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曾為李白脫鞋,勒死楊貴妃,李隆基感嘆:「悔不聽汝言!」

2020-12-15 歷史雲頂

所謂宦官,皇帝近侍之人。宦者,為代表皇帝的星座旁邊的伴星,然而封建王朝自東漢起,宦官皆為閹人。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豈敢毀傷?於是身體有殘缺的宦官成了最讓人瞧不起的一類人。身體的缺陷加上他人的鄙視,造就了無數宦官心理問題嚴重,得勢者欺上瞞下,弄權造反者比比皆是,然而唐明皇身邊的高力士是一個例外。

提起高力士,大家可能只知道兩件事:為李白脫靴,勒死楊貴妃。這兩件事都不是什麼好事,一個顯得他卑躬屈膝,一臉奴相,另一間則顯得他心狠手辣。總之,提起他,似乎和別的太監並沒有什麼不同。

然而,歷史上的高力士,反倒一直被稱讚。甚至有人說他是"千古賢宦第一人"。賢者,居高位知大義而行無忌者。那麼高力士如何為"賢宦",又怎能成為"第一人"且聽我慢慢道來。

賢者須有能。高力士一開始搭上李隆基時,李只是一個藩王。此時的高力士已經在武則天身邊服侍了幾年,本職工作做的自然是沒毛病。李隆基對他亦以禮相待,兩人又只差一歲,所以關係好的不得了。

李隆基能當上皇帝,創立開元盛世,靠的是平定韋氏之亂和發動"先天政變"兩件大事。一個是對當時的掌權者韋後下手,一個是對皇室大權在握的太平公主動手。稍有差池,除了李隆基,其他人都是要誅九族的。高力士身為李隆基的內侍,絲毫沒有迴避,參與謀劃,拼殺時亦不顧生死。

得志的李隆基對他越發信任,成為太子之後馬上把他提拔為太子太保,依然常伴左右。到後來殺了太平公主,完全掌權之時,更是把內務府老大的位置給了高力士,並且封了一個右監門衛將軍。此後對高力士,只以"將軍"為其稱呼。

待到天下初定,四方呈上的奏摺,李隆基直接吩咐給高力士,非重大緊要事件,都由高力士裁決。雖說此時的高力士權傾朝野,但他仍盡心盡力。每日奏摺,他都要詳細閱讀分類。雖然行的是代理皇帝之職,他卻從來沒有濫用權力,一切以皇帝角度出發。近者不避、親者不救。所以天下仍井然有序。所以皇帝才會說"有高力士在前面做事,我才能安心休息"這樣的話。

到了老年,創出開元盛世的李隆基終於飄飄然了。他對高力士說:"朕老了,朝中事交給宰相,邊境之事交給各將領,我啥也不用幹,高枕無憂。"按常理身為皇帝身邊的太監,高力士只要應承兩句順著他的話就行了,主僕都高興。

可高力士卻說:"我可聽說雲南那邊老是有戰敗的消息,而且胡人藩將擁兵太盛,一旦他們造反將很難處理,怎麼能說安枕無憂呢?"這話雖然皇帝很不愛聽,但是也沒捨得責罰他。

不過還真叫高力士說中了,直到安史之亂爆發,皇帝才後悔不已,"悔不聽汝言!"

好不容易平了安史之亂,太子等不及要做皇帝了。李隆基已然有心無力,便做了太上皇。但是他在百姓中的影響力還是不錯的,一日上街,百姓自發跪拜。整的當朝皇帝李亨並不高興。而且此時李亨臥病在床,李林甫便添油加醋,並且說他的病都是高力士一行人搞的鬼。

見李亨虛弱,李林甫便私自下詔,把太上皇搬到太極宮甘露殿,然後帶著兵在路上攔截。當李林甫一行拔劍出鞘之時,高力士挺身而出,大聲訓斥。李林甫怕落了罵名,終是不敢造次,這也是高力士最後一次護了李隆基的周全。

