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楊貴妃有多大責任?

2020-12-14 熊魚自笑

發生在大唐中期的安史之亂,是大唐盛衰之間的分界線,從此之後,大唐一直沉浸在藩鎮割據的混戰之中,直至滅亡。

楊貴妃劇照

那麼造成安史之亂的原因是什麼呢?傳統史學家歸結為三大原因:其一,唐玄宗漸不克終,失去了往日勵精圖治的勁頭,變得奢靡享樂,不理政事。其二,任用李林甫、楊國忠兩個奸相,造成政局混亂,使安祿山這個野心家抓住了可乘之機。其三,唐玄宗對安祿山太好,姑息養奸。

而這三大原因的背後,都指向了一個人,那就是楊貴妃。唐玄宗不理政事,是因為要與楊貴妃享樂,不是唱歌跳舞就是泡澡,哪有心思處理國政。而且,楊貴妃生活奢靡。要吃荔枝,大老遠從嶺南快馬送回,宮內僅為貴妃做衣服的裁縫就有七百餘人。朝廷重用的奸臣楊國忠,又是楊貴妃的堂兄。在縱容安祿山這個問題上,楊貴妃更是推波助瀾,認安祿山為義子,還傳出給安祿山洗澡等緋聞。

安祿山劇照

所以,在傳統史學家眼裡,楊貴妃是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安史之亂的爆發,楊貴妃要負主要責任。

其實,傳統史學家向來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女性,從妲己、褒姒,到飛燕合德,再到馮小憐、張麗華,包括楊貴妃,她們哪一個不是在封建倫理重壓下,連命運都無法左右的可憐女性,卻一個個都成了封建史學家口中的女禍,成了為統治者開脫責任的替罪羊。

安史之亂,楊貴妃確實負有一定的責任,但遠沒有那麼大。

首先,唐玄宗對後宮幹政有切膚之痛。他年幼時,奶奶武則天從太后一舉成為皇帝,將他們一家軟禁在後宮之中。他青年時,韋後幹政,毒死了中宗李顯。他即位後,姑姑太平公主幹政,玄宗發動先天政變,才坐穩了皇位。所以,玄宗對後宮的女人防備很深。

玄宗劇照

自從原配王皇后被廢後,無論是武惠妃還是楊貴妃,玄宗就是再寵愛,也沒有將其冊封為皇后,最大的目的就是防止後宮幹政。

而楊貴妃是一個天真無邪,毫無心機的傻白甜,整日深居後宮,只知唱歌跳舞,從不過問政事,史書上也沒有記載楊貴妃為玄宗出過一條壞主意。這也正是玄宗寵愛楊貴妃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楊國忠雖是楊貴妃的堂兄,但關係疏遠,他們的爺爺是親兄弟,按照大唐的推恩制度,楊國忠是沒有資格承恩的。

所以,楊國忠才大老遠從蜀中趕到長安活動關係,通過楊貴妃的二姐虢國夫人的引薦,得了一個八品金吾兵曹參軍。這個官職是靠楊貴妃的面子得來的,但之後的提拔,便與貴妃關係不大了,主要是靠楊國忠巴結李林甫和善於理財的本事。

楊國忠劇照

第三,天寶年間,唐玄宗雖然懶政怠政,但他沒有失去對大局的控制,只是對時局的判斷出現了錯誤。李林甫與楊國忠一些重大舉措,玄宗不點頭肯定無法進行下去。

安史之亂前,玄宗最忠實的老奴高力士進言,說:「邊將擁兵太盛,如何制服!一旦發生禍亂,不可復救。」但玄宗思慮良久也沒有想到其中的弊端,在他眼裡安祿山只不過是防備契丹與奚這些少數民族的一條看門狗,給了他那麼多骨頭,怎能不忠心呢。(「祿山,朕推心待之,必無異志。」《資治通鑑》)。

