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文蔚主編《告訴我,甚麼叫做記憶:想念楊牧》出版

2021-02-10 臺灣人文與學術

 

編者:須文蔚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20-09

頁數:336

裝幀:平裝

定價:420元

ISBN:9789571383316

 

 

 

內容簡介:

二○二○年三月十三日,長年堅持在人文道路上的詩人楊牧,就此搭乘雲舟,隱沒在群星之後,臺灣殞落了一位健全知識分子的典範。

 

  當晚追思紛至,人們在社群網站上分享各自喜愛的楊牧詩作,涵蓋不同時期、不同主題、不同風格。這樣的致意與引用持續累積,甚至還包含了散文、文論、編輯事業、為故鄉花蓮擘劃大學之理想等方面,顯示出楊牧其作其人其生涯的豐沛、廣闊與吸引力。

 

  楊牧一生出版五十餘種著作,涉及多重文類與題材,均以極高的自我期許,期待調和學術和創作,安身立命於文字中。楊牧以作品抵抗後現代浪潮中,解構真理與輕視語言的觀念,趨向創作的核心:抱負、生命、反抗與愛美,以書寫召喚讀者重新信任文字、語言與文學,進而使人們願意堅持追求真善美,使人們堅持懷疑權威與結構,以知識分子的良知與道德前行。

 

  在童子賢先生、楊照先生與新匯流文化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特邀須文蔚教授擔任主編,夏盈盈師母蒐羅來自世界各地的追思文章。集結四十位楊牧的門生故舊,以文字追念,留下楊牧精緻的思維、溫厚的情感、反抗的精神,讓我們一同想念楊牧。

 

  全書共分五輯,文章排序方式,可讓讀者順著時間之河,更理解詩人追求真與美的執著。

 

  輯一「山風海雨」收錄葉步榮、陳芳明、顏崑陽、何寄澎、李瑞騰、陳義芝、單德興、張錯、李有成等楊牧同儕友人的追憶。

  輯二「昔我往矣」為奚密、羅智成、陳育虹、劉克襄、向陽、鄭毓瑜等曾受業於楊牧老師的學生、文友或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同仁的感懷。

  輯三「東之皇華」包含賴芳伶、郝譽翔、吳冠宏、許又方等東華大學同仁,敘述楊牧擔任人文社會科學院長時的風範。

  輯四「時光命題」有來自香港的西西、新加坡的衣若芬、馬來西亞的何國忠與中國大陸的陳平原等作家與學者的致意,展現出楊牧跨區域文學傳播的影響力。

  輯五「星圖」特別邀集臺灣青壯世代詩人與評論家,如陳克華、楊宗翰、楊佳嫻、許悔之等,分述楊牧在創作、學術與編輯上浩如繁星的文學成就。

 

  楊牧在春日遠行,安寧長眠。《告訴我,甚麼叫做記憶》書名出自楊牧的名作〈給時間〉,盼楊牧的友人、同事與學生一起書寫的文集,能在長夜中點亮燈火,更能對抗遺忘。

 

  它就是遺忘,在你我的

  雙眉間踩出深谷

  如沒有回音的山林

  擁抱著一個原始的憂慮

  告訴我,甚麼叫做記憶

  如你曾在死亡的甜蜜中迷失自己

  甚麼叫記憶──如你熄去一盞燈

  把自己埋葬在永恆的黑暗裡

──楊牧〈給時間〉

 

 

 

編者簡介:

須文蔚,1966年生於臺北市。東吳大學法律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博士。

 

