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共享用工」、「日薪結算」或成未來職場...

2020-12-12 中國網

  中國網科技11月29日訊 (記者 楊月月)2020中國年度最佳僱主頒獎盛典暨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近日在無錫舉行。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裁員降薪、「被動離職」幾乎貫穿職場全年始終,整個職場外部環境都處於一個不是特別好的「向上」氛圍。

  然而「危機」之下也有「轉機」。據李強透露,「共享用工」模式就是在今年衍生出來的一種企業用工模式,這在未來或將是中國職場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過去很多全職類工作是按年薪、季薪、月薪計算,未來或將出現周薪、日薪這種更零散的薪酬結算方式會慢慢變成為一種常態。

  而僱主方一邊,在李強看來,受限於整個疫情環境,過去要做「擴張型」企業今年受到的影響最大。李強表示:「隨著短期內疫情還沒有完全恢復,產業網際網路發展今年也一直不理想,反而對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的要求特別高。」

  事實上,今年智聯招聘採取多種舉措幫助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中國網科技了解到,疫情艱難時期,智聯招聘與國家各部委、人社部等做大量的「幫扶行動」,與企業聯動並向社會各個領域釋放大量就職崗位,推動職場就業復甦,同時也向使用智聯招聘產品的企業延期相關產品的使用期限。

  李強表示:「目前智聯招聘已研發出最新『視頻面試、空中宣講會、在線筆試』等系統,大部分高校受此獲益,以此來幫助學生找工作和解決工作。同時,智聯招聘也在開發下一代招聘類產品,比如『在線面試』、『AI易面』等,可以幫助企業HR初篩簡歷、更好的識才和選才。」

  談及對明年職場環境趨勢預測,在李強看來,工作形態會發生變化,比如過去每個人追求拿到一份穩定工作,未來更多人可能會期盼拿到全職穩定工作,但這類工作機會未來未必會很多。

  智聯招聘認為,很多企業非核心類的崗位全職化的工作都會外包化或者是兼職化,這對於整個社會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另外從企業內部的形態來講,組織面上趨向精英化,把最核心的員工留在組織裡面,非精英類的可替代的都是在嘗試用外包和臨工,是明年乃至未來企業組織形態上最大特點。

  值得一提的是,李強認為,小微企業(非個體工商戶)、創業公司並非是疫情受影響最大的群體,反而是防疫狀態進入常態化之後,復原率、生命力最強。因此從人力資源發展角度建議來說,未來應當從發展角來做業務布局,比如企業是選擇去招聘可以服務兩三年的員工、還是只服務公司兩三個月的員工,如果只是服務兩三個月,那麼可以選擇外包、甚至可以用臨工、周薪、時薪的薪酬結算方式,如此一來企業可能付出的人力成本不會太高。

  李強表示:「如果企業要做長線業務布局,可以選擇找堅定和企業一同成長、了解企業文化和理念的員工,企業就不能站在小生意角度去做招聘和選才了。」

(責任編輯:單徵宇)

