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許世友搭檔十年,是抗日戰場上的遊擊大王,志願從事教育工作

2020-12-14 方哥說史

他參加過二萬五千裡長徵,是抗日戰場上的遊擊大王,他和許世友將軍在戰場上是多年的好搭檔。許世友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時候,專門請求調任此人到南京軍區,繼續當他的參謀長,但他婉言謝絕了,他說他更願意從事軍事教育工作。

他就是賈若瑜。賈若瑜1915年出生於四川省合江縣一戶醫生之家,他自幼喪母,後來又過房給了二叔母。賈若瑜讀完了私塾和小學,在舅父、表兄等影響下,他開始接觸革命運動。

1934年,賈若瑜前往上海尋找黨組織,他沒找到,只好臨時進入了國軍八十五師,當了一名普通戰士。他因軍事能力出眾,很快便升任中尉排長。1935年,八十五師與紅軍交戰,賈若瑜剛好負責一個機槍連,他帶著機槍連躲進山裡,後來與紅軍取得聯繫後,他拉著這支部隊轉投紅軍。

加入紅軍隊伍中,因賈若瑜有文化,他一直都在做教育工作,先後擔任抗大慶陽分校主任教員、抗大一分校軍事總教、第三支隊隊長等。賈若瑜不僅對遊擊戰理論講得好,在戰場上指揮作戰也同樣十分出色。

抗戰爆發後,賈若瑜擔任抗大一分校膠東分校校長,鬼子對膠東地區進行掃蕩時,他率領兩個學生營,多次擊退敵軍一個師的進攻,後來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打得敵軍四處潰散。

在李福莊一戰中,這名遊擊大王擔任了膠東第五旅參謀長,僅用了兩個小時,便拔掉了日軍據點,殲滅了七百日偽部隊。不久膠東軍區成立,許世友任軍區總司令,賈若瑜擔任軍區參謀長,他們率領膠東軍區部隊共殲滅一萬多日偽軍。

解放戰爭中,賈若瑜歷任山東警備第五旅旅長,華東野戰軍膠東軍區參謀長,他仍然給許世友做參謀工作,1949年許世友調任山東軍區司令員,賈若瑜再次調任山東軍區任參謀長。

新中國成立後,賈若瑜擔任23軍參謀長,率隊參加韓戰,1955年,賈若瑜被授予少將軍銜,擔任軍事博物館館長,總政治部副秘書長、代秘書長,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軍政大學副教育長,軍事學院教育長、副院長、顧問。

1964年,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對曾經在膠東軍區、山東兵團和山東軍區給他當過近10年參謀長的賈若瑜非常欣賞,請求調任賈若瑜到南京軍區,繼續當他的參謀長,可賈若瑜婉言謝絕,他說:「新中國軍事教育百廢待興,以我的性格和經歷,我更願意從事軍事教育工作。」2016年,賈若瑜因病去世,享年102歲。

