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的晚年,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自從賜死楊貴妃後,李隆基與以前的生活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是,這一切都是他自己」作「出來的。
安史之亂的關鍵之戰——潼關大戰,由於李隆基的瞎指揮,不但丟了長安,就連敗象顯露的安史叛軍就像打了雞血一般復活了,風光無限的李隆基只好踏上逃亡之路,一眨眼從天堂到地獄。
到了馬嵬坡,疲憊不堪的將士們不幹了,砍了楊國忠的腦袋,逼李隆基殺了楊貴妃,用老婆換太平,兵變之後,太子李亨帶著一部分禁軍北趨靈武,唐玄宗則直奔成都,結果到了成都的第14天,靈武使者就送來了唐肅宗李亨即位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直接把唐玄宗打的暈頭轉向,事已至此,有自知之明的唐玄宗只好表態支持,」吾兒應天順人,吾復何憂!「昭告天下傳位李亨。
對於一輩子霸氣側漏的唐玄宗來說,這個寶座讓的事心不甘情不願,他頒布了《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詔》,詔書中說,自己儘管是太上皇,但是唐肅宗在處理國家大事的後必須向他報告,等到奪回長安,再用正式的詔書來確定太子的皇位,開創大唐盛世的唐玄宗還不甘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但是,事情並不像他想的那樣,詔書一下,他就成了大唐的局外人,李亨送來的都是平叛的好消息,這也為他失落的心裡帶來些許的安慰。
至德二年(757年),長安終於回到唐軍手中,唐肅宗李亨進駐長安的當天,唐玄宗帶著高力士、陳玄禮,還有600禁軍北上返回長安。
隊伍剛走到鳳翔,唐肅宗的3000精騎就到鳳翔「迎衛」,由太監李輔國帶隊,名義上是保護,其實就是監視,上來就把唐玄宗的600禁軍繳械,「賊臣李輔國詔取隨駕甲仗」,以「詔」令的形式收走武器,顯然這是李亨的命令,唐玄宗無可奈何,「臨至王城,何用此物?」,命令禁軍全部把武器裝備存放到當地的武器庫裡。
這件事對唐玄宗影響很大,導致他在鳳翔猶豫了七八天才上路,這時候正是寒冬季節,天寒地凍,唐肅宗親自從長安到鹹陽的望賢宮迎接,父子相見,恍如隔世!
據說,當時的唐肅宗沒有穿黃袍,而是穿著一身紫袍,「上皇下樓,上(肅宗)匍匐捧上上皇足,涕泗嗚咽,不能自勝。」
唐玄宗是個明白人,一看兒子的衣服,就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他要來一件黃袍,親自給李亨披上,」天數、人心皆歸於汝,使朕得保養餘齒,汝之孝也!「,皇位繼承權的問題順利解決了。
唐玄宗的」好日子「才剛剛開始
此時的唐玄宗已經75歲高齡了,就是有政治野心,也是有心無力了。
第二年,戰事稍微平定後,在高力士的陪同下,唐玄宗回到了長安,被兒子安排到了玄宗當年做臨淄王的府邸興慶宮,雖然楊玉環沒有了,幸虧有高力士陪著,老年的唐玄宗至少還有一個作伴的。
玄宗住在興慶宮,沒事兒的時候就站在長慶樓上觀望徘徊,雖然不當皇帝了,但是唐玄宗的政治影響力還是非常強大的,路過的老百姓看到太上皇,紛紛跪下來,高呼」萬歲「,唐玄宗也不好甩手離去,就派人拿些酒肉飯菜賜給這些老百姓,劍南來京辦事兒官員,由於玄宗流亡時經過那裡,這些官員也紛紛到長慶樓拜見,玄宗就讓玉真公主和如仙媛招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