遊商業項目,比如騎馬、騎行環遊、沙灘摩託等等可以使您以多種方式盡情體檢人在畫中遊的感覺這裡並不會看到人山人海的場面你可以盡情地徜徉花海之中隨心所欲地拍除了可以看見花海,在這裡你還可以目睹「空中飛人」時不時地看到空中各種樣式的滑翔傘在自由飛翔花海映襯著滑翔傘看起來也是別有一番風情的。
七孔橋是明十三陵古橋的一部分老七孔橋又稱神路橋神奇之處在於欄板用手輕敲可發出宮商角徵羽五音所以七孔橋又稱五音橋,花海的一側是水壩,大家都稱它為「二壩」而第二道水壩,的另一側即是著名的十三陵水庫站在大壩上感受湖上吹來的微風看著波光粼粼的湖面還有一側開得如火如荼的花海,更是心情舒暢,水庫四周群山矗立特別是北岸巍峨的蟒山拔地而起寬闊的水面,倒映群山,給人以「高峽出平湖」之感。站在大壩上極目四望一邊是碧波蕩漾的湖水、寧靜而幽遠一邊是開得如火如荼的花海、高調而熱情一靜一動,和諧共處,令人心潮澎湃、流連忘返。
金秋到了,不要錯過最美金秋景色,一起去十三陵水庫花海打卡吧!我是徐書心,祝您有個愉快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