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資本、江西世行大通等多家私募收罰單 行業亂象需警惕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證券報

近日深圳證監局等多地監管部門,接連對私募機構開出罰單,多涉及到向投資者承諾最低收益、未對部分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進行評估等情況。

監管對於私募亂象的打擊正在趨嚴,偽私募、亂私募正在加速出清,投資者在投資私募基金時,也需要擦亮雙眼,警惕違法違規亂象。

 監管部門接連開出罰單

深圳證監局最新發布的2019年監管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的深圳私募管理人4566家,備案的私募基金14251隻,實繳規模1.82萬億元。深圳證監局指出,針對私募基金風險嚴峻形勢,該局在2019年成立私募機構風險處置隊伍,深入開展非現場及現場核查700餘家次,依法對30餘家私募機構及相關責任人採取行政監管措施或行政處罰,及時向中國證監會及深圳市政府報告風險80餘次。

近日,深圳證監局下發對深圳樸素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稱其在私募基金產品募集與管理過程中,存在向投資者承諾最低收益、未對部分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進行評估、未對部分私募基金進行風險評級的情形。梁斐作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也被出具警示函。

事實上,近期監管已經頻頻出手整治私募亂象。

6月10日,深圳證監局通報了第一批131家重大違規私募基金管理人相關情況,其中13家涉嫌犯罪。從被納入名單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相關事由來看,主要包括因嚴重違法違規被採取監管懲戒措施、拒不配合監管或涉嫌犯罪進入刑事追責程序,以及因失聯、未按要求提交專項法律意見書等被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強制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等情形。

深圳證監局表示,為促進深圳私募基金行業規範健康發展,強化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警示教育,督促各管理人依法合規經營,將結合日常監管執法和風險監測處置等情況,陸續公開披露轄區重大違規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名單。

除了私募重鎮深圳外,多地監管部門也都陸續開出了警示函。6月4日,江西證監局發布對江西世行大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稱其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發行了三隻有限合夥型基金產品,但均未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並且存在公司治理混亂、內部管控不到位等情況。6月2日,福建證監局也發布了對福建海誠投資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原因是未及時披露減持計劃。

私募亂象需警惕

近年來,私募基金行業發展迅猛,但也存在魚龍混雜、負向攀比等問題,少數私募基金違法違規甚至出現「爆雷」,嚴重影響了行業形象和社會穩定。

2019年監管年報顯示,深圳證監局已配合深圳市政府在全國率先制定《問題私募基金良性退出操作指引》,引導風險良性化解。其中,會同公安機關對180多名風險私募機構關鍵人員進行管控,聯合約談風險私募機構實際控制人及高管60餘人次,及時將33家私募機構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另外,針對私募資管產品的延期兌付問題,該局在2019年還建立了動態風險臺帳,根據產品風險差異,制定分級分類處置機制。

從各地監管機構開出的罰單來看,有不少私募觸碰了監管底線。如深圳前海匯能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就存在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挪用基金財產等觸碰監管底線情形被採取監管懲戒措施,涉嫌犯罪進入刑事追責程序。

此外,在私募基金的銷售中,機構打「擦邊球」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出現了不少行業亂象,包括虛假營銷、誇大宣傳、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不完善、進行「保本」宣傳、不符合人員資質條件等。收到罰單的私募機構中,一大部分都涉及違規向投資者承諾「保本保收益」、未對部分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進行評估、未對部分私募基金進行風險評級等情況。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私募基金的監管將會越來越嚴,嚴打行業亂象、規範基金銷售是當下的主趨勢。例如,深圳證監局於6月11日發布了《深圳證監局關於組織轄區私募基金管理人開展自查自糾的通知》,要求各私募管理人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全面梳理業務產品,仔細查找問題隱患,嚴格對照監管紅線底線進行重點自查,存在違法違規的管理人要求限期整改。

