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白領,便血一年當痔瘡,拖成晚期結腸癌

2020-12-14 騰訊網

常言道,十人九痔,可見痔瘡在人群中很常見,痔瘡約佔所有肛腸疾病的87%。

便血、排便困難、排便疼痛等是痔瘡的典型症狀。

很多人發現便血,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痔瘡,尤其是年輕的小夥,他們總以為癌症是中老年人的事情,年輕人怎麼會得癌呢?

殊不知,結直腸癌和痔瘡一樣,有一個相同的症狀,那就是便血,很多人想當然地當成痔瘡治療,因此而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出血是癌,什麼樣的是痔瘡?

需要做哪種檢查呢?

腸鏡檢查

我們先從一個病例說起——

今年年39歲的小夥小李,是一家公司的白領。去年春天,偶然發現自己大便帶血。

當時他覺得上醫院挺難為情的,加上平時工作忙,也沒有其他嚴重症狀,就到網上搜了些「科普」,自己「診斷」為痔瘡。

於是自行去藥店買了治痔瘡的藥,吃了半年多,斷斷續續,時好時歹,總是不斷根。

最近,他感覺大便帶血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了,血的顏色變成紅褐色,還伴有膿液;

這幾天還排便困難,總有排不淨的感覺,一天要上十幾次廁所,有時候只能排出來一點點紅褐色的粘稠液體,加上有體重減輕、貧血的情況,才預感到大事不妙,於是在妻子的陪同下,來醫院檢查就診。

2020年8月16日上午9點半,在我內鏡中心做了腸鏡,結果腸鏡剛進入到距離肛門30cm的乙狀結腸,就無法前進了,一個巨大的佔位性病變,幾乎完全堵塞了腸腔,腫物直徑約有8cm大小,質脆易出血。

一看就知道這就是腸癌,而且是中晚期,具體有沒有淋巴和臟器轉移,要待病理和免疫組化、及其他輔助診斷結果。

當我們告訴他發現便血應該早些來做腸鏡檢查時,他顯得悔恨交加:我不知道這些啊……是我自己害了自己!當初老婆也讓我上醫院,我想就是個痔瘡啊...

(鏡身已無法通過)

如果小李在一年前首次出現便血的時候,不自以為是當成痔瘡,立即上醫院檢查的話,這個癌是非常容易被發現的,我相信那時候還算是早期癌,不會有淋巴脈管浸潤,更不會有臟器轉移,即便不能內鏡下治療,通過外科手術和綜合治療,預後也是非常好的。

而他目前的狀況就要大打折扣了,不僅需要切除部分大腸,還要廓清淋巴,一旦有遠端轉移,預後更加無法預料,不要說經濟壓力非常巨大,病人還要承受手術和放化療的巨大痛苦。

因此,出現便血一定要引起重視,不單單是痔瘡和腸癌會出現便血,消化性潰瘍、菌痢、腸套疊、炎症性腸病、大的腸息肉、肛裂、肛瘻、白血病、血友病等,均可能引起便血。

這些情況只有醫生通過相應的檢查才能做出判斷,自以為是的自我診斷,真的是在漠視自己的生命!

專業的事情應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便血,到底是痔還是癌呢?

痔瘡是直腸下段、肛管和肛門緣的靜脈叢曲張所形成的靜脈團,屬於人體「突起」病變,痔瘡的本質是血管團。

因此,其出血主要是各種原因(如久坐、免疫力下降、長期口服抗凝藥、飲酒、辛辣刺激等)導致血管團局部破損所致。

直腸癌屬於惡性腫瘤,是人體的「異常組織」。直腸癌的本質是腫瘤細胞和供應腫瘤細胞的小血管。

因此,其出血來源多是癌浸潤直腸黏膜使其表面潰爛或癌腫本身破潰導致。

痔瘡便血的特點是排便中或便後出血,色鮮紅,不會夾在糞便中間;