此後不久,高力士還是被陷害,流放到了黔中道。兩年後得到赦免,回鄉途中方知李隆基已經去世。他向北跪拜,悲痛不已,吐血而亡。

高力士與李隆基的故事其實還有很多,比如他為李隆基物色了好幾個美女(包括楊玉環);他為李白脫靴,又因此陰了李白一手,還有在馬嵬坡勒死楊貴妃。

筆者並不想細說,因為他窮極一生所作之事,都是為了主子李隆基,也是為了李隆基手裡的江山,並無私心。這一點,很多名臣都未必能做到。

唐明皇李隆基的陵墓旁,有一個並不起眼的土堆。那裡住著的,是他的侍從,更是他的朋友,高力士。

相關焦點

  • 高力士這個傳說中的壞太監,是唐玄宗李隆基唯一的好朋友
    因此他被擢升為右監門將軍、知內侍省事,相當於宦官總管。高力士不僅是李隆基的暖心人,更是李隆基的守護者,他對李隆基的飲食和住行那真是煞費苦心。李隆基對高力士也是無比信任,自己稱呼他為「將軍」,太子稱他為「兄」,公主、駙馬輩恭恭敬敬稱呼他為「翁」、「爺」,其地位之高可見一斑。高力士的權勢大到凡是公文都要他先過目之後再上呈玄宗,有些小事情他認為沒必要給玄宗看的,就自己處理了。唐玄宗還曾公開摟著高力士的肩膀表示:「有高力士替我幹活,我睡覺都是香的。」
  • 李隆基將楊玉環趕回娘家,為何要選在夜裡接回?高力士:夜裡方便
    文/時針 說到大唐,我認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個人,李世民、武則天與李隆基。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為之後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李隆基治下的「開元盛世」,更是將大唐王朝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排除李隆基在統治方面的天分,他的私人情感方面也為人所稱道,他與楊玉環的世紀之戀譜寫了一篇愛情傳奇。
  • 賜死楊貴妃後,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悽慘?說出來你別不信
    李隆基的晚年,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自從賜死楊貴妃後,李隆基與以前的生活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是,這一切都是他自己」作「出來的。
  • 影視劇中的奸臣高力士,為何歷史評價多為忠臣?忠心護主只為一人
    因得罪武則天被罰武則天本身就為女人,很多事在乎細節。有一天晚上,是高力士值班。武則天睡覺把被子蹬開了,由於高力士沒及時把被子蓋上,導致武則天第二天就感冒了。皇帝感冒可是大事,於是把高力士暴打了一頓逐出了宮。
  • 楊貴妃秘史 揭秘李隆基寵妃楊貴妃的傳奇一生——李姓名人故事
    楊貴妃秘史:楊貴妃與西施、王昭君、貂蟬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 唐朝宦官另類高力士,為何評價如此之高?官至一品死後陪葬泰陵
    708年,臨淄王李隆基召集人才,積蓄力量,準備圖謀帝位。善於觀察局勢和識別人才的高力士看準了李隆基的實力,為李隆基明中暗裡辦了不少事,很快就被李隆基視為心腹。兩年以後,李隆基發動宮廷政變,誅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以及武氏黨羽,擁戴自己的父親李旦復帝位,李隆基也因此成為太子。
  • 你所不知道的高力士,為人低調還頗有識見!
    高力士為李白脫靴的故事廣為流傳,高力士心懷不滿,構陷李白以至於李白被逐出宮廷。而事實上這件事是子虛烏有。高力士並不是一個飛揚跋扈的得志小人,而是相當低調的有識之士。他幼年進宮,就受到武則天的賞識。公元708年,臨淄王李隆基招攬人才,積蓄力量,準備圖謀帝位,善於審時度勢的高力士看到了李隆基的政治勢力,便暗中為李隆基辦事,成為其心腹。兩年之後,李隆基發動政變,擁立自己的父親李旦即位,李隆基成為太子。高力士被封為散朝大夫,內給事,掌管宮內諸事,服侍在太子左右。到公元714年李隆基登上帝位的時候,高力士已經擢升為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事省事,官至一品。可以說是位高權顯。
  • 李浚寫一部道聽途說的《松窗雜錄》,讓高力士直接變成「壞」太監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高力士原名叫做馮元一,是潘州刺史馮君衡的兒子,荊州大都督馮盎的重孫,先祖是北燕昭成帝馮弘,高力士家族世代為官,自然是家產殷實,可他父親卻和監察御史萬國俊結了梁子。馮元一的悲慘經歷,造就了他說話謹慎,辦事考慮周詳的性格,高力士與同齡孩子相比多了一份成熟氣,老宦官高延福對他十分喜愛,收他做了義子,自此改名為「高力士」。高延福歷事四朝皇帝,先後擔任了七種職務,他做事忠誠謹慎,深受歷朝皇帝信任,收了高力士這一義子後,高延福把自己的經驗,盡數傳給了高力士。歷史上的高力士究竟是什麼人呢?
