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七力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最直接最超越的一種修行?
它輿傳統的修行有什麼不同?
傳統佛教的修行講「戒、定、慧」——由戒生清靜,由靜得定,由定生慧;講「修六度」——行「布施」、持「戒律」、修「忍辱」、行「精進」、修「禪定」,等到苦修至功夫精深才生「般若智慧」。並需修行六度圓滿,才可能開悟証果。佛經所講的「般若智慧」是形上智慧,並非我們肉身經受教育、學習、累積經驗而得到的「知」。形下的「知」,只會造成「知識障」,造成「我執」。而本體流露的「知」,才是形上的「智慧」,才是「般若智慧」。成佛成聖就要靠這種「般若智慧」,因此佛經上也說「般若為諸佛之母」。
宋七力的天人合一思想是直接找本體、復活本體,直接從開啟「般若智慧」下手,不需其他五度圓滿,即能「即身成佛」。宋七力認為修道方式要自然,從思想超越、心量廣大入門,突破傳統宗教形式的束縛,以信心與尊重自己本體為主。超越禁忌、戒律、打坐、儀式、教條,而達到自然而然的「布施」,自然而然的「忍辱」,自然而然的「精進」,自然而然的「無戒而戒」,完全沒有苦修苦行。所以 宋七力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最直接」、「最超越」的修道方式。
再者,傳統修道的方式不外靠「自力」與「他力」。他力方式,靠持戒、誦經、念佛、希望臨終時諸佛菩薩現前,接引往生淨土。這種方式也必須要一心不亂、得念佛三昧(正定)的人,才有機會;自力方式則是藉苦修苦行,克制七情六慾,及修氣、修脈、打坐、修定等等,以至肉身意識幾乎泯滅(如禪定至氣住脈停、無念無我)。禪宗講「打得念頭死,方得法身生」,靜極而動生,啟動內在寂然不動的本體,復活本體,自力往生淨土。但這種苦修方式,違背自然,非有大根器、大願力者甚難成就,所以歷代成道者少。
宋七力的天人合一修道方式,系透過「宇宙光體」(光身)的照明,直接喚醒本體、復活本體,再以信心尊重感應本體,讓藏在心淵中的本體自然而然沿著廣大的心量流露出來,即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因此,宋七力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他力」(即宇宙光體——光身、照明)與「自力」(即對宇宙光體——光身——與本體尊重和信心)所聯合「最簡單」,「最自然」,「最快速」的成道法門。
宋七力微信公眾號簡介
宏揚儒、釋、道本心為尊的形上經典哲學。開啟人內心存有真善美世界,將現實生活移入涅槃實相。當樂法身!圓滿人生!
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SUNGCHILI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