而腸癌的出血,則顏色較暗(靠近肛門的直腸癌也會出現鮮血便,位置離肛門越遠,顏色越暗,上消化道的出血,則表現為黑便),多夾在糞便中間,或伴有粘液、膿液等穢物,氣味腥臭。

同時會伴隨排便習慣的改變,次數增加,排便不盡感、腹瀉、便秘交替,伴有粘液或膿血等等一系列症狀。

總之,如果大便中有黏液和膿液,並且糞便的顏色較深,血液和糞便混合在一起,那麼可以初步判斷是大腸癌。

「三招」檢查,輕鬆發現腸癌

90%以上的結直腸癌是由息肉演變來的,時間約10 - 15年。

在息肉階段、腸癌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症狀,到了進展期才會出現比較典型的症狀比如便血、排便性狀和排便習慣改變、腹痛、腹脹等。

我們想要早期發現、或者說避免惹上腸癌,就要體檢做相關檢查,最好、最直觀、最準確的就是腸鏡檢查;不但能發現早期腸癌,更能發現腸癌的前身——結腸息肉,發現後及時切掉它,就能預防腸癌上身。

腸癌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便血,一旦發現便血,既不要草木皆兵,也不能自以為是,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通過醫生的「三招式」檢查,就能輕鬆找出那個「幕後真兇」。。

息肉階段是黃金治療階段

一、直腸指檢

直腸指檢方法簡單、快捷,是檢查直腸癌必要的步驟,70%的直腸癌病人可通過此種檢查方法確診直腸癌。其缺陷是只能檢查7-10cm的直腸,再往上就無能為力了,想本文的情況,手指就夠不到了。

二、糞便潛血實驗

糞便潛血實驗是結直腸癌無創篩查的最重要手段,所謂「隱血、潛血」,就是肉眼看不到的出血,在早期腸癌階段,會有一些微量的出血,這個檢查一旦陽性,就要進一步腸鏡檢查了。

三、腸鏡檢查

結腸鏡可直接觀察到結直腸腔內壁,是發現腸道腫瘤最敏感的方法。也是預防結直腸癌最為有效的手段,至今,也沒有任何一種檢查手段能夠替代它。

一旦感覺腸道出現症狀比如長期腹瀉、便秘、便血、或腹瀉便秘交替、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困難等,要立即做個腸鏡;

另外,我們建議,到了40歲,即使沒有任何症狀,無論男女,都要做一次腸鏡檢查,這對於預防腸癌,意義非凡!因為腸息肉和早期腸癌,幾乎沒有症狀!

