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默:我是一塊會生鏽的鐵 用散文表達苦痛

2021-01-10 騰訊網

[摘要]我一拿起筆,就是這樣沉重的肉身和精神。疼痛的「觸覺」在我的表達中延伸開來,不僅在父親身上體現,而且拓展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各色人等。我把疼痛和苦難推己及人,很少有人用散文表達。

《身上有鏽》 簡默著

「鏽」是一種記憶。我是從黔南山城都勻來到魯南煤城棗莊的,它們都是一枚八分錢郵票大小的地方,但它們卻是我生命的起錨地,也許還將是終結地。在它們溫暖而乾淨的襁褓中,我活過了自己的記憶,也簌簌剝離下了自己的心靈之「鏽」。我想,自己是一塊會生鏽的鐵。我歡喜這些沉積巖似的鏽,就拿來當了自己的書名,叫《身上有鏽》。

「我是一隻翅膀沉重的笨鳥,從內心和記憶的故鄉出發,一路拍打著氣流氣喘籲籲地飛啊飛,漸漸尋找到了自己的敘事方式與書寫經驗,我戲謔地歸之為一種『饒舌式』的寫作。」簡默自稱為「饒舌式」的創作,其實已在文壇形成了獨特的旗幟。

他在《醫院》、《生命凋零》中不厭其煩地重溫父親臨終前的點滴細節,在《底層》系列中寄託對形形色色弱勢群體的親近與關懷,在《篡改》中捕捉對掙扎在生活裡的特殊人群的觀照與思索,在《K15路車》中反思與挽留一天天一片片地退出生活的鄉土,在《青春期》中從南方到北方一路描述著一代人痛徹骨髓的成長……這些站在生活現場和記憶經驗平臺上的文字,自他的內心和血管中流淌出來,走入讀者的心靈,令人感到疼痛。

然而,在從事了近十年的散文創作並小有成就之後,簡默清醒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局限,他希望邁向更為闊大深入的創作領域。他在散文中收穫了什麼?在轉向小說創作時又將面對什麼?8月底,簡默作為「文學魯軍新銳」成員之一,參加中

國作家館「山東作家群」系列活動,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讀書報:《身上有鏽》是一部散文集,我覺得大致反映了多年的創作脈絡。為什麼起這樣的書名?

簡默:「鏽」是一種記憶。我是從黔南山城都勻來到魯南煤城棗莊的,它們都是一枚八分錢郵票大小的地方,但它們卻是我生命的起錨地,也許還將是終結地。在它們溫暖而乾淨的襁褓中,我活過了自己的記憶,也簌簌剝離下了自己的心靈之「鏽」。我想,自己是一塊會生鏽的鐵。我歡喜這些沉積巖似的鏽,就拿來當了自己的書名,叫《身上有鏽》。

讀書報:最初是以散文創作走上文壇嗎?

簡默:和許多文學青年一樣,我是從詩歌起步,因愛詩而寫詩被詩啟蒙著走上文學之路,2003年以後轉向散文創作。當年,《中華散文》從自然來稿中發現了我的散文《聲音》,此後連續三年推出我的專輯。他們認為我比較善於以詩意的眼光和語言發現與描述日常生活

中的物象。《中國作家》的楊志廣曾經認為,我的散文帶有一種苦難感和疼痛感。

讀書報:你的散文作品中的疼痛和苦難是同時代作家不具備的。這種苦難感和疼痛感,應該與經歷有關吧?

簡默:我22歲的時候,父親患了絕症,帶給我心靈的衝擊很大。我最好的作品與父親有關,只是父親在世的時候,我不覺得他對我的影響有多大。我從小很叛逆,而父親對我有很深的期望。父親走了後留給我巨大的空白,我試圖用文字來填補這空白。

我的「疼痛」植根於我的苦難之上,是生命中能夠承受之「重」,它並非我自己的定位,而是與生俱來的東西,沉澱在心靈深處,我一拿起筆,就是這樣沉重的肉身和精神。現在疼痛的「觸覺」在我的表達中延伸開來,不僅在父親身上體現,而且拓展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各色人等。我把疼痛和苦難推己及人,這種疼痛和苦難在中國社會中比較普遍,但很少有人用散文表達。我對當代散文比較關注,發現

表現現實的少,更多的是描寫內心,把散文當作自說自話。

讀書報:散文寫到最後,關鍵還是學養的支撐。我想這對散文作家是否能夠走得長遠起決定因素。多年的散文創作,給你帶來怎樣的影響?