業內人士強調,在私募亂象被嚴厲整治,偽私募、亂私募加速出清的背景下,廣大投資者也要擦亮雙眼,在投資私募基金時注意投資風險,遠離違規機構,避免財產損失。

相關焦點

  • 40億資金未兌付、坑慘3000投資人 世行大通資本被註銷登記
    9月25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基金業協會」)發布兩條公告,同時註銷5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其中,涉案金額40億元、坑慘近3000名投資者的河北金手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世界銀行專家組發起成立的世行大通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 多家私募機構收罰單:產品未備案 違規承諾「保本保收益」
    來源:中國證券報多家私募機構收罰單!產品未備案,違規承諾「保本保收益」,監管治理亂象出重拳李惠敏 張凌之 近日,多地證監局向多家私募機構開出罰單。江西世行大通、深圳滙豐大通、凱恩斯投資、秋實弘仕資產、深圳聚合創投資產、中金前海等多家私募機構赫然在列。中證君梳理發現,收到罰單的私募機構涉及的問題主要有:未辦理基金備案手續;違規向投資者承諾「保本保收益」;公司治理混亂和內部管控不到位等。
  • 多家私募機構收罰單!產品未備案 違規承諾「保本保收益」
    近日,多地證監局向多家私募機構開出罰單。江西世行大通、深圳滙豐大通、凱恩斯投資、秋實弘仕資產、深圳聚合創投資產、中金前海等多家私募機構赫然在列。中證君梳理發現,收到罰單的私募機構涉及的問題主要有:未辦理基金備案手續;違規向投資者承諾「保本保收益」;公司治理混亂和內部管控不到位等。
  • 多地證監局密集開私募罰單,世界銀行顧問專家組發起私募在列,行業...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私募機構再接罰單,違規問題觸目驚心,私募基金銷售亂象亟待整治。6月4日,江西世行大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江西世行大通」)因風控問題遭江西證監局下發警示函,被採取監管措施的還包括時任總經理呂靈斐、時任產品總監武潤霞和時任產品經理張佳駿。
  • 坑慘3000投資人 5年內非法吸金40億 這家私募徹底涼了!又有59家...
    又有59家私募被註銷   9月25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兩條公告,同時註銷5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值得注意的是,涉案金額40億元、坑慘近3000名投資者的河北金手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世界銀行專家組發起成立的世行大通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 私募大整頓利劍高懸 中基協一日註銷59家私募機構
    兩則公告正文合計不足1000字,卻在公告後分別附列了兩類被註銷私募管理人登記的59家私募機構的機構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和通知發送日期,提醒投資人和公眾對此類私募保持格外警惕。「這些上榜的私募機構,不少曾經劣跡斑斑,有的負面新聞纏身,有的被當地刑偵部門介入,這裡面除少數因經營不善,不得不關門歇業的,多數私募機構在誠信上都有問題。」
  • 5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同時註銷,「金手指」涉案金額40億元
    5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同時註銷,「金手指」涉案金額40億元 2020-09-27 10:23:05 來源:資本邦
  • 深圳、浙江兩地各掀私募監管風暴,警示函曝光私募多個行業「常見病...
    財聯社(上海,記者 韓理)訊,繼深圳證監局掀起私募監管風暴之後,浙江證監局也開始加強對私募業務的監管。7月3日晚間,浙江省證監局對杭州多家金融機構開展私募業務中存在的違規行為出具警示函。私募監管愈發嚴格事實上,在浙江監管局下發警示函的同時,各地證監局對於私募業務的監管也日趨嚴格。6月4日,江西證監局發布對江西世行大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6月2日,福建證監局也發布了對福建海誠投資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原因是未及時披露減持計劃。
  • 私募市場周評:私募罰單滿天飛 證券私募基金收益承壓
    本周多家私募機構被中基協註銷,多地密集開私募罰單,私募基金募集、管理過程中違規亂象頻發。其次高淨值人士考慮到房地產避險和美股反彈兩個因素,對於私募的熱情也冷卻,開始轉投房地產與海外對衝基金,私募基金特別是契約型基金未來發行數量和規模會受一定的影響。
  • 用益-私募市場動向:「日光基」再現 私募還在狂發新產品
    從基金股票倉位來看,公募、私募基金倉位都處於高位,釋放出較為積極樂觀的信號。統計顯示,目前逾七成百億級私募倉位已超過了八成,且年內倉位一直處於穩定上升的態勢。  錢潮洶湧!私募還在狂發新產品  雖然A股三大指數均尚未突破年初的高點,但5月底股票私募的倉位已經創今年新高,達到73.54%,超7成百億私募倉位在8成以上——今年以來百億私募整體倉位已上升15.0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6月首周已有超300隻證券私募類產品備案。  多家私募機構收罰單!
