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髕骨正常解剖、變異及常見疾病

2020-12-11 騰訊網

Fig. 1:Normal knee radiographs

圖1:正常膝關節

Fig. 2: Normal MR images

圖2:正常膝關節MR圖像

Fig. 3: Variations in patellar morphology

圖3:髕骨形態變異

Fig. 4:Patellar aplasia

圖4:髕骨發育不良

5歲男孩遺傳性指(趾)甲-髕骨症候群(nail-patella syndrome)

Fig. 5:Bipartite patella

圖5:二分髕骨

Fig. 6:Dorsal defect of the patella

圖6:髕骨背側缺損(DDP)

Fig. 7:Patella alta

圖7:高位髕骨

a圖正常位置髕骨,髕韌帶長度(PT)/髕骨長度(PL)正常比值為1.0-1.2(國內文獻一般小於0.8提示低位髕骨,大於1.2提示高位髕骨);b圖PT/PL比值為1.8;c圖示髕骨脫位狀態,局部骨髓水腫。

高位髕骨通常無症狀,儘管它是膝關節不穩定的重要解剖危險因素之一。

Fig. 8:Patella baja

圖8:低位髕骨

a,b圖,15歲女孩右膝先天性低位髕骨。

c,d圖,低位髕骨也見於神經肌肉疾病;患者既往有脊髓灰質炎病史。

e圖,人工膝關節置換後患者一年複查,側位片提示低位髕骨;箭頭是髕韌帶疤痕形成。

Fig. 9:Trochlear dysplasia

圖9:(股骨)滑車發育不良

股骨滑車發育不良是指滑車溝前部的幾何外形和深度存在的解剖學異常。可引起髕骨軌跡不良或慢性膝關節不穩。

Fig. 10:Trochlear dysplasia – measurement of trochlear depth

圖10:滑車發育不良--滑車深度的測量

計算公式:(B+C/2)-D;小於3mm提示滑車發育不良。

a圖是正常的滑車深度,b圖是滑車發育不良,呈扁平狀。

Fig. 11:Lateralization of the tibial tubercle

圖11:脛骨結節的偏側性

脛骨結節的偏側性通過測量骨結節-股骨滑車間距離來定性,測量方法:分別選擇通過脛骨結節的橫斷面圖像,及通過股骨髁間窩呈「羅馬拱門」形態的層面;勾畫出脛骨結節的層面,通過軟體和股骨髁間窩層面圖像融合,在此新的圖像上標記股骨後髁的切線作為參考線,然後分別過股骨滑車最低點和脛骨結節中點作股骨後髁切線的垂線,2條垂線的距離即為脛骨結節-股骨滑車間距離。意義:反映施加於膝關節的屈伸裝置的外翻矢量。小於15mm正常;15-20毫米臨界;大於20mm診斷髕骨不穩。a圖是正常,b圖提示髕骨不穩。

Fig. 12:Chondromalacia patellae

圖12:髕骨軟化症

女,30歲,長跑運動員,進行性膝關節疼痛3年;運動受限就診。

a圖藍箭示髕骨軟骨下骨質硬化;b,c,d圖示多發局灶性全層軟骨裂隙伴相軟骨下骨髓水腫和皮質下囊變。

Fig. 13: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

圖13:剝脫性骨軟骨炎

15歲男孩,膝關節痛。a,b圖示髕骨下級不規則 缺損;c,d圖示局部骨軟骨游離伴軟骨下骨髓水腫;e圖示6年後複查,病灶修復。

Fig. 14:Unstable 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 lesion

圖14:不穩定的剝脫性骨軟骨炎

13歲女孩膝關節疼痛;a,b,c圖示髕骨局部骨軟骨病灶周圍見液體信號影;d圖關節鏡修復後4個月複查,顯示移植骨癒合良好。

Fig. 15: Patellar osteonecrosis

圖15:髕骨骨壞死

16歲男孩;急性淋巴結細胞性白血病(現緩解期)、糖尿病、肥胖病史。

Fig. 16:Lateral patellar dislocation

圖16:髕骨外側脫位

慢性不穩定/復發性脫位患者,如果不積極治療可能導致進行性軟骨損傷和嚴重骨性關節炎。

Fig. 17: Acute fracture of the patella

圖17:髕骨骨折

Fig. 18:Patellar sleeve avulsion fracture

圖18:髕骨袖套狀撕脫骨折

是兒童特有的一種髕骨骨折。因為髕骨軟骨骨轉化過程中的髕骨骺生長板,位於其骨化核周緣,骺板的增殖、肥大細胞帶和初級鈣化帶薄弱,常不能耐受剪式應力而分離損傷。當膝關節處於半屈曲位股四頭肌強烈收縮時,牽引髕骨向上,而髕韌帶固定髕骨形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髕骨下部的軟骨受股四頭肌強烈收縮而發生的撕脫性骨折,帶有少量骨組織或無骨組織被拔除,呈套狀。