點一下在看,鼓勵下吧~~

相關焦點

  • 大便常出血,以為是痔瘡,廈門30歲女子被確診結腸癌!醫生說法來了解...
    以為是痔瘡結果卻確診為結腸癌結腸癌到底是種什麼病為什麼連健碩的博斯曼也扛不住?近日56歲的劉女士到市中醫院肛腸科看痔瘡她患痔瘡多年,最近常便血從外觀上看劉女士確實患的是痔瘡整個肛門口都是突起的痔瘡但接診的市中醫院肛腸科
  • 《黑豹》男演員因結腸癌去世,終年43歲,結腸癌可以提前預防嗎?
    ##據新聞報導,當地時間8月28日,漫威電影《黑豹》男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因結腸癌在家中去世,終年43歲,此新聞一出,很多人感到詫異,這麼年輕,這麼強壯的人,怎麼會得腸癌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結直腸外科最年輕的大腸癌患者是一個25歲的外地小夥。23歲時,小夥出現了大便帶血的情況,因為他有輕微的痔瘡,當地醫院的診斷是痔瘡引起的血便。兩年中,小夥反覆便血,直到出現腸梗阻入院,才發現是結腸癌,此時腫瘤已經有拳頭那麼大,屬於晚期腸癌,並且癌細胞已經侵入到胰腺。
  • 黑豹男演員患結腸癌去世,大便異常要警惕,這6類人必須做腸鏡!
    #中年而已#《黑豹》男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因患結腸癌去世引起關注,終年43歲,據悉,博斯曼4年前就被診斷出結腸癌。腸鏡檢查是發現腸息肉非常重要的方式,然而由於對腸鏡的恐懼、不了解,我國腸癌篩查的普及率並不高,連8%都到達不到,導致很多患者來就診時已經到了晚期,而晚期大腸癌五年的生存率都不足5%。所以,當大便出現異常時要警惕!
  • 29歲男子,確診腸癌晚期,不抽菸不喝酒,一樣東西吃太多了
    小偉到醫院來前一年,就開始便血了,但是小偉沒有意識到危險,一直以為是痔瘡,還自己用了不少痔瘡藥。 小偉便血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頻繁,一拖再拖,拖不下去了,才跑到醫院查看。 醫生一看就不是痔瘡,腸鏡檢查後,確認是腸癌,而且,已經到了晚期的程度,無法手術治療,只能通過放化療儘量延長生命吧。 從確診到現在,小偉一直都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畢竟才29歲,而且自己平時不吸菸不喝酒,沒啥不良嗜好,怎麼就會得了腸癌了呢?
  • 《黑豹》男主角患癌去世,年僅43歲!這病不能疏忽,小孩也要注意
    39歲發現癌症已是中晚期博斯曼1977年生於美國紐約,畢業於英國戲劇學院。2016年,他在《美國隊長3》中首次出演「黑豹」,也在同年裡確診罹患結腸癌,當時他只有39歲。2018年3月,他因《黑豹》在全球範圍走紅。
  • 長期便血,一查已是直腸癌晚期!若出現「3多3痛」儘早去醫院查查
    便血、大便次數增多,肛門疼痛等是痔瘡的典型症狀,很多人覺得這種病要不了命,而且隱私部位,往往自行處理,隨便吃點藥了事。殊不知,這些症狀並不是痔瘡獨有,直腸癌同樣有類似的症狀!前不久,就有這樣一個新聞:23歲男子長期便血,由於症狀單一,以為是痔瘡犯了,年輕的他沒把這太當回事。
  • 得了結腸癌,身上頻有異常,4個信號,別後知後覺
    近年來結腸癌已經佔據胃腸道腫瘤的第三位,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大數據顯示,每年都會有很多人,結腸癌是一種多發生於直腸和結腸的交界處的惡性腫瘤,一般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比較多見,與人們的飲食和不良習性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 痔瘡便血怎麼辦?要一步步這樣處理
    痔瘡可以說是最為常見的肛門病了,而便血又可以說是痔瘡最為常見的症狀。一般來說,便血都是內痔引起的,出現便血症狀後很多患者就害怕了,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擔心,明顯影響生活質量。那麼,如果痔瘡出現便血症狀怎麼辦?
  • 漫威男主角因結腸癌去世,便秘、便血、黏液便,有這些症狀的要注意!
    近日,一則新聞刷爆各大平臺:漫威電影《黑豹》的男主角德維克·博斯曼與結腸癌抗戰4年後,於8月28日去世,年僅43歲。 結腸癌趨年輕化的原因 雖然我國患病年齡以41-65歲之間發病居多,但不要以為結腸癌離我們很遠。
  • 又一例,才38歲!以為是痔瘡,沒想到是癌……醫生:這項檢查別小看