相關焦點

  • 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好僱主是年輕人現實與理想的「莫比烏斯...
    DT財經主編唐也欽、新世相內容副總監/內容商業化主編姜曼、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梁永安、超級猩猩聯合創始人刻奇、智聯招聘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強出席論壇,就職場年輕人的職業理想和現實困境進行了分析和探索。  智聯招聘副總裁李強以「搞定『職場體驗派』」為主題,用數據再現了當前年輕職場人不羈與不自信並存的矛盾心理。
  • 智聯招聘李強:「靈活用工」形態是社會新挑戰
    近年來,新業態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規模的擴大,帶動了商品生產、流通和銷售環節的就業,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獲取、開展、完成工作的靈活就業形式開始成為生產組織與就業的普遍形式。而2020年疫情爆發,更是讓「靈活就業」成為應對不確定時代的一大趨勢。
  • 年關跳槽季 智聯招聘:再擇崗謹防職場P UA
    隨著2020年進入尾聲,許多職場人士已為跳槽做準備。據中國青年報數據,79.2%的「打工人」有跳槽想法。智聯招聘對此提示,跳槽入職前應了解與企業籤訂的合同與國家勞動合同法,以避免(再次)掉入「職場P UA」陷阱。「職場 P UA」雖為新生網絡熱詞,但這種情況在僱傭關係中長期存在。
  • 智聯招聘集團副總裁成進:業財融合——財務如何為企業創造價值?|...
    成進智聯招聘集團副總裁、財務長、管理平臺委員會主任,負責集團財務體系整體工作以及協調並管理集團戰略、人事、法務、採購、內審等後臺管理職能。國際特許管理會計師協會資深會員,澳洲公共會計師協會資深會員。
  • 共享用工有了清晰的操作指南 未來或迎更大發展空間
    如今,雖然疫情已經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但共享用工這種靈活用工模式卻受到企業的青睞,企業間以此「抱團取暖、實現自救」。  隨著相關部門對共享用工模式不斷明確操作指南,共享用工的內涵逐漸擴展。本篇旨在通過案例分析如何規範共享用工模式,以期更加有利於在法律框架下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贏。  今年5月,廣東國亮律師事務所律師鍾偉傑接到法律諮詢。
  • 2019年度招聘APP TOP20
    智聯以用戶需求為本打造職場生態作為國內人才生態領導者的智聯招聘,正不斷地通過自身的技術實力對服務內容進行迭代更新,推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發展與創新。智聯招聘APP場景的不斷優化與升級,正體現了其打造「有溫度」的職場生態的美好願景。兼職貓以靈活用工重構未來生產關係2月3日,盒馬鮮生發出向餐飲企業「租用」待崗員工的號召書,「共享員工」新模式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春天異常火爆的靈活用工、共享用工等用工模式也不是突兀出現的新事物。
  • 疫情催熱雲招聘,無接觸攬才能否成未來趨勢?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在疫情較為嚴重的2月份,視頻面試產品應用量平均每周環比增速達123%,截至5月21日,平臺舉辦1173場空中雙選會,超過28萬家企業參與,發布職位超過109萬個,報名學生達280餘萬人。隨著疫情逐步好轉,未來「雲招聘」模式是否將成為大勢所趨?
  • 共享用工靈活用工能否紅下去?必將成重要的用工模式
    應急之舉不改變勞動關係對於「共享用工」的性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也有表態——當前,一些缺工企業與尚未復工的企業之間實行「共享用工」,進行用工餘缺調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力資源配置效率。FESCO業務總監郭念表示,「共享用工」可以說是企業打疫情防控之戰的應急之舉和權宜之計,這種用工方式並不是一種標準的勞動關係,而是企業之間基於合作關係對生產資源的靈活共享和匹配,其中所面臨的法律風險,就要靠企業之間籤訂合作協議來進行明確。
  • 職問獲超6000萬元A&A+輪融資 由智聯招聘和網易傳媒聯合投資
    來源:投中網投中網獲悉,近日,職問宣布於2019年完成了由智聯招聘和網易傳媒聯合投資,總額度超6000萬元的A&A+輪融資,成為新職業教育賽道的領跑者。這兩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職問自主研發的全職業周期素養規劃平臺的搭建和EIU生態系統的打造。
  • 智聯招聘集團財務長成進:財務如何圍繞企業增長和價值創造發揮...
    本次以直播形式,邀請到埃森哲大中華區SAP業務財務負責人李珍,民生銀行直銷銀行事業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羅勇,智聯招聘集團副總裁、財務長成進等10餘位業界專家分享行業洞察與創新實踐。  智聯招聘集團副總裁、財務長成進分享了《財務如何圍繞企業增長和價值創造發揮作用》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業財者」敢於冒定量的風險,用投資回報的理念投入資源做業務,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衡量業務模型的發展,保障公司持續經營和發展壯大
  • 智聯招聘疑似「情色招聘」
    隨著市面上招聘平臺越來越多,大家找工作的途徑也越來越多,但是相對的,自己投的簡歷數量也越來越多,各大招聘網站以及平臺上,都能看到自己的簡歷身影,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的個人信息竟成了「公開」信息?
  • 智聯招聘:在變化中找到趨勢 是我們對這個社會的價值
    在變化間,智聯招聘通過對於招聘信息的挖掘和對求職市場的調研,積極總結趨勢,連續發布了包括《中國職場女性現狀調研報告》《職場媽媽生存調研報告》《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新基建基礎設施產業人才報告》《新零售產業人才發展報告》《海南自貿港人才發展報告》等多份研究,幫助求職者與用人單位雙方更好地看清市場,調整自身的計劃和策略,實現共同的發展。
  • 用工可靈活共享 責任需依法自擔
    因疫情防控需要,一些企業停業造成部分人員溢出,而超市、外賣等行業人員相對緊張,在此條件下,共享用工模式應運而生。如今,雖然疫情已經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但共享用工這種靈活用工模式卻受到企業的青睞,企業間以此「抱團取暖、實現自救」。隨著相關部門對共享用工模式不斷明確操作指南,共享用工的內涵逐漸擴展。
  • 智聯招聘《2020僱傭關係趨勢報告》:超半數職場人選擇內卷「自救」
    在此背景下,智聯招聘正式發布了《2020僱傭關係趨勢報告》,深度洞察僱傭關係趨勢,並提出優化方向,為企業和員工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參考。疫情影響下,眾多企業進行了人員精簡和組織重構,智聯招聘調研數據顯示,57.7%的企業提高了人才招聘標準。
  • 智聯招聘首席產品官汪維綱:大數據讓人更有價值
    由智聯招聘與人民大學聯合發布的 《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 CIER 指數)被稱為「中國職場的風向標」,成為總理都在看的研究報告。 CIER 指數也為政府的宏觀調控、企業的微觀決策和勞動者個人的選擇起到指引作用,並成為 GDP 趨勢的前瞻性目標。  在這個時代,數據成為了最寶貴的資源,而在人力資源領域,智聯招聘責無旁貸的肩負起用數據探索人的價值的使命。
  • 用工可靈活共享,責任需依法自擔
    如今,雖然疫情已經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但共享用工這種靈活用工模式卻受到企業的青睞,企業間以此「抱團取暖、實現自救」。隨著相關部門對共享用工模式不斷明確操作指南,共享用工的內涵逐漸擴展。本篇旨在通過案例分析如何規範共享用工模式,以期更加有利於在法律框架下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贏。
  • 中國人力資源科技年度峰會 智聯招聘等企業領銜獲獎
    會上,還特設「2020數字人力資源科技獎」,對在數位化應用推進人力資源發展的機構和企業給予表彰,智聯招聘、中國平安等企業領銜獲獎。(中國人力資源科技年度峰會,智聯招聘等企業領銜獲獎)隨著疫情的穩定,人才市場格局的持續變化和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增強,就業模式和企業用工模式也需要做出各種支持和適應未來發展趨勢的調整。
  • 《環球經濟熱搜》:企業共享用工,用工協議該怎麼籤?
    企業共享用工,用工協議該怎麼籤?近期,人社部發布《關於做好共享用工指導和服務的通知》,對企業共享用工提出若干指導意見,這對減輕中小微企業用工壓力,鼓勵靈活用工具有重要意義。什麼是共享用工?簡單來說就是不同公司間借調員工使用。但是,共享用工模式並不改變原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係,且不得以共享用工之名,進行違法勞務派遣,或誘導勞動者註冊為個體工商戶以規避用工責任。企業間籤署用工協議應符合哪些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