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有些人之所以感覺不出生活的樂趣,是因為他們常常不懂得如何去忙中偷閒,不知道怎樣去享受生活,他們不會去發現生活中的每一處美好,更不懂得珍惜生命賦予自己的每一分美好,不能在有限的生命時光裡盡情享受生活,以樂觀的、積極的、精神飽滿的、鬥志昂揚的心態面對生活。
相反,他們總會以悲觀、消極、痛苦、困惑、迷惘的表情去對待生活,而這是不可取的,我們需要做的是享受生活。
會享受生活的人都是願意捨棄喧囂浮華的人。
他們追求簡單,喜歡自由。
晉代的陶淵明,天性愛自然,感覺在官場上就像池中魚、籠中鳥一般。
終於有一天,他不肯為五鬥米而折腰,罷官而去。
從此,採菊東籬下,種豆望南山,雖清貧卻自得其樂。
唐代的李白,為了精神快意自由,毅然遠離京都,「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宋代的蘇東坡,一生貶謫四方,歷盡波折。
剛到密州時,那裡連年收成不好,盜賊成群,他與親人常以野菜作口糧。
人們認為他過得肯定不快活。
一年後,他竟胖了,白髮有的也變黑了。
東坡說:「這裡風俗淳厚,易於管理。我常登臨山水,種菜捕魚釀酒,樂在其中。」
學會享受生活,並不是意味著去花天酒地,過懶漢的生活,吃了睡,睡了吃
也不是要我們不思進取,不去辛勤耕耘
更不是說要我們停留在原有的成績與功勞簿上,不再奉獻,不再付出。
相反,它是要我們在盡情地享受前人創造的一切美好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造出更大的成就。
享受生活,是要我們盡情地吃好、玩好、休息好,養好自己的身體,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保持健康積極的狀態,以更大的熱情和活力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
愉快地工作,也愉快地休閒。
散步、登山、垂釣或乾脆就坐在草地上或海灘上曬太陽。
在做這一切時,使雜念中斷,使煩惱消散,使靈性回歸。
人的一生中什麼最重要?
答案是健康和快樂。
很多人為了事業而奔波勞累,可畢竟我們不是機器,我們需要停下來休息,所以要做到勞逸結合,要知道,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
你可以在工作的同時抽出一定的時間,去陪陪家人,去逛逛超市,轉轉書店,去大自然中走走,給朋友打個電話,敘敘舊
要麼泡一杯香茗,一邊慢飲一邊欣賞優美的樂曲、動情的電視劇、皎潔的月光……那該是怎樣愜意的美事啊!
不要追求奢侈的日子,更不要追求糜爛的生活
要學會像品嘗美酒和蜂蜜一樣地對待生活。
美酒一頓兩頓喝足了,就會傷胃口
好日子一天兩天過完了,就再也感覺不到日子的甜美。
要知道時光恆久,享受是一輩子的事,快樂地生活到老才是真正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