相關焦點

  • 對中國抗日遊擊戰爭的再認識
    導讀: 歷史表明,軍隊和人民群眾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僅造就了抗日遊擊戰爭的多樣性、頑強性、堅韌性,而且將人民戰爭在形式和內容上提升到空前的高度,這是民族解放戰爭的本質要求和勝利所在。為了進一步提高全黨全軍對抗日遊擊戰爭極端重要性的認識,推動由國內正規戰爭向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轉變,洛川會議後,毛澤東在致前方將領的電報中反覆強調,只有遊擊戰爭才是八路軍的「拿手好戲」,「整個華北工作,應以遊擊戰爭為唯一方向」。1938年5月,毛澤東專門發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著眼抗日戰爭的全局,深入闡述了抗日遊擊戰爭的特殊戰略地位及其戰略指導問題。
  • 許世友為何生活很警惕,看看幾則往事,你認為他是怕「死」嗎
    但是有一個人卻時刻保存警惕,向來是槍不離身,即使是跟毛主席會面也是如此,他就是戎馬一生的許世友上將軍。解放後仍然保持警惕,槍不離身解放後,很多過去在沙場徵戰多年的將軍們都開始療養身體,或者是積極參與各種文化活動。唯獨有一個怪人,那就是許世友將軍,他更熱衷於養豬種菜。這還不算奇怪,奇怪的是他每天無論何時都是槍不離身,即使是見毛主席也是這樣。
  • 365天讀毛選: 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
    遊擊戰爭本來是分散的,所以成其為普遍的遊擊戰,且在許多任務,例如擾亂、鉗制、破壞和做群眾工作等,都以分散兵力為原則;然而就一個遊擊部隊或遊擊兵團,當著執行消滅敵人的任務,尤其是為著打破敵人的進攻而努力時,就仍須集中其主要的兵力。「集中大力,打敵小部」,仍然是遊擊戰爭戰場作戰的原則之一。
  • 東北抗聯第一軍第三師開闢 「城子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簡介
    三師部隊主要由王仁齋領導的遊擊大隊和第一教導團、一師五團的兩個連編成。下轄第五團、第七團。團下設4個連,1個機槍班。機槍班有軍部配發的三八式歪把子機槍和七九式機槍各1挺。三師成立後,以遼北山區為主要活動區域,進出於西豐、開原、鐵嶺、清原等廣大地區,開展抗日遊擊戰爭。
  • 領導令許世友挑個副司令,許世友說:不用挑了,非他莫屬
    許世友大怒,把桌子腿都拍折了,大聲道:「吳克華為革命差點連命都丟了,重傷時生不如死,世界上哪有這樣的逃跑分子!趕緊把對吳克華的錯誤處分撤銷了,別以為你是張主席的親信,我就不敢斃了你!」說完,真的拔出了手槍,指著那個人的腦袋。 那人不敢惹許世友,就上報給了張國燾,張國燾也非常欣賞許世友,就給了他一個面子,把吳克華調到了紅四方面軍大學,美其名曰「學習改造」。
  • 悍將許世友,在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為何在朝鮮戰場上默默無聞
    許世友早年參加紅軍,跟隨紅軍南徵北戰,參與了川陝蘇區的歷次反「圍剿」和「反六路圍攻」戰鬥。在戰鬥中,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每次衝鋒他總是背扛大刀,懷抱機槍,衝在部隊的最前方。漸漸地,他也受到了我軍上級的青睞,軍職更是像坐了火箭一樣飛速上升。
  • 開國上將許世友的戎馬生涯
    毛澤東親切地對許世友說:「還得給你安排一份工作,就到抗大去當校務部副部長吧,那裡工作不是很忙,你正好可以半工半讀,把拉下的功課補上來。」在抗大工作期間,許世友多次聆聽毛澤東講哲學、講政治、講軍事、講形勢,得益匪淺。從此,他對毛澤東思想深信不疑,對毛澤東深為敬佩。紅四方面軍的廣大指戰員,經過自身痛苦的經歷,也從思想上、行動上團結到毛澤東思想旗幟之下。多年以後,許世友回憶起這一幕仍很激動。
  • 他是許世友麾下一員「猛虎」,死後許世友悲痛萬分,家鄉立其雕像!
    他,就是膠東著名抗戰烈士、一等戰鬥英雄—任常倫。 任常倫(1921—1944),男,漢族,山東省龍口市人,中共黨員。是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2014年9月1日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 華野虎將許世友,一生戰功赫赫,可為啥在朝鮮戰場上的名氣卻並不高?
    開國上將許世友,在紅軍時期便率領紅四方面主力軍打了不少硬仗,抗戰時期作為膠東軍區司令員的他尤其以山東地區的抗戰事跡被人津津樂道。解放戰爭時期,時任華東野戰軍九縱司令員的許世友不僅解放了濟南,還在孟良崮一戰中一舉殲滅了國軍王牌部隊整編74師,可謂功勳卓著。
  • 他是和許世友搭檔的軍政委,到八路軍中指揮兩個營,終成開國上將