Fig. 19:Patellar tendinopathy

圖19:髕腱末端病(髕腱腱病)

Fig. 20:Patellar tendon rupture

圖20:髕韌帶斷裂

Fig. 21:Sinding-Larsen-Johansson syndrome

圖21:辛丁一拉森一詹森氏病(髕骨骨軟骨炎)

與脛骨結節骨軟骨炎發病機制相同。

Fig. 22:Prepatellar bursitis

圖22:髕前滑囊炎

相關焦點

  • 收藏丨肝動脈正常解剖及異常
    來源: med_art腹部手術中血管的完美處理,不僅在於對正常血管解剖的掌握,更在於對變異血管的準確辨認和有效保護。肝動脈變異 Michels 分型肝動脈的變異在肝膽胰手術中很常見,相關文獻報導其變異率約 45%。將近一半的肝動脈不走尋常路!你害怕了沒?術中不慎損傷變異肝動脈,會影響肝臟和膽道的血流灌注,可導致術後肝功能不全甚至衰竭、肝膿腫、膽瘻等併發症率的增加。
  • 髕骨軟骨症
    [疾病概要]髕骨軟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 CMP ),又稱髕骨軟骨軟化症、髕骨軟骨炎
  • 談「骨」論「筋」 | 髕骨脫位偏愛花季少女?
    原創 燕明嶽、薛清佩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什麼是髕骨脫位?髕骨在哪裡?髕骨就是我們常見的膝蓋骨,髕骨是用來保護膝關節的,一旦髕骨出現問題,自己的膝關節也是會受到很大傷害的。
  • 習慣性髕骨脫位
    由於韌帶鬆弛、膝外翻、脛股關節旋轉變位而使伸膝裝置力線改變,骨外側肌、髂脛束和髕骨外側支持帶攣縮與止點改變而致使髕骨內外側受力不平衡是誘發脫位的重要原因,股內側肌鬆弛和肌力減弱為繼發性改變。高位髕骨和髕骨發育異常,也是髕骨習慣性脫位的原因之一。
  • 髕骨周圍疼痛,有捻發音,可能是髕骨關節疼痛症候群在作怪
    髕骨關節疼痛症候群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髕骨關節疼痛症候群是以髕骨後方、下面或側面的瀰漫性隱痛和酸痛,關節捻發音和下肢功能性缺乏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常見運動損傷。當上樓、下坡,久坐之後站立行走,以及參加跳躍、下蹲、跑步等需要反覆屈曲膝關節的運動時症狀會加重。
  • 髕骨骨折用髕骨爪固定,多久能正常走路?
    髕骨骨折一般採用髕骨爪固定,等到骨頭完全生長出來之後可以去除髕骨爪,也可以不取出來,因為髕骨爪是對人體沒有什麼傷害的一種金屬,不過有的人感覺腳裡面有異物難受,會選擇把它取出來。當然,不管取不取出髕骨爪,都要在骨折部位完全痊癒的情況下才能做決定的。
  • 如何做好髕骨張力帶固定術?
    髕骨骨折比較常見,多見於青壯年,常因股四頭肌猛烈收縮或直接撞擊所引起,髕骨骨折累及關節面,屬關節內骨折。髕骨骨折的治療方法比較多,其中張力帶對髕骨骨折療效較好,還能夠減少術後併發症,降低再手術率,並能更早進行鍛鍊。
  • 當心習慣性髕骨脫位惹得禍
    先天性髕骨脫位分為先天性永久性髕骨脫位和先天性滑動性脫位。先天性永久性髕骨脫位的特點是患兒出生時髕骨不在髁間窩內,不能主動伸膝,被動活動也不能消除膝關節畸形。髕骨永久性脫位臨床上非常少見,而先天性滑動性脫位也稱為習慣性髕骨脫位,臨床常見,所以今天就重點講解習慣性髕骨脫位。病例萌萌,12歲,女孩,自從10歲膝蓋受傷開始,左膝蓋骨很容易脫位,以前總能夠自行復位,這次脫位後就不能自行復位了……經過醫生檢查診斷為先天性髕骨脫位。
  • 膝關節常見損傷特徵總結
    ,如:扁平足、Q角度增加、顯現的髕骨側歪斜(緊的外側支撐帶)以及高位髕骨; 沒有力學省的症狀或發現; 在髕骨關節小平面觸診時有壓痛,在髕骨壓迫推搖測試時可能有捻發音。
  • 不要讓你的髕骨過早變軟
    髕骨軟骨軟化的發病率女性高於男性髕骨軟化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最常見的早期表現,也是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之一。所謂髕骨軟骨的軟化,實際上就是髕骨軟骨的退行性病變。章主任拿來一個膝關節模型介紹說,在髕骨後面有一層軟墊, 這個軟墊就是我們常講的「脆骨」,在髕骨和股骨髁之間起著緩衝的作用。
  • 解剖圖解 | 普拉提訓練