簡默:的確,優秀青年散文家的缺乏,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生活、素養和學識的積累。

散文帶給我的太多了,之前我寫了多年詩歌,一無所成,我想我大概無法把分行的文字寫好。後來我嘗試著不再將文字分行列隊,而是肩並肩、手拉手、親密無間地一直排列延伸下去,就像一條順勢流淌過大地的河流一樣。這讓我體驗到了空前的創作愉悅,我像一尾自由自在的魚暢遊在散文的河流中,吐出自己心靈的水泡兒。2009年我入選中國作協《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2011年獲得泰山文藝獎(文學創作獎),2012年成為山東省作協籤約作家。這一切都是散文帶給我的,同時我也感激詩歌,它錘鍊了我的語言。

我想散文創作帶給我的另一個影響是,它改變了我的精神向度、長度與維度,使我有能力比較敏銳地感知這個世界,也使我有力量比較自覺地適應各種創作形式反映這個世界。

讀書報:突破如此艱難,是否你也遇到了創作的瓶頸?

簡默:散文的文體適合我,使我找到了適合自己表達的通道。但是感覺越寫越難。回頭看過去的作品,在某些細節表達上有重複之嫌。我很痛苦,陷入焦慮當中,總希望有所突破,讓讀者一看就知道是簡默而不是別人寫的。現在的創作成為有難度的創作,無論在形式還是語言上,時常有捉襟見肘、負重爬坡的感覺。我想散文不能作為一生的追求,一直寫下去沒有出息甚至沒有出路,就轉為寫小說。

讀書報:從散文到小說的轉向順利嗎?

簡默:有了多年散文創作的底氣,我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小說世界,也有寫不下去的時候,但基本狀態是順利的。我有13年的礦工生活經歷,一直想通過小說的途徑表達出來。我新近完成了一部關注社會現

實題材的長篇小說《太陽開門》,是關於一群人和一座煤城的故事。

讀書報:很多作家有礦工生活的體驗,像陳建功、劉慶邦、夏榆等。你的作品有何獨特之處?

簡默:他們是真正的礦工,曾經與八百米井下牢牢地焊接在了一起,成為那個世界的一部分。我是在煤礦的地面單位工作,13年時間裡,只有兩次下井的經歷。你提到的那些作家,他們對煤礦有更精準的理解,對生命有更深切的感悟。在生活經驗上,我遠遠遜色於他們,做不到毛細血管似的呈現。我只能在更為粗放的血管中捕捉那一抹抹溫暖的印記,聆聽那一波波奔突律動的回聲,表達曾經打動和感染我的發現。