  • 網友:他得罪了高力士
    唐玄宗與高力士唐玄宗李隆基是非常傳奇的一位君主,因為他並不是順位繼承人,而是發動了兩次政變才坐上這個位子,政變涉及到帝王心術、實力判斷等多方面,而兩次政變都可以成功,恰恰就說明了李隆基的情商智商雙高。唐玄宗偶然看到了李白的詩句,然後對李白非常的欣賞,最後更是決定召見李白。
  • 李白與楊貴妃真的是情侶關係嗎?其實,世人都被電視劇給騙了
    雖然,李隆基沒給他安排什麼職位,只是讓他待詔翰林,但是,這個臨時、候補的身份,卻給了李白一個接近玄宗和楊貴妃的機會。在李白的詩作中,曾經多次描寫過唐玄宗攜楊貴妃遊玩的場景,可見,當時李白跟隨在他們左右確有其事。
  • 唐玄宗李隆基:世人只知風花雪月楊貴妃,哪知同甘共苦糟糠妻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纏綿愛情早已是人盡皆知而且也常常為人津津樂道。除了楊貴妃以外,如果歷史知識豐富一點的朋友應該知道唐玄宗在楊貴妃之前還有一個十分寵愛的妃子即武惠妃,然而不知朋友們是否知道唐玄宗的原配夫人是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唐玄宗李隆基的這位糟糠之妻。
  • 高力士雖然權傾朝野,但是也只是宦官,他為何還能娶貌美妻子?
    唐代有一位著名的宦官高力士,他就是因為甚得帝王喜歡,不但地位顯赫,還娶妻繼子,風光無兩。高力士入宮李白曾有一段趣事,後世描述為「貴妃研墨、力士脫靴」。在李白醉酒之時,讓楊貴妃研墨,叫高力士脫靴,可見高力士與楊貴妃是經常行走於玄宗面前的人。根據史料記載,高力士原名馮元一,他的家族是嶺南潘州一帶(廣東高州)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高力士的父親叫馮君衡,是潘州府的參軍。
  • 扛過亂世苦,卻抵不住盛世的「欲」,失去玉環後李隆基過得如何?
    有第一次為自己安危放下手中權力的時候,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所以,後來的李隆基漸漸被兒子架空,甚至是軟禁,連跟了他大半輩子的高力士也被迫離開了他。 其實,在他第一次「低頭」的時候,便註定他再也無法回到曾經「俯視」一切的高度。而他孤寂晚年,也是可以預見的。
  • 為什麼說高力士是中國古代最好的太監
    高力士文武雙全,很有才幹,並不是靠一味的阿諛奉承才身居高位,他在玄宗登基前發動的幾次政變中出力不少,協助剷除了韋後和太平公主一黨,憑藉著忠誠和謀略被後世稱為優秀的政治家,也深得玄宗的信任與尊重,為他加官進爵。
  • 被稱為千古賢宦第一人的高力士,是怎樣從小到大達到權力巔峰的?
    高力士是潘州人,本姓馮(原名不詳)。與大多數出身貧苦的宦官不同,他是嶺南聖母冼夫人的第六代孫,曾祖父馮盎還被隋文帝楊堅授為金紫光祿大夫。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馮盎歸附大唐王朝,被高祖李淵授上柱國、羅總管,封吳國公,後改封越國公。唐太宗李世民時期,曾派使臣慰勞馮盎,並給予非常優厚的賞賜。
  • 荒誕不經的李隆基,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因為什麼走了下坡路?
    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 不過這個韋後沒有武則天的本事,當權後母女二人於王法不顧,擅自任用大臣,給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以可乘之機,發動兵變。
  • 高力士是宦官,為何能娶一個貌美如花的媳婦?盛唐的包容你想不到
    這是《舊唐書》中,對高力士娶媳婦兒的一段描述。在我們的印象當中,高力士是一個宦官,而且是給李白脫鞋子的宦官。可是這麼一個宦官,卻娶了呂玄晤的女兒做老婆,而且這個呂氏還長得特別好看,你說還有天理嗎?還有王法嗎?
  • 歷史上的高力士,是好人還是壞人?
    漢朝和明朝都是宦官最為猖狂的朝代,但是還有一個朝代的宦官更是厲害,廢立皇帝都成了平常事,甚至還殺死過好幾個皇帝,這個朝代就是唐朝,那麼唐朝最有名的太監高力士是個好人還是壞人呢?在很多影視劇中,高力士被塑造成了一個奸臣小人的形象,其實高力士並不是一個壞人,相反他還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好人。高力士本名馮元一,是偏遠的播州人,年幼的時候因為嶺南人謀反失敗,被朝廷俘虜做了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