    本文轉自【健康廣東】;便血被認為是痔瘡的主要症狀之一 由於痔瘡在我國發病率高 很多人在第一次發現便血時 往往以為是痔瘡不在意而一拖再拖錯把腸癌當成痔瘡,才38歲!3個月前,武漢的常先生突然出現了幾次斷斷續續便血,他沒當回事,因為自己本身就有痔瘡。 隨後的單位體檢中,常先生顯示糞常規異常,在當地醫院診斷為「感染性腸炎」,藥物治療一段時間仍未好轉。再看診時又成了「混合痔」。
  • 一便血就「消火」?南昌豐益肛腸醫院:請認真看完這幾個被耽誤的案例
    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在江西是老牌肛腸醫院,擁有著良好的口碑,很多患者都會慕名前來,在接診的時候總是會聽到不少患者問便血是不是上火引起的,或者一上火就便血,還有的患者問便血是不是「消火」就可以了,等等一些有關便血,上火相關的問題,整理了幾個案例,大家不妨看看!
  • 北京豐益肛腸醫院科普:便血、腹痛、貧血,都是結直腸癌的前兆?
    擁有眾多人口的中國隨著這些年經濟的快速增長,結腸癌患者人數也呈現顯著上升趨勢,已進入結直腸癌高發地區的行列,城市的大腸癌的發病率第2-3位,有望取代肺癌而成為新的癌症之王!此外,結直腸癌的年輕化趨勢也很突出,40歲以下的年輕人患結直腸癌的比例約佔結直腸癌總人數的20%,而且又進一步上升的趨勢,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視!
  • 31歲美女模特大哭:以為是痔瘡,竟是腸癌!醫生指出真相
    31歲的小欣是一位身材高挑的杭州女孩,是多家廣告公司的籤約平面模特。因為工作的原因,生活沒有規律,經常加班熬夜,不能按時吃飯。最近兩個月來,她經常感到肚子隱隱作痛,然後就急著要往廁所跑,大便次數比以前也有增加,更讓她擔心的是,有時候大便還混有暗紅色的血液。通過上網搜索,她自己給自己診斷為「痔瘡」。
  • 被痔瘡困擾的當代年輕人
    閱讀提要: 年輕群體也是痔瘡發生的一類人群。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王有利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這兩年,來我門診看痔瘡的多了很多白領年輕人,長時間久坐處於一個姿勢,會導致肛門局部血液回流減慢,血液循環受阻,直腸部位的靜脈叢易發生擴張,血液淤積,形成痔瘡。
  • 43歲《黑豹》男主角患結腸癌去世,醫生:年輕人也要警惕結腸癌
    現代快報訊 (記者 周明)8月29日,媒體報導電影《黑豹》男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罹患結腸癌去世,享年43歲。 2018年,博斯曼因在漫威的《黑豹》中飾演主角而走紅。《黑豹》被認為是黑人電影的裡程碑之一,獲得 7 項奧斯卡提名。「結腸癌要是早發現的話預後是很好的,太可惜了。」不少網友對博斯曼43歲就因結腸癌去世表示惋惜。
  • 痔瘡便血了怎麼辦?牢記這3點,讓病情恢復得更快
    大部分人在痔瘡的影響下可能會出現便血的情況,便血嚴重時容易導致體內鐵元素流失,長時間下去容易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痔瘡患者如果已經出現了便血,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調節,注意多方面的問題,這樣才能防止便血症狀越發嚴重的對健康造成威脅。
  • 便血顏色不同,疾病所在位置也不同!
    大腸息肉、結腸炎、結腸癌、直腸癌等都會造成大便出血。4、肛管疾病肛門疾病也會引起大便出血。比如最常見的痔瘡和肛裂,都是造成大便帶血。便血顏色不同,疾病所在位置也不同!1.鮮血便大便時,如果出現新鮮的血液,並且與大便沒有混合在一起,血液可能滴在大便的表面,或者大便完了後出現滴血,甚至還會發生出血量比較多,噴血的現象,這種情況疾病在肛門,最常見於痔瘡和肛裂。鮮血便說明了出血是在大便時發生的,不是儲存在腸道裡面的血液,所以疾病一般在肛門。在大便的時候,堅硬的大便摩擦肛門直腸或者是摩擦痔瘡,造成了皮膚黏膜破裂出血。
  • 直腸癌與痔瘡的鑑別
    直腸癌早期和痔瘡的症狀有一些相似之處,有不少直腸癌患者在發病早期以為自己得的是痔瘡,未予以治療,等到症狀嚴重了才來就診,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間。由於痔瘡和直腸癌的發病部位相近,兩者也都有便血的表現,故患者容易混淆,那麼今天就來談一下直腸癌與痔瘡的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