  • 劍指私募亂象 重申底線要求 私募基金監管新規引導行業回歸本源
    來源:金融時報劍指私募亂象 重申底線要求 私募基金監管新規引導行業回歸本源本報記者 楊毅規模近16萬億元的私募基金行業迎來監管新規。1月8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了《關於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 深圳、浙江兩地各掀私募監管風暴,從法人到實控人同遭處罰
    7月3日晚間,浙江省證監局對杭州多家金融機構開展私募業務中存在的違規行為出具警示函。被出具警示函的分別是杭州常裕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常裕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總經理宋建飛,杭州浪淘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浪淘沙」)總經理、法定代表人姜壽成。
  • 監管重申加強監管推動私募行業高質量發展
    1月8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業內人士認為,針對私募行業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規定》進行了細化清晰的界定,有助於引導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從業人員樹立底線意識、合規意識,促進私募行業回歸「私募」和「投資」的本源。未來,預計監管層將進一步加大對私募行業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通過加強監管推動私募行業高質量發展。
  • 深圳證監局「重拳出擊」 下半年以來已有1823家私募機構開展自查自糾
    事實上,由於私募機構亂象不斷,深圳證監局此前曾於6月下發通知,要求轄區相關機構開展自查自糾。對於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深圳證監局已採取對負責人約談、公開譴責、責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行政措施,但鮮有採取罰款措施。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私募違規的成本較低,或是導致其亂象橫生的主要原因。整治私募亂象步入進行時。
  • 深圳證監局再向私募開罰單 前海成黑名單「重災區」
    多家掛靠在前海商務秘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秘公司」)的中小型私募人士告訴記者,前海私募扎堆,其中相當一部分是 聽聞註冊在前海有稅收優惠,衝著優惠來的。拆解「黑名單」隨著私募專項執法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私募違規行為被曝光。6月以來,深圳證監局對8家私募採取監管措施,而此前4月、5月僅各有2家、1家。
  • 嚴防這類私募成多地證監局投教重點
    監管和自律機構組織的專項檢查和私募自查,已經逐漸成為行業常態。財聯社記者梳理各地家證監局官網發現,7月以來,浙江、青島等地證監局均對轄區內的私募採取了監管措施。 嚴防這類私募成多地證監局投教重點,廣東證監局發文提醒投資者切莫被「私募備案」忽悠,警惕「偽私募」挖坑,避免非法集資陷阱,並謹記「偽私募」非法集資的四個特徵。
  • 「原創」頭部私募下半年戰術曝光:高倉位迎戰,警惕醫藥、科技等...
    在此背景下,私募的倉位變動也較為靈活,其中百億私募倉位在經歷3月份的下跌後,一直處於穩固上升的態勢,目前已達到83.10%。對於下半年A股市場的研判,多家頭部私募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疫情恐慌指數處在下行通道中,市場處於非常明顯的流動性周期的擴張區間,A股表現出了較強的韌性,下半年可能出現「結構牛」,要充分把握「成長+周期」象限的個股投資機會。
  • 以太資本揭示FA早期行業三大亂象
    而與此同時,面向早期創業市場的FA服務卻一直處於行業的邊緣。12月8日,以太資本創始人&CEO周子敬在公司品牌升級會上解密了FA(投資顧問)早期以「全民FA,銷售即正義」為核心的三大亂象,並表示以太資本將會推動自身品牌服務升級,定義早期FA行業的三大標準。以太資本創始人&CEO周子敬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方面,相比於做後期的FA,早期FA「不賺錢」。
  • 年內百億私募超60家 行業分化九成仍虧損
    私募基金範圍增長與業績背叛的緣由在於,2018年私募市場迎來了最強監管時期。其背景是,隨著私募管理人數量的增加,行業頻現「空殼」、「嵌套」、「違約」等亂象,市場開展良莠不齊,亟需嚴監管。為進一步理解私募投資戰略應用狀況,新財富走訪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浙江、成都等地的70多家私募,其中,65%的私募運用股票多頭戰略,15%運用量化投資戰略,12%運用固收戰略,8%運用多戰略。運用相同戰略的私募在投資、風控特性上也存在較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