  曾任《創世紀》詩雜誌主編,《乾坤》詩刊總編輯,楊牧文學研究中心主任等。創辦臺灣第一個文學網站《詩路》,是華語世界數位詩創作的前衛實驗者,集結創作與評論在《觸電新詩網》。編著紀念文集《告訴我,甚麼叫做記憶:想念楊牧》(時報文化)、報導文學《看見機會:我在偏鄉15年》(時報文化)、《那一刻,我們改變了世界》(遠流)、《臺灣的臉孔》(遠流);著有詩集《旅次》(創世紀)與《魔術方塊》(遠流)、文學研究《臺灣數位文學論》(二魚)、《臺灣文學傳播論》(二魚);合著《烹調記憶:做一道家常菜》(遠流);繪本《月牙公主》(秀威少年)等。曾以部落繁星計畫在2009年獲得電子化成就獎「縮短數位落差」類專案優選,教育部大專資訊志工團隊金質獎。並以廣播節目「部落繁星:搶救數位落差大作戰」獲得多項新聞獎。

 

  現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宜蘭花蓮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主任、教育部邁向數位平權推動計畫團隊主持人。

 

 

 

目次:

 

輯一:山風海雨

空山不見人──懷念楊牧/葉步榮

一切都留在北國/陳芳明

永遠的搜索者楊牧/顏崑陽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略記我與楊牧的文學因緣/何寄澎

楊牧與「新潮叢書」──謹以本文悼念楊牧先生/李瑞騰

繼續在天上書寫──紀念楊牧/陳義芝

譯事 · 譯緣──我與楊牧先生的翻譯因緣/單德興

呦呦鹿鳴憶楊牧/張錯

輓詩二十行──送別楊牧/李有成

 

輯二:昔我往矣

展翅──楊牧老師/陳育虹

夜空中最亮的星/奚密

曾經傲慢過敦厚過/羅智成

在飛魚奔火的夜晚──紀念楊牧老師/廖鹹浩

《山風海雨》的楊牧/劉克

我心目中的楊牧,是根植臺灣的文學巨樹/向陽

楊牧與我們這群華盛頓大學學生/邱貴芬

悲傷快樂而遙遠──懷念楊牧老師/鄭毓瑜

四分溪畔的窗子/胡曉真

 

輯三:東之皇華

雖然一切莫非地上的塵,空中的風/賴芳伶

冷淡ê表情藏正義ê火種──紀念楊牧/李勤岸

兩扇窗──懷念楊牧先生/張力

且掬起記憶海波中的粼光/吳冠宏

在年輕的飛奔裡──記楊牧,兼述東華人文學院初創年華/郝譽翔

我總是聽見這山岡沉沉的怨恨──暮春憶楊牧老師/許又方

告別曲──詩人楊牧遠行/楊澤

 

輯四:時光命題

欠花蓮作家的兩封信/西西

一次致敬式的對話/陳平原

不用感歎號的大家/何福仁

這一切都是真實的/何國忠

帽子/衣若芬

從七疊海岸到清水灣──記讀楊牧詩/鍾國強

瓶中又稿──紀念楊牧先生/陳智德

楊牧傳奇論稿/鄭政恆

 

輯五:星圖

別了,學長/陳克華

楊牧老師很美/曾淑美

深秋/羅任玲

春夜讀楊牧,重建多神的星空/唐捐

一人即成學──博大精深的楊牧/楊宗翰

聲響、火焰與泥土──如何親近楊牧的詩/楊佳嫻

夜空歎息──悼楊牧先生/許悔之

 

編後記

想念楊牧/須文蔚

楊牧手稿

楊牧年表

 

 

 

