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外出如何保健康 口罩須一天三換勤洗手防傳染病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 > 湖北 正文 來源:楚天都市報 時間:2020-10-01 14:28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 高琛琛
長假期間外出遊玩如何保證健康安全,成為不少市民關心的問題,本報特別請專家給大家提供了「出行防疫錦囊」。據了解,新冠病毒、諾如病毒和流感病毒,近期都需要重點防範。
>
人多擁擠的地方口罩必須戴
「前陣子出差幾趟,發現不少地方的人基本不常戴口罩了。那我十一出去玩,還需要戴口罩嗎?」前天,市民劉小姐致電本報,她要和閨蜜們去青海旅遊,對於戴不戴口罩頗為糾結。
「在飛機、高鐵這類密閉的交通工具上,戴口罩;人多擁擠的商區景區,戴口罩。在開放的戶外空間,空氣流通好且不擁擠,能與周圍人拉開距離的地方,可以摘下口罩。」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感染科副主任梁科表示,大家出門旅行時,對待疫情防控既不必過度緊張,但也不能完全放鬆,「口罩戴不戴,主要得看具體環境,以及人和人之間仍要注意保持社交距離。」
「戴口罩是個好習慣,能預防的不僅僅是新冠肺炎。」梁科介紹,眼下流感等傳染性疾病開始活躍,人們戴上口罩,能在很大程度上把傳染的機率降下來。
除了口罩,出遊在外也要帶上消毒溼巾、酒精棉片或消毒凝膠,「要點仍然是那6個字:戴口罩、勤洗手。」梁科表示,「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平時在武漢是怎麼做的,出門旅遊時就怎麼做。」
大家都知道旅行時要帶一些基本藥品。在今年的防控環境下,醫藥包該怎麼準備?職業旅行領隊、資深行者Wendy向我們介紹了她的出行醫藥包。「今年我做了一些調整。」她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放入足量的口罩。她解釋,出遊一般早出晚歸,在外頭一玩至少就是一整天,「口罩戴了又摘摘了又戴,需要勤更換,才能保護自己,預防疾病。」
她建議,大家根據出行天數做好計劃,按每天至少3個口罩來準備,每天晚上記得將足量口罩放到第二天要背的隨身包裡,方便隨時取用。
除了口罩,秋季出遊常遇到的還有感冒、咽喉疼痛、腹瀉等問題,「相應的藥品可以用分裝藥盒帶上幾顆,以備不時之需。」此外,創口貼、紅黴素軟膏、消毒溼巾等也應該納入出行的醫藥包。
帶孩子出去玩要做好4件事
數據顯示,今年十一出行,以家庭為單位的人數量明顯上升,孩子們的防護問題也令人關注。
武漢兒童醫院感染科門診負責人方玉蓉建議,家長們可從這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是準備好防疫物品,比如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溼巾、口罩等,「如果路上不方便,到達目的地後可以先做這類物資的補充,現在消毒水等物資,在各地應該都不難買到。」第二點就是記得及時更替,「孩子們喜歡玩耍,如果口罩打溼了,就要隨時換。」方玉蓉說。
第三件事,則是要關注飲食安全。「除了新冠病毒和呼吸道感染之外,依據我們往年的小長假接診經驗,大家還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預防食物中毒、諾如病毒感染等。」因此,手衛生非常重要,預防的措施就是勤洗手。」出門一定要記住,飯前便後洗手,不吃沒有燒熟的食物、未削皮的水果、生的蔬菜。不喝生水,不要採摘野生或不明植物。在外吃飯要選擇正規的、衛生條件較好的飯店或者餐廳。
此外,孩子活潑好動,家長們遊玩的同時也必須盯緊,避免各類意外傷害發生。