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澳媒消息,聯合國將於本周六(12月12日)舉辦氣候峰會,由於澳大利亞在減排等氣候問題上廣受詬病,澳總理莫裡森沒有受邀在會議上發言。尷尬的是,莫裡森上周還在國會承諾,他將要代表澳政府去聯合國「糾正誤解」。
《澳大利亞人報》報導截圖
據《澳大利亞人報》消息,本周末被邀請在聯合國線上氣候峰會上發言的70位世界領導人中,莫裡森將不會是其中的一員。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的氣候顧問塞爾文·哈特(Selwin Hart)對此解釋,因為澳大利亞不符合在峰會上發表演講的條件,所以沒有邀請。
哈特說:「我們不會對個別領導人的參與發表評論。」「峰會的發言席位只會發給目前表現出最大減排雄心的國家。「即,宣布實現零排放、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或制定「有雄心的」計劃和政策的國家領導人。
視頻截圖
由於莫裡森上周剛剛誇下海口,「打臉」的速度之快讓他顯然難以自持。莫裡森努力地對此輕描淡寫,自稱並未受到冷落的困擾。周五他在坎培拉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有許多國家都沒有發言,我的意思是紐西蘭也沒有發言。」
但澳媒指出,澳政府對此非常憤怒,並且把大部分憤怒都轉嫁給了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詹森幾周前邀請過莫裡森在峰會上發表講話,但由於澳大利亞的氣候政策過於應付了事,所以詹森本周放棄了邀約。考慮到英國是澳大利亞的「五眼盟友」,這就更加令人尷尬了。一位政府官員周四對此評價稱:「他就像把我們扔到了車底。」
周六即將舉辦的氣候會議將採取視頻會議的方式,屆時正值歷史性的《巴黎協定》五周年紀念日之際,聯合國敦促各國發言人為應對全球變暖做出「雄心勃勃」的切實承諾,提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具體步驟。
據澳大利亞特殊廣播服務(SBS)報導,莫裡森政府最近發布了最新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預測,稱澳大利亞幾乎可以在不使用《京都議定書》信用額度的情況下實現其2030年減排目標。這種使用舊氣候協定中的結轉額度的做法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
澳大利亞目前的減排目標是,確定2030年排放量將比2005年減少26%,最多可能減少28%,這被英國等國家認為是「缺乏決心」的。但關鍵是,如此誠意不足的減排目標恐怕也要落空了。據澳聯邦政府上月發布的報告顯示,至2030年,澳大利亞只能完成16%減排量。
上周,太平洋島國領導人給莫裡森發了一封公開信,譴責澳大利亞的氣候目標是「最弱的國家之一」,敦促澳大利亞對其薄弱的氣候政策和目標進行一系列調整。
面對國際社會的譴責,莫裡森直接搬出了澳大利亞全體民眾當作「擋箭牌」。他表示,「目前制定的減排政策是澳大利亞人民的需求和觀點決定的,與支持該政策的科學相一致」。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本周早些時候告訴SBS新聞,沒有受邀在峰會上發言,表明澳大利亞已成為氣候變化行動「傑出的國際棄兒」,而且「澳大利亞在氣候變化行動方面的記錄是如此糟糕,他的政策……贏得了世界各國的負面反應。」
澳綠黨領袖亞當·班德(Adam Bandt)表示,沒有邀請參加峰會表明澳大利亞沒有對氣候變化採取足夠有力的行動。他告訴美國廣播公司:「要想獲得參加這次峰會的門票,你必須承諾會做更多的工作來應對氣候危機,只有認真對待氣候變化的人才能參加。」
中國、日本、斐濟、吉里巴斯和柬埔寨等超過70個國家已經收到了發言邀請。大多數國家領導人將採用預先錄製視頻的方式發言。
哈特說:「我們正站在氣候危機的前沿,我們不應把重點放在那些目前尚未列入名單的國家,而是真正應該慶祝那些挺身而出的國家——其中許多還是正在面臨著疫情挑戰的發展中國家。」
原標題:澳總理莫裡森,尷尬了……
來源:長安街知事
流程編輯:u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