而楊貴妃認安祿山為義子,則是玄宗籠絡安祿山的一個手段。以貴妃的性格,估計連她自己都不知道丈夫為何要讓她籠絡這個令人厭惡的大胖子。

楊貴妃劇照

然而,楊貴妃雖不是紅顏禍水,但也沒有盡到一個貴妃的責任,與傳統意義上的賢妃有很大的差距。安史之亂,她也有一定的責任:

其一,作為妻子,楊貴妃容貌無可挑剔,她的舞蹈家、音樂家情懷,更使生活充滿情調,是任何一個丈夫都十分滿意的。如果作為壽王妃,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無可厚非。但作為玄宗的貴妃,後宮的實際主宰者,她很不稱職。

封建時代的后妃,不僅僅是皇帝的妻子,還是一種政治身份。雖然楊貴妃沒有出過壞主意,但也沒有像長孫皇后那樣,匡正皇帝的過失,勸諫皇帝勤政愛民,這便是她的失職。

楊貴妃劇照

其二,楊貴妃對外戚不加節制。楊貴妃的兩個哥哥,楊銛與楊錡,三個姐姐韓國、虢國、秦國夫人,當時號稱「楊氏五貴」,他們過著飛揚跋扈,過著奢侈無比的生活,雖然沒有幹預朝政,但在社會上造成了奢靡成風,競相攀比的壞風氣。

所以,在玄宗之所以由明變昏,之所以發生安史之亂這個問題上,封建史學家給楊貴妃扣的帽子太大,是失之偏頗的。(文:熊魚自笑)