相關焦點

  • 金屬為什麼會生鏽? 如何防止鐵的生鏽?
    金屬為什麼會生鏽? 如何防止鐵的生鏽?時間:2016-07-13 12:02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金屬為什麼會生鏽? 如何防止鐵的生鏽? 金屬為什麼會生鏽?
  • 軌道為啥不用不鏽鋼,而用會生鏽的鐵?
    錳鋼軌密度很大,當表面生成氧化鏽膜後,會對內部形成保護作用,不會影響使用。鐵和鋼是以含碳量的多少來區別的。含碳量在2%以下的鐵碳合金是鋼,含碳量在2%以上的則稱之為鐵。從冶金角度來說,並沒有不鏽鐵這一說法 。不鏽鋼也是鋼的一種,鋼因為既有韌性、彈性還有剛性,就生鏽來說,生鏽就是不耐腐蝕.決定不鏽鋼抗腐蝕的主要元素是鉻。
  • 火車的軌道為啥不用不鏽鋼,而用會生鏽的鐵?
    錳鋼軌密度很大,當表面生成氧化鏽膜後,會對內部形成保護作用,不會影響使用。鐵和鋼是以含碳量的多少來區別的。含碳量在2%以下的鐵碳合金是鋼,含碳量在2%以上的則稱之為鐵。從冶金角度來說,並沒有不鏽鐵這一說法 。不鏽鋼也是鋼的一種,鋼因為既有韌性、彈性還有剛性,就生鏽來說,生鏽就是不耐腐蝕.決定不鏽鋼抗腐蝕的主要元素是鉻。
  • 人體內鐵元素過量會使器官「生鏽」
    缺鐵通常會導致血液中血紅蛋白不足,使紅細胞向身體各組織供氧不足,故而使人膚色蒼白,暈眩乏力。即人們常說的缺鐵性貧血。但你知道嗎,如果人體內鐵元素過量,身體也是受不了的。人體含鐵量過高,會導致遺傳性血色病、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地中海貧血等疾病,鐵過量還與心臟病、糖尿病、神經退化性疾病、癌症等息息相關。猶如鏽跡斑駁的老舊車生鏽一樣,人的身體亦然。鐵實則也是一種超強氧化劑,即自由基殺手。
  • 鍋生鏽了先別扔!學會這樣處理,鐵鍋以後再也不生鏽,超實用!
    關注我,每天精彩不斷!鍋生鏽了先別扔!學會這樣處理,鐵鍋以後再也不生鏽,超實用!鐵鍋應該是家家都有的吧!如果家裡沒有鍋,那該怎麼生活呢?大家往往用「揭不開鍋」來表達家裡的貧窮;所以說一個人家裡可以沒有吃的,但是絕對都有一口鍋,因為鍋才是吃飯最基本的東西;以前的人們用的都是鐵鍋,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就出來了一系列的鍋,比如說:不粘鍋,不鏽鋼鍋,鋁鍋等,各種各樣的鍋我們都能見到,有的商家會把這些鍋「捧上天」,以此來增加銷售量,達到盈利的目的;其實不管是什麼鍋,都沒有最普通的鐵鍋好,鐵鍋是目前來說最安全的鍋,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都開始建議使用鐵鍋了
  • 唐三藏化身鐵憨憨,孫悟空金箍棒生鏽,幸運星秒變烏鴉嘴
    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唐三藏化身鐵憨憨,孫悟空金箍棒生鏽,幸運星秒變烏鴉嘴又一部以《西遊記》為題材背景的網絡電影《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在愛奇藝播出中,想必鍾愛西遊系列的各位小夥伴也沒有錯過這部電影吧雖說是過了愛看神話愛情故事的年紀,但是也能從這部電影的特效、人物造型方面大飽眼福,畢竟誰又會嫌棄美的事物多呢!看完這部劇,你將會認識戰無不勝的孫悟空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 為什麼火車的軌道不用不鏽鋼,而是生鏽的鐵?
    不鏽鋼也是鋼的一種,鋼因為既有韌性、彈性還有剛性,就生鏽來說,生鏽就是不耐腐蝕.決定不鏽鋼抗腐蝕的主要元素是鉻。鉻元素含量在10.5%以上的鋼就不生鏽,這時鉻與腐蝕介質的氧化作用,在其表形成氧化膜,可以阻止基本的進一步腐蝕。制鐵的成本遠低於不鏽鋼,在設計製造一些使用壽命較短,且鐵質能夠滿足材料使用要求的,當然會用鐵。
  • 同樣是鐵做的,為什麼不鏽鋼不會生鏽?
    不鏽鋼是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材料,它是一種在空氣、水、蒸汽等弱腐蝕介質中不生鏽和在酸、鹼、鹽溶液等強腐蝕介質中耐腐蝕的鋼。不鏽鋼也同樣是一種鋼,主要成分就是鐵。亨利布裡爾利那麼不鏽鋼與鋼同樣的主要元素都是鐵,為什麼不鏽鋼就不會生鏽呢?我們知道,鐵是非常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一層暗紅色的鐵鏽。
  • 新買的鍋先不要著急用,30年大廚教你一招開鍋秘技,用爛都不生鏽
    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只要是一個家基本上都會買鍋,就算是那些非常有錢的土豪,家裡都有鍋,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幾個關於鍋的常識,和購買使用的技巧,基本上現在的市面上都是一些不粘鍋多一些,主要是針對那些不會做飯,偶爾做一次的飯的女生或者是男生,因為在技術不怎麼好的情況下,都會選擇這種塗層鍋,主要是不粘鍋,而且還很輕巧,但是這一部人分人卻忽略了一種健康性的東西
  • 鐵鍋買回別直接用,教你「3步開鍋」,不粘鍋不生鏽,越用越好用
