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一些專屬「密語」,行內人一聽就懂,行外人則就像是聽到了「黑話」一樣一臉蒙圈。今天,航旅縱橫做了一次小科普,解釋了飛機上常用的7個密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但一直迷惑到底是個啥意思。
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下次坐飛機就能瞬間聽懂了,也可以順便給其他蒙圈的人科普科普。
1、解除滑梯預位
有時候也說是「解除艙門預位」(Disarm Your Doors),通常會在飛機降落前下發給乘務員,意思是讓乘務員解除緊急滑梯預位,避免其在登機口前觸發。
如果預位沒有解除,緊急滑梯就會在艙門打開時自動展開。
而所謂的預位,就是把緊急滑梯掛杆預先放在卡槽內,讓滑梯處於隨時可以充放的狀態。
2、交叉檢查
意思是「你檢查我的工作、我檢查你的工作」,用於指示飛行員、乘務員會相互檢查他人的工作,以確定各自的準備工作是否已經完成,比如艙門的疏散滑道是否被啟動等。
3、最終進近
飛機降落前會經歷進近階段,分為五邊:一邊(離場邊),二邊(側風邊,方向與跑道成 90 度),三邊(下風邊,方向與跑道起飛方向反向平行),四邊(底邊,與跑道垂直,開始著陸準備),五邊(進場邊,與起飛方向相同,著陸剎車)。
最終進近指的就是第五邊。
有時候,飛行員們也會用它指代進近的後半部分。
4、飛行顛簸
這個就好說了,大家坐飛機時應該都體會到突然出現的忽上忽下、左右搖晃、機身振顫等現象。
飛機顛簸主要是由於飛機飛入擾動氣流區,導致作用在飛機上的空氣動力和力矩失去平衡,飛行高度、飛行速度、飛機姿態等發生突然變化,通常在夏季、換季時較為多發。
5、輪檔時間、撤輪檔
飛機從出發機場撤去輪檔算起,至到達機場重新安置輪檔時為止,這段時間為飛機的輪檔時間。
其中包括滑出停機坪的停機位起到起飛跑道間的滑行,以及起飛、爬升、巡航、下降、等待、著陸,並滑離跑道到達停機坪機位的時間。
撤輪檔是一個全球民航界通用的專業術語。為避免停放在地面上的飛機意外滑動,需要在輪胎前放置一個檔板。
2014年開始,撤輪檔作為航班正點起飛的標準,撤掉輪檔後即可啟動發動機而滑行。
6、免票乘客
這個免票不是給旅客的免費票,專指飛行員或乘務員坐在機艙的座位上,執行航空公司指派的某種任務。
7、Flight Deck
看字面意思是飛行桌、飛機上的小桌板,其實它和Ccockpit是一個意思,都是指駕駛艙,旅客是不能進去的喲,否則後果很嚴重,比如去年11月發生的桂林航空某機長邀請女網紅進入駕駛艙事件。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飛機#航空
責任編輯:上方文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