楊貴妃劇照

淺見寡識,以就正於方家。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新唐書》、《舊唐書》。

相關焦點

  • 唐朝衰敗,楊玉環應該負什麼責任?她把一個人介紹給了唐玄宗
    一直以來,楊貴妃被稱為是「紅顏禍水」。「安史之亂」之所以爆發,唐朝之所以從盛到衰,都是因為唐玄宗娶了楊玉環,和楊玉環整天花天酒地。那麼,「安史之亂」的爆發,和唐朝走向由盛到衰,是不是楊玉環造成的呢?楊玉環在唐朝衰敗過程中,應該負什麼責任呢?
  • 楊貴妃秘史 揭秘李隆基寵妃楊貴妃的傳奇一生——李姓名人故事
    楊貴妃秘史:楊貴妃與西施、王昭君、貂蟬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 安史之亂的威力有多大?真的可以摧毀盛唐?開元盛世都是泡沫
    安史之亂的殺傷力有這麼強嗎?這場暴亂,到底是如何重創唐王朝的呢?01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各地節度使紛紛自立,不受約束。安祿山是唐玄宗非常器重的心腹大將,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這些節度使手裡的權力其實是比較大的,尤其是軍權,直接可以威脅到皇權。為什麼唐玄宗要做這樣的安排呢?
  • 安祿山和楊貴妃來往密切,面對四大美女之一,他是否有非分之舉?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使得謠言逐漸出現,有謠言說安祿山穿著單薄,在楊貴妃的注視下洗澡,引發本身春光乍洩,也有謠言說洗得舒服的安祿山還想吃一口媽媽的奶,各種離譜的言論層出不窮。三、從安史之亂發生到睢陽之戰,亂軍優勢其實不大談完了安祿山認母的經過和引發謠言的原因這兩大背景後,我們有必要扣題目,談一下安史之亂的過程了。其實安祿山的所作所為,一切都是為了後來的大手筆軍事手段鋪路的,安史之亂應該是這個野心家唯一能提高自己地位,甚至成為皇帝的機會了。
  • 楊貴妃的銷魂處究竟在哪?「祿山之爪」原來出自這裡
    唐玄宗這個人也是非常的花心,雖說她後來很寵愛楊貴妃,但是他也很喜歡梅妃,據說這個梅妃和楊貴妃兩人平分秋色,梅妃的舞技比楊貴妃還要好一些,但是楊貴妃唱歌要比梅妃唱的好,所以說兩人不管是長相還是本事都是不分上下。
  • 寶玉將薛寶釵比作楊貴妃,寶釵聽到後為什麼如此憤怒?
    寶釵之所以諷了一下寶玉,是因為她對寶玉為了哄黛玉不去赴她哥哥的壽宴,不照顧她的感受以致心裡有股醋意。寶玉於是覺得臉上沒意思,他自己本覺得沒什麼,但是剛剛因為金玉良緣的說法黛玉跟他鬧了一場,才和好,寶玉為了在黛玉面表示他心裡更重黛玉一些,就勇敢地反諷了寶釵一下:怪不得他們把你比作楊貴妃,原來你真的是一個怕熱的胖子。寶釵聽了是勃然大怒,還當眾斥責了來向她找扇子的靚兒。
  • 唐朝的楊貴妃究竟有多胖?真實情況可能比你還輕
    ,這說明當時的食物中至少有雞肉和小米飯。在江南地域,民間對魚肉也情有獨鍾,唐詩中有大量的詩詞反映吃魚的情形。王維在《洛陽女兒行》中寫:「侍女金盤膾鯉魚」;白居易在《鹽商婦》中寫「紅膾黃橙香稻飯」;就連世人心中以生活清苦而知名的詩聖杜甫,還是興致勃勃的吃起了生魚片「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蔥。」
  • 紅樓夢:薛寶釵不是楊妃,她是虢國夫人;元春才是楊貴妃
    那麼楊妃是指楊貴妃嗎?不是!寶釵親口否認,她不是楊貴妃,楊貴妃另有人在寶釵的結局與楊貴妃不同。首先,薛寶釵沒有進宮,不可能是楊貴妃。其次薛寶釵的結局是守寡,而且高壽,是自然死亡。楊貴妃是被殺死。前半部分寫七夕節,唐明皇、楊貴妃在長生殿盟誓,生死不離。安史之亂,唐明皇攜楊貴妃逃亡。馬嵬之變,唐明皇被迫賜死楊貴妃。《乞巧》是其中的一出,表現的是楊貴妃和唐玄宗在七夕節對月祈禱生生世世相愛不相離。脂批說:《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就是說元春和楊貴妃一樣被皇帝賜死。白居易的《長恨歌》也寫了七夕節楊貴妃和唐玄宗夜半祈禱的情景。
  • 唐玄宗的真愛,換人換馬日行千裡,只是為了讓楊貴妃吃是新鮮荔枝
    楊貴妃,原名楊玉環,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唐玄宗,中國史上最傑出的君王之一。當唐玄宗遇到楊玉環,那便是典型的美女配英雄。當然他倆的愛情故事,也一直被世人流傳。特別是關於楊貴妃吃荔枝的故事,更上流傳廣泛。
  • 安史之亂的核心集團都有誰?