    王建安到來後,紅四軍的軍長是王宏坤,開國上將,後來換成了許世友,當然也是開國上將。王建安和許世友成為一對黃金搭檔,他們共同帶領紅四軍,走上長徵之路。在《許世友回憶錄》中,專門記載了王建安的故事。比如,爬雪山的時候,儘管王建安自己的身體很虛弱,他還是不斷地給部隊鼓勁。
  • 當年的軍長、政委許世友與王建安,如何結下「梁子」,怎樣化解的
    1947年2月,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編後,魯中軍區部隊為8縱,8縱司令員為王建安,膠東部隊為9縱,許世友為9縱司令員。「山東雙雄」是偉人的兩大虎將,卻有著「歷史恩怨」,偉人巧妙地導演一場「將相和」,讓他們聯手在齊魯大地上譜寫了一曲同仇敵愾的英雄壯劇。王建安和許世友都是黃麻起義的參加者,又是紅四方面軍的戰友和搭檔。
  • 許世友找人比武,這個新兵主動應戰,後來成為開國中將
    大家都知道,許世友出身於少林,練了一身硬功夫,參加紅軍後,也經常以武會友,實在找不到對手,就讓士兵們跟他對打。 比武之前,許世友還專門下了一個命令:誰都不能手下留情,不能因為自己職務高就讓著他。 但是,戰士們雖然都使出了全身解數,還是接連敗下陣來,被許世友打得接連倒下,輸得心服口服。
  • 黃埔第一期悍將,抗日戰場上的民族英雄,抗日戰績遠超薛嶽
    中學畢業之際全校師生都在填寫志願,老師問到他時,他脫口而出「我想當連長」,原來當時他因見鄠縣城裡駐了一連兵,那位連長很是威風,所以讓他便有了當兵的願望,當他從學校畢業後便在朋友的介紹下秘密的考入了黃埔軍校第一期
  • 岡村寧次自鳴得意,許世友怒不可遏,運用地道地雷,粉碎日軍掃蕩
    岡村寧次自鳴得意,許世友怒不可遏,運用地道地雷,粉碎日軍掃蕩1942年是抗戰最艱難的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掠奪更多的資源,對中國戰場展開了殘酷的掃蕩。11月,日軍華北司令官岡村寧次專門坐飛機到煙臺,準備親自指揮一次大掃蕩。
  • 戰場猛將江騰蛟,把許將軍給氣回了家,被批評「這個人不可重用」
    在黃安地區,許多紅軍戰士都是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戰場殺敵的猛將了。比如11歲參加紅軍的江騰蛟,就是其中一位,他1930年參加了紅軍,後來成為紅軍的一位猛將。江騰蛟,1919年出生在紅安高橋鎮龍王村,父母都是當地貧苦的農民。和舊社會中國其他地區一樣,在高橋鎮,極少數的豪紳佔據了大部分的土地、房產。
  • 他是開國少將,原來的名字有點「傻」,領導特地給他改名
    確實,賈若瑜在紅軍中就像一塊「美玉」一樣,很快就散發出了耀眼的光芒,被挑選進入了抗日軍政大學當教員。有一次,賈若瑜要講遊擊戰術,可是,他感覺對遊擊戰術還不是很明白,就跑去請教劉伯承。這句話,讓賈若瑜大徹大悟,從此喜歡上了遊擊戰爭這門課。後來,為了講好這門課,賈若瑜還專門去了八路軍總部採訪,獲得了平型關戰役、雁門關戰鬥、神頭嶺伏擊戰、陽明堡襲擊戰等鮮活的戰例材料,並結合自己的作戰經歷,編教材、寫教案,後來,他的這門課在抗大越來越受歡迎。
  • 這兩位國軍將領的妻子,一個忠貞不渝,一個薄情寡義,他被氣癱瘓
    在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軍接連戰敗,許多國軍高級將領也在戰場成為俘虜,像杜聿明、黃維、王耀武、範漢傑等人。在他們被俘後,他們的妻子表現各有不同,像黃維妻子苦等26年,最後患上精神病;像王耀武妻子帶著巨額財產和副官一起跑海外逍遙去了。
  • 許世友酒量深不可測,紅四軍全軍禁酒,徐老總:許世友可以喝一點
    除了「貼壁」,師傅還叫許世友練習站樁,扎馬步和輕功內力。許世友練了2年後,身體有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據《許世友外傳》中記載:「在少林寺練了兩年功後,許世友的力量大增,步伐像風,一口氣就能輕鬆挑著扁擔上山。」師傅見徒兒進步很大,就帶他下山雲遊。
  • 對越還擊戰,為何選擇許世友?當時能勝任大兵團作戰的人寥寥無幾
    再者當年也沒有比許世友更好的指揮員人選了,看看許世友的履歷,在長徵之時就是紅四軍軍長,紅四軍是紅四方面軍的絕對主力,這麼重要的節點擔任這個位置,這是對他作戰能力的肯定。抗戰時期一直在山東一帶領導部隊開展革命工作,有豐富的鬥爭經驗。
  • 許世友前妻想復婚遭拒,幾十年後前妻有一事相求,他只說了八個字
    在新中國成立的道路上,我國經歷了多次艱苦的戰爭,靠著將士們的奮勇作戰和老百姓的支持,才有了最終的勝利,戰爭中湧現出很多優秀將領,許世友將軍就是其中之一。 說起許世友將軍,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可是開國上將之一,一生戰功無數,光輝照耀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