相關信息擷取自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7565

相關焦點

  • 林載爵主編《如沐春風:餘英時教授的為學與處世》出版
    新功能介紹出版日期:2019/01/31語言:繁體中文內容簡介  餘英時先生是一位休休有容、含弘光大的學者,並以身教感化所有門生。目錄林載爵 出版說明王汎森 偶思往事立殘陽……當時只道是尋常──向餘英時老師問學的日子田浩著;陳曦、徐波譯 餘英時老師與我的宋代思想史研究──兼論宋代思想史研究的若干新思考丘慧芬 承負、詮釋與光大中國知識人傳統的餘英時何 俊 溫潤而見筋骨河田悌一 回顧在耶魯和普林斯頓師從餘老師的日子
  • 100年後,你有甚麼執著? 師佛
    甚麼叫做深密的傳承?我以前有講過,就是在禪定之中,入三昧耶,就像《心經》上寫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自在菩薩。行深波羅蜜多時,這個時候,所得到的傳承叫做「深密傳承」。行深就是祂在那時候已經進到深定之中,非常秘密的得到傳承,這個叫做「深密傳承」。這種傳承是非常難得的。但是蓮華生大士有交代:「您不可以只有深密的傳承,您必須要去找人間的師父。」為什麼我得到深密的傳承,還要找人間的師父?
  • 彭小妍主編《色,戒:從張愛玲到李安》出版
    曾出版專著《超越寫實》、《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小說《斷掌順娘》《純真年代》,主編有《楊逵全集》。2013年以《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聯經出版)一書榮獲第37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2019年以《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聯經出版)榮獲第54屆中山學術著作獎。
  •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看看香港三聯編輯設計睡前讀甚麼!
    你們想知道香港三聯的小夥伴都看甚麼書嗎?來,下面就是他們的睡前好讀物清單! 布恩 編輯睡前看甚麼? 《柴犬大叔進化論》 貓蒔ねこまき/ 著為甚麼要看呢? 為了培養老公盡快進化……臉譜(2015) 李斌 編輯睡前看甚麼?《哲學與幼童》 加雷斯‧B‧馬修斯/ 著  為甚麼要看呢?因為純粹的好奇心,孩子提出的問題幾乎都是哲學式的:宇宙的邊際在哪?我從哪裡來?
  • 【影像史學】 劉維開主編:《影像·紀錄:靜態影像篇》出版
    編者:劉維開作者:於靜,李明哲,李培德,李學通,林佳樺,員怒華,徐希景,張世瑛,許峰源,楊善堯,劉萍,鄭巧君,蕭李居出版社:政大出版社出版時間       《影像·紀錄》收錄來自臺灣、中國大陸、香港等地之學者專家共20篇專題性論文,內容含括電影、紀錄片、照片、圖像、漫畫等各類型影像與歷史敘事或歷史記憶關係之討論
  •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再版
    ·人文社科研究必讀書目,經典再版《華夏邊緣》甫一出版就曾引起兩岸三地學界的強烈反響,出版二十餘年,至今暢銷不衰,仍是理解中國民族形成與認同的關鍵性著作,也是歷史學、人類學、考古學等多個領域的必讀書目。此次再版新增代序《如何觀看與了解邊疆》一篇,是王明珂近年來對「華夏邊緣」問題的研究反思和方法提煉。
  • 餘紅健主編《樂居長安:唐都長安人的生活展》出版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三虎橋南路17號院北京工業大學留學創業園102室電話:010-68453918 / 15652394459閱讀原文張永強《從長安到敦煌:古代絲綢之路書法圖典》出版(附:王素/序)黃留珠、賈二強主編《長安學研究》第四輯出刊黃留珠、賈二強主編《長安學研究》
