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娃後才知道
孩子每次拉完便便後
家長都會仔細看一眼
觀其形、察其色
看看有沒有哪裡不對
這幾天
6歲的鵬鵬突然出現了便血
這可把家長嚇壞了
原來是飲食習慣引起肛裂
鵬鵬的家長趕忙向醫生求助
市兒童醫院普外科專家詳細了
解鵬鵬的生活習慣和近期身體情況後
初步判斷便血是喝水少、不愛吃青菜
導致了大便乾燥
進而引起肛裂
為什麼會出現肛裂?
市兒童醫院普外科張清池醫生介紹
肛裂是肛管皮膚呈縱型全層裂開並形成慢性潰瘍。主要是因為大便又乾燥又粗硬,通過腸管時摩擦並撐破肛管周圍皮膚導致出血,此時用力排便,肛管後方上皮膚易出現撕裂損傷,可繼發感染引起潰瘍。
糞便不斷刺激,會導致傷口癒合緩慢或者不癒合,形成慢性炎症。
那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和治療肛裂?
醫生建議
● 首先平時飲食結構應儘量均衡,多喝白開水,增加粗纖維食物如玉米、地瓜、麥片等粗糧攝入。
● 改變排便習慣。有些小朋友不習慣在外面上廁所,熬到回家才解大便,這樣易造成直腸擴張。長時間下去,感受器的敏感度會逐漸降低,便意會越來越少,形成惡性循環,因此要從小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
● 肛裂時可使用溫水或高錳酸鉀坐浴,使肛門括約肌鬆弛。局部可用百多邦、美寶燒傷膏等外塗。
無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們
記得多喝水(不是飲料)
多攝取粗纖維食物哦~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楚燕 通訊員:張連治
編輯:施璐瑋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