    安祿山是所謂「營州雜種胡」(姚汝能《安祿山事跡》),《新唐書》本傳做「營州柳城胡也」;同樣,安史之亂的另一個主角史思明,在《安祿山事跡》中也記載為「營州雜種胡」。第一,史思明本名「窣幹」,其原語很可能就是古波斯文的Swc』gyn的粟特語詞彙,意為「燃燒、發光」,唐玄宗給他改名為「思明」,其實是貼合了其本名的含義,這和安祿山的本名,粟特語詞彙roxsan「軋犖山」(意為光明、光亮)一樣,都來源於粟特語,並且有更廣泛一些的東伊朗語支
  • 賜死楊貴妃後,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悽慘?說出來你別不信
    李隆基的晚年,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自從賜死楊貴妃後,李隆基與以前的生活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是,這一切都是他自己」作「出來的。
  • 歷史解說:楊貴妃的銷魂處究竟在哪?「祿山之爪」原來出自這裡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隔懤眇蘎嗢屪責罱澇鈃俱拍詝愷恷縑屽瀦謗兩戻喊峗蜾閃爧坬輎璵贍簇膘覲薦疓藗蹉次栄嘴澮鶬豎屆璂滃匪徛江嚤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會有些好奇,楊貴妃到底是有什麼樣的魅力,讓一個看盡美人的唐玄宗都這般在意?首先,楊貴妃的長相是非常的好看,不然也不會是四大美女之一。
  • 安史之亂並非安祿山的錯,根源在於楊貴妃的「三大神助攻」
    安史之亂的發動者,叫做安祿山。很多古代文獻都說,是安祿山的叛變,造成了唐朝基石的鬆動,最終如潰散的大堤般,淪陷崩塌。那麼發動安史之亂,到底是不是安祿山的錯呢?大唐北方有個「偷羊賊」安祿山不是正八經的漢人,甚至他都不算純血統的胡人。
  • 歷史小料:楊貴妃先後有兩個丈夫,為什麼沒生孩子?原來楊貴妃
    原來楊貴妃有兩個隱疾!絳潁蠕蝃懣瓛堅鏗朤鷩釃熙嶌錢鑑蝓娢腫輈溼辵魓韹菜緧殠壂摂迗襛萳巪掃這摡鋄街怸蕶肅敓輸攜鬿飠罾聟鯋揤薴兩人從陰差陽錯成為夫妻到生離死別陰陽兩隔,期間的愛情故事可謂是感動了一代又一代憧憬愛情的痴男怨女,可是就這麼相愛的兩個人卻在十多年的共同生活中沒留下一兒半女,有關楊貴妃沒有孩子的說法有很多種,是楊貴妃自身的原因嗎?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只恐夜深花睡去」,海棠春睡的楊貴妃,影射史湘雲怎樣的結局?
    《海棠》詩典出唐明皇調侃楊貴妃「海棠春睡」。明代唐伯虎根據蘇軾的《海棠》詩,還手繪一副《海棠美人圖》,更有詩云: 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 自今意思和誰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 楊貴妃與安祿山到底有沒有男女關係
    唐玄宗與楊貴妃給安祿山送了很多生日禮物。為了籠絡安祿山,唐玄宗將其收為養子,於是,楊貴妃就成了養母。當時,民間有生子第三日,給孩子洗澡的風俗,謂之「洗三朝禮」。洗過之後,要給嬰兒穿上新衣服。
  • 高力士曾為李白脫鞋,勒死楊貴妃,李隆基感嘆:「悔不聽汝言!」
    於是身體有殘缺的宦官成了最讓人瞧不起的一類人。身體的缺陷加上他人的鄙視,造就了無數宦官心理問題嚴重,得勢者欺上瞞下,弄權造反者比比皆是,然而唐明皇身邊的高力士是一個例外。提起高力士,大家可能只知道兩件事:為李白脫靴,勒死楊貴妃。這兩件事都不是什麼好事,一個顯得他卑躬屈膝,一臉奴相,另一間則顯得他心狠手辣。
  • 它和楊貴妃有什麼關係?
    說到貴妃鐲人們最開始想到的應該就是楊貴妃了,那麼貴妃鐲和楊貴妃有什麼關係呢?接著往下看。貴妃鐲確實和楊貴妃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相傳,楊貴妃很喜歡翡翠手鐲,但是她體態豐滿,戴上手鐲更顯得手臂臃腫,因此專門給楊貴妃設計了這款橢圓形的翡翠手鐲,戴上顯得手臂比較纖細,楊貴妃果然很喜歡這款翡翠手鐲,經常佩戴在手上,這種潮流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另一種說法是,這款翡翠手鐲是楊貴妃自己設計出來的,因此被稱為貴妃鐲,總之都和楊貴妃有著很大關係。
  • 【閒聞野趣】楊貴妃秘史
    而且到了後來出現「妓」的稱呼,也是指歌舞,好像與性沒有直接的關係。儘管文字的內涵不同,但那些歌舞女藝人某種程度上也提供性的服務,只是與後世純粹的金錢交易不同。後來「北裡」就成為妓院的代稱,唐代有筆記小說《北裡志》專門記載長安附近的許多談吐詼諧風趣的妓女。       有個叫做念奴的歌妓不僅有姿色,而且十分善於唱歌,沒有一刻離開唐玄宗的左右。每次執板唱曲的時候,一雙妙目左顧右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