  • 究竟甚麼叫色?甚麼叫空啊?——一合理相分第三十·金剛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這個跋陀禪師,就問道生法師,問他甚麼呢?問他甚麼叫色?甚麼叫空?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究竟甚麼叫色?甚麼叫空啊?問道生法師。道生法師,就說了,說是「眾微聚曰色。」眾,就是眾微塵,聚集到一起了,這就是有色了,這就是個色。「眾微無自性」,這就是空。說這一切微塵哪,它沒有自性,沒有自己的一個體性,所以這就是空。
  • 大家到香港書展,都買些甚麼書?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圓滿結束,讀者到了現場,都買些甚麼書呢?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看看展場熱賣的有哪些新書及經典圖書。
  • 1/2 第三十二夜|至今我還是搞不懂是甚麼讓我走進這家店.
    有人在黑衣修士橋下牽了一頭大象走過冰面,來告訴大家冰面已經可以安全通行;商販們紛紛搭起帳篷來出售白蘭地、啤酒、葡萄酒和金酒;甚至有人升起篝火烤了一頭羊,取名「拉普蘭羊肉」來賣給人們。幾天後當冰層化掉的時候,一個時代也隨之消融。維多利亞時期的工程改變了河流的流動狀況,泰晤士河從那時起再也不會結冰。
  • 沒有什麼道理 人若變記憶便迷人
    [ 那天下午我做了個夢我到了他的家
  • 每周一文化││記憶中的文大
    >是每個華岡人心中最美的回憶從我們面向大家徵集關於「你記憶中的文大」以來收到了許多的故事和珍藏的照片感受到大家的熱情和對文大深深的愛每一篇故事都很動人每一份回憶都很精彩分享以下幾位同學記憶中的文大給大家記憶中的文大是古樸自然的,亭臺樓閣的校園,以孔孟先賢命名的道路
  • 豕與彘有甚麼不同
    豕與彘在我們後來的理解中好像並沒有甚麼差別,豕就是彘,彘就是豕。上面就是古文字中的豕和彘。我們可以看到,豕和彘都是豬,區別是彘字比豕字多出了一支箭(矢),而且這支箭還是刺向或刺入、刺穿豬身體的。有人可能會認為這個「矢」只是一個聲符,並不表義。(像王力《同源字典》裡就認為彘豕是同源字,好像就是說二字本來是一個詞。)
  • 【城事筆觸】富記粥品結業,我們到底在懷念甚麼?
    在富記結業前不久,我因為工作關係而坐在這家老店的2樓角落,我第一次吃富記的食物,就是面前的窩蛋牛肉粥和炸麵,然而在樓下爬上極狹而迴旋的樓梯之前,我看到排隊買粥的人絡繹而來,當中還在用自家的不鏽鋼飯壺來盛粥的人稍稍引起了我的注意;店外是一列緊靠著綠色鐵欄停下的機車,車上的人熟練地跨進人行道加入等候的行列,年邁的富叔坐在電動輪椅上一旁看著,而鄰邊報紙攤的老闆娘照舊的賣著她的報紙,沒甚麼特別的反應
  • 城市空蕩我們憑甚麼去思念 | IPNHK2017閉幕朗誦會
    電波像遊魚隱隱跟隨至下一站莫名聲波印證年華點滴流逝車窗如手機可是它缺電而暗淡小鳥銜帶落枝引列車駛入都市話語如燈火起落復暗漸明亮一切生機握不住它消長的軌跡列車暫駐,靜候小鳥留書思量滿地繁華錯認已建作新廢墟孩童高唱的瓦礫聲聲掩藏了前人孜孜留下的一步一思憶城市空蕩我們憑甚麼去思念
  • 我的急性白血病是怎麼治好的
    白血症不是病, 看起來很嚴重, 但它會自己好, 只要你採取正確的方法..., 信不信在個人, 命是自己的, 救不救的回來, 看自己的決心...在島上駐軍一年後,我突然出現皮膚下溢血,手臂上全是血塊,緊急到東引野戰醫院就診,運氣好,主治醫師剛巧是三軍總醫院的血液科主任。收治我之後,觀察一天,情況惡化,但他沒告訴我是什麼毛病(這點很重要, 先別自己嚇死自己), 只說我的血液有問題。隔天有船,趕緊回臺檢查。坐船返臺灣,先後被海軍醫院及空軍醫院拒收,直送三軍總醫院!我還傻傻不知是什麼病。
  • 2019,港臺出版了這些史學書籍
    洪子偉、鄧敦民主編:《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01林美香主編:《百合與玫瑰:中古至近代早期英法王權的發展》,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02蔣竹山主編:《當代歷史學新趨勢》,聯經出版公司,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