    用鐵鍋好處多,但是很多人卻說鐵鍋不好用,因為它愛生鏽,明明已經刷好的鍋,放一會兒再用時又長了厚厚的一層鐵鏽,真是讓人頭疼。其實鐵鍋愛生鏽多半是因為開鍋時沒做好,今天我正好買了一把鑄鐵鍋,就分享一下鑄鐵鍋的開鍋方法:第一步:我買的這把鑄鐵鍋裡外都是很光滑的,這是因為它的表面塗了工業油,所以我們首先要將這層油清洗乾淨,加入適量的清潔劑,然後用抹布多清洗幾遍,裡裡外外都要清洗到。
  • 新鐵鍋別直接用,教你方法,不粘鍋不生鏽,簡單又實用
    新鐵鍋別直接用,教你方法,不粘鍋不生鏽,簡單又實用以前家家戶戶都是用鐵鍋炒菜,就算是炒青菜也非常好吃。現在物質豐富的年代,市面上琳琅滿目都是各種各樣的不粘鍋,雖然不粘鍋好用,但是使用率遠遠沒有鐵鍋好。鐵鍋適合中國人做菜,沒有塗層,鐵鏟、鐵刷子隨便用,不像不粘鍋那樣「嬌氣」,只要保養得當,使用壽命也更長。很多人把買來的新鐵鍋就直接用了,這樣就錯了,這樣操作不當,導致鐵鍋不是粘鍋就是生鏽。
  • 鐵鍋生鏽怎麼辦?教你一招,天天用新鍋
    鐵鍋生鏽似乎是平常生活中很正常不過的,因為是鐵總會有生鏽的,除非你保養得很好。其實鐵鍋生鏽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其實這是因為鐵在空氣中,會跟空氣中的水和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氧化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鐵鏽,但是,人體吸收過多氧化鐵,會對肝臟產生危害。那麼如何避免鐵鍋生鏽呢?
  • 科學有意思 | 為什麼火車的軌道不用不鏽鋼,而是生鏽的鐵?看完你就知道了
    錳鋼軌密度很大,當表面生成氧化鏽膜後,會對內部形成保護作用,不會影響使用。鐵和鋼是以含碳量的多少來區別的。含碳量在2%以下的鐵碳合金是鋼,含碳量在2%以上的則稱之為生鐵。從冶金角度來說,並沒有不鏽鐵這一說法 。不鏽鋼也是鋼的一種,鋼因為既有韌性、彈性還有剛性,就生鏽來說,生鏽就是不耐腐蝕.決定不鏽鋼抗腐蝕的主要元素是鉻。
  • 螺絲生鏽了會擰花?巧用1個小妙招,不到1分鐘就取出
    記得小時候家裡有20多畝地,都是我們自己收,自己種,所以那時候爸爸和叔叔們就合夥買了一些農用器具,每到農忙季節,就開出來用。收麥子、收玉米什麼的,都是機械化作業。但是用得多了,這些機器難免會出問題,有時候機器一放就是放一年,陰天下雨什麼的,都放在一個棚戶裡,難免很多零部件會生鏽。
  • 農村俗語丨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表達了什麼意境?
    像「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這麼簡單的一句話,詮釋了為人處世的哲理。一個人要想更好的溶入社會,不被社會遺棄,就必須保持奮發向上的鬥志,孜孜以求的精神。表面看,再好的刀,如果長期不用不磨,便會生鏽變鈍,甚至變成爛鐵。人不學習,就會落後。寓意的是:立足社會,做人的道理。
  • 「擼鐵」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擼鐵, 這個表達其實是一個網絡流行詞,其表達是年輕人對健身運動的戲稱。擼鐵的運動特點是局部性、間歇性、高強度。擼鐵一般是針對一塊肌肉群或者兩塊肌肉群做孤立的訓練,而且越孤立,證明訓練技術越強。
  • 鐵鍋第一次用怎麼處理?鐵鍋生鏽怎麼辦?
    鐵鍋第一次用怎麼處理?鐵鍋生鏽怎麼辦?  新買來的鐵鍋,有很多鐵鏽不能使用,可用砂紙先把鐵鏽磨掉,用清水刷洗兩遍,放火上燒乾,再用熱水刷乾淨,就可以使用了。  還可以把鐵鍋泡在淘米水中數小時後,再用清水洗乾淨,鐵鍋上的鐵鏽會清除得比較乾淨。  新鍋使用前可以將適量的醋,倒入燒熱後的鐵鍋,邊燒邊用硬刷子刷洗,將髒醋倒掉後用清水洗淨即可除去新鍋的異味。
  • 能砍鐵嗎?會生鏽嗎?玩冷兵器你必須明白的幾件事
    每一次使用,無論是砍鐵、劈木,還是剝皮、切肉,只要使用,刀刃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慢慢變鈍。而暴力使用,必然更會加劇刀的磨損程度,如果切削的角度、力度再稍有差池,很有可能卷刃,崩口,甚至折斷。是鋼鐵就含碳,含碳就生鏽,天下沒有絕對不鏽的鋼鐵,包括那個叫「不鏽鋼」的玩意。
  • 書香天府·全民閱讀③ 「我是聆聽哭聲的捕蝶人」 散文名家王鼎鈞...
    作家韓少功說:「如果有青年要學寫散文,我總是推薦中國臺灣散文『一哥』王鼎鈞。《那樹》、《腳印》、《活到老,真好》等堪為傳世經典,其積學靜水深流,其性情山明水秀,其才華排山倒海雷霆萬鈞,可讀得我一再目瞪口呆。」王鼎鈞,1925年生,山東蘭陵縣人。
  • 馮紫英散文創作特色評析:用史家筆法寫文學散文
    用史家筆法寫文學散文——馮紫英散文創作特色評析■陳仲庚馮紫英「新時代兵生活作品系列」散文一套共5部,940餘千字,僅從作品的厚度和字數來說,就是一套十分厚重的書;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更讓人感覺其內容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