    現代普拉提教練從約瑟夫·普拉提的原始教義中提煉出6個指導原則,也正是《健身解剖圖解
  • 髕骨周圍痛,膝「打軟」,8個動作緩解髕股疼痛症候群
    我們通常會認為老年人才是膝痛的主要人群但有一種膝痛卻易發生在活動較多的青少年群體中那就是髕股關節痛它是膝關節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往往出現在下蹲、久坐、上下樓梯、跑步等功能性活動中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髕股疼痛症候群髕股疼痛症候群圖片來源:Pixabay
  • 髕骨軟骨症---青壯年們看過來
    髕骨軟化症(CP)又稱髕骨軟骨軟化症、髕骨軟骨炎,是膝關節痛常見病因之一,好發於青壯年,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多見,女性發病率較男性高,主要病理變化是軟骨退行性變,最後可能發展成為髕股關節骨性關節炎
  • 髕骨別跑!一篇文章全面了解髕骨脫位
    當髕骨不穩定時,會讓我們的膝關節無法正常用力甚至害怕發力,在蹲、跑、跳等日常活動時,就會發生脫位。然而反覆的脫位會引起膝蓋的腫痛、活動受限等一系列問題,從而嚴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髕骨脫位可以保守治療嗎?首次發生髕骨脫位後,保守治療與康復是臨床上的第一選擇。在以往的文獻中,大約1/3的個案通過康復治療,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與運動;另1/3可以恢復日常生活但會伴隨疼痛以及髕骨滑移過多與腫脹問題;還有1/3的個案會反覆發生髕骨脫位,這時就需要透過手術固定協助。
  • 綁個髕骨帶 包治跑步時膝痛?
    那麼是不是只要膝痛,都可以使用髕骨帶呢?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緩解疼痛呢?一、髕骨帶主要針對髕腱炎髕骨帶類似圓環狀,通常其綁定的部位是膝關節髕骨下方的位置,這個部位在解剖上稱之為髕腱,髕腱是大腿前側肌肉跨過髕骨,在止於小腿脛骨之前的一段肌腱。其實,在髕腱處綁根髕骨帶針對的主要是髕腱炎這一運動損傷。
  • 高位/低位髕骨(Patella Alta and Baja)
    低位髕骨主要是膝關節損傷、手術後或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一種常見的併發症,會引起關節結構的改變、運動受限及疼痛等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在臨床引起越來越多的重視。X線測量方法示意圖及判斷標準:膝關節X射線側位片:需膝關節屈曲30°以上,保證髕腱的緊張度。
  • 這種膝蓋疼要小心 可能是髕骨軟化所致
    &nbsp&nbsp&nbsp&nbsp髕骨軟化症又稱髕骨軟骨軟化症,是一種十分常見但人們卻不太了解的關節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髕骨軟化症是怎麼回事?其有哪些表現?又該如何預防和治療?
  • 譯者書籍介紹:運動解剖學-體能訓練全彩圖解
    運動解剖學-體能訓練全彩圖解著者:[英] 利·布蘭登
  • 鑑別診斷丨腦池、蛛網膜下腔正常變異
    腦池、蛛網膜下腔正常變異 Cistern,subarachnoid space normal variants
  • 新冠病毒變異是否會影響疫苗效果?中疾控專家:變異在正常範圍內...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近日,英國、南非等國家發現了新冠病毒變異,這些變異是否會影響疫苗的有效性備受關注。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主任醫師王華慶1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回應《環球時報》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目前新冠病毒的變異處在正常範圍內,沒有看到對疫苗效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